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狩號/夕張級護航驅逐艦

石狩號(DE-226)是日本海自首艘引進燃氣渦輪的艦艇。

夕張級護航驅逐艦是石狩號的加長改良版,圖為夕張級首艦夕張號(DE-227)。

夕張級的湧別號(DE-228)發射71式375mm反潛

──by captain Picard

艦名/使用國 石狩號/夕張級護航驅逐艦/日本

(いしかり型/ゆうばり型)(Ishikari class/Yubari class)

建造國/建造廠 日本/

DE-226:三井重工玉野廠

DE-227:住友重工浦賀廠

DE-228:日立重工舞鶴廠

尺寸(公尺) 石狩號:長85 寬10.8 吃水 3.5

夕張級:長91 寬10.8 吃水 3.6

排水量(ton)

石狩號:標準1290  滿載1600

夕張級:標準1470  滿載1750

動力系統/軸馬力 CODOG

Kawasaki-Olympus TM3B燃氣渦輪*1/22500

三菱6DRV 35/44柴油機*1/4650

雙軸

航速(節) 25
乘員 石狩號:90

夕張級:95

偵測/電子戰系統

OPS-19對空搜索雷達*1

OPS-28-1平面搜索雷達*1

NLOR-6電子支援系統

OLR-9B雷達警告器

MK-36干擾彈發射器*2

AN/SLQ-25魚雷反制誘餌

作戰/射控系統

OYQ-5戰術資料處理系統(TDPS)(DE-227、228)

FCS-2-21B艦砲射控雷達*1

SFCS-7反潛射控系統

聲納

SQS-36D(J)聲納

艦載武裝

OTO 76mm 62倍徑快砲*1

四聯裝71式375mm反潛臼砲*1

三聯裝68式(DE-226)/HO-302(DE-227、228)324mm魚雷發射器*2

四聯裝魚叉反艦飛彈發射器*2

姊妹艦

石狩級:共一艘

艦名 編列年度 開工時間 下水時間 服役時間 除役時間
DE-226 石狩

(いしかり/Ishikari)

昭和52(1977) 1979/5/17 1980/3/18 1982/3/28 2007/10/17

夕張級:共二艘

艦名

編列年度 開工時間 下水時間 服役時間 除役時間
DE-227 夕張

(ゆうばり/Yubari)

昭和54(1979) 1981/2/9 1982/2/22 1983/3/18 2010/6/25
DE-228 湧別

(ゆうべつ /Yubetsu)

昭和55(1980) 1982/1/14 1983/1/25 1984/2/14 2010/6/25

 


在1970年代末期,日本海自開始設計新一代的護航驅逐艦(DE,二次大戰時代用於護航的小型次等護航艦,噸位、地位相當於今天的巡邏艦或輕巡防艦)以強化地方隊的近岸防禦能力,並透過此型護航驅逐艦進行諸多技術嘗試 。

石狩級的設計在初始階段變更多次,先後有五種方案被提出,包括單軸、全柴油機驅動等等。定案之後,石狩級 採用中央船艛設計(參考同樣採用燃氣渦輪英國Type 21巡防艦,主要是為了為燃氣渦輪主機營造理想的進氣口位置),搭配低矮艦橋,採用複合柴油機或燃氣渦輪(CODOG)動力系統, 是日本第二艘在設計階段就採用燃氣渦輪的艦艇(第一艘是隼號(PC-309)驅潛艇),此外也是首種配備義大利OTO 76mm 62倍徑快砲的日本艦艇。石狩號的採用鋼質艦體,上層結構採用鋁合金製造。石狩號的主機包括一具英國Rolls Royce授權川崎重工生產的Olympus TM-3B燃氣渦輪主機(22500馬力)以及一具三菱重工6DRV 35/44柴油機(4650馬力),帶動雙軸可變距螺旋槳,使用燃氣渦輪主機衝刺時最大航速25節,而航速18節以內的巡航速率則使用柴油機。石狩級的主發電機包括三部400KW燃氣渦輪發電機(燃氣渦輪部位是美國Garrett AiResearch的IME831-800,授權日本神鋼造機生產),戰備時兩部發電機同時運轉、第三部待機。石狩號的輪機分部於兩個機艙中,前機艙容納柴油主機、減速齒輪以及第一與二號發電機,第二機械式則容納燃氣渦輪主機等。

石狩級在建造首艦石狩號(DE-226)之後,後續兩艦夕張號(DE-227)與湧別號(DE-228)沿用相同的基本設計、動力系統與武裝,不過石狩號的艦體規模已經被認定沒有足夠的空間餘裕,因此後續兩艘艦體延長6m,排水量增加150噸,被日本海自歸類為夕張級,而石狩號則單艦成級。石狩級/夕張級依照日本海自護航驅逐艦的命名方式,以河川作為命名;由於這三艦在規劃之初便配屬於防衛日本北部的大湊地方隊,故均以北海道的河川為名。

石狩級/夕張級以近岸反水面作戰為主要任務,此外也具有一定的反潛能力,反水面武裝包括艦首一門OTO 76mm 62倍徑自動快砲,以及艦尾兩組朝向斜前方的四聯裝魚叉反艦飛彈發射器。反潛方面,石狩號/夕張級的B砲位設有一座四聯裝71式375mm反潛砲(由瑞典波佛斯授權日本生產),艦舯兩舷各有一組三聯裝324mm魚雷發射器 (石狩號的魚雷發射器為Type 68,又稱HO-301,夕張級則為HO-302);艦首的反潛聲納為SQS-36D(J),工作頻率13KHz。夕張級相較於石狩號的一大改良,就是增設OYQ-5戰術資料處理系統(TDPS)。與上一代以反潛為主要任務的筑後級/天鹽級護航驅逐艦相較,以反水面為主的石狩號/夕張級配備筑後級所無的魚叉反艦飛彈,反潛火力雖比不上擁有八聯裝ASROC反潛火箭發射器的筑後級/天鹽級,但仍被認為是比較符合一千噸級護航驅逐艦的配置;反觀筑後級/天鹽級加裝ASROC就被批評過度武裝,其水下偵搜能力不見得能配合ASROC的射程。

日本海自最初打算大量建造夕張級而成為日本海自各個地方隊的主要武力,但由於本級艦設計不算成熟,定位也並不明確,所以總共只建造了兩艘,連同石狩號一起部署於大湊地方隊。在夕張級之後,日本海自繼續研製阿武隈級護航驅逐艦,噸位比石狩級/夕張級大得多,不僅能容納齊全的武器裝備,續航力、適居性、耐波力也有明顯提升。 石狩號於2007年10月17日除役,兩艘夕張級也在2010年6月25日除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