74式主力戰車

日本的74式戰車,體積相當緊致,使用液氣壓懸吊系統,能調整車體的高度與姿態。

──by  Captian Picard

型號 74式主力戰車
製造國/廠 日本/三菱重工(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使用國 日本
車體尺寸(m) 全長6.85(不含砲管)  全寬3.18  全高2.67
戰鬥重量(tonne) 38
發動機/馬力 三菱10ZF Model 22 WT柴油機*1/720
推重比(hp/tonne) 18.94
極速(km/hr) 53
續航力(km) 300
乘員 4
武裝 主武裝:L-7A3 105mm 51倍徑旋膛砲*1

次武裝: 

74式7.62mm同軸機槍*1

M-2 12.7mm防空機槍*1

三聯裝73式煙幕彈發射器*2

 


 

日本二次大戰後第一種國產戰車──61式戰車在1962年推出後,日本陸上自衛隊立刻著手規劃新一代的主力戰車, 由防衛廳技術本部以及三菱重工(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等單位合作進行研發。

1964至1967年,技術研究本部推出了一些新戰車的試驗載台進行測試,並在1968年展開原型車製造,1969年推出兩輛原型車,分別是1969年7月出廠的STB-1與9月出廠的STB-2(STB代表「第二代戰車原型車」),其中STB-1裝備英製L-7A1 105mm 51倍徑旋膛砲(1968年起授權日本生產)以及自動裝填系統;除了STB-1之外,當時全世界只有蘇聯仍在測試的T-64主力戰車使用自動裝填系統,不過為了降低成本、複雜度並提升可靠度,自動裝填系統的研發並未繼續進行 。在1970年4月至1971年12月,三菱又製造了4輛經過改進的原型車 (STB-3~6),取消了自動裝填系統;經過密集的測試與改進後,終於在1974年9月定型,被日本陸上自衛隊正式命名為74式,成為日本在二次大戰之後自製的第二代主力戰車。74式戰車從1974年9月開始服役,量產作業持續到 到1989年,總共生產了873輛供陸上自衛隊使用。74式前後有B、C、D、E、F等五種小幅改進型,其中B型增加了使用翼穩脫殼穿甲彈(APFSDS)的能力,E型增加多用途高爆穿甲彈(HEAT-MP)的運用能力,F型則是在車體前方加裝92式除雷系統。 依照1974年幣值,74式的研發總經費達25億日幣;若以1984年幣值計算,每輛74式價值3.76億日幣。

74的高度考量了日本的作戰環境,無論整體設計或懸吊承載系統都極具特色。在74式的規劃階段,受到1950年代認為戰車裝甲將無法抵擋高威力砲彈與成型裝藥穿甲彈的影響,日本遂 從降低戰車被擊中機率著手;因此74式戰車十分重視減低被彈面積,為此還曾評估同時期瑞典Strv-103的無砲塔設計;雖然74式最後仍採用有砲塔設計,但為了減少被命中的機率,整體車高仍極其低矮。早年日本的61式戰車的體積與重量受到嚴格限制,以便直接經由鐵路進行戰略運輸 ,並配合日本本州地區多數橋樑的40噸限重,將61式的戰鬥重量限制在35噸;而74式在設計時則規劃以公路運輸為主,為此還配合推出了名為「73式特大半聯結車」的拖板車來配合74式的道路運輸 。74式的戰鬥重量為38噸,雖比61式增加3噸,但體積與重量 仍低於同時期的英美主力戰車;74式偏低的體積與重量,也與日本本島地形崎嶇、公路較為狹窄以及橋樑載重限制有關,如果太大太重就難以進行戰略性運輸。74式戰車採用鋼板焊接的車身以及鑄造式龜殼型砲塔,車身裝甲厚度在50至130mm之間,砲塔則在75~130mm之間。74式的構型低矮緊湊,寬度較窄,被彈面積極低,砲塔避彈構型頗佳。74式的砲塔外型與法國AMX-30戰車類似,呈半圓形,砲塔後部則稍有延長;砲塔造型扁平,砲彈容易滑開,可降低被砲彈擊穿的機率。由於車體高度較低,寬度窄,車內空間必然減小,故74式將車體上部結構的寬幅一路延伸到履帶上方,盡可能增加車內可用空間 ;此種設計在二戰時代的戰車十分普遍,但是日後隨著戰車體型日益增大,就不太需要爭取這塊空間了,因為此種設計會增加車體高度。74式的底盤下半部採用整體鑄造,具有提高強度、防護性、減低重量等優點,但在生產時的技術要求較高,且需要大型設備,導致成本較高。 74式車體前部裝甲厚130mm,兩側厚度75mm,後部厚度50mm;砲塔前部裝甲厚約130mm,兩側厚75mm,後部厚50mm。砲塔側面和車體後部設置了安裝各種用具的拖架,除增加使用性之外,還可降低敵方砲彈的穿透力。74式車內配備全車加壓式核生化(NBC)防護系統,並以高性能濾毒通風機來過濾進入車內的空氣。

動力方面,74式採用一具三菱10ZF Model 22 WT二行程水冷10汽缸多燃料發動機,汽缸直徑135mm,活塞行程150mm,每個汽缸有4個排氣門,直流掃氣,並附帶兩個機械傳動的廢氣渦輪增壓器和兩組中冷器,能使用標準柴油、JP4煤油和汽油等多種燃料,在每分鐘2200轉時可發出870馬力的功率,被兩個軸流式風扇消耗若干功率後,輸出的最大淨功率約720馬力,推重比達18.94 hp/噸,不過最大路速竟然只有53km/hr,最大越野速度35km/hr,速度比起推力重量比同級的AMX-30、豹一(65km/hr)有一段落差,這讓人始料未及。與引擎搭配的是三菱MT-75A變速箱,包括行星齒輪機構和多片濕式離合器,有6個前進檔和1個倒檔,在每一個排檔上都可以進行原地轉向。先前61型戰車的變速箱以高低檔離合器作為一次變速機構,以兩個行星齒輪作為二次變速機構,而74式的MT-75A變速箱則將這兩種機構安裝在同一軸上。61型戰車變速機構的每次變速,係以腳操縱高低檔離合器進行,而74式戰車在操縱高速桿時,一次變速機構的離合器先分離,一次變速機構各檔位的液壓機構開始運作後,藉由回路內的差壓轉換閥作用,使一次變速機構自動結合。因此,74式只需在啟動與停車時使用離合器踏板,行駛時就跟裝有液壓變矩器的車輛相同,可以不用離合器工作,大幅簡化駕駛操縱,而且不像液壓系統般會有流體損失 。不同於61式戰車採用發動機設車尾、傳動系統設車頭的傳統設計,74式採用更現代化的設計,將發動機與傳動裝置整合成一個包件設於車尾,因此主動輪在後,誘導輪在前;此種設計可大幅節省後勤維修的工作量,省略貫穿車體的傳動軸之後,也能減低動力系統的體積、複雜度與故障率,同時也有助於降低車體高度。 以往戰車基於驅動輪在前較易控制、履帶較不容易出問題等因素,通常將傳動系統設於車頭;爾後由於相關機械技術進步,才能使傳動系統與發動機一起整合在車尾。 74式擁有液壓輔助轉向系統的戰車,為功率再生式,利用中間軸上差速器的差速作用,在轉向時從制動的一側向不制動的另一側回收功率,能使內部功率損失減到最小。必要時74式車頭能加裝一具液壓推土鏟,作為構築戰車掩體之用。74式編制四名乘員,分別是駕駛、車長、砲手與裝填手,駕駛席位於車頭左側,車長和砲手位於主砲右側,裝填手席則在主砲左側。駕駛席艙蓋中央設有三具MJ-17潛望鏡,中間的一具可換成紅外線夜視鏡;車前兩側履帶護板上各裝有一個紅外線照射燈,搭配駕駛席紅外線夜視鏡時,有效距離約50m。74式的爬坡度為60%,側傾坡度為40%,垂直越障高度1m,越壕寬度2.7m。車內燃油搭載量為750公升,加上外部油箱總計為950公升。

懸吊系統是74式最值得一提的部分,因為74式是全世界第一種採用可調式液氣壓懸吊系統的 有砲塔式主力戰車(瑞典在1950年代推出的Strv-103無砲塔主力戰車則是第一種採用可調式液壓懸吊系統的戰車)。此種懸吊系統的結構如下:承載輪的平衡肘與油缸的活塞桿相連,隨著平衡肘的上下運動,活塞桿便產生往復運動,推動油缸內的液壓油,而缸內受力的液壓油則使裝有氣體的氣囊壓縮或膨脹,如此就能因氣體的彈性而產生緩衝作用。對應每個承載輪的油缸透過管路互相連通,並連結至車體右側斜甲板下方的主液壓油箱;透過調整液壓油在各油缸的分佈,就能調整每支油缸懸吊臂的長度,進而改變戰車的俯仰或傾斜姿態。74式第一與第五對承載輪的懸吊臂可自由調整高度,油路採用橫向交叉連通,即右邊第一個與左邊第五個承載輪的油路相連,而左邊第一個則與右邊第五個承載輪的油路相連。砲塔吊籃周圍有四個圓柱形閉鎖閥(每側各2個),可確保戰車射擊時的底盤穩定性;萬一懸吊油路系統發生故障或損壞,閉鎖閥就能關閉來隔離損害部位。車長席與駕駛席各配一套車輛姿態操縱裝置,其中車長姿態操縱裝置位於車長座椅右側,靠近砲塔控制裝置,駕駛姿態操縱裝置位於駕駛席座椅正面。車長與駕駛的車體姿態操縱裝置為把手型,能將操縱桿傾斜量轉變為電路信號,進而控制泵來調節油缸的油量;此外,駕駛座椅後部還裝有緊急手動調節裝置和輔助油泵。車長姿態操縱裝置設有平衡調整水準儀和車輛姿態控制開關,並與射控系統的彈道計算機連接,用於在射擊時調整車體姿態;車長的姿態調整裝置設有超越控制裝置,該裝置啟動時,駕駛員姿態操縱裝置便失去作用,車長超越控制信號燈也會亮起。駕駛席的姿態操縱裝置設有車高調整開關、標準姿勢開關和車體姿態控制開關,其中標準姿勢開關是讓懸吊系統從任何姿態返回標準姿勢,且當此一開關接通,其他所有姿態控制開關便會失去作用。74式的液壓懸吊系統有450mm的減震行程,能使使車底距地面高度最低達200mm,最高達650mm,前後俯仰 傾斜量是正負6度,左右傾斜量為正負9度。與瑞典Strv-103相較,74式的液壓懸吊系統調整速度慢得多;由於兩者基本重量相近,顯示74式的液氣壓懸吊控制泵的功率較低。透過液氣壓懸吊系統調整車體姿態,能在崎嶇地形利用側傾功能來維持砲耳的水平,利用俯仰功能擴大火砲的高低射界,並利用起伏地形進行反斜面射擊(這是日本陸上自衛隊向來重視的戰術,盡可能憑藉地形來掩護車體,並在此狀況下對敵方戰車實施伏擊)。此外,液氣壓懸吊系統的避震性十分優秀,可提高戰車的越野速度(74式的平均越野速率為35km/hr),乘員舒適性、瞄準精確度與主砲命中率也大幅提高。透過懸吊系統增加車底離地高度,可改善戰車在部分惡劣地形的可通過性,或者增加車長的觀察高度,而若在特定情況要增加掩蔽性,則可降低離地距離。不過,液氣壓懸吊系統的缺點是價格昂貴、結構複雜、佔用空間高、重量較大、維修困難、可靠性較差,複雜的控制機構以及較高的液壓,使得液壓相關零件需要較佳的加工精度與良好的密封性,而在嚴酷環境、戰場上因故損壞失效的可能性也增加。74式服役初期還出現液壓懸吊系統容易漏油的情況,在改善管路材料之後已經克服這種現象。74式的承載系統擁有五對雙輪緣承載輪,沒有頂支輪,主動輪位於車尾,上有11齒。74式採用雙銷雙塊式履帶,並可在履帶銷上加裝橡膠襯套,具備壽命較長、重量分佈較均勻等優點,缺點則是重量、複雜度與成本都增加。74式的履帶板由高錳鋼製造,具有山字形履刺,可根據需要加裝橡膠塊來提高道路行駛性能,減少噪音以及對路面的破壞,同時延長壽命,履帶使用壽命接近10000小時。74式的駕駛艙與戰鬥室都是密封的,不需任何準備即可涉度1m深的水深;進行潛渡時,砲塔頂上需安裝1個組合式進/排氣塔,潛渡準備時間約15至20分鐘。

火力方面,74式配備一門當時最為西方戰車廣泛採用的英製L-7A3 105mm 51倍徑旋膛砲的改良型,使用北約標準砲彈,具備新的駐退復進機,有砲膛排煙器 而無砲口制退器,砲身實際壽命約150發 ,射擊M-735翼穩脫殼穿甲彈(APFSDS)時的砲口初速約1501m/s,射擊脫殼穿甲彈(APDS)時砲口初速約1490m/s;1990年代以來,74式的主要彈種包括93式APFSDS、91式多用途高爆穿甲彈(HEAT-MP)、00式練習彈以及77式空包彈等。由於砲塔極為低矮,74式的主砲俯仰範圍相當有限,只有-6~+9度,但可仰賴液氣壓懸吊系統調整車體俯仰姿態來增加主砲在垂直向的射界(正負各6度)。74式主砲使用的穿甲彈有所缺陷,在實彈射擊訓練中先後發生過3次炸膛事故,雖然後來查明了原因,並採取必要的改進措施,但剩餘的一萬發同型穿甲彈仍被回收,禁止使用。車上備有55發105mm砲彈,其中14發位於砲塔尾部備射,其餘則存放於車體前部右側的彈艙中;當砲尾彈艙耗盡時,可將砲塔向後旋轉180度,使車體彈艙對準砲塔尾部彈艙,半自動裝填機構便會將砲彈由車體彈艙送入砲塔尾部。基於1973年以阿贖罪日戰爭的教訓,日本陸自在1977年對少部分74式的砲彈存放位置進行過簡單改進,去除車體前部右側主砲彈艙,將原本儲存在這裡的砲彈平均分配至砲塔戰鬥艙兩側,減少集中誘爆時將砲塔炸離車身的機率,此即為為B構型。到了1988年,74式陸續加裝砲身熱套筒,此即為D構型。74式的副武裝為一挺安裝於車頂M-2 12.7mm防空機槍以及一挺74式7.62mm同軸機槍,此外砲塔兩側各有一具三聯裝73式煙幕彈發射器。74式7.62mm機槍的標準射速為650發/分,並能選擇200發/分獲1000發/分的射速,車內子彈攜行量4500發 ;此機槍不具備白朗寧機槍所特有的散熱護套,係依靠砲塔內機槍安裝孔裡設置的強制風冷系統來,平時這個風冷系統則能為戰鬥艙通風。M-2重機槍位於車長旋轉塔與裝填手艙蓋之間,使車長與裝填手都可使用(然而實際經驗卻顯示此種配置使得兩個人的位置都不太好操槍,容易在車身兩側產生死角),對空射速為1050發/分,平射時為400發/分,機槍腔口初速為850m/s,槍架可360度水平迴旋,俯仰範圍-10~+60度,車內攜彈量600發。74式砲塔後部兩側各有一組三聯裝60mm煙幕彈發射器,可由車內控制射擊,兩組可分別或可同時發射,有效射程100m,煙幕彈在離地面約30m高度由計時引信引爆,可製造直徑50m的煙幕。

74式的射控系統包括:整合有紅寶石雷射測距儀、紅外線夜視鏡與光學觀測/瞄準儀的J-3車長瞄準儀,以及J-2砲手光學瞄準儀、彈道計算機與主砲雙軸穩定儀,都是日本自製的產品,在當時算是相當先進,具備行進間射擊能力。雙軸穩定系統附帶一個資料儲存器,如果戰車發生劇烈迴轉或極度傾斜、使目標超出主砲俯仰範圍的情況下,當車輛恢復原本姿態,儲存器便能恢復穩定系統原設定值,使火砲繼續對準目標;然而儲存器的範圍只有10度,如果姿態改變超過主砲俯仰範圍的10度以上,就超出儲存器能力範圍,穩定系統便失去作用。74式的車長塔頂可360度旋轉,其上裝有五具潛望鏡。73式的J-2、J-3瞄準儀都與主砲伺服/穩定裝置連結,進行同步連動。彈道電腦也與車長、砲手瞄準儀連結,自動從雷射測距儀獲取目標距離,並其他參數而完成射擊參數解算,期中砲耳軸傾角、風速、風向、氣溫、濕度等由各感測器自動傳入彈道計算機,砲膛磨損、裝藥溫度、彈藥類型等資訊則由人工輸入;解算結果顯示於車長與砲手瞄準儀內,再加上射擊前置量,就可作為發射角度數據。此外,砲塔右側裝有一具J-1紅外線瞄準儀,作為砲手的備用瞄準儀。車長瞄準儀內的雷射測距儀使用距離300~5000m,精確度在10m以內,每分鐘可工作10次,砲手與車長操控席都有測距按鈕。為了配合紅外線夜視鏡,74式的主砲左側裝有一具與砲座同軸的大型白光/紅外線探照燈,其燈泡發射白光,配合濾光鏡就能投射紅外線。早期的74式的濾光鏡由於設計不良,主砲開火時常被震壞,這項問題在後來獲得改善。

三菱曾以74式戰車的底盤開發出多種衍生車型,裝備於日本陸上自衛隊。以下便分別簡介:

1.78式裝甲回收車:在1974年開始製造原型車,1978年 研發完成並進入服役,其構型與法國AMX-30D、德國豹一等改裝自戰車的回收車類似 ,以74式的底盤與承載系統為基礎,去除砲塔。78式重38噸,全長7.95m,全寬3.38m,全高2.4m。車體前段裝有一具伸縮式旋轉 吊車,水平轉角度為270度,高低角度為0~75度,伸展長度3m,最大舉升高度為7m,舉升能力達20ton;車體中部裝有一具最大牽引力達38ton的主絞盤 ,以及一具專門驅動吊車的輔助絞盤 ,此外還設置保障安全性的防逆轉制動器,避免牽引、起吊作業時負載物突然掉落。主絞盤有兩種不同的卷繞速度,分別是每分鐘15m與每分鐘6m,而鋼纜靠液壓動力展開時的速率為每分鐘30m;鋼纜在不用時,以一個液壓動力裝置使鋼纜拉緊,使其平整地回繞在絞盤上;鋼纜的卷繞口與絞盤的距離極小,避免產生空轉或纏住鋼纜。車體前部裝有滑輪,能使絞盤的牽引能力增加1倍,不過作業速度也自然降低一半。乘員艙左側備有大、中、小3種鉤環,艙內還備有若關專業搶修工具以及焊接所需的氧氣瓶、乙炔瓶。車頭裝有一具液壓助鋤,在吊車進行作業時便放下助鋤,可增加車輛穩定性。78式能拖回故障的74式戰車,或吊裝拆換74式的動力包件。車上編制四名乘員 (車長、駕駛員與二名作業人員),自衛武裝為一挺12.7mm機槍以及兩組三聯裝煙幕彈發射器。

87式防空砲車是日本引進許多德國獵豹防砲車 技術後自行開發整合的產物。

2.87式防空砲車: 此車的研發工作始於1979年的AWX計畫,由三菱重工業公司和三菱電機研發,並引進當時西德獵豹式(Gepard)防空砲車的技術,最初曾打算使用61式戰車的底盤,後因機動力不足而改用74式的底盤。AWX在1982年完成部分關鍵系統,在1984年推出第一輛原型車,於 1984至1986年進行各種試驗,在1987年正式定型,命名為87式,並開始服役 ,取代日本陸上自衛隊的M-15A1或M-42等老舊美製自走防空砲。

87式戰鬥重量44ton,換裝一具防空砲塔,砲塔兩側各有一門瑞士奧利崗(Oerlikon)KDA 35mm機砲(與獵豹防砲車相同),車內備有300多發高爆彈與20發穿甲彈。車上配備先進的偵測/射控系統,架構與獵豹式類似,包括砲塔後段上方的搜索、追蹤雷達各一 ,追蹤雷達上裝有一具同軸的電視攝影機,此外還有雷射測距儀以及備用的直接光學追蹤儀、光學測距儀等,射控系統核心為一具數位式彈道計算電腦。此外,砲塔兩側各裝一具三聯裝煙幕彈發射器。 車內裝有額外的輔助發動機,可驅動液壓裝置和發電機,在主發動機關閉時,繼續維持防空砲塔的運作。車內編制三名人員,包括車長、砲手與駕駛,車長與砲手位於砲塔前部的戰鬥艙內,砲塔頂部設有一個向後開啟的鉸接式艙蓋。砲塔內裝有朝前的光學直接瞄準鏡,其兩側各有2個固定式觀察潛望鏡。

這類自走式防砲系統本來就極其昂貴,而由於日本陸地武器產量稀少等因素,87式的造價更是極其高昂,每輛超過2500萬美元 ,後來以昂貴著稱的90式戰車造價也不到其一半;因此日本陸上自衛隊僅能以每年平均不到三輛的速率生產;從1987年到2004年停產為止,87式僅僅生產了52輛。

3.91式裝甲架橋車:於1991年服役,在74式的車體上配備一具與豹一裝甲架橋車相同的水平伸展式機動橋,伸展後全長22m,能於5分鐘內架設完畢,可承受60ton的車輛通過。

4.74G戰車:這是美蘇冷戰結束後,日本首度對74式進行較大幅度的改良,稱為74改或74G,首輛原型車在1993年推出,在1994年共有四輛完成改裝,不過之後陸上自衛隊集中來換裝全新的90式戰車,並未繼將74式升級為74G;而這四輛74G則配屬於富士教導團的戰車教導隊,作為訓練之用。74G的主要改良包括換裝新型紅外線熱影像儀、雷射警告器、與警告器連動的自動煙幕彈發射器等。

在1990年,日本三菱推出了新一代的90式戰車,運用最先進的科技與工藝,終於同時兼顧火力、機動力與防護能力,躋身世界一流的水準。不過由於90式戰車太過昂貴,採購數量大幅刪減(最後只生產三百輛), 因此74式戰車在90式量產完畢後仍然是日本陸上自衛隊的主力車種。在平成16年度(2004年)制訂的防衛計畫大綱中,日本將陸上自衛隊的主力戰車數量由900輛刪減至600輛左右,而74式便因為編制縮減而逐漸汰除,它的後繼者是2010年開始生產的新一代10式主力戰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