貂鼠式裝步戰車

德國的貂鼠-1A3裝步戰車,是西方裝步戰車中的經典之一。

從1985年開發的貂鼠二型,最後由於冷戰結束而停止。

──by  Captian Picard

型號 貂鼠型裝步戰車(Marder)
製造國/廠 德國/Rheinmetall
使用國 德國
車體尺寸(m) 全長6.79  全寬3.24  全高2.98
戰鬥重量(tonne) 貂鼠A1/2:28.5

貂鼠A3:33.5

發動機/馬力 MTU MB 833 Ea-500柴油機*1/600
推重比(hp/ton) 21
極速(km/hr) 75
續航力(km) 460~520
乘員 車員3~4名,可搭載6~7名步兵
武裝 主武裝:

Rh-202 20mm機砲*1

米蘭反戰車飛彈發射器*1(1975年起加裝)

次武裝:

MG-3 7.62mm同軸機槍*1

MG-3 7.62mm車尾防空機槍*1(可拆除)

 


 

發展過程

在1960年代,基於北約組織的前進防禦思想,位於紅色勢力前緣的西德必須阻止華沙公約國家數量佔優勢的裝甲部隊的快速推進,因此西德陸軍必須善用車輛的機動性,迅速地將兵力集結來抵抗華約部隊。而為了提高步兵運動的速度以即時支援主力戰車,並在戰場上給步兵更好的保護與火力支援,西德陸軍遂摒棄了美製M-113之類的傳統裝甲運兵車(Armored Personnel Carrier,APC),而參考蘇聯當時新推出的BMP-1,發展火力強大、機動性高且防護能力更堅實的新型裝甲步兵戰鬥車(Infantry Fighting Vehicle,IFV)傳統的裝甲運兵車只能將步兵運送至戰線附近,而裝步戰車由於防護更堅實,不僅能將步兵運送至戰線上才下車戰鬥,而且配備更強的車載火力來支援步兵作戰。

西德裝步戰車的發展作業始於1960年1月,當時西德政府同時與兩個團隊簽約進行發展,分別是由萊茵金屬(Rheinstahl)領軍的團隊包含(Rheinstahl-Hanomag、Ruhrstahl、Witten-Annen、Büro Warnecke)以及由Henschel Werke和瑞士Swiss MOWAG組成的第二團隊。主要需求重點包括:能搭載12名人員、配備一門可靠的20mm機砲、搭載步兵必須能在車上戰鬥,以及具備完整的核生化能力。在1960年,總共有7輛原型車完成,第二批八輛原型車則在1961至1963年間陸續完成。此時,西德陸軍也將搭載90mm火砲的火力支援型納入發展。在1967年,新裝步戰車的所有需求底定,並且生產第三批10輛、也是最後一批的原型車。最後的工程發展階段由萊茵金屬的團隊完成,首批10輛預量產型在1968年10月至1969年3月完成,並進行了測試。在1969年5月,西德陸軍正式將新裝步戰車命名為貂鼠(Marder),萊茵金屬公司在同年10月被選定為主承包商。在1971年5月7日,第一輛量產型的貂鼠式進入西德陸軍服役,生產作業持續到1975年,總共製造了2136輛。

基本設計

貂鼠型裝步戰車以西德先前的Schützenpanzer Lang HS.30裝甲車為基礎發展而來,擁有極佳機動力、防護力與火力,能跟上主力戰車的運動,步兵下車後也能獲得強大的火力支援。貂鼠型的戰鬥重量達28.5ton,超過M-113的兩倍, 在當時算是重型的裝步戰車,足見其對防護能力的重視。 不同於法國AMX-10P使用的鋁合金車體, 貂鼠型採用重量較大但不易燃燒的全鋼質焊接式車體,由高強度防彈鋼板構成,車身側面具有傾斜角,車頭的傾角極大,能大幅增加避彈性,此外車內的油箱也有裝甲防護 。測試顯示貂鼠型的車頭能抵擋德國的20mm DM-43 APDS脫殼穿甲彈的零距離射擊,以及200m距離上25mm脫殼穿甲彈的射擊。貂鼠型整個車體結構強度甚高,車上所有艙蓋都能與車體密合,車內空間寬闊,故能抵擋核彈爆震的威力,在核生化威脅下也有氣密能力。 貂鼠型配備全車加壓式核生化防護系統,使車內氣壓高於車外,阻止受污染的空氣侵入車內;至於新鮮的空氣則由慮毒通風機送入車內。貂鼠型採用傳統配置方式,編制有3至4名車員──駕駛、車長、砲手與後機槍手(有時會省略),駕駛席設置在車頭左側,其右為發動機艙;車長與砲手 位於車身中央的雙人旋轉砲塔內,車長席在右側,砲手在左側,兩人頂上都有艙蓋。駕駛席後方有一個步兵座位,早期貂鼠型在此座位上方設置一個艙口,該名步兵能探頭出車外觀察,不過1989年起的貂鼠A3將此一艙口取消;而車尾步兵艙則能搭載六名全副武裝的士兵 (包含後機槍手),車尾設有一個大型跳板艙門供步兵進出用。此外,車尾部兵艙兩側各有兩個射口,供士兵伸出槍口朝外射擊。

動力方面,貂鼠型採用一具
MTU MB 833 Ea-500水冷六汽缸柴油機,在每分鐘220轉時可輸出600馬力的最大功率,推重比達21,在任何地形都能配合主力戰車的運動;車上的散熱器設置在車尾艙門的兩側,車內搭載652公升柴油,續航力達520km。貂鼠型使用一具RENK HSWL 194手排四速行星齒輪變速箱與一套無段式液壓傳動轉向系統,有4個前進檔與2個後退檔,能獲得適當的扭力與出力,加速與轉向都十分快速靈敏。 貂鼠型使用維克斯承載系統以及扭力桿懸吊系統,具有行駛時舒適平穩的優點,此外第一、第二與第六對承載輪還以額外的液壓避震器來補強。貂鼠型設有六對承載輪,採用Diehl 製造的雙鞘單片式履帶,接地壓力在1.5kg/平方公分以下,能加裝橡膠塊來減低對路面的破壞。貂鼠型的承載系統與結構設計十分優秀,震動、噪音與熱源都降至最低,使得乘員擁有極佳的乘坐舒適性,在行駛途中比較不易疲勞; 貂鼠型車內的肅靜性甚佳,乘員甚至不用車內通話器就能相互聯絡;不過由於德國地處溫帶,所以貂鼠型沒有裝置空調,比較不適合某些較為炎熱的部署場合。貂鼠型在不加裝任何附件的情況下能涉渡1.5m深的水域,加裝隨車攜帶的引擎呼吸管後能涉躍2.5m深的水域,在加裝源游襯罩後便具備浮游能力。

發射米蘭反戰車飛彈的貂鼠-1A3

武裝方面,貂鼠型的砲塔裝有一門Rheinmetall MK-20 Rh 202 20mm機砲,俯仰範圍為-17度至+65度,具有800發/分與1000發/分兩種射速可供選擇,使用穿甲彈時的射程為1.2km,使用高爆彈的射程為2km,而射擊飛行器時則有1.5km的射程 ,砲塔內可攜帶1250發20mm砲彈。 貂鼠的砲塔能360度水平迴旋,速率為每秒60度。從1975年起,貂鼠在砲塔上加裝一具法製米蘭(Milan)反戰車飛彈,車內可儲存六枚飛彈;此一反戰車飛彈只是簡單地架在砲塔上,車長需打開艙蓋,露出上半身才能操作。 從1977至1979年,西德陸軍的貂鼠式普遍普遍地加裝了米蘭反戰車飛彈。貂鼠型的副武裝包括一挺MG-3 7.62mm同軸機槍(倍彈5000發),此外車尾上方可加裝一挺MG-3 7.62mm防空機槍,以防禦來自車體後方的敵人;當加裝這門機槍時,貂鼠型就得攜帶一個後機槍手 ;貂鼠從A2型開始,就取消了這挺後向機槍,貂鼠型的砲塔裝有六管76mm煙幕彈發射器,能發射阻絕可見光與紅外線頻譜的彈藥。 觀測方面,貂鼠砲塔頂部的車長艙蓋設有八具晝間周視鏡,砲手席艙蓋也有三具潛望鏡。砲手席設有一具PERI-Z11光學瞄準儀,用於射擊瞄準,有2倍與6倍兩種放大倍率;夜視部分則仰賴主動紅外線夜視鏡,搭配一個紅外線探照燈。駕駛席設有三具潛望鏡,中間的一具可換成夜視鏡。

衍生型

貂鼠曾推出過一些衍生型,包括羅蘭(Roland)防空飛彈發射車等。此外,西德也曾打算以貂鼠的設計為基礎,推出包括迫擊砲型、火箭發射車等衍生型,不過最後遭到取消。此外,西德也曾製造4到6輛搭載120mm迫擊砲的貂鼠衍生型,其中一輛並進行過測試。此外,西德還曾打算以貂鼠的底盤來搭載自走防空砲系統,後來由於系統重量過大,因而改用Standardpanzer的底盤,隨後便成為獵豹(Gepard)防空砲車。此外,貂鼠也曾推出多管火箭發射型,不過後來改用卡車當作底盤,成為LARS。

後續改良

經過多年服役,貂鼠型不斷進行改良,曾出現貂鼠A1、A2、A3等車型等。

貂鼠A1:改良20mm機砲,採用雙向進彈系統,使其能使用不同彈藥,分別對付軟性或硬性目標;此外,加裝紅外線熱影像儀與星光夜視鏡來取代主動紅外線夜視裝備,使夜戰性能大幅提昇。德國陸軍在1970年代末將所有貂鼠升級為A1規格,又分為三種子型:A1(+)具備上述兩種改良規格,在1979至1982年共有650輛升級到此一水平;升級機砲供彈系統、加裝星光夜視鏡,但不加裝熱影像儀的稱為A1(-),總共有350輛;而只升級機砲供彈系統、完全不加裝任何被動夜視裝備的則是A1A,總共有1112輛。部分貂鼠A1加裝SEM 80/90保密無線電,稱為貂鼠A1A3;而貂鼠A1A加裝SEM 80/90保密無線電則稱為貂鼠A1A4。日後貂鼠A1升級為A2時,只升級底盤部位而不包括砲塔部位的稱為貂鼠A1A2,其中擁有SEM 80/90保密無線電的又稱為A1A4。

貂鼠A2:從1984至1991年執行的改良,包括改良懸吊、燃料艙、冷卻系統、水冷清洗系統,並新增一個光學觀測系統。夜視方面,貂鼠A2全面加裝紅外線熱影像儀與星光夜視鏡,取消原有的主動紅外線夜視裝備,主要是針對先前夜視升級不完整的A1(-)與A1A。而貂鼠A2進一步加裝SEM 80/90保密無線電的則稱為A2A1型。

貂鼠A3:西德陸軍 在1988年與Thyssen Henschel簽約,將西德陸軍所屬的2100輛貂鼠-A1、A2提升為A3規格 ,第一輛在1989年11月17日交付,以每年220輛的速度進行,在2000年完成全部改良作業。貂鼠-A3的改良項目包括:

1.大幅強化裝甲,使車體正面能抵擋蘇聯BMP-2裝甲戰鬥車的2A42型30mm機砲,並強化對抗敵方集束炸彈破片的能力,而新的裝甲套件重量增加了1.6ton,並且將車尾射口蓋住。

2.由於增加了裝甲套件與儲物架,貂鼠A3將車尾後段的步兵射口取消。在1960年代IFV風潮開始蔓延時,東西雙方不約而同地都產生「讓步兵在車內戰鬥」的構想,紛紛在IFV車體上設置射口,使車內步兵能在車體保護下對外射擊。然而往後的實戰經驗顯示射口一點也不實用,行進間步兵搖搖晃晃地透過狹窄的射口對外射擊,觀測視野、射擊範圍與命中率都非常低;此外,射口的設置還會影響車體的完整性與封閉性,降低全車防護能力,所以1980年代起不少歐美現役IFV在進行改良時都把射口取消,新推出的裝甲車也不再設置射口 。

3.取消駕駛席後方的步兵艙蓋,以及朝向後方的第二挺機槍。

4.強化懸吊系統與傳動系統,更換新煞車系統,以因應車重的增加,原本的加熱器被一個水循環加熱器所取代。

5.砲塔重新設計。

6.由於強化防護、換裝新砲塔等更改,戰鬥重量提高到33.5噸,最大道路速度也降至65km/hr。

貂鼠A4:貂鼠A3再加裝SEM 93保密無線電。

貂鼠A5:此計畫在2003至2004年執行,針對74輛派往海外執行維和勤務的貂鼠A3進行改良,強化底盤抗雷能力,以因應敵方武裝勢力可能設置的地雷或即造爆裂物(IED)。

夭折的貂鼠二型

德國在1985年展開新一代裝步戰車的開發,稱為貂鼠二型(Marder-2);為了區別,先前的貂鼠就改稱為貂鼠-1型。貂鼠二型 的車體結構是全新的設計,擁有一具體積更大的方形砲塔,配備一門德國萊茵金屬公司在1994年開發的Rh 503 35/50mm雙口徑機砲系統,在一般情況下使用35mm 90倍徑砲身,必要時可換裝50mm 83倍徑砲身,砲管與相關組件可在5分鐘內更換完成;由於採用外驅輪軸旋轉進彈設計,Rh 503的重量較大,35mm構型時全重490kg,50mm構型時則為515kg;35mm機砲的儲彈系統有177發備射彈,砲塔內另外儲存110發備彈藥。相較於貂鼠一型,貂鼠二型的觀測/射控系統、裝甲防護也大幅提昇。可惜由於適逢兩德統一與蘇聯解體,德國國防預算大幅刪減,導致貂鼠二式僅在推出數量原型車進行若干測試後便遭到取消,配套的Rh 503機砲也沒有進一步的發展。

除役

貂鼠-1型在服役生涯中表現良好,證明其為性能優秀可靠的裝步戰車,完全達到了設計者的期望。現役的貂鼠-1A3至少為德國陸軍效力至2008年。從2002年4月起,德國已經開始研發貂鼠-1型的後繼者──Schutzenpanzer(Spz)-3美洲豹(Panther),德國陸軍第一批打算訂購390輛,最終採購數量則可望達到1152輛。Spz-3的基本重量為29ton,有不同等級的模組化裝甲可選擇,車體最重可達43ton之譜。由於另有專文介紹美洲豹,故在此不予贅述。此外,德國與荷蘭也在1990年代一同開發了MRAV輪型裝甲車系列,可望在2010年之前開始交付德國陸軍使用,德國陸軍將採購1000輛左右,與美洲豹構成下一代德軍機械化步兵的骨幹裝備。

外銷

阿根廷曾與Thyssen-Henschel簽約,以貂鼠的設計為基礎,為該國開發TAM輕型戰車;而阿根廷也獲得授權,在境內組裝貂鼠的簡化版本,稱為VTCP,部件在Henschel製造好之後,運至阿根廷TAMSE組裝。貂鼠陸續從德國陸軍除役之際,智利便向德國購買了200輛,至今已經確知交付130輛。希臘原本希望從德國採購500輛除役的貂鼠-1型,不過在2007年取消,轉而購買俄羅斯的BMP-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