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洛卡近迫武器系統

 

(上與下)西班牙自行開發的馬洛卡近迫武器系統。

 

──by captain Picard

 


  

西班牙開發的馬洛卡(Meroka)是國際間非常獨特的一種近迫武器系統 ,由巴贊廠(Bazan,後來成為Fabrica de Artilleria Bazán - FABA )開發,其名稱來自於德文的多管火砲(Mehrrohrkanone)。馬洛卡於1980年代服役,裝備於西班牙亞斯都利亞親王號航空母艦(Principe de Asturias R-11)、巴里阿利級(Baleares class)/聖塔瑪麗亞級(Santa Maria class)飛彈巡防艦上,日後西班牙新造的主戰艦艇都一律配備此一近迫武器系統。

馬洛卡的砲座整合有12門Oerlikon 20mm 120倍徑單管機砲,射擊時分成四組(每組三門)輪流開火,12門機砲只需0.08秒就能完成一輪12發砲彈的齊射。採用單管機砲組的優點是射擊時能瞬間達到最大射速,反觀旋轉機砲則需要1~2秒的加速時間,故前者能在短時間內投射最多彈藥,避免錯失攔截時機。由於每管機砲射速為2700~3600發/分,故馬洛卡的整體理論射速高達17280發/分。馬洛卡的 砲座型號為SPG-M2B,砲塔全重(含彈藥)4.5ton,使用脫殼穿甲彈(APDS-T)時,砲口初速1290m/s, 面對反艦飛彈時能在1500m外首度命中目標,在500m的距離將之完全摧毀。砲塔水平旋轉範圍360度,水平旋轉速率90度/秒,砲管俯仰範圍-15~+85度,下甲板彈艙容量為720發。

馬洛卡運作時,光電偵蒐儀與搜索雷達的資料會自動傳送至射控系統的數位電腦 進行計算;從目標標定、電腦完成解算射擊到備便開火,反應時間只需3.5秒;整個運作過程完全自動化,無須人力介入。馬洛卡的射控採用開放式回路(Open loop),要等到首批砲彈越過目標後才根據雙方誤差進行修正,不能在首批砲彈抵達前就修正後續射擊的參數。

射控方面,最初馬洛卡採用的射控雷達與砲塔分離,搭配一座Selenia RAN-12L低角度搜索雷達作為先期搜索;爾後直接在砲塔上方安裝一具 美國洛克西德(Lockheed Electronics)的PVS-2 Sharpshoote I頻都卜勒搜索雷達(有效偵測距離約5000m),日後改良時再加裝於砲塔頂加裝一具以色列ENOSA提供的光電偵搜儀 (整合紅外線熱影像儀與自動追蹤電視攝影機)來強化目標識別與電子反反制能力,此一改良型稱為馬洛卡2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