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旋級核子動力彈道飛彈潛艦

法國海軍凱旋級核能彈道飛彈潛艦 的二號艦 Le Temeraire(S-617)。

本級艦出道的時間以及作戰能量都與英國先鋒級核能彈道飛彈潛艦相仿。

凱旋級首艦凱旋號(Le Triomphant S-616)下水的畫面,注意艦尾的噴泵推進器。

 存放在法國國防裝備總局(Direction Générale de l’Armement,DGA)流體測試中心的凱旋級核能彈道飛彈潛艦試驗船模。

一艘凱旋級正在進港。

由後方看一艘凱旋級

(上與下)一艘在大洋上浮航的凱旋級。

 

凱旋級使用的M51潛射彈道飛彈

一艘凱旋級正在基地裡裝填M51彈道飛彈。

 

建造中的凱旋級四號艦可怖號(Le Terrible S-619)。 可怖號的內部電子系統作了諸多改良,

並且更換新型M-51彈道飛彈。

建造中的第四艘凱旋級彈道飛彈潛艦可怖號(Le Terrible S-619)的K15反應器,由DCNS推進系統

分部建造完成之後,在2006年運到不列斯特的造船廠準備裝艦。

可怖號(Le Terrible S-619)在2008年3月下水前的畫面,注意艦體兩舷的大型低頻被動陣列聲納。

(上與下)浮航中的可怖號(Le Terrible S-619

(上與下)一艘凱旋級的圖書室、官廳等生活設施。

 

──by captain Picard

艦名/使用國 凱旋級核子動力彈道飛彈潛艦/法國

(Le Triomphant class)

承造國/承造廠 法國/Cherbourg Naval Dockyard,Brest
尺寸(公尺) 長138 寬12.5 吃水10.6
排水量(ton) 浮航12640 潛航14335
動力系統/軸馬力

核能電力推進

GEC Alsthom Type K-15壓水式核子反應器*1/201153

蒸汽渦輪推進電動機*1/40900

SEMT-Pielstick 6 PA4 V200 SM輔助柴油機*2/1876

噴射幫浦推進器*1

航速(節) 浮航20

潛航25

續航力(海浬) 無限制
最大潛深 超過500
水面偵測/反制系統 Thales I頻平面搜索雷達*1

Thomson CSF DR-3000U電子支援系統

水下偵測/反制系統

Thomson Sintra DMUX-80整合聲納系統(包含艦首球形陣列聲納、艦側被動陣列聲納、DUUX-5被動測距聲納、DSUV-23拖曳陣列聲納、音響信號截收器等)

DUSV-62極低頻被動陣列聲納*1

作戰系統 SAD戰略資料系統

SAT戰術資料系統

DLA-4A戰術武器射控系統

SYOBS戰鬥系統(S-619)

乘員 110
艦載武裝

彈道飛彈發射管*16(S-616~618: 服役初期使用M-45彈道飛彈。S-619:使用M-51彈道飛彈,前三艘在2015年之前陸續完成換裝)

533mm機械彈射式魚雷發射器*4(管內裝填四枚,艦內可攜帶14枚,使用ECAN L5 Mod 3魚雷與AS-39飛魚反艦飛彈)

數量 共四艘
艦名 安放龍骨 下水時間 服役時間
S-616 Le Triomphant 1989/6/9 1994/3/26 1997/3/21
S-617 Le Temeraire 1993/12/18 1998/1/21 1999/12/23
S-618 Le Vigilant 1996/1 2003/9/19 2004/11/26
S-619 Le Terrible 2000/10/24 2008/3/21 2010/9/20

 


 

為了取代第一代的無疑級(Le Redoubtable class)、堅強級(L'Inflexible class)核能彈道飛彈潛艦,繼續維持法國的戰略核子武力,法國在1980年代開始規劃第二代核子動力彈道飛彈潛艦(SNLE-2G) ,以及配套的M-5彈道飛彈,成為凱旋級(Le Triomphant class)。最初法國預計建造六艘凱旋級,前三艘均配備16枚彈道飛彈;而後三艘改良型的艦體長度增為171m,預計配備24枚彈道飛彈,與全球最大的核子動力彈道飛彈潛艦──美國俄亥俄級並駕齊驅。不過由於東西冷戰在1990年代初期結束,相互保證摧毀的時代不復存在,所以凱旋級的數量就被縮減為四艘,全部都搭載16枚彈道飛彈。

首艦凱旋號(Le Triomphant S616)在1986年6月9日在DCN位於瑟堡(Cherbourg)的船廠切割第一塊鋼板,然而整個計畫很快就開始落後與超支(1989年6月9日安放龍骨正式進入建造階段)。在1991年8月,凱旋號的後部推進系統船段開始建造,此船段的前、後部分別在1992年1月與4月完成焊接;法國海軍在1992年5月任命凱旋號的艦長,該艦在1993年7月完成艦體外部組裝,在1994年3月26日下水,同年6月進行首次潛航測試,在1995年1月4日的潛航測試中首次達到設計的最大深度,1995年2月首次進行水下彈道飛彈發射測試。在1995年6月,凱旋號在瑟堡的船廠進行測試後改進(Post-Testing Upgrades)作業,然後展開第一階段海試,進行持續5週的航行(連續潛航1300小時);完成此次試航後,凱旋號在瑟堡花費5個月進行必要的維護與調整,並裝載武器測試所需的5枚操雷、一枚SM-39飛魚反艦飛彈與11枚魚雷模型;在隨後的武器測試中,凱旋號的魚雷發射系統成功進行15次射擊,最後一次是SM-39反艦飛彈的試射。在1996年3月7日,凱旋號進行第二階段海試,在7月12日進行核子推進系統的最後測試,在8月26日進行最終的武器系統測試,最後在1997年3月21日成軍。最後凱旋號實際成本比原訂超支60%,而且比戴高樂號核子動力航空母艦還貴四成,成為法國海軍最昂貴的艦艇。依照2010年幣值,凱旋號的造價約42.82億歐元。

 

(上與下)凱旋級首艦凱旋號(Le Triomphant S-616)下水的畫面,注意艦尾的噴泵推進器。

凱旋級凱旋級的造型相當傳統,採用淚滴型艦殼、單軸與十字形尾翼,前水平翼位於帆罩上,與美製潛艦十分類似。本級艦的艦體由 法國HLES 100高張力耐壓鋼板製造(屈服強度約980MPa),實用潛深超過500m,居西方彈道飛彈潛艦之冠。凱旋級在靜音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艦體外型平滑、盡量減少表面不必要的突出物以降低阻力,艦面並敷設能隔絕本身噪音並吸收敵方主動聲納波的隔音瓦。法國海軍宣稱凱旋級的噪音低於美國俄亥俄級,甚至比海洋背景雜訊還低。動力方面,凱旋級採用與紅寶石級攻擊潛艦相同的核能電力推進方式以降低噪音,動力核心為一具GEC Alsthom(現在屬於AREVA集團)的Type K-15一體式自然循環壓水式核子反應器(PWR),這是由紅寶石級的CAS 48整體式反應器進一步發展而來,功率達150MW(201153軸馬力),熱交換系統的自循環比率約30%,驅動 一組功率30.5MW(40900馬力)的渦輪發電機 來帶動推進器 ;此外,反應器產生的蒸汽也帶動另一個蒸汽渦輪來產生船艦運作所需的電力。

K-15是種一體化自然循環壓水反應器,包括爐心、蒸氣產生器、穩壓器、主循環泵等一次迴路設備都集成在反應器壓力容器之內,不僅可縮減體積(反應器壓力容器高度為10m,直徑為4m),而且將所有反應器帶有輻射污染的冷卻水都在反應器壓力容器之內進行循環,大大降低因冷卻劑泄露導致放射性物質外洩的風險。K-15反應器的一次蒸汽迴路中,介質溫度為攝氏250度,壓力約133kg/cm2。 凱旋級捨傳統螺旋槳推進器,使用一具噴泵浦推進器,法國海軍宣稱其航行噪音只有前一代堅強級彈道飛彈潛艦的1/1000(約降低30分貝)。此外,本級艦的輪機裝備都安裝於彈性基座上以減低噪音與震動 ,各機電裝置與管路、電纜外部也以噪音減震襯套來與外部隔絕。除了核子反應器外,本級艦還擁有兩具功率各700KW(938馬力)的SEMT-Pielstick 6 PA4 V200 SM柴油機,作為備用的發電、推進動力來源。凱旋級的水面航速為20節,水下航速25節,水下持續巡航時間為60天。 K-15反應器使用與法國商用核電廠類似的低濃度鈾燃料(Low Enriched Uranium ,LEU),鈾235濃度約為7~20%,燃料棒更換週期為十年;相較於英國、美國核子潛艦反應器使用鈾235濃度超過93%的高濃度鈾燃料(Highly Enriched Uranium ,HEU),法國核潛艦使用的LEU燃料輻射劑量較低(因此可相對節省防護屏的體積重量)、安全性高,然而核燃料的使用週期就短得多,在服役生涯需要進行更多次數的更換反應器燃料工程,不僅耗時昂貴,而且每次切割船體耐壓殼就可能導致潛航深度降低。K15反應器的外層表面還鍍有生物防護層,法國方面宣稱反應器正常工作狀態下就可達到最大功率,而反應器周圍的輻射與自然輻射也相差無幾,整體可靠性和安全性還超過民用核子反應器。

凱旋級的控制室。

一艘建造中的凱旋級。

凱旋級的主要射控系統包括負責控制彈道飛彈的戰略資料系統(Strategic Data System,SAD),以及控制自衛武裝的戰術資料系統(Tactical Data System,SAT)與DLA-4A射控系統。電子系統方面,本級艦配備Thalas的I頻平面搜索雷達與的DR-3000U電子支援系統,聲納則為Thomson CSF(現為Thales Underwater Systems)的DMUX-80聲納系統,整合有艦首球形陣列聲納 (這是法國開發的第一種潛艦用球型陣列)、艦側被動陣列聲納、DUUX-5被動測距聲納、一具DSUV-23拖曳陣列聲納、音響信號截收器等,此外還擁有一套DUSV-62極低頻長距離被動陣列聲納。通訊方面,凱旋級擁有TUUM高/低頻(HF/LF)水下通訊系統,能隨時接收上級的作戰指令。

自衛武裝方面,凱旋級的艦首兩側配備四具533mm氣壓活塞連桿彈射式魚雷管 ,並由DCN Ruelle公司提供的SWHLS武器裝載控制系統來操控 ,總共能攜帶18枚魚雷或反艦飛彈,主要使用彈種為ECAN L5 Mod 3電力推進魚雷與AS-39飛魚反艦飛彈。 前三艘凱旋級服役時裝備16枚M-45潛射彈道飛彈(見下文),最後一艘則開始使用新開發的M-51,隨後前三艘再陸續換裝。 建造四艘凱旋級、日後換裝M51彈道飛彈以及配合擴建基地設施的總經費約150億歐元,其中四號艦可佈號約花費25億歐元。

1990年代歐洲各國的國防預算都被大砍特砍,法國就是個很好的例子,許多新一代武器系統的研發與部署都遭到大幅度的刪減與延後,凱旋級潛艦也不例外,除了數量縮減外時程也頗有延誤。首艦凱旋號(Le Triomphant S-616)在1997年3月服役,二號艦於2000年服役,較原先預計的晚了一年;三號艦原先預計在2002年服役,後來延至2004年;第四艘原先預計在2005年服役,不過 最後延遲到2010年(該艦於2008年3月21日下水)。 由於服役時程大幅延後,凱旋級的四號艦可佈號(Le Terrible S-619)得以引進諸多改良科技,包括預定被法國新一代梭魚級(Barracuda class)採用的SYBOCS戰鬥系統、含有雷射陀螺儀的新型導航系統、新聲納、計算處理與顯控台等等,以及新的M-51彈道飛彈。

在2001年10月18日,法國海軍艦隊支援勤務宣布,DCN準備為1997年服役的凱旋號進行首次大翻修(Indisponibilité pour Entretien et Réparations,IPER,英文Unavailability for Maintenance and Repair),包括檢查翻新艦體結構與輪機、更換核子燃料以及更新彈道飛彈,執行地點在Ile Longue的船廠設施,工程從2002年2月2日展開,為期29個月。在2004年8月,法國媒體L'Humanité一則標題為「"Pas si Triomphant que ça」的頭條報導宣稱,在1997年底,一枚凱旋號搭載的M45飛彈的核子戰鬥部就發生外洩,在2004年又發生核反應器外洩;法國官方壓抑了這些消息,並表示當時凱旋號的反應器處於停機狀態,根本不可能外洩。

在2009年2月3日凌晨,凱旋號在大西洋剛結束一趟70天任務期、於返航途中,與英國先鋒級核能彈道飛彈潛艦首艦先鋒號(HMS Vanguard S-28) 在水面下發生碰撞(當時凱旋號結束一趟70天任務期,正在返航途中)。由於兩艦係於低速航行時碰撞,因此並沒有造成致命的損壞,兩艦的核子動力系統也安然無恙,人員也無傷亡。 凱旋號以艦首撞擊先鋒號的艦體,導致凱旋號的艦鼻聲納音鼓毀損,右舷帆罩部位也有損傷,而先鋒號艦體也出現一道明顯的傷痕;碰撞事故之後,兩艦都靠著自身 動力、在各自水面艦艇的伴護下回港。由於凱旋號與先鋒號都是雙方最新型核能彈道飛彈潛艦,均擁有極佳的靜音能力, 而且都處於十分寂靜的低速航行狀態,故推測雙方的被動聲納無法即時發現彼此的存在,進而導致碰撞事故。 由於彈道飛彈潛艦以保持自身隱密為第一要務,不會去追蹤其他國家的潛艦,因此兩個盟邦的彈道飛彈潛艦 在茫茫大海中發生碰撞,可謂十分離奇。

 

M-51潛射彈道飛彈

(上與下)在陸地測試場進行水下點火發射測試的M-51彈道飛彈。

凱旋級艦最重要的武裝──16枚彈道飛彈發射筒位於艦體中段。 法國最初打算用於凱旋級的彈道飛彈,是從1988年展開研發的M-5,其射程與籌載性能指標都與全球最先進的美製D-5三叉戟-II潛射彈道飛彈同級 甚至領先。與M-5一同發展的是TN-76機動重返載具(Maneuverable Re-entry Vehicle,MARV),其核子彈頭威力相當於10萬噸黃色炸藥。由於TN-76比TN-75更小型輕量化,每一枚M-5最多能攜帶12枚TN-76 MARV,而攜帶TN-75時只有六枚;不過由於冷戰結束後核威懾需求大減,法國在1992年以後還是決議M-5只配備六枚TN-76戰鬥部,其餘空間用來攜帶誘餌等裝置。M-5有效射程達11000~12000km,如僅搭載一、兩枚TN-76時則擁有14000km的最大射程。在1991年7月,法國全面展開M-5的研發工作,一開始原訂同時發展潛射與陸基(位於地下發射井)的型號,稱為混合型MS5;不過在1996年法國更改核威懾戰略,廢除陸基彈道飛彈,只保留潛射彈道飛彈以及由軍機投射的戰術性核武,因此所謂的混合型MS5就遭到取消,只剩下潛射版。

由於M-5研發時程趕不上凱旋級的服役,法國海軍決定讓前兩艘凱旋級先裝備Aerospatiale(現為歐洲航太防衛集團(EADS)的一員) 的M-45彈道飛彈,爾後第三艘也如此配置。M-45為先前無疑級、堅強級配備的M-4彈道飛彈的改良型, 使用三 級固態火箭推進,射程6000km(M-4為5300km),長11.05m,直徑1.93m,發射重量35公噸(M-4為36公噸級),導航系統中整合Thales生產的數位電腦,每枚M-45配備六枚TN-71單目標多彈頭重返大氣載具(Multiple Re-entry Vehicles,MRV)或六枚TN-75多重目標獨立重返載具(Multiple Independenty Targetable Re-entry Vehicle,MIRV),其中TN-75在1992年推出,其重返大氣裝置擁有一定程度的雷達匿蹤能力,並具備較為成熟的突防能力。每具TN-71的核子彈頭威力相當於15萬噸黃色炸藥 (kt),圓週誤差公算(CEP)約500m。TN-75的核子彈頭則有10萬噸級黃色炸藥的威力,而且具有與美國核子彈頭同級的微型化設計、精良的匿蹤科技並搭配先進輔助突穿器,法國號稱現役雷達幾乎不可能偵測到重返的TN-75,足以突破現有的任何彈道飛彈防禦系統 。在1986年3月,法國成功試射了一枚M-4,彈著點距離發射處約有6000km;雖然法國對外宣稱這是M-4的試射,但由於飛行距離長達6000km,外界認為這可能是M-45的首次試射。在1999年5月,凱旋級的二號艦(Le Téméraire  S617)成功進行一次M45彈道飛彈的水下試射。1995年到1990年代末期法國不顧國際反彈,公然進行一系列核子試爆,目的應該就是為了驗證TN-75的性能。在2004年6月2日,凱旋級彈道飛彈潛艦警戒號(Le Vigilant S-618)在法國Brittany南部海域進行了一次M-45彈道飛彈射擊,飛彈落在法屬幾內亞(French Guiana)附近的海域。在2005年2月1日,首艦凱旋號在大西洋上成功試射一枚M45彈道飛彈。

由於M-5的研發成本實在過於昂貴,加上限武條約禁止各國開發極難反制的MARV,法國只好在1996年左右停止開發TN-7 MARV,同時簡化M-5的設計,先沿用TN-75戰鬥部,稱為M-51。由於經費問題,M-51的研發工作推遲八個月,隨後在1997年正式開始執行,依照原訂計畫是在2010年服役。最早服役的M-51沿用TN-75戰鬥部 ,一枚M51能裝備六沒左右的T-75;而法國又繼續開發用來接續TN-76的海洋核子彈頭(Tête Nucléaire Océanique,TNO),屬於MIRV,擁有先進的匿蹤技術 以及複雜多變的彈道,搭配大量先進輔助突穿器來增強突防能力,重量從TN-75的150kg減為100kg(包含重返載具的總重為500kg),但威力增為15萬噸黃色炸藥級,每一枚M-51能搭載10枚(實際上應只配備六枚,其餘空間用來攜帶誘餌等突防裝置);換裝TNO戰鬥部的M-5稱為M-51.2,基於TN-76戰鬥部而重新設計優化了飛彈的第三級, 原訂在2015年服役。最後一艘凱旋級可佈號(Le Terrible S-619)是第一艘建成時就配備M-51彈道飛彈的潛艦,爾後前三艘本級艦配合各艦進塢大修期間進行換裝工程,原定在2015年全數完成(爾後有所延誤)。

M51彈道飛彈項目耗資約80億歐元,其中研發經費佔了50億。以上還不包括法國為了研發、實驗M51相關項目而投資建造的實驗設施、核子戰鬥部以及彈道飛彈追蹤船等,例如開發TNO核子戰鬥部的模擬器耗資12億歐元。為了研製M-51,法國興建許多在歐洲絕無僅有的基礎實驗設施,這些包括位於法國南部土倫軍港附近的水下測試平台「鯨」,用來進行全尺寸靜態彈道飛彈模型的水壓力破壞測試,以及進行發射管、噴氣系統、隔板、控制指揮系統等各單元原型的水下測試。M-51彈道飛彈的固態火箭發動機(尤其是第一級發動機)在波耳多(Bordeaux)附近的聖梅達(Saint Médard)的設施進行研發測試,此處的設備也用於歐洲航空局的「自動貨運飛船」(ATV)的機動對接系統,測試的收費用來補償M-51彈道飛彈的投資經費。M-51項目最大的設施開支是在波爾多南部的比斯卡羅斯(Biscarrosse)陸地試驗場,多數為M-51投資興建的新設施都極終於此,而M-51的初期陸上發射測試也是在這個設施進行,而初步的水下發射試驗則在比斯卡羅斯基地另一邊的50公尺深水池發射設施進行。法國整個核武器系統研究研製計畫每年約耗資30億歐元,由於資金壓力極大,法國一度計畫改裝即將退役的M-45潛射導彈作為小型的衛星載運火箭來籌措經費,但由於技術難度太大而放棄。

M-51的研發過程中大量使用軟體模擬,減少了所需的實際試射的次數(從M-45的30次左右大幅減少到10次);而每一級火箭發動機的點火測試次數也大幅減少,至多只需要5、6次 ;而如各級火箭發動機分離以及水下沉浸點火試驗等,已經完全不進行實體測試。 如同前述,前三艘凱旋級服役前期都配備M-45潛射彈道飛彈,而M-51在研發階段則大量使用軟體模擬技術,將前三艘凱旋級換裝M-51時所需的變更幅度降至最低,可節省經費。當然,由於彈道飛彈從水中發射升空階段的應力特性(從水中到空氣)複雜,部分方面仍然難以單靠計算機進行數值模擬,只能藉由實體試驗累積數據,因此M-51大量以計算機模擬取代實體測試也增加了若干風險。

M-51繼續使用三級固態推進火箭(燃料為Nitralane,屬於硝酸脂增塑聚醚固態推進燃料)架構,第三級火箭發動機與加速後飛行載具(post-boostvehicle,PBV)沿用自M-45,但前二級則是全新設計,擁有更強的推力,並使用碳纖外殼來減輕重量。早期資料指出M-51全12m,直徑2.3m,發射重量約52公噸;爾後又有資料指出M51.1全長13m,直徑2.35m,發射重量53公噸,射程約6000~10000km,飛行速率25馬赫級, 結合慣性與天文導引。此外,M-51也繼承M-45的深水發射技術,在水下40m左右的深度發射,能盡量減少潛艦在淺水域的暴露時間以及對於潛艦而言最最危險、脆弱的水下發射過程;發射系統使用快速雙重數位處理系統,能以極高的速度完成飛彈點火測試、監視和點火控制。此外,M-51還結合海洋衛星技術和遠洋通信技術,能由法國本土核作戰指揮部進行控制,具備較高的指揮可靠性。M-51採用單一前部外罩,外罩本身採用較為鈍圓的造型,水下動力特性較佳,升空 之後前部升起一個減阻帽來降低飛行時的空氣阻力。除了透過攜帶誘餌等裝置來增加突防能力之外,M-51的設計還考慮到對抗未來可能的直接能量攔截武器,因此彈體外部使用可以抵抗雷射光的塗層,飛彈飛行時會自旋,一方面以自旋穩定,萬一遭敵方直接能量武器射擊時,旋轉的彈體還有助於分散照射能量到整個飛彈的表面積,可降低破壞力。

M-51使用了不少美國技術,例如Goodrich公司。此外,巴黎戰略研究基金會(Fondation Pour la Recherche Strategique)飛彈和飛彈防禦高級研究員Stephane Delory稱,M51的概念與發展,和歐洲阿利安(Ariane)衛星運載火箭(SLV)密切;M51與阿利安火箭兩個項目的合作技術包括重型助推器、電子設備、系統布線、各種制導軟硬體等。Stephane Delory認為,如果沒有阿利安等宇航計劃的協住,法國發展戰略核威懾成本將會高出許多。

2001年10月,M51飛彈的第一級固態火箭發動機D511的概念模型成功通過耐壓測試。在2004年11月,法國國防部正式訂購M51飛彈。在2006年11月9日,M51由法國Biscarrosse陸地發射場成功進行首次飛行測試,飛行20分鐘後落入北大西洋預定的海域 。在2006年12月,搭載TN-76 TNO戰鬥部的M51.2的研製合約正式簽署。2007年6月21日,M51成功完成第二次試射。在2008年11月13日,M-51在Biscarrosse基地附近的深水池設施首度成功進行水下試射。

 在2010年1月27日,凱旋級四號艦Le Terrible號在法國西部沿海成功地完成M-51.1的首次水下試射,飛彈在飛行20分鐘後落入大西洋,飛行距離4500公里,落點在美國北卡羅來納州以外2000公里的海域;這是M-51系列的第四次試射成功、M51.1首次試射成功,以及首次由潛艦試射成功,前三次都由固定設施發射(前兩次由地面發射,第三次由水下平台)。Le Terrible號在2010年9月20日交付法國海軍。隨著M51研製工作告一段落,前三艘凱旋級依序在接下來的 重大翻修(ROH)中,以M51彈道飛彈取代原本的M45;在工程中,這些凱旋級艦體中部搭載彈道飛彈的分段都要被完全切開,卸除原本的M45飛彈發射筒,換上長度與直徑更大的M51飛彈發射筒,工程量頗大 ,完成ROH翻修升級的凱旋級能再服役約9年。前三艘凱旋級換裝M51彈道飛彈的工程花費約10年,換裝順序分別是警戒號(Le Vigilant S618,2010年展開工程)、 凱旋號(Le Triomphant S616)以及Le Téméraire(S617)。以最後一艘換裝的Le Téméraire為例,該艦進入不列斯特(Brest)船廠第八號船塢20個月後,才完成艦體翻修與換裝彈道飛彈工程,在2018年7月20日出塢,隨後還要花費3至4個月的測試才能展開試航。

在2013年5月5日,完成換裝M51彈道飛彈工程的凱旋級潛艦警戒號(Le Vigilant S618)在Brittany海岸附近的海域進行M51的水下發射測試,結果飛彈在升空階段就發生問題,隨後彈體自毀,這是M51系列在2006年到2010年以來五次成功試射之後,第一次試射失敗。 在2015年9月,M51彈道飛彈再次成功進行水下試射。

第一艘換裝M51.2彈道飛彈(搭載TN-76 TNO戰鬥部)的是凱旋號(Le Triomphant S616),完成改裝後於2016年7月1日在法國西北部的CapFinistere附近的Audierne灣成功進行M51.2第一次水下試射,也宣告M51.2正式服役;排在凱旋號之後改裝的及Le Téméraire(S617)也同樣換裝M51.2。

而在M51.2之後,再下一階段的改良型是M51.3,在2014年8月左右就展開了計畫。在2015年2月,法國宣布將開發M51.3,因應未來25至30年內的戰場需求。依照詹氏年鑑(Janes)的報導,M51.3的主要升級重點是進一步提高飛彈第三級的性能,提高最大射程,此外應會進一步提高突防能力,例如使戰鬥部飛行軌跡更多變化(但目前不清楚M51.3是否包含發展更先進的機動重返戰鬥部)。目前預計M51.3在2025年服役。

依照詹氏戰略武器年鑒早期報導,法國計劃生產57枚M51 SLBM;然而在2015年2月時,當時法國總統奧朗德(François Gérard Georges Nicolas Hollande)宣布將部署48枚SLBM,供四艘凱旋級輪流使用,這應該是依照限制核武條約規定。在2008年時,法國總統尼古拉.·薩科齊(Nicolas Sarközy)透露,法國核武器數量不到300枚 ;其中,空射的ASMP-A核子飛彈交付了54枚(包含測試用)。而以48枚M51系列彈道飛彈來計算,每一枚如果都裝備六枚戰鬥部,48枚總共裝備288個戰鬥部;而依據法國現有250枚TN-75/與TN-76TNO戰鬥部來計算,不足以讓每一枚M51系列彈道飛彈都攜帶6枚核子戰鬥部。

一般而言,法國海軍四艘彈道飛彈潛艦之中,在任何時間至少保持一艘在海上執行戰略威懾任務,每趟在海上值勤2到3個月。在2022年3月21日,法國不列斯特(Brest)的電郵報(Telegramme)報導,除了已經部署在海上執行威懾的一艘凱旋級彈道飛彈潛艦之外,近期又有兩艘凱旋級離開位於Ile Longue半島的母港航向大西洋;這意味著法國海軍在這段期間,可能同時部署三艘彈道飛彈潛艦到海上,或者可能是兩艘出港的進入戰備,接替先前部署在外海的那艘。無論是同時部署三艘或兩艘彈道飛彈潛艦,這是美蘇冷戰結束30年多以來,法國海軍首次提高彈道飛彈潛艦的戰備程度。這顯然是因為2月24日俄羅斯全面入侵烏克蘭,導致歐洲面臨嚴重的戰爭危機,且俄羅斯始終宣稱不排除使用核武的可能,因此法國軍方的核打擊武力也升高了戰備。

凱旋級的後繼者:第三代核能彈道飛彈潛艦

在2014年11月下旬,消息傳出法國已經開始規劃第三代核能彈道飛彈潛艦(SNLE-3G),預定從2035年左右開始服役,陸續替換代凱旋級。在2021年2月19日,法國國防部長弗洛倫斯.帕爾麗在DGA的流體力學中心宣布SNLE 3G項目正式啟動,首艦預計於2035年交付,2036年服役,後續三艘以每五年一艘的速率交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