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1艾布蘭系列主力戰車

1980年代初期服役的M-1艾布蘭主力戰車是現代最佳主力戰車之一,也是美國陸軍力量的象徵 。

圖為最早期的M-1,仍沿用一門與M-60相同的L-7 105mm旋膛砲。

M-1A1是M-1的第一種重要改良型,換裝一門120mm滑膛砲。

M-1A2在觀測射控、指管通情與裝甲防護都做了極大的升級。

1991年2月15日沙漠風暴戰役期間,正在伊拉克南部沙漠開闊地上運動的美軍第七軍團第三裝甲師的M-1A1主力戰車。

右前方有一輛步兵師的M-2/3裝步戰車,背景是機械化步兵師的裝甲車輛。2月24日地面攻勢開打之後,以美國與英國

重裝地面部隊在後續100小時的期間內,以摧枯拉朽之勢痛擊了數量龐大的伊拉克地面部隊,但本身只受到輕微的傷亡。

1991年2月沙漠風暴戰役期間,美軍第七軍團第三裝甲師的M-1A1主力戰車 部隊,背景是機械化步兵師的

裝甲運兵車輛。此照片攝於沙烏地阿拉伯,此時以美軍為首的多國聯軍正在準備地面攻勢。

 

──by  Captian Picard

型號 M-1艾布蘭(Abrams)系列主力戰車
製造國/廠 美國/ 通用動力陸地系統部門(GDLS)
使用國 M-1:美國

M-1A1:美國、埃及、澳大利亞、伊拉克

M-1A2:美國、科威特、沙烏地阿拉伯

車體尺寸(m) 全長9.83  全寬3.66  全高2.37(至砲塔頂)/2.89(含車長機槍槍架)
戰鬥重量(tonne) M-1:54.5

M-1A1:57.1~59

M-1A2:63.05

發動機/馬力 Lycoming Textron AGT-1500燃氣渦輪*1/1500
推重比(hp/tonne) M-1:27.5

M-1A1:26.3~25.4(後期型)

M-1A2:23.8

極速(km/hr) M-1:72.4

M-1A1:66.7

M-1A2:66.7

續航力(km) M-1:

M-1A1:464

M-1A2:412

乘員 4
武裝 主武裝:

M-1:M-68A1 105mm 51倍徑旋膛砲*1

M-1A1/A2:M-256 120mm 44倍徑滑膛砲*1

次武裝:

M-240 7.62mm同軸機槍*1

M-2 12.7mm車長用機槍*1

M-240 7.62mm裝填手用機槍*1

M-250 66mm煙霧彈發射器*2

 


 

前言

無論是1991年的「沙漠風暴」或2003年的「第二次波灣戰爭」,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部隊總是以絕對優勢的科技實力徹底壓倒伊拉克軍隊。雖然在這些象徵新時代的戰爭裡,「空中優勢」被公認是主宰戰局的決定性因素,但是美國陸軍的絕對優勢也功不可沒。無論在裝備、戰術、觀念等任何方面,美國陸軍都遠遠優於伊軍;其中,美國裝甲部隊的中堅──M-1A1/A2艾布蘭(Abrams)主力戰車,也是美軍能穩居上風的保證之一,它們機動性強、火力精準強悍、堅不可摧,對上伊軍有如摧枯拉朽,穩操勝算。這兩場戰爭完全見證了M-1系列身為全球最佳主力戰車之一的王者地位,的確是讓美國陸軍引以為傲的裝備。

 

起源

克萊斯勒製造的第一輛M-1原型車。

XM-1原型車外觀與今日的M-1有相當大的差距。

從1960年代起,美國就打算研發一種採用全新技術的主力戰車,希望一舉跳脫以往M-46/47/48巴頓(Patton)系列戰車的基本設計,但是過程並不順遂,一波三折。美國第一個計畫是1958年推出的T-95,由於技術不成熟、問題叢生而快速地夭折,只好繼續沿用M-48的技術發展出改良型的巴頓:M-60,作為真正全新主力戰車完成前的過渡車種;進入1960年代後,美國與西德合作進行「70年代主力戰車」(MBT-70)計畫,最後由於技術問題以及雙方意見不一而在1970年取消,各自研發本身的下一代主力戰車。

美國陸軍從1971年展開新一代XM-1主力戰車的研發案,並於1973年分別交由克萊斯勒(Chrysler)軍品部門與通用(General Dynamics ,GD)汽車進行開發,雙方分別在1976年推出一輛原型車。經過評估測試後,由克萊斯勒的設計獲勝,成為今日的M-1戰車,不過克萊斯勒在1982年將其軍品部門賣給了通用,所以生產M-1的廠商就變成通用陸地系統(General Dynamics Land System,GDLS)。此時,美國與同樣在研發新一代豹二戰車的西德達成協議,待雙方戰車推出原型車後進行測試,獲勝者將成為美軍下一代的制式主力戰車。

在1973年,美國與西德開始洽談一項合作計畫 ,打算就新一代主力戰車進行合作。在1974年12月11日,美國與西德簽署關於共同生產新一代主力戰車的合作意向書,內容包括研究雙方1980年代新型主力戰車合作議題,包括是否使用共同型號主力戰車或共用一些關鍵組件。在1976年7月,西德與美國決議,修改西德方面豹二戰車的設計,與 美國正在研發的M-1戰車一同進行測試評比,美國方面也提出性能規範與目標成本的備忘錄。在1976年下旬,美方的XM-1原型車與德國豹二AV原型車在美國亞伯丁戰車測試場一同進行測試,評估結果認為兩者在機動力、火力的表現不相上下,但在防護方面XM-1略勝一籌,因此美國陸軍便正式選擇了M-1。此外,美國也將M-1使用的AGT-1500燃氣渦輪和搭配的變速箱送至西德,於1977年在豹二上進行測試,然而西德陸軍也認為M-1的燃氣渦輪推進系統無法合乎自身需求。因此,美國與西德雙方最後還是各自採用自家的主力戰車,唯後來美國引進西德豹二的120mm 44倍徑滑堂砲供M-1A1使用。

M-1於1978年正式公開,並開始製造11輛原型車進行測試,結果發現燃氣渦輪、變速箱、履帶以及燃油供應有若干問題,經修改、排除問題後,反映在1979年起生產的110輛M-1初期量產型上。第一輛先期量產型M-1則在1981年正式進入美國陸軍服役,美國陸軍並在1981年二月正式採購7058輛M-1,至1984年訂單總數已經追加到7467輛,汰換了第一線部隊中的M-60系列。相較於老一代的巴頓系列戰車,M-1不僅全面採用全新的技術,整體設計也跳脫了以往美製戰車笨重、龐大、十八般武藝樣樣稀鬆的刻板印象。美國陸軍將M-1命名為艾布蘭(Abrams)戰車,以紀念已故陸軍參謀會議主席、曾是美軍裝甲部隊著名指揮官的克雷頓.艾布蘭(Creighton W. Abrams)上將。

 

早期型M-1

M-1的整體構型與巴頓系列戰車截然不同,車身低矮得多,至砲塔頂的高度僅2.4m。不同於以往美製戰車圓而龐大的鑄造砲塔,M-1的砲塔本體為鋼板焊接製造,構型 低矮而龐大,裝甲厚度從12.5mm到125mm不等,正面與側面都有傾斜角度來增加防護能力,故避彈能力大為增加 ,而全車體除了三個鑄造部件外,其餘部位都採用鋼板焊接而成;此外, 車頭與砲塔正面加裝了陶瓷複合裝甲。M-1的人員編制為典型的四名乘員,包括車長、駕駛、砲手與裝填手。砲塔內容納三名乘員,其中車長與砲手位於主砲右側,裝填手位於左側,砲手席位於車長席的前下方。車長席設有一個低矮的觀測塔,可360度旋轉,上有六具潛望鏡,前方並設有一個機槍架。裝填手頂部的艙蓋上裝有1具可旋轉的潛望鏡,艙口裝有一個環形槍架;車內通信電台安裝在左側砲塔內壁,由裝填手負責操作,兩支電台天線以及橫風感測器都安裝在砲塔後段上方。M1戰車安裝通氣筒後可潛渡2.38m,M1A1戰車戰車為2m。

從M-4以來,美國戰車的設計哲學就是盡量在戰車三要素──火力、機動力、防護力間取得平衡;但是礙於科技限制,老一代的美製戰車都無法有效兼顧以上原則,或者變成各項性能都不突出。M-1則由於科技的飛躍進步,不僅同時兼顧上述三個方面,而且在每個方面的表現都遠遠超出上一代的主力戰車。動力方面,M-1並非使用一般戰車慣用的柴油機,而是一具萊康明(Lycoming)的AGT-1500燃氣渦輪(在測試階段時,XM-1也曾評估德立台大陸廠(Teledyne Continental)的AVCR-1790可變壓縮比柴油機,最大功率同樣為1500馬力),能使用多種燃油,最大出力達1500匹馬力,使得重達60ton(54.5公噸,tonne)的M-1擁有27.5的超高推力重量比,不僅擁有72km/hr的最大路速,加速度與越野機動力大大超越前一世代的M-48/60巴頓系列主力戰車。

燃氣渦輪的推力重量比較大(柴油機得將一部份推力分給冷卻系統 ,燃氣渦輪由於本身進氣量很大,只需將一小部分氣流用於冷卻即可),加速度、肅靜性都是柴油機望塵莫及的,啟動也比柴油機快且容易(在寒冷氣候中尤為明顯 )。然而,燃氣渦輪的耗油量與熱訊 號很高,在高速運轉時的耗油量雖然與同功率等級(1500馬力)柴油機相當,但是低速運轉的油耗與高速相差不大(柴油機就沒有類似情形),這使燃氣渦輪在戰場上的燃油需求 十分驚人;M-1A1的內載燃油容量為1900公升,續行距離約460公里,日後更重的M-1A2還降至420公里左右,而採用柴油機的德國豹二的燃料攜帶量只有1200公升,續航距離卻達550公里。此外,燃氣渦輪的進氣量遠大於柴油機 ,故配備大型進氣口,引擎進沙的顧慮很高,需要大型的空氣過濾裝置來應付,清洗與維修的負擔也比較重。 雖然燃氣渦輪的零件數看似比柴油機少,但是各組件比柴油機精密複雜得多,可靠度與戰場耐用性將成隱憂 ;而且燃氣渦輪的葉片為高速旋轉部件,如果使用超過壽限而發生葉片斷裂或者燃燒室縮缸(葉片會直接將縮陷的燃燒室割開),就會導致嚴重的機械故障 (例如爆破),因此燃氣渦輪運轉壽命一到就必須嚴格執行更換。早期型M-1最令人詬病的,就是燃氣渦輪的過於耗油以及可靠度問題 。綜觀以上,只有美國這樣國力強大、後勤條件優渥的軍事強國,才適合在主力戰車上使用燃氣渦輪。

依照美國陸軍的慣例,M-1車上攜有發動機的七成組件,並能由乘員自行換修。與AGT-1500燃氣渦輪匹配的是艾力森(Allison)X-1100-3B自動變速箱 ,擁有4個前進檔與2個後退檔 ,主要部件包括液壓變矩器、行星變速齒輪、液壓泵、液壓馬達、液壓制動器等,通過操縱液壓變矩器和行星齒輪進行變速,並藉由操縱液壓泵和液壓馬達進行差速無級轉向,液壓變矩器可自動閉鎖。M-1採用液冷式發電機,由主傳動裝置驅動,最大供電電流是650A;此外,還擁有6個串/並聯連接的12V蓄電池,總蓄電量為300Ah,供電電壓為24V。M-1的駕駛 艙位於車頭中央,兩側分別是用裝甲板隔開的燃油箱與彈藥箱。以一個T型桿來駕駛戰車,油門也設於桿上;由於採用自動變速以及液壓輔助動力轉向,大幅減輕了M-1駕駛員的工作負荷,較能集中注意力於戰鬥、增進操作效率與減低疲勞。M-1採用傳統的扭力桿懸吊系統 ,擁有七對鋁製承載輪(直徑635mm),兩側各有兩個頂支輪,履帶為雙鞘式的T-156,行駛壽命約850km。以往M-60戰車的T-142履帶係將膠塊以螺絲固定於履帶鞋體(shoe body)上,膠塊磨損至鞋體時,可透過更換膠塊的方式繼續延長履帶的整體壽命,然而用來連接各履帶鞋體的插銷很可能因為磨損而導致履帶伸長;而T-156履帶的膠塊則直接灌注在履帶鞋體上,結構比較簡單,重量亦可略減,但是當膠塊磨損至鞋體部分時,整塊履帶鞋體就必須更換。第一、第二與第七對承載輪的扭力桿附有旋轉式減震器以及固定的行程限制器,減振器位於側裙以內;前部的引導輪的曲臂上裝有一個伸縮式液壓減振器,能以液壓的方式調整引導輪。M-1的承載輪比以前的戰車多一對,能減低接地壓力,且承載輪直徑得以減少,可降低車高。

防護能力方面,M-1除了更加緊緻、被彈面積縮小之外,最重要的革新是在車頭以及砲塔正面等最易受攻擊的部位加裝了複合裝甲 。關於此種複合裝甲的技術來源有兩種說法,第一是來自英國的查布漢複合裝甲(美國曾有官員赴英國要求授權),另一種說法則是美國自行開發的產品。美國似乎沒有獲得英國正式授權與技術轉移,但應該還是從英國取得查布漢裝甲樣品以及技術資料,因此M-1的裝甲可能是依此設計,其基本結構與查布漢裝甲相似 (由外層、內層的鋼質裝甲與中間的陶瓷層構成),不過效能較原裝查布漢裝甲遜色 ,因此早期M-1的防護能力並不算特別出色。M-1沒有被複合裝甲保護到的部位都以高級鋼甲構成,可降低造價與減輕重量。 根據測試結果,早期M-1正面對AP/APDS/APFSDS的防護效果約相當於350~400mm的滾軋均質鋼甲(RHA),對HEAT彈則約為700~800mm RHA。除了裝甲之外,M-1還有許多周密的防護設計來 保障中彈以後的人員存活率,例如砲塔尾端的主砲彈藥艙頂部有三塊洩爆板,萬一彈藥被引爆時能將爆炸威力誘導向上,而不是波及車內。M-1的主砲砲彈大多數位於砲塔後方的主彈艙內,中間以一道堅固的防爆活門與乘員艙分隔,此隔門非常堅固,足以承受大量彈藥爆炸時的威力 。因此,砲塔尾部主彈艙內的彈藥被誘爆時,主要爆炸威力會由彈艙頂部的洩壓板宣洩而出(或者將較為薄弱的砲塔尾部炸開), 戰鬥室內的人員在強化隔門的保護下不會受到直接波及。彈艙隔門的開闔由一個位於裝填手席的拉桿控制,裝填手以膝蓋頂上拉桿使艙門打開,收回膝蓋時則讓艙門關閉,此外艙門還裝有緊急時的機械閉鎖裝置。M-1戰車的兩側設有側裙,一方面保護懸吊系統,此外也能局部抑制行駛時揚起的沙塵,以提升隱密性。核生化(NBC)防護方面,M-1採用較傳統的各人式,使用時每個成員要戴上面具,並接上統一的慮毒通風機。

火砲:105mm與120mm之爭

武裝方面,雖然同時期已經有不少西方戰車與蘇聯戰車採用口徑在120mm以上的主砲(德國新研發的豹2採用德製120mm滑膛砲,英國的酋長與挑戰者-1採用英製120mm旋膛砲,而蘇聯從T-64起就採用125mm戰車砲),但最初美國陸軍仍打算在M-1戰車上使用與M-60戰車相同的M-68 105mm旋膛砲(英製L7 105mm旋膛砲的美國版),包括通用與克萊斯勒版本的原型車最初都規劃裝備105mm砲。在1975年時,美國、英國和西德專家組成的三邊委員會一致建議M-1採用105mm火砲;當時美方為105mm砲開發出更新一代的彈藥,使得火砲威力和性能大幅提昇,並認為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能有效對付蘇聯的所有戰車(即便蘇聯T-62戰車已經配備115mm火砲,T-64、T-62甚至配備125mm戰車砲)。

然而,在1976年6月,美國國防部長唐納德.倫斯斐(Donald Rumsfeld)在歐洲的談判中,同意西德的要求,選擇西德
德國萊茵金屬公司(Rheinmentall)開發的Rh120型120mm 44倍徑滑膛砲作為北約共同的戰車砲,而不是基於美國的105mm火砲來標準化。唐納德.倫斯斐表示,這是為了保持北約各國戰車的兼容性,但實際上此一決定降低了北約標準化的水平,因為當時歐洲絕大多數戰車已經裝備了105mm火砲(大多數都是英製L7的衍生版本)。

換裝120mm滑膛砲對M-1戰車的開發造成了衝擊;為了相容於120mm砲,不僅大幅增加M-1戰車研製計畫的成本,而且需要至少2年額外時間進行修改。M-8 105mm旋膛砲已經是美軍制式武器,且經過充分驗證,準確度比120mm滑膛砲好。為了相容於120mm滑膛砲,美國陸軍只好為M-1設計一種更大的砲塔,在服役初期配備105mm火砲,等日後國產版120mm滑膛砲研製完成後再為M-1換裝。當時美國陸軍M-1項目主管Robert Baer將軍表示,為了相容於120mm砲,砲塔不得不增大,更容易被敵方反戰車武器瞄準擊中,並讓戰車的整體效率降低多達10%。

雖然120mm滑膛砲的威力確實高於105mm旋膛砲,但也由於體積較大,會使車上能攜帶的彈藥基數降低不少,而戰車車組員最害怕的就是在戰場上用盡彈藥,因此當時美國陸軍對於採用120mm滑膛砲十分抵觸。此外,西德120mm滑膛砲使用可燃性的藥筒(105mm戰車砲使用的傳統式金屬藥筒),不僅更容易過早爆炸,而且往往在砲膛中留下燃燒殘餘物,對戰車裝填手而言是個巨大風險;美國陸軍在越南操作類似的可燃裝藥筒彈藥時,已經遇過這類問題。

據說當時美國同意採用西德120mm戰車砲的理由,是作為交換條件,讓西德空軍同意購買美國空軍新發展的空中預警管制機(AWACS,後來成為E-3)。最初美國空軍發展AWACS是用來協調美國防空系統對付蘇聯核子轟炸機。然而當美蘇雙方在1972年簽署反彈道飛彈條約(Anti-Ballistic Missile Treaty,ABM)之後,AWACS項目原訂的原定設計使命已經消失;因為ABM條約限制美蘇雙方發展完整的反彈道飛彈能力,以確保雙方核武「相互保證摧毀」的威懾平衡。不過美國空軍仍極力設法保住AWACS,他們更改了AWACS的使命,作為歐洲戰場上用來協調管制戰鬥機以及控制戰場的節點。然而,這項新任務本身也遭到懷疑,因為AWACS幾乎肯定會需要定期關閉雷達,以免吸引敵方攻擊,而關閉雷達的控制節點將毫無意義。於是,美國需要說服北約組織各國參與AWACS,以平息美國國會對AWACS項目的反對,並繼續為這個昂貴的項目供應資金。美國向北約推銷AWACS,一個關鍵的盟邦是西德,不過西德對此不太情願;西德認為他們向美國採購不少武器,而美國過去一直很少購買西德研製的武器。

在1976年3月下旬,德國聯邦議院議員Carl Damm向美國眾議院的議員傳達了一個信息,表示個人認為「德意志聯邦共和國不可能採取任何行動參加AWACS計畫,除非美國也花費相應的金額在德製戰車上。這將是一個公平的交易....」。如同前述,美國與西德先前曾考慮聯合研製新一代戰車,M-1與豹二的原型車也都一同比較測試,但雙方沒能達成共識,仍各自堅持發展自家的設計。當時德國並不指望美國陸軍願意放棄自己的M-1轉而購買德製豹二,但還是希望美國至少採用西德開發120mm火砲;實際上,當時西德陸軍也急需說服德國聯邦議同意購買豹二,因為豹二戰車的價格十分昂貴。當時一位美國陸軍軍官表示,西德陸軍難以說服聯邦議院接受豹二戰車的價格,而豹二的主要賣點是120mm砲....除非他們能使美國也接受120mm戰車砲(來分攤成本、壓低單價),否則西德陸軍會有麻煩」。

因此在1976年和1977年,德國堅決不支持購買美國在北約推動的AWACS;最後到1978年初,美國卡特政府終於同意使用德製120mm戰車砲,而西德也終於同意加入AWACS,使得AWACS獲得北約組織採購。最後,北約組織以超過10億美元的價格,購買18架E-3 AWACS。而西德Rh120 120mm滑膛砲的美國版型號為M-256,授權
美國Watervliet Arsenal公司生產

以後見之明,美國以同意採用德製120mm戰車砲來交換德國願意購買AWACS,拯救了E-3 AWACS、美國M-1戰車與德國豹二戰車這三個相當重要的計畫。E-3空中預警管制機日後一直是美國空軍最重要的海外空中管制預警兵力,尤其到冷戰結束後的全球區域衝突時代以及反恐戰爭。而美國陸軍將戰車主砲口徑升級為120mm,也消除了美國低估蘇聯戰車能力的顧慮(因為美國陸軍測試時可能會有偏差),使得之後數十年內M-1戰車始終是美國陸軍可以信賴的力量。早期測試時,由於技術偏差,美國陸軍有可能低估了蘇聯戰車的能力;在
1982年黎南戰爭中,實戰顯示敘利亞T-72戰車 的複合裝甲在許多情況下,能有效防護以色列陸軍105mm戰車砲的攻擊(曾有以軍百夫長戰車以105mm砲攻擊一輛T-72正面,砲彈被連續彈開),美國將戰車砲升級為120mm實為勢在必行。而西德政府批准同意裝備豹二戰車之後,豹二更成為廣為歐洲各國採用的主力戰車。自然地,隨著豹二與M-1戰車的普及,德國萊茵金屬Rh120 120mm滑膛砲成為繼英國L7 105mm旋膛砲之後,西方最廣泛使用的主流戰車火砲。

M-1武器系統

早期M-1剛服役時配備一門 當時北約制式的M-68A1 105mm 51倍徑旋膛砲。相較於早期型M-68戰車砲,M-68A1做了一些改良,包括使用重量較輕(115kg)的新搖架,減少了佔據的空間;此外,換裝新的砲身液壓駐退機與同心式復進機,其液壓壓力由早期型M-68的14.7MPa(150kgf/平方公分)減為12.25MPa(125kgf/平方公分),並設有砲身測曲器。車上儲存55發105mm砲彈,其中44發儲存於砲塔尾的主彈艙中 (左右彈艙各22發),8枚存放於車體的裝甲彈艙,其餘3發位於炮塔吊籃底板的防彈箱內;在作戰時,如果砲塔尾部主砲彈艙被敵方擊中引爆,而車上人員尚能繼續戰鬥時,可以利用車體內儲存少數幾發主砲彈藥繼續進行少數幾次還擊(敵方對於已經被命中引爆的戰車會相對鬆懈,受損的M-1有機會偷襲成功;M-1的主彈艙防爆隔門能提供砲塔內人員很高的存活率,就算主砲彈艙被引爆,仍有可能繼續作戰)。除了主砲之外,M-1尚有一挺M-2 12.7mm車長用機槍(備彈900發)以及兩挺M-240 7.62mm輕機槍(其中一挺為同軸機槍,另一挺則為裝填手機槍,總共備彈11400發),車身兩側各設有一具M250 66mm六管煙霧彈發射器(備彈24發)。值得一提的是,M-1的車長機槍槍架為電動式,俯仰範圍為-10度至+65度,可360度水平迴旋,車長能在車內遙控機槍的操作而不必探頭出車外。除了煙霧發射器外,M-1還有一套利用引擎操作的發煙系統,乃是將燃油噴入引擎排氣口以製造大量白煙。

M-1配備休斯公司(Hughes)整合的射控/觀測系統,由釹-釔石榴石(Nd-YAG)雷射測距儀(日後則換裝由德州儀器(Texas Instruments)製造、能在煙霧中有效運作而且比較不傷害眼睛的二氧化碳雷射測距儀)、安裝於穩定儀上的日/夜紅外線熱影像儀(設於砲手觀測器內,砲手觀測儀位於砲塔頂前方右側)以及數位式射控電腦組成。雷射測距儀較傳統光學測距儀有操作簡便、作業迅速與精確度提高的優點,而由休斯製造的熱影像儀的探測距離達12km以上,使M-1擁有極佳的夜戰能力,操作時也能與雷射測距儀相互校正。射控電腦能透過 各種感測器自動輸入射程、前置角度、砲身傾斜以及橫向風力等四種資料,並以人工輸入彈種選擇、發射藥溫度、大器壓力、溫度和目視修正值,再計算發射時的參數,並控制火砲與砲塔進行接戰;此外,射控電腦還具備自動修正功能。由於主砲與感測器都配備穩定系統,使得M-1具備行進間射擊的能力,第一發命中率遠超過M-60A1的水準,射控系統的自動化成度與作業速度也很出色 ;不過為了節省成本,早期M-1的砲手瞄準儀只在垂直軸上具有穩定能力。早期型M-1並未配備任何車長全週界瞄準儀,意味著車長得與砲手共用瞄準儀而無法獨立進行追蹤瞄準,在多目標接戰方面有所缺憾。M-1的車長塔頂配備六具潛望鏡 ,可360度旋轉,使車長具備360度的觀測能力,但不能追描。M-1的駕駛席設有三具潛望鏡,中間的一具可加裝AN/VVS-2星光夜視鏡。

M-1的第一種改良型──M-1IP於1984年10月推出, 許多細部項目經過改良,包括換裝更堅固的砲盾與鑄鋼炮耳軸,懸吊承載系統 包括引導輪曲臂、扭力桿、減震器都予以改良,砲塔尾端增加一個儲物籃,此外加裝輔助動力系統(APU),可在主發動機停機時提供車上系統運作所需的電力,例如驅動砲塔以及射控、射擊等 ;而M-1P的各項改良也被日後的M-1A1所採用。M-1的生產從1980年持續至1985年5月,共生產了2374輛(後894輛為M-1IP), 後續的訂單就轉為M-1A1。

M-1A1

M-1A1是M-1的第一種大規模改良型,最主要的改進,就是改用德製Rh120 120mm滑膛砲的美國版──M-256 120mm戰車砲,此外還有不少細部的改良,並整合了M-1IP所有的改良項目。 在1981年,美國陸軍就開始 測試換裝120mm主砲的M-1,於該年初推出14輛換裝120mm滑膛砲並加強裝甲的M-1E1,除了測試火砲的性能外,也評估重量增加後對機動力的影響。美國陸軍對M-1E1在測試中的表現相當滿意,正式決定經過進一步細部改良後就開始量產,並命名為M-1A1。

在早期型M-1裝備美國陸軍時,美國已向萊茵金屬公司購買了Rh120 120mm滑膛砲的生產許可(由美國Watervliet Arsenal公司生產);不過當時美國仍認為原裝Rh-120 120mm滑膛砲設計不夠理想,因此該公司繼續對此砲 進行改進(包括減輕重量)而沒有立刻投產,包括換裝美國設計的直立楔式炮閂,追加砲身熱套筒以及大型圓柱狀排煙裝置,此外炮口校正裝置改以更加安全的鎖緊螺栓固定,故這種被美國賦予M-256編號的120mm滑膛砲性能比德國原裝貨更加強悍 ,也比較輕。由於120mm砲彈體積較大,M-1A1的裝彈量便減至40發,其中34發儲存於砲塔尾端的主彈艙內,6發儲存於車身的彈艙裡。相較於傳統的旋膛砲,沒有膛線的滑膛砲在砲管中能將發射藥的所有能量轉換成砲彈移動動能(旋膛砲則需將部分能量轉為轉動動能),因此擁有更高的發射初速,使用動能穿甲彈時特別吃香;但是滑膛砲的長距離精確度就不如旋膛砲,此外彈種選擇比旋膛砲少很多,只能使用翼穩脫殼穿甲彈以及高爆穿甲彈,欠缺對付軟性目標的爆震彈種。M-256能使用的彈種有M-829系列翼穩拖殼穿甲彈(APFSDS)與M-830系列高爆穿甲彈(HEAT),以及訓練用的M-831反戰車高爆彈以及M-865、M-866翼穩拖殼穿甲彈。。 在2004年,美國又針對陸軍的需求而開發了M-1028散彈,專門對付近距離的敵方步兵;此型砲彈於2005年6月正式投入服役,其發展源由與性能簡介請見下文。

最早期的M-829重18.6kg,砲口初速約1670m/s,使用長627mm的衰變鈾(DU)彈蕊,能在2000m距離上穿透540mm厚的滾軋均質鋼甲(RHA)。隨後的M829A1重量增至20.9kg,砲口初速1575m/s,衰變鈾彈蕊長度大增為684mm,在1991年沙漠風暴戰役表現出色。M829A2在1994年推出,砲口初速比M829A1增加100m/s(達到約1674m/s),回復到類似早期M829的水平。之後的M829A3強化了對抗反應裝甲(如俄羅斯T80戰車的Kaktus ERA裝甲)的能力,改用效能提高的RPD-380發射藥,總重量增至22.3kg,砲口初速1555m/s,衰變鈾彈蕊直徑從先前M829A1/A2的22mm增為25mm;雖然M829A3砲口初速低於德國萊茵金屬120mm 55倍徑戰車砲以及俄羅斯2A46 125mm戰車砲,但較大較重的彈蕊使得抵達目標時能保留比較高的能量來穿甲。在2011年7月11日,ATK( Alliant Techsystems )與通用動力彈藥與戰術系統公司(General Dynamics Ordnance & Tactical Systems)獲得發展M829A4先進動能砲彈(Advanced Kinetic Energy,AKE)的合約,這是美國陸軍第五代120mm動能穿甲彈。

裝甲方面,M-1A1仍沿用與先前相似的複合裝甲技術,不過砲塔和正面的裝甲進一步強化 ,正面的查布漢複合裝甲的陶瓷裝甲層據信厚度增加25mm ,砲塔正面與車首上裝甲防禦APFSDS的能力約400~500mm RHA,抗HEAT能力約800~990mm RHA。然而,根據日後的測試資料,早期M-1A1的正面裝甲防護能力仍低於同時期(1980年代中期)蘇聯最新型的T-80U(T-80U正面複合裝甲比早期M-1A1更厚,對APFSDS約相當於500~550mm的RHA,對HEAT的防護力相當於1100mm的RHA)。M-1A1的核生化防護裝置由原先各人式換成全車加壓式 (讓車內氣壓高於車外氣壓,阻止受NBC污染的空氣進入 ),這套全車加壓系統整合於空調系統內。此種方式雖然能增加乘員的舒適與方便,不必戴上惱人且影響戰力的面罩;然而,一但遭到敵彈命中並觸發自動滅火抑爆系統,在缺少防護面罩的情況下,瀰漫車內的滅火劑更容易造成車內人員窒息。在其他方面,M-1A1砲塔後段彈艙上方的洩爆板改為兩塊 ,改良動力系統的可靠度,換裝高強度扭力桿以及阻尼更大的避震器,強化惰輪強度,重新設計車長操作面板、裝填手席防護板以及裝填手席下方的儲藏艙,電路重新規劃 ,砲塔後端加裝大型置物欄,砲塔兩側置物箱加大,改良驅動輪外側的護裙,採用新的驅動輪,換裝新型測風感測器,換裝新的砲手瞄準儀護罩,裝備新的頭燈組等等;至於射控系統則 仍與M-1完全相同。由於追加不少裝甲,M-1A1的戰鬥重量增至59ton(57.1公噸),在引擎出力不變的情況下,推重比降至26.3 hp/tonne, 最大路速(66.7km/hr)與續航距離都略有下降,但是機動力還算是優異,最大越野速度為48.3km/hr。 此外,美國陸軍也為M-1車系研製了車頭除雷犁,於1986年定型,1988年中投入使用,每個M-1戰車排可分得一套掃雷犁;此一除雷犁套件包括一具連接於車頭牽引鉤的掃雷犁(與車頭等寬)/滾輪除雷器、一套設置於駕駛席的控制單元以及一具配合使用的改進型駕駛員晝夜潛望鏡等,爾後美國陸軍又從以色列引進雷區標定系統來搭配除雷犁使用。

從1988年起出廠的M-1A1以該年推出的衰變鈾複合裝甲取代原有的 複合裝甲 ,稱為M-1A1重裝甲構型(M-1A1HA);美國急於開發新裝甲,是因為當時評估M-1原有的複合裝甲仍不足以有效防護蘇聯的125mm戰車砲 (在1982年黎南戰爭中,敘利亞的T-72的125mm主砲能輕易貫穿以色列所有戰車的正面,雖然當時以軍戰車並未配備複合裝甲)。 衰變鈾是製造核子反應器燃料或核武所需的濃縮鈾時,過程中產生的副產品;在天然鈾中,平均只有0.72%是可以由慢中子撞擊引發核分裂的鈾235(這也是一般反應器與核武所需的原料),其餘絕大多數是慢中子無法引發分裂的鈾238,而提煉濃縮鈾之後剩下的殘餘衰變鈾的鈾235含量則比天然鈾更低;美國原子能標準委員會(NRC)定義鈾235含量低於0.711%,而美國國防部則將這個標準定在0.3%以下。衰變鈾具有高密度的物理特性,其密度為每0.1立方釐米19.3克,是鉛的1.7倍,接近自然界密度最大的金屬──鎢;;此外,衰變鈾也擁有量好的延展性與韌性,很適合進行加工。衰變鈾又具有易於氧化、燃燒的特性,加溫至攝氏500度時可在空氣中燃燒,超過攝氏2000度時則會劇烈地自燃。以往各國將衰變鈾當作廢料來處理,花費甚為巨大,因此英美等國便思考如何充分利用衰變鈾的物理特性,隨後便想到拿它當作動能彈藥的彈蕊,而美國則是第一個以衰變鈾作為裝甲原料的國家。雖然衰變鈾原本的硬度與強度不高,但是加入某些合金並以特殊 方式加工後(有人推測加工後成為以碳化鈾為主體的單晶體合金,其技術甚為複雜),其硬度與強度均勝過鎢,硬度是一般鋼板的2.5倍,強度則達到一般鈾的三倍左右,當然實際材料配方與加工方式都被美國列為機密 ;此外,衰變鈾的抗張度為每平方釐米4500~5000kg,故穿透性極佳。軍事專家推測此種衰變鈾裝甲是由一層1至2吋厚的網狀衰變鈾層與內外兩層鋼板交織而成;之所以採用網狀結構,第一是防止戰車過重,其次則可在網格中加入防止鈾合金氧化的材料,因為如同前述,鈾極易氧化導致燃點降低,在穿甲彈連鑽帶燒的攻擊下將發生可怕的後果 。這種衰變鈾裝甲的防護能力比英國查布漢裝甲(以鋼板和陶瓷結構組成)更勝一籌,尤其是對抗動能穿甲彈的能力相當優秀(反觀查布漢裝甲只有在對抗高爆穿甲彈時採有特別突出的效能),被美軍視為機密。美國在1983年開始發展衰變鈾裝甲,1988年首度公開, 並宣稱其防護效能是傳統滾軋均質鋼甲的五倍。換裝衰變鈾裝甲後,M-1A1的戰鬥重量再度增加至65ton(59 tonne),但是防護能力較原先增加 一倍以上,砲塔正面與車首上甲板對抗APFSDS的能力相當於660~680mm RHA,抗HEAT能力達到1080~1320mm RHA;原本M-1與M-1A1的裝甲防護能力遜於德國豹二A4與蘇聯T-80U不少 (甚至被認為不如蘇聯T-72),直到換裝衰變鈾裝甲的M-1A1HA才扳回一城。

除了裝甲之外,M-1A1的M-829 120mm翼穩拖殼穿甲彈的彈蕊也以衰變鈾製造;傳統的鎢合金彈蕊在撞擊目標時會被磨成較為圓鈍的外型,使穿甲效能降低,而衰變鈾彈蕊在擊中目標時則能維持較為尖銳的外型,因此穿甲效果較佳。此外,由於衰變鈾燃點較低,擊穿目標後有更大的機率引燃目標內部儲存的彈藥或燃油,造成更大的破壞。在軍事上使用衰變鈾的主要爭議在於環保與人體健康;根據美國的標準,用來製作裝甲或彈藥的衰變鈾的鈾235含量需低於0.2%,雖然其放射性相較於天然鈾已經大幅降低,與大自然的背景輻射差不多,無法穿透人類的衣服與皮膚;不過 當衰變鈾製造的彈藥命中目標、或衰變鈾製造的裝甲遭到命中,難免有衰變鈾的碎片、粉塵散落至空中,甚至高速射入附近的人體內。而一旦這些含有劇毒以及微量放射線的粉末 進入人體或吸入肺部,將對健康造成嚴重影響。

M-1A1的生產從1985年8月,1986年7月開始服役,至1994年 停產為止,總共有4796輛裝備於美國陸軍。此外,美國海軍陸戰隊也訂購了221輛M-1A1來取代部分M-60A1;這批陸戰隊用M-1A1基本上跟陸軍型完全相同,但是配備了涉水套件以滿足兩棲登陸時的需要,這些包括涉水砲口蓋、一具塔式引擎排氣管、兩具塔式引擎進氣管(設於砲塔後端的兩側引擎蓋上)等;此外,這批M-1A1還擁有陸戰隊定位回報系統(PLRS)的介面/軟體,在車體上也設有多個繫纜硬點以配合戰車登陸艦的繫纜作業。

在1990年代之前,M-1系列雖未接受戰火的洗禮,但憑藉著優異的表現,在西方國家中已經聲名遠播。M-1在歷年來多次北約的演習中表現優異,射擊成績名列前茅,火力與機動力都讓美軍非常滿意,此外經常在模擬對抗中大破挑戰者-1、豹1等對手。加拿大陸軍稱M-1為「低語死神」(Whispering Death),足見M-1的燃氣渦輪的肅靜性的確優異。

 

沙漠風暴

剛進入1990年代,M-1在戰場一展身手的機會終於來臨。1990年8月2日凌晨,伊拉克這個中東第一軍事強國突然揮軍鄰近的產油小國科威特,不到24小時便完全佔領了科威特。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在震驚之餘,立刻以外交、經濟制裁手段要求伊拉克撤軍,同時開始史無前例的「沙漠之盾」增兵行動,將強大的陸、海、空三軍兵力部署於波斯灣與沙烏地阿拉伯。經過五個月左右的兵力集結以及無效的外交折衝,以美軍為主的多國聯軍部隊在1991年1月17日起發動「沙漠風暴」作戰,一連一個多月對伊拉克本國以及佔領科威特的伊軍發動猛烈的空中攻擊;2月24日,聯軍的地面部隊終於從 沙烏地阿拉伯邊境躍出,大舉進入伊拉克南部沙漠與科威特發起地面攻勢。早已被空襲打得支離破碎的伊軍地面防線根本禁不起這等蹂躪,聯軍地面部隊的攻勢有如摧枯拉朽,伊軍潰不成軍, 伊拉克陸軍最精銳的共和衛隊也在主要戰鬥中一一被擊破,聯軍展現了揮軍巴格達的氣勢。海珊不得不 乞和,於是波灣戰爭就在聯軍地面攻擊發起後的短短89小時後──也就是28日──宣告結束。海珊政權不僅沒能佔領科威特,反而葬送了辛苦建立的現代化大軍,更在往後十年被經濟禁運與軍事制裁壓得喘不過氣。

在波灣戰爭中,參戰的美國陸軍地面部隊派出第十八空降軍團(裝甲部隊包括第3騎兵旅、第一騎兵師、第四與第五機械化步兵師)與第七軍團(裝甲部隊包括第一、第二、第三裝甲師、第一與第八機械化步兵師、第三裝騎旅)等,主要作戰裝備包括AH-64攻擊直昇機、M-1A1戰車與M-2/3裝步戰車等;此外,美國海軍陸戰隊的M-1A1也 參與了地面攻勢。總共有1848輛M-1A1參與了這場戰爭,其中1223輛是重裝甲構型的M-1A1HA(Heavy Armour),以衰變鈾裝甲取代車上原有的查布漢複合裝甲。1223輛參戰的M-1A1HA中,只有358輛是在美國改裝完成後運來,其他都是在戰地直接改造。改造的作業完全自動化,僅需15分鐘就能將原有的查布漢裝甲卸下並換上衰變鈾裝甲。 有許多從歐洲駐地調來的M-1在現地直接改裝為M-1A1,包括以120mm主砲取代105mm旋膛砲並將原本的歐陸迷彩換成沙漠塗裝等。

M-1在中東沙漠中的對手──伊拉克陸軍總共裝備了5500輛蘇聯製T-54/55/62/72以及中共59/69式主力戰車,而T-72M是伊軍最 強的主力戰車(但也只是蘇聯T-72的外銷降級版),共和衛隊總共裝備400輛,其他部隊也有100輛左右。在聯軍先期的空襲中,共和衛隊的戰車部隊因為經過偽裝掩蔽,大多躲過了空襲而保存到地面戰階段 。

聯軍地面主要攻勢:「左勾拳」

在聯軍地面攻勢中,負責收復科威特的東線部隊分為東、西兩路,由阿拉伯國家與美軍部隊構成;其中,由沙烏地阿拉伯裝甲旅、埃及裝甲師、敘利亞機步師組成的泛阿拉伯部隊為西路,是收復科威特的主力,而美國海軍陸戰隊第1、2陸戰師以及美國陸軍第一裝甲師則構成東路,負責支援掩護側翼;在美國強大的空中火力支援之下,西路的泛阿拉伯部隊順利進入並收復科威特。在2月25日午夜,東線聯軍(美國陸戰隊與阿拉伯部隊)在科威特境內愛爾加國際機場與布坎油田之間遭遇伊拉克陸軍至少兩個旅的裝甲部隊正在集結準備反擊,美軍立刻召來裝甲部隊、砲兵與攻擊直昇機部隊展開攻擊。雙方爆發美國陸戰隊史上最激烈的戰車戰鬥。在兩小時激戰中,M-1A1、配備TOW反戰車飛彈的M-2/3與悍馬車以及 陸戰隊AH-1W超級眼鏡蛇直昇機拼命攻擊,配合砲兵猛轟以及反戰車飛彈,大破伊軍,摧毀了超過兩百輛伊軍車輛。 美國陸戰隊第二裝甲騎兵團E連13輛M-1A1利用精良的紅外線夜視系統,對3000m外伊軍戰車縱隊的側面發動奇襲,共擊毀30輛T-72、一輛T-62、3輛T-55以及7輛裝甲車,本身 沒有損失。

而聯軍地面攻勢真正的主力在西路,在地面戰打響之後迅速從沙烏地阿拉伯邊界進入伊拉克南方地帶, 然後向東從伊軍右翼與後方包抄,切斷伊軍退回巴格達的後路,並與進入科威特境內的聯軍東路對伊軍形成合圍, 這個攻勢日後被稱為「左勾拳」。伊拉克將最精銳的共和衛隊的8個師當作戰略預備隊部署在科威特以北,作為聯軍發起地面攻勢之後的反擊。伊拉克認為,多國聯軍主力地面部隊必從沙烏地阿拉伯與科威特的邊界進入,而不可能從科威特以西、沙烏地阿拉伯與伊拉克南部漫長的接壤進入 。依照伊軍的經驗,大部隊很難在這片沒有明顯地形特徵、遠離主要道路的廣大沙漠順利通過(伊軍自己都不敢這麼做),所以伊軍右翼的設防十分薄弱;然而他們嚴重低估了美軍強大的導航 能力(這是第一場大規模使用GPS全球定位系統的地面戰役)與後勤能力,而聯軍西路的「左勾拳」攻勢就是這麼做。

聯軍西路的左翼由美國第18空降軍下轄的第82空降師、第101空擊師、法國陸軍第6輕裝甲師構成,兵力11.5萬人,其中第101空擊師的最主要任務是快速深入伊拉克南部沙漠並建立起代號為「眼鏡蛇」的大型前進基地來為聯軍地面部隊整補油料彈藥,並實施戰史上最大一次直昇機降作戰,切換伊軍撤回巴格達的道路(包含8號國道高速公路)。而聯軍西路的右翼則是地面攻勢的主力,由美國陸軍第七軍團(VII Corps)與英國陸軍第一裝甲師(British 1st Armoured Division)構成,堪稱人類歷史上實力最強大的裝甲機械化軍團。美軍第七軍團骨幹包含第一裝甲師(1st Armored Division) 、第二裝甲師(2nd Armored Division )、第三裝甲師(3rd Armored Division)、第一機械化步兵師(1st Infantry Division)等,第二裝甲騎兵團(2nd Armored Cavalry Regiment)在前方擔任前沿搜索,側翼由英軍第一裝甲師(British 1st Armored Division)以及美軍第一騎兵師(1st Cav)中抽調出來的一支重機械化旅屏衛,後衛部隊包括第210野戰砲兵旅(210th Field Artillery Brigade)、陸軍第11航空群等單位,此外還有第四騎兵旅第一中隊(4th Cavalry Regiment 1st Squadron)。第一步兵師大約有3000輛戰甲車輛,,其中包含166輛M1艾布蘭主力戰車。第二裝甲騎兵團總兵力4500人,有五個中隊(營),其中三個地面戰鬥中隊、一個陸航中隊(AH-64A阿帕契攻擊直升機營)、一個後勤支援中隊。每個戰鬥中隊(營)有三個小隊(連),一個坦克連、一個自走砲連、一個直屬連;每個戰鬥小隊有120名官兵,裝備有12輛M-2/3布雷德雷裝步/裝騎戰車與九輛M-1A1主力戰車。

伊拉克部署在科威特北部準備迎戰的共和衛隊 四個師包含漢摩拉比裝甲師(1st Hammurabi Armoured Division)、麥地納裝甲師(2nd al-Medinah al-Munawera Armoured Division)、依賴真主機械化師(3rd Tawakalna ala-Allah Mechanised Division) 、奧法機械化步兵師(Al Faw Motorized Infantry Division),而部署在巴格達以南防禦的則有巴格達機械化師(5th Baghdad Mechanised Division)、尼布甲尼薩機械化步兵師(6th Nebuchadnezzar Motorized Infantry Division)、阿德南機械化步兵師(7th Adnan Motorized Infantry Division)。

在1991年2月23日深夜,代號「沙漠軍刀」(Operation Desert Sabre)的聯軍地面攻勢展開後,第七軍團一是由沙烏地阿拉伯跨過伊拉克邊境,向東北方的伊拉克大城巴斯拉(Basah)推進,以機動作戰的方式包抄伊軍後方。第七軍團的主要任務包括:切斷伊拉克軍隊自科威特撤往巴格達的路線,殲滅部署科威特以北邊界、伊拉克最精銳的五個共和國衛隊師,解除進攻科威特的沙特和海軍陸戰隊側翼威脅。

伊拉克部署在科威特北部準備迎戰的共和衛隊 四個師包含漢摩拉比裝甲師(1st Hammurabi Armoured Division)、麥地納裝甲師(2nd al-Medinah al-Munawera Armoured Division)、依賴真主機械化師(3rd Tawakalna ala-Allah Mechanised Division) 、奧法機械化步兵師(Al Faw Motorized Infantry Division),而部署在巴格達以南防禦的則有巴格達機械化師(5th Baghdad Mechanised Division)、尼布甲尼薩機械化步兵師(6th Nebuchadnezzar Motorized Infantry Division)、阿德南機械化步兵師(7th Adnan Motorized Infantry Division)。

伊軍意識到第七軍團從西面進軍的策略後,最精銳的真主師就在25日進入預先設置的防禦陣地 ,部署在科威特北部、距離巴斯拉約40公里,擋在美軍第七軍團向巴格達前進的路上。此外,伊拉克第12裝甲師與第10裝甲師部署在左翼,阿德南輕步兵師與麥地納裝甲師部署在右翼。真主師包含兩個機械化旅和一個裝甲旅,每個旅3000人左右,總共裝備220輛T-72坦克、278輛步兵戰車、裝甲運兵車等,全都部署在預先構築的沙漠臨時工事區域內。當時這些由共和衛隊師構成的伊軍戰略預備隊的帳面戰甲車輛總數對於美軍約有3:1的優勢。

在1991年2月份,伊拉克沙漠清晨的朝霧與日出後的沙塵暴都嚴重降低了視線,最差時可視最低達到100公尺左右。由於美軍M-1A1主力戰車與M-2/3裝步戰車有熱影像儀,因此可以改善這種情況,即便如此在最差的視線情況下,也僅只能看到約500公尺的距離。當然,伊軍戰甲車輛沒有紅外線熱影像儀,無論在惡劣天候或夜間交戰的觀測距離都比美軍更差。

地面戰前期

2月24日下午3時30分,第七軍團正式發起左勾拳攻勢,從沙烏地阿拉伯邊境進入伊拉克南部沙漠,對伊拉克防禦相對薄弱的側翼發起進攻。「沙漠軍刀」行動開始後直到2月25日,第七軍團只遇到伊拉克軍隊的零星抵抗;然而,由於伊軍在此區域設置地雷區、反戰車戰壕的阻礙,以擔心快速進軍導致各單位分散可能會讓敵方有可趁之機,所以在25日之前,第七軍團的行進速率並不如預期。

在2月25日上午,第七軍左翼的第一裝甲師在推進的路上,結合空中直昇機、砲兵、戰術飛彈的突擊,將伊拉克第806旅消滅在陣地上(摧毀40輛戰車與裝甲車)。第七軍團的單位與真主師的前衛單位遭遇,第二裝甲騎兵團的三個中隊(營)和第一步兵師兩個旅對真主師第18機械化旅和第38裝甲旅發起進攻,摧毀160輛坦克、180步兵戰車、12門火炮、80多輛各式車輛、多輛ZSU-23-4自走防空火砲等。在上午11時,第一機械化步兵師與左側的第一裝甲師協同進攻伊軍第26步兵師。

在2月26日早晨,由於天候惡劣(風力達42節、伴隨豪雨、隨後沙塵暴開始),使得陸軍航空隊直昇機與與聯軍空軍的接密支援無法起飛,而聯軍第七兵團的三個主力重裝甲師仍照計畫繼續推進。在早上6時30分,第七軍團抵達伊拉克南部的交通樞紐──名為奧布賽亞(Al Busayyah)的小鎮,此處有約一營的伊拉克兵步兵駐守,並有BMP-1裝甲運兵車、T-55戰車伴隨,並且構築強化工事與火力點。為了攻下這個據點,第一裝甲師第二旅在火力掩護下派,出了一支分遣機械化部隊來清掃這個據點;美第一裝甲師第二裝甲旅編成第2-70特遣隊(TF2-70,屬於營級兵力)擔任(另組織TF4-70裝甲特遣隊掩護側翼)。在奧布賽亞的伊軍戰鬥意志薄弱,美軍戰車一接近就大量投降,一路上遭遇並摧毀若干伊軍T-55/T-62戰車與部分裝甲車。肅清與包圍了奧布賽亞鎮外圍的英軍後,TF2-70接到命令繼續向北推進,為後方砲兵單位清出殺戮區(kill box),第七軍團六個營的重砲與26輛MLRS多管火箭將奧布賽亞鎮的伊軍全部摧毀。在奧布賽亞戰役中,TF2-70共摧毀7輛T-55與T-62戰車、兩輛ERDM裝甲車、一輛BMP-1裝步戰車、25輛車輛,而TF4-70則摧毀5輛戰車與若干軍用車輛。第一裝甲師第二旅繼續向東北前進,接近真主濕的防區,然後在中午12:30在作戰目標區以東的地區進行油料彈藥整補,隨後在晚上到次日凌晨投入美軍的總攻勢(諾福克戰役),並參與了麥地納嶺之戰──美軍史上最大的裝甲部隊決戰。

而在第七軍團的南側,英軍第一裝甲師也向東進攻,穿過伊軍第48步兵師的防禦陣地,快速迂迴繞到伊軍第31步兵師的後方並發起攻擊,擊毀伊軍40輛戰車。

東73戰役

第七軍團推進時,第二裝甲騎兵團在第七軍團主力之前向東推進,確定敵方位置後火力接觸以確定敵人兵力,同時部分削弱對方實力,為隨後跟進負責殲滅敵人的第一步兵師的機械化旅鋪路。第七軍團司令佛蘭克斯中將命令第二裝甲騎兵團的團長確定敵方位置,但避免與敵方進行決戰。在2月26日上午,第二裝甲騎兵團在北部和南部同時與真主師和伊拉克第12裝甲師遭遇;此時第七軍團前方的伊拉克戰略預備隊都已經構築了防禦陣地與預備陣地,防止第七軍團從其他方向發起進攻。 在2月26日凌晨,第二裝甲騎兵團第三中隊(營)與負責屏衛真主師外圍陣地的伊軍第50裝甲旅外圍警戒部隊發生戰鬥。在南面(右翼),第二裝甲騎兵團第一中隊在中午之前與伊軍交戰,清除第50裝甲旅外圍警戒部隊後就與伊軍第12、第37裝甲旅遭遇(這是屏衛真主師左翼的部隊),摧毀23輛T-55戰車、25輛BMP-1裝步戰車、六門火砲和若干軍車。在下午13時,第二裝甲騎兵團前鋒的G連(呼號Ghost)遭遇伊軍,摧毀三輛戰車和若干步兵戰車。第二裝騎團的九個連在推進中時採列隊形,在接近Easting 60時由於進攻面開始狹窄,第二中隊科比中校將F連撤到後方。在下午15時45分,第二裝騎團第二中隊E連(呼號Eagle)和G小隊開始與真主師主力部隊接觸交戰,同時位於中央第三中隊左翼與T-72戰車遭遇,在右翼的第一中隊則與伊拉克陸軍第12裝甲師的T-55/64戰車遭遇。

在下午16時10分左右,第二裝甲騎兵團E連推進到上級命令的前進極限點(70Easting)附近時,遭到防禦工事內的伊軍真主師T-72戰車攻擊,E連隨即還擊,到16時22分時擊毀八輛T-72;接著,E連發現此處一個斜坡後方是一個真主師旅級集結區,大批的戰車與人員在此。先前在2月24日晚間,真主師第18機械化旅和第12裝甲師第9戰車旅就進入位於Easting 73之後的位置建立防禦陣地,保護伊軍的主要增援通道(而IPSA輸油管就位於這兩個旅陣地後方)。E連指揮官麥克馬斯特上尉擔心如果墨守上級命令會失去作戰先機,因此決定不等後方的第一步兵師支援,就下令全E連展開急襲;E連連長的戰車帶頭發起衝鋒,首先擊毀一輛T-72,而後續兩個戰車排12輛M-1A1戰車和M-3布雷德雷騎兵戰車也跟著衝入敵陣。伊拉克陣地上的戰車都停在預先構築的沙坑來減少被彈截面,但是美軍M-1A1戰車具有快速行進間有效準確射擊的能力,加上伊軍沒有實施外圍警戒,直到E連戰車隊迫近陣地時才發現遭受攻擊。E連的衝擊速度 很快,真主師士兵慌忙衝上戰車發動,卻已經來不及抵抗。E連快速地橫掃伊軍陣地,在快速移動中以120mm戰車砲朝各個伊軍目標猛烈開火,預置在沙坑工事中的伊軍戰車、裝甲車就像死靶一樣一輛接著一輛被摧毀。雖然遭到強大的突襲,真主師官兵也沒有像之前美軍遇到的普通伊拉克部隊一樣大量投降,而是迅速跑上自己的戰車準備作戰;即便如此,E連的M-1戰車與M-3騎兵戰車以秋風掃落葉之勢,僅花費在23分鐘時間就衝破這個營級外圍防禦陣地,從67Easting一路殺到74Easting(約700m),在極近的距離內擊毀擊毀真主師28輛戰車、16輛BMP-1裝步戰車、30輛軍車等(相當於大半個營級兵力)而本身毫無損失。

G連則在左翼對伊軍陣地展開,面對真主師第18機械化旅(此時獲得伊軍第12裝甲師第9裝甲旅增援)。G連連長麥克馬斯特上尉的M-1A1戰車首先對掩護戰車部隊的伊軍步兵發起衝鋒,衝過伊軍步兵陣地並在74 Easting 處佔據一個小高地,G連其他兩個戰車排也跟進衝擊。與E連衝鋒時的情況類似,G連面前的共和衛隊士兵並沒有逃跑而是堅守陣地,並機動於美軍兩個戰車排之間周旋戰鬥 ;這是開戰以來第二裝騎團遇到的最有效反擊,然而這些抵抗在G連面前毫無作用,迅速被殲滅。總計G連在衝鋒之中擊毀這個據點的18輛共和衛隊T-72戰車。

E連衝入伊軍陣地之後,原本填補第二和第三中隊之間的I連也投入戰鬥,在67 Easting處遭遇前面E連尚未清除的殘餘伊軍步兵並將之消滅,推進到70 Easting遭遇一批T-72戰車部隊;在K連支援下,I連擊毀16輛T-72並繼續推進,繼續推進時又遭遇發動反衝鋒的伊軍戰車,I連持續以120mm戰車砲和TOW反戰車飛彈攻擊,並在70Easting處摧毀一個伊軍營指揮部。在交戰中,K連一輛M-3騎兵戰車的TOW飛彈誤擊一輛I連的M-3,造成三人受傷。

E連與G連在衝鋒戰鬥中各自推進,因而失去接觸。E連結束戰鬥後,隨即派出一個偵察排(兩輛M-3騎兵戰車)試圖與左翼的G連取得聯系。在尋找G連途中,這個偵察排遭遇一支共和衛隊戰車部隊;仗著先進的紅外線熱影像儀,兩輛M-3以TOW反戰車飛彈對這些T-72戰車發動遠距離 奇襲,擊毀了13輛T-72。

經過短暫交火之後,美軍第二裝甲騎兵團已經完全摧毀這一帶的營級防禦據點;但真主師防線至少還有六到七個類似的營級據點,光靠第二裝騎團的兵力與彈藥攜帶量無法完全穿透,因此第七軍團高層下令第二裝騎團所有單位員地待命,等待後方第一步兵師的裝甲旅抵達。

在16時40分,G連奉命在E連左翼約東73(73Easting)線附近佔領一個沙丘,並在此處堅守掩護裝騎團二營最左翼,等待第三裝甲師的主力部隊來到。此處沙丘是附近的制高點,可以俯瞰在兩個沙丘陵脊之間一處狹窄通道(是一個乾固的河床)。在下午6時30分左右,真主師組織的裝甲反擊一波波抵達,第一波反擊的T-72與T-55戰車由機械化步兵單位的裝步戰車伴隨,沿著G連監控的乾涸河床迫近G連陣地,雙方立即爆發激戰。儘管G連的M-1A1戰車居高臨下仗著紅外線熱影像儀在夜戰中的距離優勢,將來襲的伊軍戰車與裝步戰車一輛接著一輛摧毀,但伊軍的衝擊波仍如潮水般源源不絕而來,冒死向G連所在的沙丘逼近。由於戰況緊急,G連呼叫後方的砲兵(包括155mm重砲與MLRS多管火箭)、攻擊直昇機乃至空軍密接支援,美軍步兵單位也朝接近的伊軍部隊猛烈發射迫擊砲,許多迫擊砲瞄準的落點就在G連陣地前方;戰鬥最激烈時,第二裝騎連的第502直屬情報連不得不中斷通訊,與 攻來的伊拉克步兵進行戰鬥。激烈的戰鬥持續了6個小時,G連在砲兵與空中支援下至少擊毀兩個連的伊軍戰車、數百名伊軍步兵,陣地前滿是被擊毀燃燒的伊軍戰車與裝甲車輛。依照第二裝騎團火砲協調軍官的統計,在這場戰鬥中,第210野戰砲兵旅為了支援G連共發射1382發155mm榴彈炮(高爆彈、高爆穿甲砲彈、火箭助推增程穿甲彈)和147枚火箭彈。到晚間21時,G連的TOW飛彈已經耗盡,M-1A1戰車的120mm彈藥與M-3的25mm鏈砲砲彈也所剩無幾;此時,第二中隊(營)派出營上預備隊H連替換了G連。在這場激烈的戰鬥中,G連只有一輛M-3裝騎戰車遭到一輛伊軍BMP-1的73mm主砲擊中焚毀(當時這輛M-3的TOW反戰車飛彈跟25mm鏈砲都發生故障),車長陣亡,但其餘人都順利逃生。另外,美軍攻擊直升機營於下午16時30分,就先行摧毀了伊軍第18機械化旅的砲兵陣地,消滅了兩個砲兵連。

26日晚間2200時,伊軍的反擊活動大致停止,但仍有零星的戰鬥。此時,第一步兵師主力陸續抵達第二裝騎團後方的位置。由於第二裝騎團各單位從下午以後的激戰中油料、彈藥、體力消耗甚大,在第二裝騎團指揮官建議下,第一步兵師的單位將接過第二裝騎團的陣地,以阻止共和衛隊一再發動反擊。在2月27日0200時,第一步兵師兩個旅通過第二裝騎團的陣地,來到70Easting位置,到27日早上6時,第二裝騎團已經落在第七軍團主力後方成為預備隊。

從26日下午15時30分第二裝騎團開始進攻真主師陣地到晚間22時的戰鬥,被後世稱為東73戰役,第二裝騎團投入戰鬥的四個連(E、G、I、K連)擊敗了共和衛隊真主師第18旅和伊拉克陸軍第12裝甲師第9裝甲旅 ;其中,第二裝騎團投入戰鬥最主要的E連與G連在極少的損失之下,就消滅了共和衛隊真主師相當於一個旅的兵力(含85輛戰車、40輛裝步戰車與裝甲運兵車、超過30輛以上的輪型裝甲車、自走防空砲等) ;而E連在東73戰役中果敢急襲的戰例,日後也被美國陸軍裝甲兵學校列入經典戰例。

第七軍團主力的推進

在2月26日下午17時2分,美軍主力的第三裝甲師第一旅TF3-5騎兵特遣隊與真主師第九旅一個營遭遇,TF3-5雖然使用了所有武器包括120mm戰車砲彈、TOW反戰車飛彈、請求砲兵支援射擊銅斑蛇155mm導引砲彈 來打擊伊軍,然而真主師第九旅仍堅守陣地達12個小時之久。到晚間19時20分,第一旅偵察排在友軍TF4-32特遣隊左翼遭遇一輛有步兵伴隨掩護的伊軍T-72戰車,偵察排 首先摧毀了這輛T-72,在消滅附近步兵時另一個伊軍T-72戰車排在步兵掩護下突然出現,雙方發生激戰 ;在隨後的戰鬥中,第一旅偵察排一輛M-3騎兵戰車遭到友軍誤擊,兩人陣亡兩人受傷。晚間21時,TF4-32特遣隊結束戰鬥,但並 沒有明顯進展。此外,第三裝甲師第一旅也臨時成立TF4-7騎兵中隊,作為第三裝甲師直屬偵察部隊,在裝甲師的右翼執行巡邏任務;在晚間18時,TF4-7騎兵中隊 遭遇一支隱蔽防禦的伊拉克坦克部隊遭遇,TF4-7隨即投入所有的M-3布雷德雷騎兵戰車進攻,但沒有取得任何進展,最後不得不撤出戰鬥,在撤退時還有一輛布雷德 雷被後方正在推進的友軍M-1A1戰車誤擊,車長陣亡,另外還有一輛布雷德雷戰車被第二裝甲騎兵團的M-1A1戰車誤擊;整個戰鬥中,TF4-7騎兵中隊共有 二人陣亡,12人受傷。在混戰中,伊軍共擊毀/擊傷了12輛布雷德雷騎兵戰車。從下午到晚間的戰鬥中,火力居於絕對劣勢的真主師第9裝甲旅成功阻止了 美軍第三裝甲師第一旅的進攻達12小時,第一旅只推進了四公里。

在下午17時20分,第三裝甲師左翼的第二旅以楔形隊形推進,前方由TF4-8騎兵中隊引導,左翼由TF4-18特遣步兵營掩護,右翼由TF3-8騎兵特遣隊掩護,開始與真主師第29機械化旅的外圍警戒部隊接觸,雙方不斷爆發零星的戰車與步兵戰鬥;此時,伊軍嚴格實施了防禦戰教條。到晚上21時 ,第三裝甲師師長方克少將決心在左側第二旅為主攻方向,在此突破伊軍防線;第二旅的側後方是待命進攻的第三裝甲師第三旅。在第二旅總攻前,方克少將 命令第三裝甲師的全部5個砲兵營在9平方公里範圍的殺戮區進行了猛烈砲擊,然後命令TF2-27阿帕契攻擊直升機營越過美軍部隊前沿,深入伊軍陣地實施進攻打擊 。在晚間20時,第三裝甲師第二旅三個戰車營在砲兵支援下開始進攻;經過四個小時的戰鬥,第二旅的布萊德雷騎兵戰車在27日凌晨2突破真主師第29機械化旅的陣地。

在2月26日晚間20時,美軍第一裝甲師發起進攻,隨後在右側的第三裝甲師也發起進攻;一個小時後,第一步兵師的重裝單位開始通過第二裝甲騎兵團防區,隨後進入被美軍命名為諾福克點(Objective Norfolk)的總攻擊發起位置。在2月27日凌晨0時30分,擔任主攻的第三裝甲師第三旅推進到75 Easting、諾福克點附近。到2月26日晚間22時30分左右,第二裝騎團在74 Easting的主要戰鬥結束,第一步兵師的兩個重裝旅開始通過第二裝甲騎兵團陣地 ,在2月27日凌晨0時30分抵達75Easting的諾福克點(共有六個重裝步兵營、六個155mm榴彈砲營),面對真主師第19機械化旅與第12機械化師第37裝甲旅殘部。 不過,在先前戰鬥中,仍有許多伊軍戰車沒遭到摧毀,他們關閉發動機來躲避 美軍紅外線熱影像儀的探測,而這些戰車等美軍陸續通過之後從戰線後方與第一步兵師展開近距離混戰,美軍在混戰中出現多起誤擊友軍的事件 ;在諾福克點附近,第一步兵師有五輛M1-A1戰車和四輛M-3布雷德雷騎兵戰車被友軍誤擊,6人陣亡、30人受傷。因此第一步兵師的重裝旅暫時撤出戰鬥,鞏固陣地,首先 請求砲火支援,消滅區域內掩護戰車的伊軍步兵,然而這違背了聯軍總司令史瓦茲柯夫持續進攻的命令。

總計在2月26日下午到晚上的戰鬥中,伊拉克方面至少有160輛戰車、180輛裝步戰車、12個砲兵單位、80輛輪型裝甲車被擊毀,600到1000人陣亡、1300人受傷,865人被美軍俘虜。而美軍只有12人陣亡,57人受傷,26輛M-1A1戰車被擊中受損或被摧毀(其中多數是在混戰中遭到友軍砲兵或空中單位誤擊),M-2/3裝步戰車則有3輛被摧毀、3輛受損。

諾福克戰役

在2月27日凌晨,美軍戰線北部第三裝甲師、第一裝甲師開始對共和衛隊真主師發動總攻;依照攻擊發起點諾福克點(Objective Norfolk),命名為諾福克戰役。而在2月26日午夜後,英軍第一裝甲師第二旅與伊軍共和衛隊阿德南輕裝步兵師一個試圖支援真主師的旅交戰。在東 方伊軍一線,麥迪那裝甲師兩個裝甲旅正在建立防防禦陣地。美軍第一裝甲師第三旅對真主師發起總攻,而其他單位對阿德南輕裝步兵師發起了進攻;美軍對阿迪南步兵師 的主要攻擊由砲兵和攻擊直升機擔任;在偵察任務中,AH-64A攻擊直昇機阿帕奇武裝偵察發現麥地納師獲得伊拉克陸軍第17、第12、第10和第52裝甲師的增援,對第一裝甲師造成威脅。 而英軍所屬的砲兵部隊以多管火箭、火砲和空中支援的戰鬥機及時對試圖增援共和衛隊麥地納師的部隊進行攔截打擊,延遲了伊軍的防禦作戰。 

第一步兵師開始總攻之後,美軍隨後在戰線中央位置對真主師發起進攻 ;第一步兵師10個重裝營一字排開,組成一條楔形戰線向東朝伊軍戰線碾去。美軍面對的是伊軍大約9個營的兵力,包含真主師第29機械化旅的三個機械化營、第9裝甲旅的三個裝甲營和一個機械化營,另外還有第12裝甲師的第46機械化旅的一個營、一個屬於第10裝甲旅的T-62戰車營。在 這個270平方公里的區域,伊軍共集中了160輛戰車與117輛裝步戰車,並且伴隨著使用Sagger反戰車飛彈和RPG火箭的步兵。而真主師後方有大約12營的火炮支援。 不過,在戰鬥中伊拉克方面的砲兵幾乎沒有發揮作用,一但開砲暴露陣位,就立即遭到美軍AH-64A攻擊直昇機的打擊。

仗著M-1A1戰車以及M-2/3裝步戰車紅外線熱影像儀的夜戰優勢,美軍通常在伊軍戰車能搜索與攻擊的距離之外就先發射120mm戰車主砲與TOW反戰車飛彈,伊軍大部份戰甲車輛 還沒有機會攻擊美軍就被消滅了。美軍裝甲步兵單位冒著伊軍火力迫近伊軍火力點與陣地前沿,準確指示後方第210砲兵旅MLRS多管火箭等砲兵單位以強大火力覆蓋伊軍火力點,並用雷射標定器標定隱藏在障礙物之後的伊軍戰車、攻勢與火力點,由支援的陸軍AH-64A攻擊直昇機加以攻擊,空軍也派出C-130砲艇機甚至B-52轟炸機實施支援。

當第三裝甲師第二旅裝甲部隊突破真主師第29機械化旅防線後,伊軍步兵從隱蔽埋伏的工事出來,用單兵反戰車武器從美軍戰車部隊側面與後方實施抵近攻擊,或者在近距離發動衝鋒,與美軍展開混戰;但由於美軍主力戰車、裝步戰車的火力銜接密集,各單位之間彼此能相互掩護,伊軍這些近距離衝鋒基本上都被跟隨戰車部隊的M-2/3裝步戰車消滅,鮮少有機會佔據有利的發射陣位。真主師第29機械化旅持續抵抗, 指揮官指揮還聯繫得上的單位,組織了數次 連級、徘級的戰車反擊衝鋒,但這些反衝鋒都被美軍第二裝甲旅的戰車砲、TOW反戰車飛彈與砲兵擊退。第二旅與第29機械化旅持續交戰,在27日凌晨2時突破了 真主師第29機械化旅的第一道防線。第三裝甲師師長方克少將立刻下令跟在後方的第三裝甲旅發起進攻。第三旅隨即通過第二裝甲旅防區,開始從真主師的後方發起進攻。在27日天亮之前,真主師基本上已經全軍覆滅,包括師長在內的絕大多數官兵戰死沙場。

總計整個諾福克戰役中,伊軍損失超過200輛戰車、75輛裝步戰車與896個砲兵武器被摧毀,傷亡非常慘重,並有937人被美軍俘虜。而美軍方面只有6人陣亡、25人受傷,五輛M-1A1、4至5輛M-2/3裝步戰車被擊毀。

麥地納嶺戰役

在第三裝甲師發起攻擊的同時,位於真主師右翼的美國陸軍第一裝甲師(總共有348輛M-1A1)也在持續進行攻擊,目標是位於真主師右翼後方13公里處的共和衛隊麥地納裝甲師(英軍第一裝甲師也在與麥地納師交戰)。不過,第一裝甲師前進路線上首先碰到真主師第29機械化旅的一個營 ;這個伊軍機械化營遭到美軍第一裝甲師第三旅猛烈的陸空協調攻擊,砲兵、AH-64A攻擊直升機和機械化步兵首先開火壓制,使得伊軍無法組織準確火力 。接著,第一裝甲師第三旅組織TF1-37裝甲特遣隊(營級)發起進攻(此時第一裝甲師第三旅旅長將指揮權交給TF1-37指揮官),共45輛M1A1戰車一字排開,以每小時10公里的速度推進 ;而在M-1A1戰車戰線後方約1000m處,M-2/3布萊德雷裝步戰車與步兵同樣一字排開推進。推進中,跟進的步兵用迫擊炮向前方發射照明彈 ,為戰車與裝步戰車提供照明。

這個真主師的機械化營同樣頑強抵抗,將戰車引擎關閉來防止被美軍的熱影像儀遠距離探測。在美軍戰車、裝步戰車的熱影像瞄準儀視界裡,發現伊軍的方法是一團一團 的白點,這些白點是從伊軍戰車砲塔上探出頭的車長的臉;美軍形容這些白色斑點懸掛在夜空中,看起來就像幽靈。美軍戰車陣線通過時,沒有被發現摧毀的 少量伊軍戰車等待美軍戰車通過後轉動 砲塔,從側後進攻;在這樣的混戰中,四輛TF1-37的M-1A1戰車被伊軍T-72戰車從側面、後面擊傷,六名美軍士兵受傷。雖然伊軍頑強的戰鬥,但依舊完全不敵裝備、火力處於絕對優勢的美軍;最厚,這個屬於真主師第29機械化旅裝甲營中,兩個 戰車連和一個機械化連都被TF1-37徹底殲滅,共有24輛T-72戰車、14輛BMP-1裝步戰車被擊毀,在夜色中燃燒,美軍無人陣亡。

清除這個營之後,第一裝甲師第三旅繼續推進,與伊拉克共和衛隊麥地納光明師第三裝甲旅正面交戰(其他參戰主要單位包括美軍第三步兵師第三旅、伊拉克共和衛隊阿德南機械化師與真主師的單位等)。與此同時 ,美軍攻擊直升機、空軍戰鬥機、砲兵持續對真主師陣地上所有的重要目標進行打擊,包括砲兵陣地、指揮所和物資集結地等。到2月27日凌晨,第一裝甲師第三旅徹底突破 防線,基本全殲了麥地納光明師第三裝甲旅,從後方 截斷真主師的退路,之後美軍進行了清理戰。第一裝甲師第三旅在27日凌晨與麥地納光明師第三裝甲旅的一系列交戰稱為麥地納嶺戰役(Battle of Medina Ridge),整個交戰期間將近2小時(主要戰鬥約45分鐘),美軍第一裝甲師共摧毀麥地納師第三旅186輛戰車(包括約55輛T-72,其他戰車包括中國製69式戰車等)、127輛裝甲車、118輛卡車、72個砲兵武器、5個野戰防空系統,俘虜839人,而美軍只有2人陣亡、33人受傷,四輛M-1A1戰車在近距離混戰中被擊毀,2輛M-2/3布萊德雷裝步戰車,2架AH-64A攻擊直昇機被擊落。

尾聲

到2月27日清晨時,第七軍團已經徹底擊破共和衛隊真主師的陣地,並進入巴斯拉地帶 。在2月27日早晨,第三裝甲師為燃料已經短缺的第一裝甲師提供補給,使得第一裝甲師繼續攻擊共和衛隊真主師、麥地納師、阿德南師的殘部,其中第一裝甲師摧毀了麥地那師61輛戰車和34輛裝甲車,並消滅真主師的北翼防禦陣地,隨後第1裝甲師3個旅得以繼續向北前進;而第三裝甲師則在上午8時突破真主師的陣地並進入科威特境內,隨後又重創了三個伊拉克步兵師。在2月26至2月27日間, 在科威特北方的伊拉克共和衛隊師收到海珊本人的命令,開始向伊拉克的巴斯拉市退卻,以求保存實力。海珊在27日上午透過中立國向聯軍乞和 ,雙方在28日上午5時停火;眼看剩餘時間來不及包圍共和衛隊,第七軍團遂下令各單位在28日停火之前,於指定地帶內進攻,盡可能摧毀或俘虜伊拉克陸軍裝備,削弱海珊可以保存的實力。

雖然共和衛隊幾個主力師 與美軍的正面交戰最終以慘敗作收, 真主師幾乎被全殲,麥地納光明師、漢摩拉比師攔腰受擊受創慘重;但真主師的覆滅也遲滯了美軍推進,為其他共和衛隊以及伊拉克陸軍普通單位爭取了一些時間向後撤退回到伊拉克境內。

小結

依照第七軍團司令法蘭克斯最初的規劃,第七軍團以第一裝甲師、第三裝甲師、第一步兵師三個拳頭重擊共和國衛隊,這個目的達到了;第七軍團以六個旅和一個裝甲騎兵團正面進攻,兩個旅分別進攻左、右兩翼,在27日黎明之前的戰鬥中徹底殲滅了共和衛隊真主師。

在第七軍團壓倒性火力(包括裝甲旅以及後方砲兵)以及空中AH-64A攻擊直昇機的壓制之下,真主師根本沒有進行機動作戰的機會,只能被動地堅守陣地頑抗。在交戰中,真主師完全被美軍「空地協同作戰」的強大精準火力之下所淹沒,其砲兵、防空單位和預備隊被美軍砲兵與空中壓制而無法發揮作用。此外,美軍事後認為真主師裝備不差,但戰術運用上並沒有 充分發揮這些裝備的效用,例如真主師沒有利用這些裝備(如快速的BMP-1裝步戰車)在陣地外圍進行機動警戒,使美軍第二裝甲騎兵團前來時措手不及, 戰況一面倒。在戰鬥中,真主師的官兵即便是在近距離發射戰車砲或反戰車飛彈,往往也沒有擊中美軍目標。雖然真主師官兵始終沒有放棄,勇敢而勇敢頑強地與美軍作戰,但在美軍壓倒性的技術與火力優勢之下難以作為,雙方最後交換比懸殊,美軍第七軍團主攻部隊在激烈的交戰中只蒙受了極輕微的傷亡。

除了來自陸軍AH-64A攻擊直昇機以及空軍戰術飛機的有力支援之外,美軍普遍應用GPS全球定位系統,不僅能使重裝主力師在開闊大沙漠中進行長距離機動,交戰時也能更迅速精準地調動部隊、協調空中與砲兵支援火力覆蓋在指定位置。美軍重裝單位的M-1A1戰車與M-2/3裝步戰車都配備紅外線熱影像系統,在夜間或沙塵暴惡劣天候下能在伊軍戰車火力不能觸及的距離就先開火(實戰中顯示M-1A1最遠能在2500m的距離上有效射擊敵方戰車,而M-2/3擁有比M-1A1更先進的熱影像儀以及射程達4000m級的TOW反戰車飛彈,擊距離還要更長),大多數伊軍戰車被擊毀前根本沒有機會攻擊美軍戰甲車輛(這是美軍傷亡輕微的主因之一);且M-1A1能在快速 行進間持續有效打擊目標,消滅一個目標後迅速瞄準下一個目標開火,而伊軍戰甲車輛沒有這種能力。伊軍包括最先進的T-72戰車,各方面性能全面輸給美軍M-1A1,就連配備125mm滑膛砲的T-72,也由於觀測系統與砲彈彈道性能較為遜色,能有效的瞄準與射擊的距離(不超過2000m)低於美軍M-1A1,較舊型配備100mm滑膛砲的T-55戰車對美軍戰車自然更不具威脅性。伊軍戰車與裝甲車的射控較差,很難在移動行進間有效瞄準射擊;就連T-72戰車也有一部份較舊的型號沒有雷射測距儀,瞄準的速率和準確度較差,在大規模的移動間作戰中遇到美軍M-1A1這樣先進的對手,自然非常吃虧。

由於方方面面的技術優勢,戰場主動權與開火權幾乎都在美軍一方。美軍裝備技術與作戰理念先進,訓練優良紮實,充分發揮了各項技術與裝備的優勢,加上士氣高昂,才能在如此大規模的激戰中,以一面倒的態勢完勝了伊軍最精銳的共和衛隊單位。

美國陸軍士兵檢視一輛在2月27日凌晨於麥地納嶺戰役中被摧毀的共和衛隊麥地納師T-72戰車。

伊拉克陸軍的俄製戰車的夜視觀測能力遠不如美軍M-1A1戰車與M-2/3裝步戰車,裝甲

也遜色甚多,在美軍強大的火力之下毫無招架之力。

一輛被美軍第三裝甲師擊毀的伊拉克陸軍T-62戰車。儲存在車體內的彈藥被誘爆後,

將砲塔從車體炸飛。

 

在整個波灣戰爭中,美軍總共有23輛M-1A1被彈藥命中或觸雷,其中9輛 被摧毀而無法修復;這9輛之中,7輛是毀於友軍誤擊(以空中為主), 有兩輛屬於第24機械化步兵師197旅的M-1A1在1月24日在戰鬥中陷入泥沙無法動彈、拖救不易而遭美軍自行破壞;其餘受創的M-1A1則仍能救回並修復繼續服役。另外,美軍M-1戰車部隊在作戰中沒有人員戰死,包括被敵火或友軍誤擊的M-1A1即便受損,車上人員也都生還,只有極少數人員傷勢較重。 除了輝煌的戰績之外,另一項值得注意的是M-1A1的妥善率相當高,尤其是先前飽受抨擊的燃氣渦輪也相當可靠, 顯然美軍已經克服了燃氣渦輪在沙漠中操作的不利因素。在100小時的地面戰中,第7軍團與第18空降軍團的M-1A1妥善率高達90%, 第七軍團的第三裝甲師300餘輛M-1A1在一個晚上推進200km,但沒有發生任何故障。除了歸功於美國有效而完善的龐大後勤體系外, M-1A1也以實力證明了自己在可靠度方面的進步。

天壤之別

要分析M-1A1、挑戰者-1為何一面倒地痛宰包括T-72M在內的伊軍所有戰車, 首先必須從火力、防護能力的技術差距以及雙方迥異的戰車設計哲學來分析。

火力方面,表面上T-72的125mm滑膛砲對M-1A1的120mm有口徑優勢,但是實際上M-1A1的砲彈威力遠勝過前者。M-1A1的M-829A1翼穩拖殼穿甲彈總重18.7kg,衰變鈾彈頭連同襯套重7.16kg,長度/直徑比為20:1,砲口初速1650m/s,砲彈動能九百萬焦耳 ;隨後更新型的M-829A3全重22.3kg(彈蕊10kg,拋射藥8.1kg),彈長982mm(彈蕊長924mm),砲口初速1555m/s。而當時蘇聯戰車125mm主砲使用的BM-22翼穩拖殼穿甲彈的總重20.9kg,鎢合金彈頭重4.5kg,構型較為肥短,長寬比是10:1,砲 口初速1720m/s,砲彈動能6.6百萬焦耳。而伊拉克T-72M使用的翼穩拖殼穿甲彈則為更老的BM-9,長寬比9:1,彈頭重3.6kg,砲口初速1800m/s,動能6百萬焦耳。俄製砲彈 雖然由於質量輕而獲致較高的初速,但由於構型肥短,加上穿甲彈頭較輕,飛行途中因空氣阻力而喪失的動能就比美國M-829大得多,也導致遠距離射擊的 精確度更差;此外美製穿甲彈面積較小,撞擊裝甲時能形成的壓力就變大,穿甲效率是BM-22的二至三倍。 除了翼穩脫殼穿甲彈外,M-1A1的M-830化學能穿甲彈也能輕易擊穿伊拉克T-72的裝甲。理論上,T-72的主砲擁有自動裝填系統,射速應高於人力裝填的M-1A1,但由於射控系統自動化 程度低,T-72M的實際射擊速度反而不如M-1A1;此外,蘇聯體系的125mm滑膛砲的自動裝填系統係將砲彈直立儲存於戰鬥室下方的彈艙,由於機構佈局的限制,能容納的砲彈長度先天上便遜於M-1等西方先進戰車的尾部平放方式,進而限制了俄式125mm砲彈的氣動力構型與威力。

 射控系統方面,M-1A1自然擁有絕對優勢;M-1A1擁有T-72所無的熱影像儀,有效使用距離高達3000m,反觀T-72的主動式紅外線探測系統有效使用距離僅1000m, 射控 計算能力也比M-1A1簡陋,因此M-1A1不僅能在夠遠的距離上發現伊軍戰車,更能伊軍戰車還不能有效瞄準命中的距離上就將之摧毀。在波灣戰爭的夜戰中,M-1A1戰車部隊利用熱影像儀,在1500m甚至2000m上就能 發現伊軍戰車並有效擊中(若干戰例中M-1A1在2500m的距離上對伊拉克戰車射擊並將之摧毀),美軍戰車隊還有配備更新型熱影像儀與TOW反戰車飛彈的M-2/3,偵測距離更甚於M-1A1的觀瞄裝置, 能在更遠的距離攻擊伊軍戰車;反觀伊軍戰車簡陋的夜視裝備,實戰中有效使用距離僅剩幾百公尺, 因此數場大規模夜間戰鬥便成聯軍一面倒的屠殺,許多伊拉克戰車還沒看到聯軍戰車的影子就慘遭被擊毀。而在諸如東73戰役的快速襲擊戰中,M-1A1也能在行進間快速而準確地射擊大量目標,而伊軍戰甲車輛沒有這種能力。

防護與生存方面,M-1A1的表現也遠優於伊拉克T-72M。 如同述,大多數伊軍戰車通常在能夠攻擊美軍目標之前,就先遭到美軍空中與地面、各型戰術飛彈和火砲射擊而被消滅,因此伊軍T-72M戰車對美軍戰車射擊的次數 寥寥無幾。在波灣的地面戰中,伊拉克參戰單位唯一的機會,是將戰車隱藏在先前構築的工事或地形之後,關閉引擎降低熱信號;如果這些戰車沒有被美軍發現擊毀,等美軍縱隊通過伊軍陣地,或者利用美軍戰線之間因為導航失誤或夜視裝備故障而產生的縫隙, 伺機對美軍戰甲車輛的側面與後面發動攻擊,少數毀傷M-1A1的戰例也由此產生。 依照美軍的統計,在26日晚間到27日凌晨的主要戰鬥中,至少有六輛M-1A1遭到伊拉克T-72戰車的125mm滑膛砲擊中。在2月26日夜間 的麥地納嶺戰役中,一輛隸屬第一裝甲師TF 1-37、編號D-24的M-1A1被一枚T-72的HEAT砲彈擊中側面貫穿,導致NBC防護裝置的抽風口失效,部分噴流進入艙內,該車並失去動力,2人受傷;最初美軍以為是一枚火箭或反戰車飛彈的命中,但依照2003年伊拉克公布的資料,在一次戰鬥中, 一輛躲在演體內的T-72M冷靜地等到一輛M-1A1進入1000m以內的近距離開砲 (據說當時這輛M-1A1熱影像儀故障,無法探測到T-72M的發動機熱氣),砲彈擊穿M-1A1砲塔與車體之間的脆弱部位,當場癱瘓這輛M-1A1,應該就是D-24,不過這輛T-72隨後也被TF 1-37其他的M-1A1戰車擊毀。依照美軍資料,一輛M-1A1(砲塔編號5840U,車體編號D10060)被三枚T-72的125mm砲彈擊中,砲塔正面左側的衰變鈾裝甲中彈但未被貫穿,砲塔尾部右側被部分擊穿,附近的物資儲藏區起火,但沒有重大損壞,無人傷亡。在3月2日 (主要戰鬥已經結束),一輛第24機械化步兵師TF 4-64 A連的M-1A1戰車(編號A-22)在奧拉比亞油田(Rumeilah Oilfields)附近被一輛伊軍T-72戰車命中砲塔尾部,引爆彈艙,車上有1人受傷。

實戰結果證明,M-1A1HA的正面裝甲能有效抵擋伊軍T-72M的125mm主砲射擊;而即便是較為脆弱的部位中彈被擊穿 ,甚至引爆主砲彈艙, M-1A1較佳的生存設計(如彈艙洩壓等)仍顯著地降低了車上人員的傷亡。有一輛M-1A1被T-72命中車體與砲塔間的部位,砲塔環受損無法轉動,但該車仍開火反擊並摧毀一輛T-72,整修後繼續服役。 伊軍大量佈設的地雷也造成若干M-1A1的損毀,但都沒造成嚴重傷亡。 在2月27日的戰鬥中,三輛屬於美軍第24步兵師的M-1A1無法繼續前進,一輛被敵火毀損,另外兩輛則陷入泥沙中動彈不得;其中,陷入泥沙中的兩輛被美軍自行摧毀。

當美軍第24機械化步兵師推進至幼發拉底河之際,天空下著大雨 ;其中一輛屬於197旅M-1A1陷入泥濘中,完全無法動彈,友軍也無法拖救,該師只好繼續前進, 把這輛受困的M-1A1留下。之後,三輛伊軍T-72戰車出現,對這輛動彈不得的M-1A1輪番射擊; 但是他們攻擊的是這輛M-1A1堅固的正面,結果徒勞無功,幾發砲彈僅將M-1A1的正面裝甲打凹幾處。這輛M-1A1立刻展開反擊,迅速摧毀了其中兩輛T-72, 第三輛見苗頭不對,趕緊躲到一個沙丘後方尋求掩蔽。此時這輛M-1A1利用熱影像瞄準儀找到由T-72引擎排出、從沙丘上方升騰的廢氣, 計算其位置後直接朝著沙丘射擊,翼穩脫殼穿甲彈 先穿過沙丘再擊毀了那輛T-72。之後,另一支美軍裝甲部隊抵達,也試圖把這輛M-1A1拖出,但仍徒勞無功,上級只好下令其他M-1A1開火將之摧毀。 負責「行刑」的M-1A1瞄準了那輛受困M-1A1的砲塔尾部──防禦最為脆弱且內有主彈藥庫的部位,但是前兩發角度與彈著點不佳,沒有造成傷害,第三發 終於引爆彈藥庫內的砲彈,不過火勢立即被該車的自動滅火系統撲滅,彈艙上方的洩爆板也正常發揮作用,車內的裝備都沒損壞。 後來這輛頑強的M-1A1終於被後續趕到的美軍M-88救濟車拖出,送去修理,更換新的砲塔之後仍繼續服役。

在波灣戰爭中,在混戰中因友軍誤擊反而給M-1A1戰車帶來更大的殺傷;但由於M-1A1優秀的生存設計以及運氣不錯,絕大多數人員的生命都獲得保障。例如,在1991年2月26日夜間 至27日清晨與伊軍共和衛隊主力決戰的諾福克戰役(含麥地納嶺戰役)中,美軍發生較多友軍誤擊事件,約有六輛M-1A1與13輛M-2裝步戰車遭到友軍誤擊。 在麥地納嶺戰役中,隸屬第一裝甲師TF 1-37、編號C-12的M-1A1在越過伊軍車輛時,企圖回頭追擊一輛BMP裝甲車,結果遭到一輛友軍M-1A1的120mm穿甲彈從後方誤擊,使C-12失去動力,車內充滿煙幕;而人員撤離車輛並通知指揮官遭到誤擊時,該車又被一枚武器命中,但是該車人員艙室並未被貫穿。同屬TF 1-37的C-66戰車的車體左側被擊中(一說是地獄火飛彈),不過往砲塔裝甲擋住了力量,車上三人受傷。屬於TF 1-37的B-23戰車首先被一枚不明的彈藥命中發動機室(可能是友軍地獄火飛彈,事後調查發現該車附近有一枚地獄火的殘骸),火勢立刻被滅火抑爆系統撲滅,然而該車就此失去動力;此時車上人員都未受傷,由於車尾仍然冒出濃煙,B-23的人員將砲塔轉向側面,使砲塔尾部彈艙避開火勢,然而也因而將脆弱的彈艙暴露在前方。當B-23的人員做出棄車疏散的決定、尚未離車之際,一枚砲彈命中砲塔尾艙並貫穿而出(依照事後調查,這應該是一枚俄製125mm戰車砲彈),引爆了彈艙,巨大的震動讓裝填手摔倒在戰鬥室地板,膝蓋撞上砲塔環壁並導致韌帶扭傷,這也是B-23唯一受傷的人員。B-23的人員都即時撤出並被友軍戰車救走,然而第二發命中B-23的敵彈造成大火並延燒多時,波及底盤,承載系統被融毀;雖然外觀毀損嚴重,但事後調查B-23砲塔內部人員艙間十分完好。由於受損過重,B-23放棄修復。除此之外,第二裝甲師TF 1-41編號A-33的M-1A1也在同一場戰鬥中遭到誤擊,該車發動機室首先被一枚友軍TOW反戰車飛彈(應該來自M-2裝步戰車)擊中,失去動力;當人員正在撤離時,另外兩發友軍M-1A1的120mm砲彈(其中至少一枚是M-829翼穩脫殼穿甲彈)命中該車,擊穿砲塔左側並一路貫穿從右邊而出,造成仍在車內的車長、駕駛與砲手受傷(裝填手已經離車)。而屬於TF 1-41 B連、編號B-66的M-1A1 HA遭到一枚RPG命中後雖然沒有大礙,但該車為了閃避而採取不同於友軍戰車的路線,因而被誤認為是敵軍而遭到友軍M-1A1戰車猛烈攻擊,三發120mm砲彈從側面等部位命中A-33,第一發砲彈造成的破片擊傷車長腿部並擊傷砲手;隨後裝填手要協助搬運受傷的砲手撤離時,第二發砲彈命中並擊穿燃油而起火,使裝填手與駕駛受傷;最後A-33的砲手死亡(1991年波灣戰爭中,唯一陣亡的M-1組員),其他三人受傷,人員撤離以後,持續燃燒的A-33發生了爆炸。隸屬於TF 1-41編號A-14的M-1A1遭到另一輛M-1A1的M-829翼穩脫殼穿甲彈擊中車體左側,強大的震動一度使駕駛昏厥(駕駛頸部後方遭到燒傷),海龍滅火系統也被觸發;A-14停車後,其他人員離車將受傷的駕駛拖離戰車;之後A-14又遭到一些友軍瞄準,但都沒有命中,而A-14這一次受損由於導致燃料外洩而起火,因此持續燃燒。

總之,實戰證明M-1A1的裝甲能承受大部分可能的攻擊,其他 整體安全設計也發揮了預期的作用,即便發生主彈艙被誘爆、砲塔與車體之間部位被擊穿等情況也不至於立刻全毀,有效保護了車內乘員的生命安全。T-72M則是恰恰相反,面對M-1A1時有如雞蛋碰石頭,被擊中幾乎必然全毀,而且經常被前後貫穿、以砲塔飛離車體的慘狀收場 。許多被擊毀的T-72M都是半埋於沙丘工事內,但M-1A1可以在2000m之外就輕鬆地以翼穩脫殼穿甲彈解決了他們。 美軍指出M-829翼穩脫殼穿甲彈,能穿透沙包保護下的T-72的車頭裝甲,然後通過戰鬥室、引擎艙,最後從車尾離開砲塔已經飛離的T-72!T-72車內的安全設計極差 ,車內擁擠而逃生不便;而為了盡可能利用空間,T-72如同所有蘇聯戰車,將彈藥艙與主油箱設計成單一的結構體,儲彈槽就設置在油箱結構裡,而且儲彈槽上部完全敞開 ,完全沒有隔離措施,而且主彈藥艙就位於砲塔戰鬥室下方;此外,主油箱還延伸至車體兩側(砲塔戰鬥室兩旁),而如果主砲彈艙被命中引爆,不僅很可能直接往上炸飛砲塔 ,也會迅速引燃油箱(雖然柴油活性相對較低,不容易被敵彈命中時短時間接觸而引燃,然而戰車內部零件或彈藥持續燃燒時,柴油在接觸一段時間後仍然會起火燃燒),因此T-72被擊穿後極容易在短時間內完全爆炸燒毀,人員生還或逃生的機會渺茫 。以往T-55/62雖然也採用危險的油箱/彈藥艙一體設計,但主要儲彈空間設置在駕駛席右側,中彈時反而比較不容易立刻炸飛砲塔,而且T-72等較新的車型採用可燃式彈筒的砲彈,彈艙卻仍沒有做好隔離防護,被貫穿後的危險係數反而比T-55/62還大。在波灣戰爭中被美軍擊毀的T-72,車上人員幾乎是全員陣亡。此外,美軍在波灣戰爭中檢視許多被擊受創的T-72,發現 車內伊拉克戰車人員被車內的海龍自動滅火系統殺死。不僅是M-1A1,裝甲與火力同樣強大的英國挑戰者-1戰車同樣狠宰了伊拉克陸軍的T-72M。

俄式戰車分析

 基於西方國家的科技與空權優勢,以及二次大戰中蘇聯紅軍以數量壓垮素質較佳的德軍的經驗 ,早從美蘇冷戰開始,蘇聯陸軍就打算複製二戰的經驗,以「數量」與「攻勢速度」來取勝,以數量驚人的兵力物資打一場「蘇聯式」的閃擊戰。在戰爭開始時,華約陸軍將集結大量兵力 ,組織多波連續的大規模裝甲梯隊,一波波突穿北約防線,朝著北約後方的心臟地帶直衝。在這種狀況下,大量的華約陸軍將被當成抵銷北約「質」的優勢的消耗品,換取空間與快速的進展。蘇聯認為當大量物資、兵力的消耗換得蘇軍快速抵達萊茵河畔時,他們就幾乎等於贏了這場戰爭。 由於被視為消耗品,蘇聯戰車的產量素來十分驚人,而為了便於大量產量,自然必須用一切手段降低成本,包括降低製造品質、減少體積重量 (降低體積也能減少被擊中的機會)、壓縮乘員空間、降低砲彈與油料攜帶等 ,同時也採用工法迅速而便宜的鑄造砲塔,而不是鋼板強度較高的焊接砲塔 (由於蘇聯地處寒冷,硬化處理的鋼板容易變脆,使工藝相對落後的蘇聯仍比較青睞鑄造式結構);而從T-64起的蘇聯戰車一律採用自動裝彈機,也是為了減少乘員數目以節省空間。此外,基於這種攻勢理念,蘇聯戰車向來奉行火力至上,主砲口徑往往大於同時期的西方戰車,此外機動性也相當優異;防護方面,蘇聯戰車的正面裝甲雄厚 ,但由於刻意壓低體積和成本,在維持正面裝甲厚度的情況下,體型尺寸反而較低,意味著 不僅人員舒適性(關係長時間戰鬥的體力消耗)大幅下降,而且為了節省空間而犧牲安全性(例如使用危險的油箱/彈藥艙一體設計,彈藥也沒有個別的防爆隔離措施),一旦裝甲遭到貫穿則後果不堪設想 ,油料/彈藥之間的連鎖反應會迅速導致戰車全毀;而擁擠的車內空間,也不利於受創後的人員生存或撤離。 除了兩次波灣戰爭之外,俄製T-72/80等戰車在1995年第一次車臣戰役中也暴露出類似問題,不少戰車由於車體側面、發動機艙等薄弱部位遭穿透後,直接或間接引爆沒有隔離保護措施的主砲彈艙 並引燃油料,導致戰車全毀、人員傷亡慘重。

雖然蘇聯在戰車領域經常領先全球採用許多最新概念,包括複合裝甲、自動裝彈機以及 同時期冠於全球的最大口徑火砲等,但基於單位成本的控制,許多領先的理念也會被犧牲後的品質而削弱。 然而,當蘇聯戰車大量集結並形成明顯的數量優勢,就成為一 支令北約地面部隊難以抵擋的猛獸 ;即便北約在歐陸的空軍與陸軍在素質方面可能擁有若干相對優勢,數量龐大的蘇聯戰車部隊也禁得起傷亡消耗而持續維持部隊進攻的動能 ,並且將數量遠居於劣勢的北約陸軍消耗殆盡,一如二次大戰中德軍與蘇軍對決的情況。 在1970年代以前,西方認為除非動用戰術核武,開戰三星期內蘇聯陸軍可能已經一路抵達德、法邊境甚至攻陷巴黎 ,屆時美國援軍如果還沒有抵達歐陸,也是大勢已去。對此,美方的反制措施是發展空地作戰,強化空軍的炸射能力來阻絕蘇聯裝甲梯隊的攻勢、交通與後勤,並大力發展能同時對付 大量裝甲目標的先進攻擊直昇機(即AH-64)來彌補地面部隊的數量劣勢。甚至在質的方面,1970年代俄羅斯T-64與T-72戰車的正面裝甲效能與火砲 口徑都在西方M-60、豹一等主要戰車之上,即便是早期M-1或早期豹二在西方評估中,對同時期蘇聯戰車亦沒有優勢 ;在1980年代中期,M-1A1、豹二使用的APFSDS彈的穿甲能力僅達到1000m外擊穿450mm RHA左右的水平,甚至低於蘇聯同時期T-80U戰車正面裝甲的能耐(對APFSDS相當於500~550mm RHA;直到1990年代初期,西方120mm滑膛砲APFSDS彈的穿甲能力才達到560mm RHA左右)。雖然M-1、豹二車系仗著 龐大體型,裝甲升級的空間遠高於蘇聯戰車,加上西方先進電子科技,使M-1A1HA等後續型號的整體性能相對優於蘇聯稍早裝備的T-72/80, 但這些型號問世時,已經是1980年代末期東西和解、蘇聯解體在即。蘇聯解體後,民窮財盡的俄羅斯再也無力維持軍事的發展, 西方最新型戰車的綜合性能才真正將俄羅斯戰車甩開(尤其是電子科技方面最為明顯),但此時西方新型戰車的車重與造價也繼續大幅膨脹。

明顯地,蘇聯戰車的優勢需在上述預設條件才能成立,但是整個美蘇冷戰期間,東西全面對決的情況從未發生,反倒是地區性戰爭頻繁;而在這些區域戰爭中, 俄式戰車的整體戰術表現經常不如西方戰車,包括歷次以阿戰爭以及波灣戰爭。在這些戰役中,俄式戰車無法展現「鋼鐵洪流」的數量優勢,而俄式戰車一向忽略的人性化細節(包含 操縱性、人機介面合理度、長時間作戰的舒適程度、壓縮的主砲俯仰角度、擁擠的車內空間與貧弱的整體生存設計等)往往導致許多不良的後果 。而蘇聯戰車火砲口徑雖然經常領先同時期西方戰車,但實際上蘇聯戰車砲的遠距離精確度低於西方戰車砲,例如西方L-7/M-68型105mm旋膛砲優於同時期蘇聯T-62的115mm滑膛砲以及T-72的125mm滑膛砲,爾後西方120mm滑膛砲的精確度還是勝過蘇聯125mm滑膛砲,因此雖然蘇聯戰車體型比西方戰車小,但實際上蘇聯戰車遠距離狙擊西方戰車的困難度反而較大 ;例如1982年貝卡山谷戰役中,以色列馳車式戰車仗著地利以及105mm旋膛砲頗高的遠距離精準度,能直接射擊山谷對面3000至4000m外的敘利亞T-72戰車,而敘利亞T-72的125mm滑膛砲在這個距離上 卻無法有效命中以軍戰車,也礙於地形而不能拉近雙方的距離。此外,雙方戰術與人員訓練素質更是起到關鍵作用,例如歷年的以阿戰爭中以色列與阿拉伯國家人員素質呈現天壤之別。在1991年波灣戰爭中,聯軍擁有完全空優與指管通情優勢 ,以及撲天蓋地的綿密空對地火力支援;在地面戰正式開打前,伊拉克陸軍整個防禦體系已經被徹底支解;等到聯軍發起地面攻勢,伊軍各部隊只能在聯軍漫天的空中攻擊之下各自為陣、被動應戰,兵敗如山倒實不讓人意外。更糟的是,伊拉克的T-72M是T-72的外銷型,裝甲與射控系統都降了一級,在英美最先進戰車面前自然有如以卵擊石。

 由於冷戰已經結束,蘇聯也不復存在,大規模戰車會戰的可能性變得微乎其微,各國對人員存活率與戰車的科技也更為重視,因此「以量取勝、草菅人命」的傳統蘇聯式戰車哲學早已不合時宜 ,對於外銷戰中的「賣相」相對不利。當然,俄羅斯也持續改良他們的戰車,其中T-72/80/90的最新衍生型的裝甲、射控都有很大的進步, 其最先進的裝甲技術 也屬於世界一流(美國曾在1996年以M-1A1的M-829A1翼穩脫殼穿甲彈測試俄製Kontakt-5反應裝甲,結果顯示Kontakt-5能有效抵擋),在外銷市場上還可選配西方廠商的觀測射控系統來補充俄羅斯本身的短處 ,T-90也採取改善彈艙位置(將裝彈機彈盤以外的10枚備用彈藥放置在砲塔尾部的新隔艙中)等措施增強生存性能; 但俄羅斯戰車整體架構仍依循傳統蘇聯式戰車壓低體積造價的哲學,雖然減少體積高度可以降低被擊中的機率,但相對地人體工學、人機介面、整體安全係數等相對劣勢依舊存在 。此外,俄羅斯電子科技 向來相對落後,使其觀測射控系統整體性能不如歐美戰車,售後的後勤與升級等服務也經常比不上財力充沛的美國。

另外,由於西方豹二、M-1、挑戰者等第三代主力戰車體型普遍比俄製T-72/80/90大,尤其是到1990年代以後隨著這些西方戰車裝甲逐漸改良,雙方的車重差距已經拉開10噸以上,因此即便這些同時期俄製戰車的正面主要裝甲無論是技術或防護效能都不比西方最先進戰車遜色,但裝甲保護的面積仍有差距(早期T-72正面 主裝甲的防護角度只有50度,日後較新的俄製戰車才增為60度);而西方戰車由於體積較大,內部空間比較有彈性,比較能把裝甲較弱的部位與彈艙、人員位置錯開,但體積緊湊的俄式戰車就沒有調整空間,導致被擊穿後發生連鎖引爆或人員嚴重傷亡的情況比第三代西方戰車嚴重。依照以色列裝甲部隊與阿拉伯國家的俄式戰車交火的經驗,無論面對舊式的T-54/55/62或較新的T-72,優先瞄準的弱點區域都是左側砲塔環部位,T-54/55/62的駕駛、砲手與裝填手席都在這個軸線上,命中後更有機會造成大量人員傷亡,而T-72則是由於彈藥艙與油料設置於此處。在波灣戰爭中,伊拉克T-72一旦被擊中砲塔環部位(由於此部位難以放置裝甲,對所有戰車而言都是弱點),下場幾乎全是彈藥、燃料引爆等戰車全毀的慘狀,反觀M-1A1幾次被擊破砲塔環部位,車上最多只有一到二人受傷,戰車也還是能夠修復。

更重要的是,蘇聯解體後的俄羅斯一度長期衰敗,人才流失與戰車生產體系分崩離析(許多重要廠商都在烏克蘭等其他國家境內),對俄羅斯各項軍工產業都造成嚴重打擊。而以前不少俄式武器的主要使用國如前蘇聯加盟國等,先後受到歐美勢力拉攏或進入(例如北約東擴的浪潮),逐漸改用歐美武器系統,這也逐漸影響到俄羅斯戰車的銷售市場。

接下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