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48H(CM-11)勇虎式主力戰車

(上與下)台灣第一種自製戰車──M-48H(CM-11)勇虎式是結合M-48的砲塔、M-60A3的底盤,

換裝新型射控系統與105mm主砲而成,嚴格來說是一種「拼裝車」。攝於2023年8月12日清泉崗基地。

CM-11砲塔正面,砲塔頂右側裝備以色列設計的Urdan車長旋轉塔。攝於2023年8月12日清泉崗基地。

(上與下五張)攝於2023年9月23日湖口營區進行整體防衛展演的CM-11戰車。

 

 

──by  Captian Picard

型號 M-48H(CM-11)勇虎式主力戰車
製造國/廠 中華民國/戰車發展中心
使用國 中華民國
車體尺寸(m) 全長6.95(不含砲管)  全寬3.63  全高3.09
戰鬥重量(ton) 50
發動機/馬力 AVDS-1790-2C柴油機*1/750
推重比(hp/ton) 15
極速(km/hr) 48
續航力(km) 480
乘員 4
武裝 主武裝:105mm 51倍徑旋膛砲*1

次武裝: 

74式 7.62mm同軸機槍*1

M-85 12.7mm防空機槍*1

74式 7.62mm同軸機槍*1

 


 

起源

如同許多接受美援的國家一樣, 台灣陸軍最初同樣以美援戰車為主力裝備。然而隨著中美斷交,台灣武器來源瀕臨斷絕。在這種狀況下,政府便展開多項培植自主國防工業的計畫,其中包括自製主力戰車。1979年,負責研發戰車的忠誠小組成立,後來擴編為戰車發展中心。 在1983年12月底的美華軍售會議中,台灣向美國爭取購買若干項目的新武器,包括高性能戰機、魚叉飛彈、M-60A3主力戰車、愛國者防空飛彈、具備對頭攻擊能力的AIM-9L響尾蛇空對空飛彈以及改良型AIM-9P4飛彈導引段以及新型巡防艦;然而由於817公報的限制,當時美國除了同意輸出新巡防艦給台灣之外,其餘均予以回絕。 不過,當時美方同意出售M-48A5的改良套件供台灣陸軍既有的M-48A1進行升級,便成為美國輸出新戰車給台灣的先聲。在1984年,戰發中心與美國通用動力陸地系統(GDLS)展開合作,規劃 台灣陸軍的下一代主力戰車。

由於817公報限制,當時美國不願意明目張膽地輸出完整的M-60A3給台灣,於是雙方採取變通做法,以M-60A3的底盤加上M-48的砲塔,搭配105mm主砲以及全新整合的射控系統, 成為獨特的台灣版戰車。台灣軍方賦這種新戰車CM-11的編號(註),美軍則稱之為M-48H,H意味著M-48與M-60的混和(Hybrid)。1988年,兩輛M-48H的原型車製造完成並運至美國裝備測試指揮部進行測試。1990年4月14日,M-48H正式公開並開始服役,被命名為勇虎式戰車, 台灣陸軍戰車自此邁入105mm主砲、具備熱影像儀以及行進間射擊能力的時代,相較於西方國家晚了十幾年。M-48H總共生產了450輛,原本預計在1992年交車完畢,不過由於適逢1991波斯灣戰爭,美國對許多軍品輸出予以管制,其中包括M-48H所需的電子零件,導致此車直到1994年才生產完畢並全數服役。此外,爾後 台灣也以M-48H的射控系統與主砲來改良現役的M-48A3,成為CM-12。

 

基本構型

M-48H採用與M-60A3完全相同的底盤,以及修改過的M-48A2的砲塔(兩者都是美國當年未送入生產線的庫存套件),所以外觀酷似也採用龜殼狀鑄造砲塔的M-60早期型;由於M-48的砲塔比M-60A3的輕,所以M-48H的機動性會略優於M-60A3,而與早期的M-60相當,不可能達到世界一流的水準。而M-48的龜殼狀鑄造砲塔無論是避彈造型或裝甲厚度都不如M-60A3的砲塔,這代表M-48H在防護能力上有所吃虧。M-48H完全承襲了M-60A3的動力系統(包括AVDS-1790-2C柴油機與CD-850-6-A1自動變速箱)、承載系統(扭力桿懸吊,第一、二、六對承載輪設有避震器)以及T-142雙鞘式履帶,唯使用與 台灣陸軍現役M-48A3相同的承載輪,想必是為了簡化後勤維修作業。與M-60系列相同,M-48H也沒有設置側裙來保護懸吊系統並抑制揚起的沙塵,這點實在有必要加以改進。M-48H的核生化(NBC)防護系統也是M-60A3相同的各人式,以M-13A1濾毒通風機將新鮮的空氣經由通氣管送至乘員配戴的M-25面罩。M-48H的砲塔戰鬥室設有海龍自動瞬間滅火系統,其光學偵測器能在5m/s內偵測到光源,並於150ms內釋放滅火劑來撲滅火勢,而引擎室的滅火系統則由駕駛室手動啟動,緊急時也能從車外啟動;這兩套滅火系統都使用海龍1301滅火劑,對人體不會造成傷害。由於M-48H砲塔裝甲實在薄弱,陸軍打從一開始就宣稱會在其上加掛高爆反應裝甲,不過直到2003年2月 台灣陸軍才公開兩輛加掛法國GIAT製造的高爆反應裝甲(ERA),裝設於砲塔正面與兩側。這種GIAT裝甲的構型與較常見的以色列式或蘇聯式有很大的不同,將幾組ERA都整合在一個基座上,而這些長方形ERA則以上下橫列的方式排置,並且向上傾斜,據說是為了讓其爆炸破片向上飛射,降低傷及己方伴隨步兵的機率。

武裝方面,M-48H捨棄了M-48A3的90mm主砲,改採一門美製M-68A1 105mm 51倍徑旋膛砲。在1980年代美國陸軍換裝配備120mm滑膛砲的M-1A1戰車,淘汰了大批M-68A1火砲,台灣遂從美國購入大批M-68A1砲身,並由聯勤202廠進行若干修改。此種台灣版105mm砲於1988年正式推出,並於1990年開始 成批裝備。相較於美國原版的M-68A1,聯勤修改後的105mm戰車砲在細部 上略有出入,例如熱套筒不一樣,且無砲身測曲器。 當時聯勤總共交付了一千門左右的105mm旋膛砲,除了M-48H外也用於取代M-48A3原有的90mm主砲;稍後台灣向美國購買的二手M-60A3 TTS,其105mm火砲也統一改成與M-48H/CM-12相同的細部規格。然而,台灣本身沒有能力自行生產M-68 105mm旋膛砲的砲身,雖然從美國與歐洲引進若干105mm旋膛砲的生產工具,但並非完整技術引進,所以聯勤202廠交付陸軍的105mm戰車砲,都是由 從美國引進的二手庫存或報廢M-68砲身改裝重整而來。

M-68是英國設計的L-7型授權美國生產,然後經過美國的改良,其性能可靠,彈種選擇廣泛。雖然現代西方戰車砲的主流口徑已經提升至120mm,但是現階段105mm旋膛砲仍適合 台灣使用,一來105mm砲彈體積重量較小,較能匹配東方人的體型與體力;更重要的是旋膛砲使用彈種遠比目前全球主流的滑膛砲廣泛,包括後者欠缺的高爆彈種(HE或HESH);如果共軍發動兩棲登陸作戰,首先登陸的極有可能是輕裝的步兵,車輛方面也以輕型車輛最為可能,此外共軍必乘坐大批登陸艇而來,而以上這些都屬於軟性目標,適合以高爆彈種對付,如果使用穿甲彈則難以大量而有效地加以殺傷。

次武裝方面,M-48H拆除了M-48原有的密閉式車長旋轉槍塔,改採以色列設計的Urdan車長旋轉塔。由於採用開放式設計,Urdan的整體高度較低,而且能更換機槍架,對於降低車高頗有幫助,但是相對的缺點就是車長使用機槍時必須露出上半身(M-48、M-60的車長就能密閉於旋轉塔內操作機槍),暴露在敵方小口徑武器以及核生化的威脅之下。Urdan槍塔沒有全週界潛望鏡,但是上面設有三個潛望鏡,而槍塔頂蓋除了正常的開啟之外,還能打開一小道細縫,讓車長能獲得360度的視野。除了車長機槍、同軸機槍外,M-48H另外增設一挺裝填手機槍,以強化近戰火力。M-48H的同軸機槍與裝填手機槍都是聯勤研發的新型74式 7.62mm機槍,車長防空機槍則為12.7mm。M-48H砲塔兩側各裝有一具與M-60A3相同的M-239 60mm六聯裝煙幕彈發射器,這是台灣陸軍戰車首度擁有這類裝備。

M-48H最引以為傲的成就 便是射控系統,比M-60A3更為高檔,號稱與美國M-1戰車同級,包括一具與M-60A3 TTS相同的AN/VGS-2砲手熱影像儀(由台灣與美國廠商合作生產)、一具AN/GVS-5釔-釹石榴石(Nd-YAG)雷射測距儀(原先推測為一具二氧化碳雷射測距儀)以及M-1A1數位/類比混彈道計算電 合腦(M-60A3為純類比式的M-21),這些均為美製產品;而M-48H在研發時面臨的最大挑戰,就是中科院必須自行將這些來源不一的裝備整合為一套射控系統,導致M-48H的研發進度一度拖延。砲手擁有一個控制面板,可將指令、彈種選擇輸入M-1A1彈道電腦,該電腦再接收側傾感測器、橫風感測器以及雷射測距儀的資訊,計算出射擊參數,然後經由介面傳輸給砲塔旋轉與主砲伺服機構來對準目標。車長擁有一具與砲手相同的操控握把,能對砲塔進行超越控制。與M-60A3相同,M-48H配備一具與主砲同軸的M-105D管狀瞄準鏡作為備用瞄準裝置。CVS-5雷射測距儀的測距範圍為300~7990m,較M-60A3的VVG-2長得多。在M-48H之前, 台灣陸軍的戰車沒有任何夜視的射控觀測系統,而此次能跳躍需要投射紅外線光源、效能較差的紅外線望遠鏡而直接採用紅外線熱影像儀實為一大創舉。M-48H配備二維觀瞄與砲身穩定系統,比M-60A3的一維穩定裝置更為完整,故真正具備行進間射擊能力 。M-48H採用上反穩像射控,一組陀螺儀使瞄準儀的十字線維持穩定,另一組位於底盤的陀螺儀則帶動砲身隨動裝置,使砲口維持與瞄準儀的視線重合。與M-60A3相較,M-48H的射控系統不僅許多部件較為先進,另一主要差異就是M-60A3的雷射測距儀安裝在先前早期型M-60用來安裝光學測距儀的窗口(由車長操作),而M-48H則將雷射測距儀連同熱影像儀一起整合於砲手瞄準儀中,測距的工作由砲手擔任 ;如此雷射測距儀與紅外線熱影像儀的光路相同,膛視校正作業較為方便,雷射測距數據能直接投射在熱影像顯示器上。與M-60A3相似,M-48H的砲塔 迴旋與砲身俯仰採用傳統的液壓制動,而非較先進的電力伺服,不僅較為複雜低效、故障率較高、火災危險大,而且砲控與穩定會受到空迴、洩油等因素降低了準確度,需要經常維修調校。M-48H原型車在美國的測試中,無論是夜戰能力或命中率等表現都優於M-60A3 TTS(M-48H的對2000m外固定目標的第一發命中率達82%,M-60A3對1500m外的目標則為75%)。不過M-48H並未設置車長全週界瞄準儀,還得透過一具光學頻道與砲手共用熱影像儀的畫面,表示射擊指揮命令仍得由車長口述傳給砲手而無法自動定向,在多目標接戰能力上打了折扣。M-48H的駕駛席有三具潛望鏡,中央的一具能加裝AN/VVS-2星光夜視鏡。 當年戰車發展中心為生產M-48H的射控系統,總共購入了550套相關套件,除了用於450輛M-48H之外,多餘的則用於M-48A3的改良工作上(後來據說M-48A3的改良數量增至250輛以上,因此後來戰發中心應該有進一步增購相關的射控套件)。

由於M-48H係台灣首度整合的戰車,因此早期有消息傳出M-48H的砲塔與車體整合不良;而M-48H以老舊狹小的M-48A2砲塔塞入105mm戰車砲以及新整合的射控系統,便顯得空間不足,不僅降低人員舒適度,也影響了內部裝備的散熱能力,導致電子元件的故障率增加。帳面上雖然M-48H的射控系統優於M-60A3,不過服役後便發現其較為精密的射控系統、穩定系統在台灣高溫潮濕的環境中水土不服,加上操作不當以及後勤能量匱乏等國軍裝甲部隊的老問題,遂面臨許多故障失效的情況,因此整體而言M-48H在陸軍服役的評價不及稍後自美國購入的二手M-60A3 TTS。 更嚴重的是,M-48H的射控系統是專為台灣陸軍開發的獨門系統,並非美國制式裝備,不僅零部件生產批量少、價格昂貴,服役生涯中面臨某些部件停產斷料的風險也更大,因為美國並不會為這套系統持續升級;唯有台灣自己不斷繼續研改精進,才有辦法提升性能以及替換停產的組件,然而台灣並沒有資源與決心進行相關作業。

 

由M-48H看 台灣戰車需求

即便從問世之際,M-48H的綜合性能 就已經遠遠落後於同時期世界第一流戰車水平。有人將韓國同時期研發的88式戰車與M-48H相提並論,但由於韓國與美國的關係十分密切,88式遂獲得美國M-1戰車大量的技術傳承,條件遠比當年的 台灣優渥,因此拿它來「嘲笑」M-48H是完全不公平的。不過明顯地,M-48H對台灣戰車工業的提升僅止於組裝、整合以及一些次要零件的研製,車上最重要的發動機、變速箱、射控觀測系統、車體砲塔等都是使用輸入的套件,充其量只能算是拼裝車,離自行研發生產還有一大段距離。也因此,有人批評大費周章「拼裝」一種綜合性能略約與M-60A3同級、單價卻高達三百萬美元的戰車完全不划算,不過 在當時的時空背景之下,台灣也沒有其他選擇。無論如何,M-48H的出現仍算是台灣戰車工業的重要里程碑。

加掛法國GIAT製造的高爆反應裝甲(ERA)的M-48H戰車,於2003年2月首度公開。

(本圖片由尖端科技雜誌授權使用)

M-48H推出時,機動力與基本防禦能力已經落後國際水平,尤其是防禦問題最為嚴重,其鑄造砲塔的正面裝甲最大厚度僅110mm,中國現役大部分步兵輕型反戰車火箭或反戰車飛彈都能輕易加以貫穿,因此加強裝甲是最迫切的事項。除了現行加掛反應裝甲之外,其實最好應該是使用同時能抵擋動能穿甲彈與成形裝藥彈的複合裝甲。 中國第一波登陸的步兵或空降部隊,勢必會攜帶為數不少的單兵反裝甲武器,而中國製造的反戰車飛彈、火箭都足以有效對付台灣CM-11以及M-60A3的裝甲;而根據以阿贖罪日戰爭的經驗,如果戰車防護能力不足或沒有步兵、砲兵的伴隨支援,面對有備而來、配備反裝甲武器的步兵,將面臨慘重傷亡。所以一方面, 台灣陸軍必須留意各兵種的協同作戰之外,也必須提升台灣現役主力戰車的防護能力 。M-48H與M-60A3這等1970年代水平戰車進入1990年代之後,都已經是空有主力戰車的噸位,卻沒有足夠的防禦能力。而如果選擇加強裝甲,M-48H與M-60A3已嫌不足的機動力將進一步降低;雖說在灘頭作戰階段主力戰車並沒有太大的運動縱深,但由於主力戰車必須儘快集結於戰區(而且往往路況不佳、必須越野而行),機動力對 台灣戰車而言仍十分重要(更別忘了台灣有不少崎嶇地形)。至於火力方面,M-68 105mm旋膛砲的火力還足敷目前台灣絕大部分的需求,而且旋膛砲能使用滑膛砲所欠缺、對付半硬性或軟性目標更有效的彈種。

另外,許多人認為主力戰車不適合 台灣這種海島國家,甚至認為台灣陸軍比重過大。事實上,雖然海、空軍的優先順序的確高於地面作戰裝備,然如果台灣大幅減低陸上的防備, 就意味著中國只要取得制空、制海權,台海戰役的結局就已經底定;以雙方懸殊的兵力與物質差距,台灣海、空軍被消耗殆盡應該只是時間問題,中國的兩棲艦隊也絕對不可能 被台灣海空軍全數攔截;只要戰爭進入登陸階段而台灣缺乏陸上壓制能力,台灣就會迅速面臨戰敗投降的命運。萬一台海戰役進入登陸階段, 台灣勢必要有火力足夠的重型裝備,才能最大地殺傷中國的登陸部隊,阻止其建立穩固的灘頭堡。因此, 台灣陸軍不僅要強化多管火箭或戰術飛彈等射程較長的精準砲兵武器,以及能快速抵達戰區並投射武力的輪型裝甲車,對於主力戰車與自走砲等重裝備也不能偏廢。此外,也有人提出主力戰車對 台灣這種海島國家而言過於笨重龐大,應該以輕型戰車代替,這也是過於偏頗的論點,因為台灣這個島嶼已經大到足以容納高山、丘陵與平原,不能單純以「島嶼地形」視之,而西部平原的幅員也已足夠遂行某種程度的戰車作戰。 由於射控系統越來越昂貴,現代化輕型戰車的造價扶搖直上,雖然火力獲得大幅改善,但防護性能在高強度戰場下仍不敷需求,因此成本/效益越發受人質疑 (近年趨勢則是用輪型裝甲運兵車底盤改裝砲塔來取代專業的輕型戰車)。而主力戰車的駐地據點只要離可大規模登陸的地點接近,其實機動的問題都還在可控制的範圍內。

總結以上,台灣陸軍M-48H與M-60A3的綜合性能絕對不足以應付21世紀初戰場需求;如果經費充裕,當然以換裝新一代戰車為佳 ,如美國的M-1A2或二手M-1A1。但是由於2000年代以來台灣的國防預算逐漸短缺,且同時期陸軍 主要資源集中在CM-32雲豹裝甲車以及攻擊/通用直昇機換裝案,短期內很難對主戰車部隊實施更新。不過現階段國軍裝甲部隊最棘手的問題,恐怕是由於經費不足、體制腐敗、零件來源中斷等諸多難以根除的問題,導致CM-11/12與M-60A3等主力車種 的後勤無以為繼,妥善率奇差無比,例如觀測/射控裝備由於進口零件停產、操作維修不當等因素而殘缺不全,使得國軍許多主力戰車早已喪失行進間射擊能力,有些戰車甚至所有射控單元全告失效,僅能以主砲同軸管狀瞄準鏡接戰,打起來能有多少戰力自不言可諭 ;而台灣主戰車中,又以CM-11這種拼裝車因為車體整合問題,加上自行整合的射控系統較精密複雜,而且是台灣獨門裝備,面臨更多組件停產斷料的問題,妥善狀況比M-60A3更糟糕;反觀M-60A3由於本身是完整設計,美國還有庫存料件可提供,表現反而 較為活躍。要根除這些問題,除 非從國防後勤體系本身以及軍隊風氣著手,否則即便換裝新戰車也難保不重蹈妥善低落的覆轍,但這在目前似乎都顯得十分遙遠。

台灣陸軍在2000年代開始 規劃購買M-1A2戰車,以汰新台灣陸軍的老舊M-48H/M-60A3戰車陣容,並曾在2002年向美國提出購買M-1A1的要求。然而,由於台灣陸軍軍備升級的優先順序低於海、空軍,而2000年代的新購攻擊直昇機案、雲豹裝甲車換裝等也佔據台灣陸軍大多數的資源 ,沒有餘力購置新戰車。台灣在2007年 訂購買昂貴的AH-64D攻擊直昇機與UH-60M通用直昇機,已經讓陸軍的軍事採購經費十分緊張,而在2010年代又開始量產雲豹裝甲車,2012年針對F-16A/B戰機進行大規模升級, 經費非常吃緊。雖然在2012年中旬,台灣媒體報導美國正在處理部署在伊拉克的多餘M-1A1,以剩餘軍品的名義出售給盟邦,而台灣正是其中之一;此時,台灣陸軍也有購買200輛新戰車的需求,但由於經費不足,無力向美方採購。

 

註:台灣自製陸軍裝甲載具都以「CM-XX」為編號,"C"代表中國製,"M"則是沿用美軍對裝甲車的慣例。其後第一個數字為分類代號,"1"代表戰車,"2"為履帶裝甲車,"3"則是輪型裝甲車;而第二個數字則為研發先後的順序。以CM-11為例,代表「中國自製的第一種戰車」,而之後以CM-11技術改良的M-48A3便排在後面而成為CM-12;仿美國M-113的CM-21則是「中國自製的第一種履帶裝甲運兵車」,至於沒有付諸量產的CM-31 6X6輪甲車則是「中國自製的第一種輪型裝甲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