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魚反艦飛彈系列

掛載於超級軍旗戰機翼下的AM-39空射飛魚反艦飛彈。法製軍機與AM-39的組合在福克蘭與兩伊戰爭期間多次締造戰果。

一架超級軍旗戰機翼下的AM-39。

法國空軍飆風戰機掛載的AM-39 Block 2飛魚反艦飛彈。

一艘德國Type 143飛彈快艇上的MM38雙聯裝飛魚反艦飛彈發射。第一代的MM-38尋標器視角比較窄,

離軸攻擊範圍較小,因此發射器必須朝向斜前方,使飛彈較易於鎖定船艦正前方的目標。

發射中的MM-40 Block 2飛魚反艦飛彈。 這是第二代的飛魚飛彈,採用折疊式彈翼。由於尋標器範圍變寬廣,

允許90度離軸鎖定,因此發射器能橫向布置,節約艦面甲板空間。

法國海軍佛賓級(Forbin class)飛彈驅逐艦的兩組四聯裝MM-40飛魚反艦飛彈發射器。

法國版阿基坦級(Aquitaine class)飛彈巡防艦上的MM-40 Block 3反艦飛彈發射器

,發射器外部採用方形外罩來分散雷達回波。

(上與下)印尼邦托莫級(Bung Tomo class)巡防艦的KRI John Lie(F358) 的MM-40 Block 2反艦飛彈發射器,

發射器外部被方形外罩遮蔽。

一艘鮋魚型柴電攻擊潛艦正在裝填SM-39潛射飛魚反艦飛彈。

──by captain Picard

 


 

起源

世界上第一個大力開發並部署推廣反艦飛彈的,當屬1960年代的前蘇聯;同時期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由於擁有整體攻防強大的美國航空母艦部隊,對於反艦飛彈的研發並不如蘇聯熱衷。直到1967年以色列艾拉特號驅逐艦遭到埃及飛彈快艇以俄製SS-N-2冥河反艦飛彈擊沈,震驚的西方國家才開始正視艦載反艦飛彈的發展。

如果將體積龐大如小型無人飛機、採用拋物線彈道的冥河反艦飛彈視為第一代反艦飛彈的代表,則所謂第二代反艦飛彈(體積小型化,終端採用掠海飛行以躲避敵方雷達偵測)的濫觴,就非法國飛魚(Exocet)反艦飛彈莫屬,這也是西方國家第一種廣被採用的多基(艦載/空射/潛射)反艦飛彈系統。

飛魚飛彈可追溯到1960年代後期法國與西德合作開發的Kormoranz空射反艦飛彈,爾後西德方面取消了計畫 ;不過在1967年艾拉特號被擊沈事件之後,法國立刻此階段性成果為基礎,迅速推出了飛魚(Exocet)反艦飛彈。 由於法國堅持國防工業獨立自主政策,加上對於軍火產業出口的重視,許多時候往往能跳脫由美國主導的西方主流觀點,自成一格。

飛魚反艦飛彈由法國馬特拉航太(Aerospatiale-Matra)開發,在1968年首度公開,首先獲得法國海軍的採用,第一種投入量產的是艦載型的MM-38(也有陸基衍生型)。隨後,又推出空射的AM-39與潛射的SM-39。 為了節省開發時間, 飛魚飛彈沿用許多既有的技術成果,彈體基本上取自Nord的AS-30空對地飛彈,結合Kormoranz的導引系統,再加上Martel反輻射飛彈的火箭發動機。飛魚飛彈採用相當典型的氣動力佈局,彈體中部有一組梯形的大面積十字彈翼,彈尾也有一組十字形控制面;整個飛彈由前而後依序為雷答詢標器、前設備艙、戰鬥部、主發動機、助推器、後設備艙、彈翼和舵面。依照飛魚飛彈最初的構想,法國航太希望設計一種能由小型艦艇與軍機攜帶的輕型反艦飛彈,因此飛魚飛彈體積並不大。.

飛魚飛彈在國際間非常受到歡迎,在1980年代還締造幾次著名的實戰記錄。至今仍使用飛魚飛彈系列的國家包括法國、德國、希臘、保加利亞、巴基斯坦、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安曼、埃及、伊拉克、科威特、卡達、新加坡、南韓、泰國、印尼、南非、利比亞、智利、阿根廷、巴西、秘魯、厄瓜多、烏拉規、委內瑞拉等;此外,英國、比利時、格魯吉亞也曾經是飛魚飛彈的使用國。

第一代飛魚(MM-38/AM-39/SM-39)

1.MM-38(艦射/陸基版)

發射中的MM-38陸基版。注意中段彈翼的後緣為後掠式。

MM-38彈體全長5.2m,直徑34.8cm,翼展1m,全重750kg,配備一個165kg重的高爆戰鬥部(裝藥量40kg),飛行速率0.9馬赫,採用中途慣性與主動雷達導引,發射後可容許30度的轉向,電子組件為類比式。MM-38只有碰撞引信,可選擇碰撞後立刻引爆或穿透目標之後再(延遲0.015秒),足以穿透12cm厚的鋼板。MM-38採用固態火箭發動機推進,主要火箭發動機重170kg,燃燒時間150秒,平均推力2.4KN,能使飛彈在巡航期間保持約0.9馬赫的速率,而升空階段則依靠安裝在側面的固態助推火箭,其重量80kg,燃燒時間2.5秒,平均推力74KN,將飛彈發射升空並加至超音速,用盡後便拋棄,由主發動機接手。MM-38最大射程約42km,相當於水面船艦以本身感測器搜索水面目標的最大距離;由於射程較短,飛行時間不長,發射期間目標不太可能離開尋標器範圍,因此MM-38並未配備接受中途更新指令的資料鏈。陸基與海基版飛魚飛彈發射器的仰角都為12度,發射箱為方形,發射槍外壁設有縱向加強肋。

MM-38的方形發射器,佔用體積不小。

當船艦雷達鎖定目標之後,便啟動發射箱中的飛魚飛彈;飛彈本身的暖機時間需要60秒,這段時間將完成雷達尋標器磁通管的預熱,並將相關射控資料(包括目標的相對距離、航向,以及載具本身的航向、速度和垂直參考點,此外還可以額外加上尋標頭雷達搜索角度、雷達開啟距離、終端飛行高度以及引信選擇)輸入飛彈導引系統。飛魚飛彈發射後,首先爬到30至70公尺的飛行高度,導引系統開始控制飛彈之後便進入巡航階段;在巡航階段中,慣性導航系統依照射控參數使飛彈朝著預定的方位飛行,高度則維持在9至15m左右。飛魚飛彈使用雷達高度計,精確度高於傳統的氣壓式高度計,因此能準確掌握飛彈的飛行高度。當飛行到距離預設目標位置12到15公里左右,導引系統就會將飛彈高度降低至離海8公尺;如果海面平靜,則最低高度可降至離海面2.5公尺,並打開雷達尋標器,搜尋目標然後展開攻擊,飛彈採用直接撞擊方式命中目標。

根據服役後的測試與使用經驗,MM-38的雷達尋標器可能會被金屬干擾絲欺騙而引爆;日後馬特拉航太提供的MM-38改良方案中,就包括換裝電子反反制能力更好的新尋標器。歷經多年服役後,法國和大部分南美洲國家都為MM-38進行多種改良,包括更換火箭發動機,每一枚約需要花費9萬美元,可延長飛彈使用壽命10年;此外,法軍本身MM-38的電子系統也提升到與MM-40 Block 2相近的水平。

MM-38總共生產了1332枚,除了法國海軍訂購的154枚之外,其餘都用於外銷,總共有17個國家曾經採用。

2.AM-39(空射版)

空射的AM-39在1974年開始研發,1978年投入量產,1979年進入法國海軍服役。AM-39與MM-38大同小異,主要差異在於縮減尺寸重量以便由戰機攜帶,修改飛彈 中段控制面(彈翼後緣改成前掠)以適應超音速飛行,此外火箭發動機外殼由MM-38的鋁合金改為鋼製。AM-39彈體長度縮減為4.69m,總重縮減至655kg,翼展則略增為1.1m,其餘諸元與MM-38相同。由於已經有飛機提供的初始高度與速度,AM-39最大射程遂延長到50~70km左右(視發射時的高度、速度而定)。至2002年為止,AM-39共生產1100枚,不過法國海軍航空隊本身購買數量不到100枚;總共有18個國家採用AM-39。

3.SM-39(潛射版)

由潛艦發射的SM-39飛魚飛彈。

(上與下)SM-39潛射飛魚飛彈升空、從容器中點火的連續畫面。

SM-39是第一種潛射飛魚飛彈,於1979年公開,在1981年中在法國海軍奧古斯塔號(Agosta)柴電潛艦上試射成功,1985年首先在法國海軍Saphir號潛艦上服役。

SM-39儲存於一個擁有馬達推進的耐水壓容器中;潛艦以533mm魚雷管發射此一容器,容器上浮到水面,等待一段時間之後下達點火指令,讓飛彈發射升空。延遲點火是讓潛艦有時間離開發射位置,避免敵方根據飛彈出水位置而掌握潛艦的位置。SM-39射出後的最大爬升高度只有50m,使敵方艦艇很難早期發現。

SM-39彈體與容器總重1345kg,飛彈本身重666kg,彈體全長5.8m,直徑34.8cm,翼展113.5cm,戰鬥部仍為165kg。相較於MM-38,AM-39在彈體、導引系統與推進器都有諸多改良,最大射程延長到50km,以新的數位電路取代原本的類比電路,可靠度與性能都大幅提昇,也比較容易進行後續升級;此外,新導引系統容許飛彈發射後進行90度轉向。SM-39被法國、巴基斯坦、智利、印度等國採用,總產量約150枚。

第二代飛魚(MM-40)

發射瞬間的MM-40,此照片攝於1991年。

MM-40採用折疊彈翼,並改用體積更為緊湊的四聯裝圓管發射器。

下圖的四聯裝發射器增加一個保護外殼,以減低發射器的雷達截面積。

MM-40是法國航太開發的第二代飛魚反艦飛彈,有艦載與陸基兩種版本。MM-40以SM-39為基礎進行進一步改良,同樣採用新的數位電路與尋標器。

早期的MM-38的雷達尋標器搜索範圍窄,只有偏離軸心的正負5到10度以內,因此發射時需先將發射器大致對準目標方位,否則之後飛彈開啟雷達尋標器時目標很可能不在尋標器範圍內;因此,MM-38的發射器需盡量朝向前方,使船艦以艦首接敵(最快速度接近敵方,並將暴露的雷達截面積減至最小)時,不需要大幅轉向就能盡快發射飛彈,但對於安裝位置的要求較高。而MM-40換裝了搜索角度大的新型雷達尋標器,對於射界的要求低,因此發射器改為像美國魚叉反艦飛彈一樣,可以採用橫向安裝,不必佔用艦上射界最好的前、後位置(這些位置通常需留給火砲與防空飛彈),可節省甲板空間。MM-40飛彈控制面改成可折疊式,使 發射管的口徑得以縮小,而彈翼形狀也有所變更。MM-40改用與美製魚叉飛彈類似的四聯裝發射器,彈管截面同樣是圓形,每個四聯裝發射器只佔用相當於原來兩個MM-38方形發射器的空間。

MM-40飛彈尺寸維度與SM-39相當,發射重量增為855kg。由於許多艦艇可利用艦載直昇機來延長標定目標的距離,MM-40遂換裝新的火箭發動機來配合,最大射程提高到65~70km。

MM-40 Block 2

MM-40推出後,馬特拉航太又對其繼續進行進一步改良,稱為MM-40第二批次(Block 2),於1991年首度在巴黎航空展對外公開。MM-40進一步改良尋標系統,可在7級海象以內有效運作,並可在發射前預先儲存目標雷達信號特徵,在彈道終端可比對實際上雷達的搜索信號,以攻擊特定目標。MM-40 Block 2能在彈道終端採取迴避航路,在飛行中途可進行最高90度的轉向,以降低敵方防空系統攔截的成功率。在外型上,MM-40 Block 2也引進匿蹤技術,能降低雷達截面積,以減少被敵艦雷達捕捉的距離。MM-40 Block2的全重略增為870kg,戰鬥部維持不變。

在2000年,馬特拉航太宣布,將利用取消的ANS超音速反艦飛彈計畫的部分新科技移植到MM-40 Block 2上。MM-40 Block2 Mod1的尋標器進一步接受改良,慣性導航裝置換用雷射陀螺儀,進一步提高飛彈的可靠度與精確度。MM-40 Block2 Mod 2則加上新的數位電腦,能預先儲存多個導航轉折點,增加彈道選擇性,同時也加裝全球定位系統(GPS)接收器,使之具備攻擊岸上定點目標的能力。上述改良都可運用早期的MM-40與AM-39等飛彈上。

MM-40 Block3

1.夭折的ANS/ANF

法國與西德在1980年代合作開發的ANS超音速反艦飛彈,使用MBB開發的

固態燃料衝壓發動機,彈體周圍有四個附帶激波錐的進氣口

進行試飛的ANS。由於性能指標極高,ANS開發成本十分昂貴,冷戰結束導致

歐美各國軍費大減,導致ANS遭到取消。

(上與下)法國在2000年代打算以ANS為基礎,採用現有組件(包括液態燃料

衝壓發動機)降低成本,成為ANF超音速反艦飛彈。不過最後ANF仍在2000

年代初期遭到法國取消。

在介紹MM-40 Block 3之前,必須先提1980年代法國、西德合作開發的新一代超音速反艦飛彈ANS(Anti-Bavire Supersonique),最初打算用來汰換飛魚反艦飛彈 系列,主承包商為法國馬特拉航太(Aerospatiale-Matra),次承包商則為西德的德意志航太(Messerschmitt-Bölkow-Blohm,MBB)。ANS的發展合約在1983年簽署,最初的彈體構型與蘇聯3M80(SS-N-22)超音速反艦飛彈相似,彈體設有四個前端附帶激波錐的進氣口,推進系統組合包括整合式固態助升火箭 ,以及由德西德MBB 主導開發的乙硼烷固態燃料衝壓巡航發動機。依照規劃,ANS有艦射版、戰機空射版以及輕量化的直昇機搭載版(射程降至30km)等三種衍生型ANS的性能 指標要求極高,彈重僅850kg,最大速度2.5馬赫,射程250km,終端掠海飛行時還能做出15G的劇烈閃避運動,大多數艦艇根本無法招架其攻擊;不過也由於ANS性能指標太高 (綜合要求比俄國SS-N-22超音速反艦飛彈更嚴苛,但是體積重量卻不到SS-N-22的1/4),加上衝壓發動機技術複雜,導致開發經費水漲船高,這在1990年代初期冷戰結束時根本不被允許,於是此種號稱「第三代反艦飛彈」的傑作在德國抽腿後 ,於1990年代初期宣告取消。在取消前,ANS已經進行過飛行測試。

ANS夭折後,馬特拉繼而開發ANS的廉價版──ANNG(Anti-Navire Nouvelle Génération),爾後改稱ANF,以ANS的架構為基礎以及其尋標器,盡量使用現成組件來降低成本,包括空射的ASMP-A(Air-Sol Moyenne Portee)中程空對地打擊飛彈的VESTA(VEcteur a STAtoreacteur) 液態燃料衝壓發動機、MM-40飛魚反艦飛彈部分彈體結構與彈頭,同時降低部分性能指標作來換取較合理的價格。VESTA液態燃料衝壓發動機比原本ANS打算使用的固態衝壓發動機便宜,整體性能則相仿;當然,使用液態燃料會降低快速整備能力以及燃料儲存安全性。ANF能選擇全程掠海飛行或低-高-低飛行模式,射程150~200km,飛行速度為2.2~2.6馬赫,彈道終端可做出10G左右的閃避動作 。雖然性能指標比ANS降低,ANF仍具有當代同級反艦飛彈中的頂尖水準。當時美國海軍為了因應未來可能遭遇的所有超音速掠海反艦彈 (除了俄系飛彈外,西方產品也不能漏掉,當年法製飛魚反艦飛彈也曾「教訓」英國、美國的艦艇),評估了國內外所有供艦隊進行防空演練的超音速掠海靶彈,希望能模擬全球任何超音速掠海反艦飛彈,結果發現沒有一種靶彈足以模擬ANF的整體性能與所造成的威脅 ;為此,之後美國在2000年代發展GQM-163A郊狼(Coyote)超音速衝壓靶彈(詳見美國海軍ESSM發展型麻雀防空飛彈一文)來模擬這樣的威脅(美國稱為Threat-C)

ANF最初預計在2006年形成戰力,然而在2000年法國國防部的評估中,卻認為從冷戰結束後到可預見的未來,並沒有需要發展ANF飛彈才能對付的敵人,現有的飛魚次音速反艦飛彈足以因應,所以ANF計畫便遭到凍結,至少延至2010年以後再視情況決定是否繼續發展。

在2002年10月23日,法國國防部正式批准MM-40 Block3增程型飛魚反艦/陸攻飛彈的研發,此後ANF便告撤銷。雖然如此,MBDA(2001年成立,原馬特拉航太被併入其下)仍在2004年於Bourget Navale國防展首度公開展出ANF。在2004年2月,法國軍備總局(Direction Générale pour l'Armement,DGA)宣布,MBDA作為設計與製造MM-40 Block 3的主承包商。

2.MM-40 Block 3

MM-40 Block 3,注意彈體兩側新增的渦輪發動機進氣口,以及彈尾的向量推力助升器。

MM-40 Block3沿用MM-40 Block 2的前半段彈體與部分結構,不過以渦輪發動機取代飛魚飛彈以往慣用的火箭發動機,射程遂由原本MM-40的75km大幅增至180km以上,但是彈重反而由原先的870kg降至670kg。較輕盈的彈體不僅可延長射程, 使彈道終端的運動性增加30%,突防能力大幅提高。MM-40 Block 3的渦輪發動機進氣口設置在彈體後段,緊接在大梯形翼面之後。飛魚Block 3重780kg,長度小於6m。

換用渦輪發動機之後,MM-40 Block3需要一個固態助升火箭使飛彈離架升空,並加速到渦輪啟動速度。MM-40 Block 3使用Aster防空飛彈系列的向量推力系統來當作加力器,能在發射後立刻轉向目標,而這也使MM-40 Block3具備相容於垂直發射系統的潛力。MM-40 Block3的彈體外型進一步進行匿蹤修改,盡可能降低雷達截面積與紅外線訊號。

導引方面,MM-40 Block3換裝新的J頻主動雷達尋標器與GPS全球定位系統,不僅電子反反制能力大幅提升,還能攻擊陸地上的特定目標;從2008年開始生產的MM-40 Block 3除了相容於美規GPS之外,還能使用歐洲的伽利略衛星定位系統。MM-40 Block3也擁有新的任務軟體與導航模組,能選擇多種迴避彈道來增加敵方反制的難度,並且具備協調攻擊能力,多枚飛彈能同時以多個方向、不同高度對單一目標實施多動向飽和攻擊 。由於配備新型數位導航電腦與資料鏈,MM-40 Block3可在飛行中途更換目標。MM-40 Block 3彈道終端的最低掠海飛行高度據信可降至離海面只有1至2公尺。

雖然經過大幅改良,MM-40 Block3的發射、倉儲以及後勤支援仍沿用現有系統,使得原先擁有舊型飛魚飛彈的國家能夠輕易換裝MM-40 Block3。MM-40 Block3於2004年進行首次試射,在2007年4月25日完成最後一次試射並通過驗證作業,並在2008年10月開始生產。到2008年12月,法國海軍共買了45枚MM-40 Block 3套件來生及現有的Block 2,替換原本水平線驅逐艦、FREMM阿基坦級多用途巡防艦上的飛魚Block 2。在2010年3月18日,法國海軍水平線驅逐艦騎士保羅號(Chevalier Paul D621)首次發射飛魚Block 3反艦飛彈。

除了首先服役的艦射版之外,法國也打算開發MM-40 Block 3的空射版與潛射版。例如,曾有消息指出MM-40 Block III的潛射版規劃為SM-39 Block II,換裝渦輪發動機、新的主動雷達尋標器以及GPS,射程增至180km以上,除了反艦之外還具備陸攻能力,此外還將大幅強化彈體操控性與彈體匿蹤能力,飛行彈道將更加刁鑽複雜,突防能力倍增;不過,目前MBDA並沒有實際開發SM-39 Block II的跡象。

在2010年代後期,MBDA進一步發展飛魚Block 3C,換裝Thales研發的新雷達尋標器,具備相干雷達處理技術(Coherent Radar Processing),Block 3「C」就是強調相干;先前的飛魚Block 3仍沿用與Block 2相同的雷達尋標器。引進相干技術為都卜勒(Doppler)處理提供更好的解析度以及預估精準度,也減少了雜信干擾,能更精準地依照速率來分辨小型目標。新雷達尋標器使飛魚Block 3C具備更好的抗干擾、分辨誘餌能力,並透過使用先進雷達波形來辨認不同形式的水面船艦,能在一批船團目標中識別出特定船隻的信號,並且命中該船的特定位置;當前有一些先進反艦飛彈是透過紅外線熱成像尋標器的影像達成目標輪廓辨識,例如挪威NSM以及美國LRASM等。法國海軍首批訂購55枚新造飛魚Block 3C反艦飛彈;依照2022年法國國防計畫文件,首批四枚飛魚Block 3在2022年12月交付法國海軍(原本是設定在2021年);此外,法國軍方還訂購45枚MM-40 Block 3C套件,從2023年9月起交付,用來將現役飛魚Block 3升級為3C。

若干MM-40 Block3的升級構想也被提出,包括相容於Sylver A-70或美製MK-41垂直發射系統、新型反艦/陸攻雙用彈頭以及考慮加裝紅外線尋標器等等。

實戰紀錄

在1980年代,飛魚飛彈在阿根廷與伊拉克手中,分別締造了反艦飛彈戰史上著名的紀錄。

1.福克蘭戰爭:阿根廷空軍表現

在1982年,阿根廷突然出兵佔領福克蘭群島,引發了英阿福克蘭群島戰役。國際間一面倒地對阿根廷譴責與制裁,法國也是其中之一;當時正在交付的空射飛魚飛彈立刻被凍結,法國相關技術人員也撤出。因此,阿根廷手頭只剩下五枚可由法製超級軍旗攻擊機發射的AM-39飛魚反艦飛彈,以及數十枚部署在船艦上的MM-38;而且在3月30日前,阿根廷海軍航空隊都還不知道如何有效操作只有法文手冊的飛魚飛彈。然而,阿根廷仍充分發揮手中僅有的少量飛魚飛彈。

在1982年5月4日,一架阿根廷超級軍旗攻擊機對英國雪菲爾號(HMS Sheffield D-80)發射兩枚AM-39,其中一枚命中雪菲爾號並造成該艦大火,該艦隨後沈入海底,此一攻擊震驚全球海軍界(詳見英國海軍雪菲爾級飛彈驅逐艦一文)。在5月25日的攻擊行動中,阿根廷超級軍旗機朝英國航空母艦特遣群發射 兩枚飛魚飛彈,英國艦隊實施強大電子干擾(包含船艦發射大量干擾絲、艦載直昇機投放誘餌),第一枚飛魚飛彈 偏離航道,從競技神號(HMS Hermes R12)航空母艦右舷通過墜海;第二枚飛魚飛彈也同樣偏離航道並朝著一團干擾絲雲過去,但是飛彈通過之後,迎面而來的卻是體型龐大的英國海軍後備動員散裝貨輪──大西洋運送者號(SS Atlantic Conveyor),而且附近再也沒有其他干擾絲製造的假目標;飛魚飛彈順利鎖定並擊中大西洋運送者號,該船中彈後發生大火,當時艦上攜帶的11架直昇機(5架CH-47契努克運輸直昇機、6架HAS Mk.3威賽克斯)中,有10架付之一炬,只有一架CH-47倖存,此外船上攜帶的大量彈藥、物資(包含修建臨時機場的設備)也被摧毀,船上有12名人員喪生, 該船漂流數天後於5月28日沈沒。這批直昇機的損失導致英國軍方原訂以直昇機將登陸部隊從東福克蘭島西側聖卡洛斯灣快速運送至史坦利港的計畫流產, 此後英軍只好從聖卡洛斯灣以步行方式通過東福克蘭島的地形崎嶇(花了四天時間),向東抵達史坦利港。

在5月30日,阿根廷派遣超級軍旗與A-4C攻擊機隊突襲英國遠征艦隊,射出了阿根廷手頭上最後一枚飛魚飛彈(詳見Type 42飛彈驅逐艦一文)。這次攻擊沒有對英國遠征艦隊造成任何損傷,這枚飛魚飛彈可能遭到英國遠征艦隊防空火力擊落,也可能因為干擾或其他因素而墜海;不過阿根廷宣稱擊中了英軍航空母艦。這次交戰中阿根廷有兩架A-4C攻擊機被英軍Type 42飛彈驅逐艦賽克賽特號(HMS Exeter D-89)以海鏢防空飛彈擊落。

被飛魚飛彈擊中焚燬的英國國防動員船大西洋運送者號。

2.福克蘭戰爭:阿根廷克改裝艦載飛魚反艦飛彈成為岸基系統

阿根廷在福克蘭戰爭期間部署在史坦利港的MM-38飛魚反艦飛彈是拆自阿根廷

海軍艦艇,利用克難組裝的電腦與電子設備模擬飛魚飛彈的發射指令,飛彈發射器

軍艦舷梯架在拖車上。阿根廷稱這套克難的岸基系統為ITB

(上與下二張)福克蘭戰爭結束時,英軍在史坦利機場附近俘虜的阿根廷MM-38

飛魚反艦飛彈拖車,先前被用來攻擊過皇家海軍格拉摩根號驅逐艦。

在史坦利機場附近發現、發射過的MM-38飛魚反艦飛彈發射器。

5月2日阿根廷海軍旗艦貝爾格拉諾上將號(ARA General Belgrano)巡洋艦被英國核能潛艦擊沈之後,阿根廷水面艦隊立刻返回本土,整場戰役中再也沒敢進入英國在福克蘭周邊劃設的禁止航行區域,而這也使阿根廷船艦上的數十枚飛魚反艦飛彈無法再對英國遠征艦隊造成威脅。阿根廷海軍離開福克蘭之後,皇家海軍艦艇經常在夜間靠近,對島上史坦利機場以及阿根廷軍事設施實施砲擊,而岸上阿根廷砲兵難以有效還擊(皇家海軍MK-8自動艦砲的射控系統足以讓軍艦在20節航速下,在夜間對陸地定點實施夠精準的砲擊,而阿根廷陸軍的固定式榴彈砲無法迅速轉向瞄準移動中的軍艦)。

在5月中旬,阿根廷海軍駐守斯坦利港的埃德加多·奧特羅(Edgardo Otero)少將催促在本土的參謀研擬對策;為此,阿根廷海軍少將古爾特.阿拉拉(Gualter Allara)命海軍工程師茱利奧.佩雷茲(Julio Pérez)研究將阿根廷海軍船艦上的MM-38飛魚反艦飛彈運到福克蘭當作岸基飛彈的可能性。佩雷茲帶領的團隊在停在貝爾格拉諾將軍港、裝備了四枚飛魚反艦飛彈的美製桑納級驅逐艦ARA Segui上進行實驗,在短短15天內拼湊出一套克難的射控裝置裝置,利用電腦與電子設備模擬船艦射控系統向飛彈下達的發射指令(輸入介面是四條電話線),並稱之為ITB(Instalación de Tiro Berreta)。同時,佩雷茲的團隊也克難地製造了發射系統,使用兩輛拖車,其中一輛裝置拆自ARA Segui號驅逐艦的雙聯裝MM-38反艦飛彈發射器,使用軍艦的舷梯充當支架來固定發射箱(無法調整方位與俯仰角),而第二輛拖車則裝置ITB射控電腦以及一台發電機(取自一部1939年的探照燈的發電機)。每輛拖車重達5噸,因此需由兩架C-130運輸機空運(各裝一台拖車),而佩雷茲也自願前往前線來操作這套設備。由於英軍頻繁攻擊福克蘭的史坦利機場,前兩次空運嘗試都告失敗;在5月31日,兩架載運飛魚飛彈以及操作人員的C-130進行第三次嘗試,終於成功降落在史坦利機場。佩雷茲帶領的團隊(包括兩名民間人員)再家上島上陸軍第三砲兵大隊的人員,開始練習操作這套系統。

佩雷茲打算以島上現有的RASIT-E輕型砲兵雷達為飛魚反艦飛彈提供目標方位參數;而到了福克蘭島上,佩雷茲才發現RASIT的探測數據是以公尺和英里為單位來呈現,與飛魚飛彈所需的射控數據(以方位角、公里為單位)不符,因此佩雷茲的團隊只能以便攜計算機和換算表,靠人工轉換RASIT雷達獲得的數據後,再輸入ITB電腦。由於RASIT-E雷達探測軍艦的有效工作距離只有30公里,因此還需要靠島上AN/TPS-43長程雷達提供初始目標方位;AN/TPS-43雷達探測到的目標資訊被送到防砲作戰中心,透過海軍資料鏈分享到飛魚飛彈單位,然後利用部署在沿岸的RASIT對目標進行最終精確定位與追蹤,最後由佩雷茲率領的單位將RASIT提供的參數完成轉換,輸入ITB然後發射飛魚飛彈。

為了避免被衛星與空中偵查發現,這套克難飛魚飛彈系統一開始就要求能拆裝,白天偽裝掩蔽,在晚上才作業。每天1800天黑後開始組裝系統,組裝約需2.5至3小時,發射陣地由偽裝網和16英尺高的掩體保護;組裝完成後就等待機會射擊,到凌晨3至4時就拆解進行隱蔽。由於整套系統相當簡陋,龐大笨重的ITB機動性能不好,加上福克蘭島路況很差,因此整套系統只能在有鋪設馬路的史坦利港周邊。由於此系統無法調整俯仰與方位角,組裝完只能指向固定方位;飛魚飛彈沒有資料鏈,發射後無法上鏈更新目標參數,只能靠飛彈自己的小型雷達尋標器鎖定,而雷達尋標器無論工作距離以及視野角度都很有限。所以這套飛魚飛彈陣地能攻擊的水平方位只有2度,必須等待目標剛好進入這2度的狹窄範圍內才能發射。

英軍方面其實也考慮了阿根廷在福克蘭岸上部署飛魚反艦飛彈的可能威脅,並且認為是重大顧慮。英國遠征艦隊靠近陸地時,從岸上發射的飛魚反艦飛彈可能比從超級軍旗機發射更難防禦;超級軍旗機發射前必須開啟機上射控雷達鎖定目標,使英軍有機會從電子截收裝置獲得預警;但從岸上發射則可能透過各種雷達提供目標資訊(只需要確保飛魚飛彈接近時,目標有在尋標器搜尋範圍裡),且海島沿岸地形為雷達帶來嚴重雜訊干擾。英國艦隊在近岸環境下,連超低空飛行的阿根廷軍機都難以鎖定,何況是小得多的飛魚反艦飛彈。由於法國當時沒有發展岸基飛魚反艦飛彈系統,因此英國也猜測阿根廷如要這麼做,必然只能將軍艦上的MM38飛魚反艦飛彈拆下來改裝,且同樣判斷這樣的改裝系統必然十分笨重,只能在有道路的範圍內運作。又,陸地背景環境會嚴重干擾搜索雷達(無論對於岸上搜索雷達或目標軍艦上的雷達),因此英方判斷阿根廷可能的部署位置一定是盡量避免面對陸基;依照前述假設,英方判斷阿根廷如在岸上部署飛魚反艦飛彈,應該會部署在史坦利機場以東的彭布羅克角(Cape Pembroke,福克蘭東島的最東端),該處視野最好。由於英軍不知道阿根廷改裝的岸基飛魚反艦飛彈不能轉動,因此將史坦利港南側水域以彭布羅克角為圓心、順時針從方位020度到220度、半徑20英里的圓弧形區域,全部劃為飛魚飛彈的危險區,命令在此行動的遠征艦隊船艦應盡量避開這一區域。據此,英方認為船艦較為安全的岸轟砲擊作業區域,是在福克蘭東島(East Falkland)以南和哈利特灣(Harriet Cove)以南的區域;這兩區水域雖然都有面臨近岸礁石、海帶與阿根廷火炮等威脅,但這些遠不如反艦飛彈致命(陸軍野戰榴彈砲無法迅速轉向,幾乎沒有機會還擊不斷在運動的軍艦)。不過實際上阿根廷部署IBT的位置,是在彭布羅克角西南10公里外的以利莎灣(Eliza Cove),使得英軍估計的阿根廷飛魚飛彈威脅範圍與實際上有所偏差。

在5月27日到28日夜間,皇家海軍Type 21巡防艦復仇者號(HMS Avenger F185)在哈莉特灣以南執行對史坦利港進行例行性的騷擾性砲擊,艦上人員在28日夜間發現有火光和疑似飛彈呼嘯的聲音經過附近;當時復仇者號並未進入阿根廷火炮與地對空飛彈射程內,而隨後英軍在島上偵察的特種單位也是回報疑有岸基飛彈陣地,因此英軍判斷這很可能是一枚岸基發射的飛魚反艦飛彈。得知這項情報後,英國遠征艦隊立即撤回了在史坦利灣附近作業的Type 31巡防艦活躍號(HMS Active F171)以及Type 42飛彈驅逐艦卡爾地夫號(HMS Cardiff D108)驅逐艦,暫時停止在史坦利港附近的海軍活動。不過實際上依照阿根廷的資料,改裝的ITB是在5月31日才空運到島上,爾後也無法查明復仇者號當時看到的究竟是什麼;也由於英軍發現疑似岸基飛魚反艦飛彈的活動,暫時停止對史坦利港與機場的夜間艦砲轟擊壓制,這很可能是載運IBT的阿根廷C-130能在5月31日成功降落該島的原因,也因此岸基飛魚飛彈確實存在於島上了。

由於阿根廷將ITB作業時間限制在夜間,只能在白天作業的英國遠征艦隊海獵鷹戰鬥機與山貓直昇機都無法察覺任何跡象。英國也曾試圖引誘阿根廷岸基飛魚飛彈暴露陣位,派遣Type 42驅逐艦埃克賽特號(HMS Exeter D89)到史坦利機場以南海域飛魚飛彈射程以外,然後由該艦出動山貓直昇機攜帶角反射器,在英軍認為可能陣地的彭布羅克角以南來回飛行,使它在雷達上看起來像是一艘正在執行岸轟的軍艦,誘使阿根廷飛魚反艦飛彈陣地開火,但此舉並未奏效。英軍也試過壓制阿根廷的岸基雷達,並認為最可能負責標定的是阿根廷的AN/TPS-43,於是派出火神轟炸機攜帶百舌鳥反輻射飛彈進行攻擊。然而,阿根廷軍探測到英國軍機來襲時,雷達都會進入電磁靜默,且陣地周圍都有掩體,使得反輻射飛彈無法直接命中雷達造成足夠破壞;雖然在英軍多次攻擊中,AN/TPS-43雷達並非毫髮無傷,但每次都可修復並繼續工作。

隨著英軍在福克蘭主島的地面攻勢越來越接近戰略重地史坦利港,阿根廷守軍的密度與強度都在提高,而英軍地面部隊與登陸地點(聖卡洛斯灣)橋頭堡之間的補給線也在拉長,補給難度越來越高(原本打算用於支援地面作戰的CH-47運輸直昇機,絕大多數都隨大西洋運送者號沈入海中,而英軍其他直昇機能運輸的陸軍105mm榴彈砲數量比較有限),因此地面部隊對於艦砲火力支援的需要也越來越高。在這樣的情況下,皇家海軍船艦只能冒著飛魚飛彈的風險靠近陸地提供火力支援,同時盡量避開或減少在飛魚飛彈可能危險區的時間。

在6月6日凌晨,阿根廷IBT飛魚飛彈系統得到第一次實戰機會:在0100時,RASIT雷達鎖定了一個海上目標,第一枚飛彈卻無法啟動。佩雷茲立刻改用另一枚飛彈,但這枚發射升空後卻失控向右急轉落海。之後檢查認為第一枚飛彈可能因為助推火箭缺陷而無法點火,第二枚飛彈則是因為克難拼湊的ITB穩定性不佳,每次發射後,重新輸入數據和發射下一枚之間需要等待20分鐘,如此電容器才有足夠能量將發射數據成功輸入系統。佩雷茲團隊早已知道這個限制,但他們在第一枚飛彈失效、準備第二枚飛彈時是依靠感覺計時,因為緊張而錯估時間,第一枚發射失敗不到10分鐘後就發射第二枚,輸入數據時自然發生錯誤。數天後,阿根廷空軍又突破封鎖,將兩枚MM-38飛魚飛彈運到島上;補充飛彈之後不久,佩雷茲發現ITB的穩壓二級管燒壞了(這是全系統唯一的英國製零件);隨後他們在福克蘭島上阿根廷軍方的英國製虎貓(Tiger-Cat)地對空飛彈系統找到完全相同的零件,才讓ITB恢復運作。阿根廷前後總共以C-130H運輸機空運八枚MM-38飛魚反艦飛彈至史坦利機場。皇家海軍也注意到來自岸上的飛魚飛彈威脅後,遂在史坦利港南方水域設置約25海里的禁止航行區域以策安全。

在6月12日凌晨,這套飛魚飛彈系統獲得第二次接戰機會;在凌晨0200時,RASIT雷達在28至29公里距離上(接近探測極限)捕捉到一個目標; 經過先前的經驗與無數次演練,這次佩雷茲團隊這次成功透過ITB射出一枚飛魚反艦飛彈。幾分鐘後,遠處海面出現一道短暫亮光,然後出現爆炸火光。被飛魚飛彈擊中的是正在史坦利港外支援地面作戰的皇家海軍格拉摩根號驅逐艦(HMS Glamorgan D-19),命中該艦左舷機庫部位並引發火災。但該艦的水密與動力都沒受損,撲滅火災後撤退。 

攻擊格拉摩根號之後第二天,佩雷茲的團隊重新佈署ITB時,起重機發生故障,根本無法組裝飛彈與設備,因此ITB停止運作。此時,阿根廷軍在史坦利港外圍幾乎所有陣地都被英軍拿下,阿根廷敗局已定,就算能再用ITB再擊中一、兩艘英國船艦,也無法阻止英軍地面攻勢。所以,佩雷茲團隊停止修復ITB的努力,打算將之銷毀準備,但這被阿根廷海軍少將埃德加羅.奧特羅阻止,他希望將ITB完整保留給英國,讓英國明白阿根廷在戰爭中做出的努力。在6月14日, 阿根廷軍宣佈投降,英軍也繳獲了這套ITB設備,隨後予以銷毀。 

總計福克蘭戰爭期間,阿根廷三度以飛魚飛彈進行襲擊,共發射5枚空射的AM-39與2枚岸基的MM-38,擊沈英國兩艘船艦、擊傷一艘的戰果 ,成功率不錯。

據信在福克蘭戰爭期間,英國透過外交手段,從法國手中取得了能讓阿根廷飛魚飛彈失效的機密參數,例如干擾雷達尋標器的方式。在2005年11月22日,英國衛報(The Guardian)報導,在1982到1984年固定與當時法國總統法蘭索瓦.密特朗(François Mitterrand)會面的精神分析師阿里.馬古迪(Ali Magoudi)在他新出版的書中,透露許多密特朗任內的內幕,包括福克蘭戰爭期間英國首相柴契爾與密特朗的交涉。在1982年5月7日英國首相柴契爾與密特朗總統會面(密特朗比原訂時間晚到超過45分鐘);柴契爾為了5月4日阿根廷以超級軍旗攻擊機發射飛魚反艦飛彈擊中雪菲爾號的事情,暴怒地責怪密特朗(兩者都是法製武器),並威脅如果法國不交讓飛魚飛彈失效的機密參數,她就會下令對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Buenos Aires)投擲核子武器。密特朗形容,沒有人能對付這個孤島症候群且肆無忌憚的女人,她敢為了幾個人煙稀少的小島而威脅發動核戰。密特朗表示,他當然讓步了,向英國提供飛魚飛彈的機密參數,否則他深信「柴契爾早已按下核武按鈕」。 

3.兩伊戰爭:伊拉克空軍

阿根廷空軍的超級軍旗機,掛載一枚AM-39空射反艦飛彈。 

兩伊戰爭期間伊拉克向法國訂購的幻象F-1EQ5戰機,注意右側機翼下掛載一枚AM-39反艦飛彈。

先前外界都認為1987年5月發射兩枚飛魚飛彈誤擊史塔克號(USS Stark FFG-31)的是伊拉克幻象F-1EQ5

戰機,但實際上幻象F-1EQ5戰機只能攜帶一枚。

1987年5月17日夜間真正發射兩枚飛魚飛彈誤擊史塔克號的是圖中這架經過改裝的Falcon 50

商務機「蘇珊娜」(Susanna),機首加裝射控雷達,機上可掛載兩枚AM-39反艦飛彈。

此照片攝於1989年,該機機腹下方又增設一個掛載點,可加掛一個Harold側視雷達。

同樣在1980年代的兩伊戰爭中,伊朗與伊拉克也以手頭上的飛魚飛彈互相攻擊,多次擊沈、擊傷對方艦艇。兩伊戰爭末期進入油輪戰階段時,飛魚飛彈也被用來攻擊行經波灣的油輪。在1987年5月17日,一架伊拉克 軍機發射的兩枚飛魚飛彈擊傷在當地值勤的美國海軍史塔克號(USS Stark FFG-31)飛彈巡防艦,再度引起各國海軍關注(詳見美國海軍派里級飛彈巡防艦一文)。 早年都認為誤擊史塔克號的伊拉克軍機,是能攜帶飛魚飛彈的幻象F-1EQ戰機,然而實際上當時伊拉克空軍能攜帶飛魚飛彈的幻象F-1EQ5,一次只能掛載一枚飛魚飛彈;直到史塔克號遇襲事件之後,伊拉克才在同年稍晚時開始接收能攜帶二枚飛魚飛彈的幻象F-1EQ6。多年後,依照當時進行這次任務的伊拉克飛行員透露,其實當時他是駕駛伊拉克空軍一架經過修改、可發射飛魚反艦飛彈的Falcon 50商務機(民用註冊編號為 YI-ALE)攻擊了史塔克號,該機原本是伊拉克空軍VIP專機。在1986年,伊拉克空軍連番空襲伊朗原油出口重地Khark 島之後,伊朗開始以更南方、位於下波斯灣的Sirri島作為油輪停靠、輸出原油的基地,這裡距離伊拉克空軍最近的基地超過750公里,超過了伊拉克大部分軍機的作戰半徑。當時伊拉克空軍幻象F-1Q5理論上可以透過空中加油飛抵Sirri島附近,但這會洩漏此機擁有空中受油能力的機密。伊拉克空軍首先在這架YI-ALE專機加裝照相系統,飛近Sirri島進行偵察(由於該機採用一般民航機的航道與飛行方式,使伊拉克方面雷達難以察覺),使得伊拉克空軍的幻象F-1機群得以在1986年8月12日首度成功空襲Sirri島;基於這次成功之後,伊拉克空軍提出更大膽的構想,以訓練幻象F-1飛行員使用飛魚飛彈為由,要求法國達梭為伊拉克空軍改裝這架專機,加裝與幻象F-1EQ相同的Cyrano IVM射控射控雷達與飛魚反艦飛彈控制系統,能掛載兩枚AM-39飛魚反艦飛彈;此機的改裝作業在1987年1月完成,2月9日交付伊拉克空軍,當時伊拉克空軍稱此機為「蘇珊娜」(Susanna),能攜帶兩枚飛魚飛彈並飛至Sirri島附近水域攻擊伊朗油輪。

在1987年5月17日夜間,這架改裝過的「蘇珊娜」商務機接到任務指令,攜帶兩枚AM-39飛魚飛彈從巴斯拉東南45公里處的華達空軍基地起飛,進行了首次實戰任務;「蘇珊娜」沿著伊拉克幻象F-1的例行航線飛行(起飛後向南非行,先沿著平行科威特和沙烏地阿拉伯海岸一路飛向巴林以北的一個導航點,然後左轉90度飛向伊朗)。接近伊拉克宣布的禁航區之後,「蘇珊娜」開啟雷達搜索海面,不久雷達螢幕就出現一個光點。依照以往經驗,這位伊拉克飛行員認為這個目標沿著禁區邊緣航行,看起來要隨時進入禁區,遂認為是一艘企圖規避攻擊的伊朗船隻,因此這位伊拉克飛行員就對這個目標發起攻擊,射出兩枚AM-39飛魚反艦飛彈,發射完畢後力立刻急轉彎向北脫離返航;然而,這個被伊拉克飛行員認為是伊朗貨船的目標,就是美軍史塔克號飛彈巡防艦。為了不讓美國得知伊拉克空軍是用一架改裝的商務機攻擊了史塔克號並造成37名美國海軍人員喪生,伊拉克方面對「蘇珊娜」實施嚴格保密,絕不讓外界得知該機的存在,而當時伊拉克外交部的對外說辭也表示這是伊拉克軍機所為,試圖掩蓋事實。

在1988年,伊拉克對「蘇珊娜」更進一步改裝,在機艙內增加油箱來進一步延長航程,並在機上再增加一個掛載硬點,可以加裝法製Harold側視雷達;經過進一步改裝後,「蘇珊娜」能攜帶兩枚飛魚飛彈飛與Harold雷達從Saddam基地起飛,至地中海區域進行攻擊或偵察任務,不過兩伊戰爭結束前,該機再也沒有實戰機會。1991年波斯灣戰爭中,伊拉克在面臨美國為首的多國聯軍的壓倒性空中攻勢面前,選擇讓這架擁有特殊能力的「蘇珊娜」飛至伊朗尋求庇護,而伊朗則扣押了戰爭期間所有伊拉克飛至伊朗的軍機作為先前兩伊戰爭的「賠償」;而這架能發射反艦飛彈的「蘇珊娜」飛機就此下落不明。

在1988年5月14日,當時全球最大的海上巨人號(Seawise Giant)油輪在波灣荷姆斯海峽遭到伊拉克超級軍旗機發射的AM-39飛魚飛彈擊沈。

其他

在1991年2月16日第一次波斯灣戰爭期間,一架隸屬於美國海軍佛斯特號(USS P. F. Foster DD-964)驅逐艦的SH-60B反潛直昇機以雷達鎖定一艘伊拉克快艇,並導引科威特巡邏艇Istiqlal發射一枚飛魚反艦飛彈加以攻擊,而Istiqlal號隨後也以76mm快砲攻擊這艘伊拉克快艇,不過戰果不明。

小結

英國海軍雪菲爾號和美國海軍史塔克號被擊中前,艦上雷達都沒有即時偵測到來襲的飛魚飛彈,足見這類體積小巧、掠海飛行的第二代反艦飛彈,本身並不容易防範;而這兩件事件便刺激各國海軍提升船艦偵測能力、加快防空系統反應速度並配備自動化近迫武器系統,同時也著重船艦耐火與損管能力,例如先前廣泛用於作戰艦艇的鋁合金上層結構就被捨棄,艦內電纜、裝潢也改用不易燃、不產生毒煙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