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德萊德級飛彈巡防艦

阿德萊德級飛彈巡防艦的三號艦──雪梨號(HMAS F-03 Sydney  F-03)。

在美國本土西雅圖的陶德太平洋造船廠建造中的雪梨號,攝於1982年。

(上與下)阿德萊德級五號艦墨爾本號(HMS Melbourne F-05)正在維多利亞省威廉斯頓的造船廠

建造,攝於1989年,此時該廠已經被川斯費德購併。這是第一艘在澳洲本地建造的阿德萊德級。

阿德萊德級達爾文號(HMAS Darwin F-04)發射標準SM-1防空飛彈的畫面

在1985年11月8日,阿德萊德級的達爾文號(HMAS Darwin F-04)與河流級巡防艦亞拉河號(HMAS Yarra DE45)

駛入雪梨港。這是達爾文號成軍以後第一次進入雪梨港,而亞拉號則是除役前最後一次進入雪梨港。

在乾塢中進行翻修的達爾文號

完成PUP升級工程的雪梨號,注意艦艏多了一組MK-41垂直發射器。

停泊於雪梨港花園島海軍基地的阿德萊德級飛彈巡防艦墨爾本號(HMS Melbourne F-05),攝於2013年2月13日。

墨爾本號在雪梨港外破浪航行,攝於2013年6月17日。

正衝破一個海浪的墨爾本號

在2015年12月30日,中國海軍環球航行編隊訪問雪梨後,在海上與澳洲海軍艦艇進行聯合演練。畫面前方是達爾文號,

後方由左而又分別是中國052C導彈驅逐艦濟南號(152)以及054A導彈護衛艦益陽(548)。

參與2016年9月中旬KAKADU 2016演習的紐卡素號(HMAS Newcastle F-06)

在新加坡樟宜軍港的紐卡素號,攝於2019年5月15日。

紐卡素號艦首甲板,可以看到MK-41垂直發射器以及MK-13單臂發射器。攝於2019年5月15日新加坡樟宜軍港。

紐卡素號艦首甲板的MK-41垂直發射器。攝於2019年5月15日新加坡樟宜軍港。

正離開新加坡樟宜軍港的紐卡素號,攝於2019年5月16日。

 

 

 ──by captain Picard

艦名/使用國 阿德萊德級飛彈巡防艦/澳大利亞(Adelaide class)
承造國/承造廠 F-01~04:由美國Todd Pacific Shipyards, Seattle承造

F-05、06:由澳洲 Williamstown Dockyard, Melbourne, Victoria(Transfield Amecon)承造

尺寸(公尺) F-01~03初始:長135.6  寬13.7  吃水4.9

F-04~06以及F-01~03 翻修後:長138  寬13.7  吃水4.9

排水量(ton) F-01~03初始:標準2770 滿載3010

F-04~06以及F-01~03 翻修後:標準3600 滿載4100

PUP改良後:滿載4200

動力系統/軸馬力

COGAG

GE LM-2500燃氣渦輪機*4/41000

航速(節) 超過29
續航力(海浬) 4500/20節
偵測/反制系統 SAN/SPS-49(V)4長程2D對空搜索雷達*1 (PUP計畫中升級為SPS-49A(V)1)

AN/SPS-55平面搜索雷達*1

AN/SLQ-32(V)2電子支援系統*1

Rafael C-Pearl電子截收系統*1(PUP計畫加裝)

AIMS Mk-XII敵我識別器

MK-36 干擾彈發射器*2(SRBOC)

AN/SLQ-25魚雷反制系統(FFG-04~06在2000年代加裝)

Nulka主動反制誘餌(2000年代換裝)

Sea Defender MK-1魚雷防衛系統( 服役末期加裝。含LESCUT魚雷誘餌與SLQ-25C拖曳魚雷反制系統)

射控/作戰系統

JTDS艦載戰鬥系統(PUP計畫中升級為ADACS)

MK-92 Mos2射控系統(包括CAS天線組與STIR照明雷達各*1) (PUP計畫中升級為MK-92 Mod12)

Radamec 2500光電追蹤系統(PUP計畫加裝)

聲納 Raytheon SQS-56艦首中頻主/被動聲納*1(FFG-01~04原始裝備)

EMI/Honeywell Mulloka艦首聲納系統(FFG-05、06原始裝備)

Thompson (Thales) Spherion艦首中頻主/被動聲納*1(PUP計畫中換裝)

ALBATROS拖曳陣列聲納(PUP計畫中換裝)

乘員 176
艦載武裝 八聯裝MK-41 Mod5垂直發射器*1(PUP升級計畫中加裝。裝填32枚海麻雀ESSM短程防空飛彈)

MK-13 Mod6單臂發射器*1 (彈艙裝備量40枚,可發射標準SM1 MR防空飛彈及魚叉反艦飛彈 ,PUP升級計畫後換為標準SM-2MR)

MK-75 76mm 62倍徑快砲*1

三聯裝324mm MK-32魚雷發射器*2(使用MK-46 Mod5魚雷)

MK-15方陣近迫武器系統(CIWS)*1

艦載機 S-70B-2反潛直昇機*2
數量

共6艘

艦名 安放龍骨 下水時間 服役時間 除役時間 備註

F-01 Adelaide

1977/7/29 1978/6/21 1980/11/15 2008/1/19
F-02 Canberra 1978/3/1 1978/12/1 1981/3/21 2005/11/12
F-03 Sydney 1980/1/16 1980/9/26 1983/1/29 2015/11/7 接受PUP升級
F-04 Darwin 1981/7/3 1982/3/26 1984/7/21 2017/12/19 接受PUP升級
F-05 Melbourne 1985/7/12 1989/5/5 1992/2/15 2019/10/26 接受PUP升級

2020/4/15移交智利,更名為Almirante Latorre(FFG14)
F-06 Newcastle 1989/7/21 1992/2/21 1993/12/11 2019/6/30 接受PUP升級

2020/4/15移交智利,更名為Capt Prat(FFG11)

 


雖然澳洲曾經是英國的殖民地,獨立後依舊為大英國協的一員;不過由於其地理位置靠近西太平洋,冷戰時期是西方世界防堵蘇聯進入太平洋的前哨站之一,加上二戰之後美國海軍已經成為掌控太平洋的霸主。因此在二次大戰結束後,澳洲與美國軍方的合作日益頻繁密切,在海軍方面也不例外 。在1960年代,澳洲向美國購買三艘全新建造的柏斯級(Perth class)飛彈驅逐艦,係美國海軍當時部署未久的新型飛彈驅逐艦, 便是美澳關係密切的極佳例證。

在1966年,澳洲展開新一代輕型驅逐艦(DDL)計畫;然而,這個計畫隨後快速膨脹,從最初的一千噸級輕型艦艇,一路發展到1970年底的4200噸、配備直昇機與標準SM-1防空飛彈的艦隊型驅逐艦。由於成本膨脹,技術風險過高(先前澳洲完全沒有自力研發主戰艦艇的經驗),DDL在1973年8月遭到取消。隨後澳洲轉而尋求國外現成艦艇設計並轉移在澳洲本國船廠建造,考慮的艦艇包括美製派里級(Perry class)飛彈巡防艦以及英國Type-42飛彈驅逐艦;雖然皇家澳洲海軍認為Type-42比明顯帶有廉價護航艦艇性質的派里級更能滿足皇家澳洲海軍需要,但由於澳洲政策上已經決定採用美製裝備,如果選擇Type-42,就需要大費周章地把原本英製海鏢(Sea Dart)防空飛彈換成標準SM-1(海鏢飛彈系統整體電子組件技術水平不如SM-1,SM-1已經全面實現固態電子組件而海鏢系統當時仍有大量真空管組件,SM-1飛彈系統無論是發射器速率、可靠度、快速反應能力等都遠勝過海鏢系統)。因此,澳洲政府在1974年4月正式決定向美國購買派里級飛彈巡防艦,並在1976年2月簽署首批兩艘的建造合約;而 皇家澳洲海軍就成為派里級的第一個國外客戶。

在澳洲維多利亞的威廉斯頓船廠安放龍骨的紐卡素號(HMAS Newcastle F-06),攝於1989年。

澳洲總共訂購了六艘阿德萊德級,前四艘阿德萊德級分成兩批各兩艘,在美國西雅圖的Todd Pacific Shipyards建造,於1980∼1984年間交艦。後兩艘則授權澳洲維多利亞省墨爾本的威廉斯頓(Williamstown Dockyard, Victoria)造船廠建造,分別於1992及1993年完成。在1988年8月,川斯費得(Transfield)購併了威廉斯頓造船廠,購併後最初船廠稱為川斯費德.阿摩根(Transfield Amecon)。

六艘阿德萊德級艦均按照皇家澳洲海軍主力作戰艦艇的命名規則,冠上澳洲各城市的名字。由於前四艘阿德萊德級是透過美國對外軍售(FMS)管道訂購,並在美國的船廠建造,因此這四艘艦艇就被美軍排入自用艦艇的舷號順序之中;此時美國本身的派里級也還在建造中,因此四艘由美國建造的阿德萊德級便依照整個派里級的建造順序,佔用了美軍本身FFG-17、18、35、44四個號碼,而這四個號碼也成為美國自用派里級艦群中的空號。

阿德萊德級的技術諸元與美國派里級相同,使用的射控系統為MK-92 Mod2構型;此外,前四艘由美國建造的本型艦採用SQS-56中頻艦艏聲納,最後兩艘澳洲自建的則使用EMI/Honeywell Mulloka艦首聲納系統。第一批兩艘阿德萊德級採用早期型派里級的「短艦身」規格,全長135.6m,艦尾起降甲板尺寸乃是配合SH-2F海妖式反潛直昇機 。從三號艦雪梨號(HMAS Sydney F-03)開始的阿德萊德級則改用「長艦身」構型 ,將艦尾飛行甲板延長(艦體全長為138m),能配合澳洲當時新購的S-70B-2反潛直昇機;而前三艘本級艦在日後的翻修工程中亦改為長艦身構型。值得一提的是,在美國建造派里級序列裡佔用序號「FFG-35」的雪梨號,是美國建造的第一艘長艦身派里級,而美國海軍自用的第一艘長艦身構型派里級,則是序號緊接在達爾文號後面的昂得伍德號(USS Underwood FFG-36)。與美國自用的派里級相較,澳洲阿德萊德級加高了艦橋頂部周圍的擋浪板。

配合阿德萊德級, 澳洲也從美國購買8架S-70B-2反潛直昇機,是美國SH-60海鷹系列。S-70B-2的系統架構與稍早台灣向美國購買的S-70C(M)-1反潛直昇機類似,融合美國SH-60B與SH-60F的特性,同時擁有機腹對海搜索雷達、吊放式聲納、聲納浮標等完整的偵潛配備。

頭四艘由美國建造的阿德萊德級交艦後,皇家澳洲海軍發現美國自用派里級的「舯拱」問題同樣也發生在這四艘阿德萊德級身上, 皇家澳洲海軍人員曾抱怨這四艦一出海就必須叫艦上水電班待命,準備處理舯拱而造成的艦體破裂漏水。因此稍晚在澳洲開工的第三批兩艘阿德萊德級便根據美國船廠的設計修改,將艦體結構予以增厚、強化( 台灣的成功級飛彈巡防艦一開始便依照此種標準建造)。阿德萊德級的基本設計與配備與美國原裝派里級相同,因此特性與缺點也大致一樣;例如, 阿德萊德級配備適合淺海操作、探測距離不足的SQS-56中頻艦艏聲納,艦上又未配置拖曳陣列聲納,無法在開闊深邃的南太平洋海域發揮足夠的反潛能力。爾後澳洲自行研發了Kariwara拖曳陣列聲納,可配備於阿德萊德級巡防艦上。

從1980年代起,六艘阿德萊德級與三艘原有的柏斯級構成了 皇家澳洲海軍的骨幹兵力。在1991年第一次波灣戰爭 (F-01與F-04)、1999年東帝汶危機以及2001至2004年配合美國在阿富汗與伊拉克的反恐作戰及第二次波灣戰爭等,阿德萊德級都曾參與任務。

 

PUP派里級升級計畫

 在1990年代,皇家澳洲海軍一面規劃新一代的防空艦艇(即日後的AWD),一面設法提升現有艦隊的防空戰力,以填補AWD在2010年代服役之前的空檔。雖然美國曾在1996年向澳洲推銷四艘預定提前除役封存的紀德級飛彈驅逐艦,不過澳洲 政府認為不合成本效益而拒絕。隨後澳洲決定為阿德萊德級進行防空升級作業,作為AWD服役之前的過渡方案,此案稱為派里級升級計畫(Perry Upgrade Program,PUP),代號SEA 1390。SEA 1390的執行分為以下四個階段(Phase 1∼4):

Phase 1:計畫定義研究( Project Definition Studies),1995至1998年。SEA 1390 Phase 1的需求徵詢書(RFP)在1994年公布,由墨爾本的川斯費德防衛系統(Transfield Defence Systems,TDS,後併入BAE Systems)以及雪梨的ADI Limited(後併入Thales澳洲分公司)獲得合約,進行為期兩年的計畫定義研究工作。SEA 1390 Phase 1完成後,澳洲政府根據研究結果,列出了阿德萊德級升級計畫的作戰能力、後勤保障等相關需求。

Phase 2:巡防艦升級工程(FFG Upgrade Implementation),執行期間是1999至2010年。

Phase 3:關於替換已停產的標準SM-1MR防空飛彈相關研究(爾後決定引進SM-2MR Block 3A防空飛彈來取代SM-1MR)。

Phase 4A:升級現有測試裝備,以支持用來替換SM-1的新防空飛彈的測試工作。

Phase 4B :替換SM-1防空飛彈的系統工程。此工作在2004年7月12日通過第二階段(Second Pass)許可並正式展開,計畫在2009年初完成。

PUP計畫的三個核心項目包括:1.換裝新的作戰與射控系統以及長程對空搜索雷達,改進對空偵蒐與目標追蹤能力(特別是對小型高速目標);2.升級防空飛彈系統;3.升級聲納設備,包括整合運作的艦體聲納與拖曳陣列聲納(可提供整合水下戰術圖像)。PUP原始計畫希望能大幅強化阿德萊德級的防空能力,能為整個水面艦編隊提供空中保護,對抗來襲的超音速反艦飛彈。澳洲海軍希望升級後的阿德萊德級能有效對抗南太平洋周邊的新威脅,包括新出現的超音速反艦飛彈以及越來越多的靜音型柴電潛艦。此外,在升級作業中,藉由更新軟硬體架構以及引進商規組件,增加阿德萊德級的可維護性,解決許多老舊設備商源消失的問題。

 最早期PUD規劃的改良幅度較大,包括將艦首MK-13單臂發射器拆除,換成四組八聯裝MK-41垂直發射系統,其中24管配備標準SM-2區域防空飛彈,另外八管配備四枚裝一管的海麻雀ESSM短程防空飛彈共32枚,此外以SPS-48E 三維對空搜索雷達取代SPS-49,再追加第二座STIR照明雷達,並對MK-92射控系統進行升級,包括納入標準SM-2飛彈的導控能力以及以COTS民間組件汰換原有舊型軍規組件等。初步估計,這樣的PUP改良方案將使阿德萊德級能同時以防空飛彈接戰6至8個目標,比原本提高3至4倍。 不過這種改進方法對結構的變動頗大(要在艦體前部承力結構開更大的洞來安裝MK-41垂直發射器組,對結構應力分配影響不小),花費不低,因此PUP案最後遭到大幅縮水,艦首MK-13單臂發射器仍然保留,僅在MK-13前方設置一組八聯裝MK-41 Mod5垂直發射器,裝填32枚海麻雀ESSM短程防空飛彈;此外,照明雷達仍維持一座,也取消換裝SPS-48對空雷達的計畫,僅改良原有的SPS-49。

經改良作業後,雪梨號艦首新增的MK-41垂直發射器。

在1998年11月13日,澳洲政府正式宣佈澳洲國防機構(Australian Defence Industries,ADI,爾後被Thales購併)作為PUP計畫的主承包商與設計戰鬥系統(SEA 1390 Phase 2.1節點),並在1999年6月1日簽署總值9.34億澳幣 (8.52億美元)的執行合約;改裝工程在ADI位於雪梨花園島的造船廠進行,而美國Raytheon也是PUP案的重要次系統合約商,負責新戰系與改良型雷達的研發整合工作。 在2003年2月10日,皇家澳洲海軍與Thales Underwater Systems澳洲分公司簽約,正式展開PUP的施工作業。 參與PUP計畫的其他主要次供應商包括:AAI提供艦載訓練系統(On Board Training System,OBTS),BAE Systems負責飛彈發射系統的相關修改與整合工程,CEA負責資料融合系統(Data Fusion system),洛克西德.馬丁海軍電子與監視系統(Lockheed Martin Naval Electronic and Surveillance Systems,LM NE&SS)提供Mk 92 Mod 12射控系統以及新的STIR照明雷達發射機。美國洛克西德.馬丁發射系統(Lockheed Martin Launching Systems)負責提供MK-41八聯裝垂直發射單元以及整合工作,雷松(Raytheon)提供SM-2MR、ESSM防空飛彈並參與整合。以色列Rafael提供電子支援系統(ESM),以色列Elbit Systems也會參加協助,Tenix(後併入BAE)則是Rafael的子供應商。Thompson Marconi Sonar(後成為Thales Underwater Systems)設計水下作戰系統。此外,原本設計派里級飛彈巡防艦的美國Gibbs and Cox(G&C)設計局負責阿德萊德級升級計畫的相關艦體平台變更。防空飛彈方面,皇家澳洲海軍向美國購買一批SM-2 Block 3A防空飛彈來取代停產的SM-1MR,而SM-2飛彈與阿德萊德級的系統整合工作就在SEA 1390 Phase 4B階段中。

PUP計畫的重點是更換作戰系統,包括升級重建的海軍作戰資料系統(Naval Combat Data System ,NCDS)以及新開發的澳洲分散架構戰鬥系統(Australian Distributed Architecture Combat System,ADACS)。ADACS系統架構堪稱澳洲版的美製SSDS船艦自衛系統,其研發作業 可追溯到1980年代;此外,艦上的MK-92射控系統也升級為洛馬集團最新的Mod 12的規格(詳見美國海軍區MK-92射控系統一文),大量應用最新商規組件來替換老舊組件,其CAS天線與STIR射控雷達也更換新型固態CWI連續波發射機,功率5KW,相容於標準SM-1/2與海麻雀ESSM防空飛彈。在PUP展開之初,ADACS打算以內建計算能力的UYQ-70商規彩色多功能顯控台來取代既有UYQ-21、UYA-4等顯控終端,不過仍然配合艦上JTDS戰系原有的UYK-43電腦一同運作;然而隨後便發現由於UYK-43這類老式美國封閉軍規系統不僅度太慢,也缺乏與現代開放式外部系統連結的介面。因此在2001年,ADACS團隊決定擴大ADACS的機能,完全接掌指揮管制工作,取代原有JTDS的相應部分;而舊系統殘存的UYK-43電腦仍予以保留,只專門當作武器控制處理器( Weapon System Processor,WCP),並由美國海軍水面戰中心(US Naval Surface Warfare Center Port Hueneme Division)負責進行若干升級。這項重大的設計變更是導致PUP計畫進度落後、預算超支的重要原因之一(見下文)。

ADACS以美製UYQ-70先進顯控台作為主要節點,整個系統改成分散與開放式架構,透過升級後的區域網路(LAN)與艦上各感測、電戰與武器系統高度整合,不僅性能大幅攀升,維修升級也十分便利 ;此外,這種新的作戰系統也內建有訓練功能。資料鏈方面,除了保有原本的Link 11船艦雙向資料鏈之外,另外增加三軍通用的Link 16。由ADACS直接控制的系統包括SWG-1A魚叉反艦飛彈射控系統、美澳合作開發的Nulka主動反制誘餌、新增的Radamec 2500光電追蹤系統等。為了改善艦上各種感測器的整合運作效能,改良作業中新增了雷達整合自動探測追蹤系統(Radar Integrated Automatic Detect and Track System,RIADT),改善了目標探測、追蹤、接戰能力,尤其是在海面或沿岸地形雜波中對抗低高度目標的能力有顯著改進。

偵測方面,艦上原有的SPS-49(V)4升級為強化中頻脈衝回覆率(medium pulse repetition frequency ,PRF)的SPS-49A(V)1 MPU,搭配ADACS強大的運算能力, 有效提高了偵測小型掠海目標的效能;此外,新增Radamec 2500光電追蹤系統(整合長程電視攝影機、紅外線熱影像儀等),艦上原本的AN/SPS-55平面搜索雷達與導航雷達都予以升級。本級艦的電戰系統也予以升級,包含換裝以色列Rafael的C-Pearl電子截收系統(工作頻率2~18 GHz)取代原本的AN/SQL-32(V)2,並加裝澳洲、美國合作開發的Nulka主動式誘餌系統;原本還打算增加以色列Elbit的EA-2118主動電子反制系統,但由於預算刪減而取消。資料傳輸方面,艦上新增Link-16資料鍊 。

紐卡素號(HMAS Newcastle F-06)艦橋頂部的Radamec 2500光電追蹤系統,

是在PUP升級作業中加裝。攝於2019年5月15日新加坡樟宜軍港。

紐卡素號艦首甲板的MK-41垂直發射器。攝於2019年5月15日新加坡樟宜軍港。

艦上的反潛偵測系統也全面更新,以Thales澳洲分公司(原Thomson Sintra)的Spherion中頻艦首主/被動聲納系統(先前被紐澳軍團級巡防艦採用) 取代原有的SQS-56或Mulloka,並加裝新型5424型避雷/避碰聲納以及Albatros(4131型)拖曳陣列聲納;Spherion艦首聲納Albatros拖曳陣列聲納都由DSTO研製的PANORAMA處理器融合處理 。艦上的MK-137干擾彈發射器可發射LES CUT水下噪音誘餌,艦上的S-70B-2反潛直昇機也改用新的聲納浮標。四艘接受PUP升級的阿德萊德級中,除了雪梨號(HMAS Sydney FFG-03)之外的後三艘(FFG-04~06)加裝了從紐澳軍團級移植過來的AN/SLQ-25海女精靈(Nixie)魚雷反制誘餌。

 艦體平台方面,PUP工程包括更換發電機與空氣壓縮機,改良電力供應系統來因應增加的電力需求。PUP改良作業完成後,阿德萊德級的滿載排水量增為4200噸;由於派里級原始設計的排水量餘裕早已耗盡(原始設計是3600噸,美國海軍的升級措施如加長艦體等已經增加到4100噸),為了因應重量增加後造成的結構強度問題,因此PUP工程也一併強化了艦體縱樑、甲板與艙壁等部位的強度。事實上,完成升級的阿德萊德級試航時,就發現一些穩定性問題。

PUP計畫的超支落後與爭議

在最初階段,PUP計畫打算升級全部六艘阿德萊德級,在2003年5月交付第一艘完成改良的艦艇,並在2005年12月完成最後一艘的交付,總預算規模估計10.1億澳幣。然而,隨後PUP計畫便面臨一連串問題,包括專案管理問題、澳洲國防物資署(Defence Materiel Organisation,DMO)與廠商的歧見、新戰鬥系統面臨重大變更(見下文)等,實際施工與測試階段又遭遇艦體結構與材料問題,導致進度落後與預算超支。在2003年,PUP計畫的落後與變更觸發了合約更改作業;在2003年11月,由於預算超出限制,澳洲政府將PUP計畫縮減為只改良四艘,前兩艘阿德萊德級提前除役。在2006年6月,澳洲當局完成了SEA 1390計畫合約的修正,包括重新調整合約內容與責任、計畫時程等,並將最後一艘船艦完成驗收交付的時間,從原本的2005年延到四年後的2009年12月。

依照2006年6月重新定義的進度,PUP計畫的戰鬥系統軟體開發共分為三個階段:Baseline Build 1是完成射控、早期預警雷達、反潛作戰系統的軟體,並保障新增系統的可靠度;接下來的Baseline Build 2階段是具備ESSM防空飛彈的運用能力,而Baseline Build 3則需具備完整的資料鏈交換能力,包括新增的Link-16聯合戰術分配系統(JDITS),並與既有的Link-11整合 ,同時也具備與澳洲購自美國的楔型尾(Wegtail)空中預警機進行數位資料傳輸的能力。

首艘接受改良的阿德萊德級是雪梨號(HMAS Sydney F-03),在2005年完成改良工程。試航時,澳洲海軍發現雪梨號由於新增的MK-41由於位置太過前面,導致艦首過重下沈,為此只好在艦尾增加水泥等壓艙物來平衡,然而艦首、艦尾重量同步增加的後果,就是讓原本的舯拱問題變本加厲,最後只好再花錢來補強艦體結構;而艦體加重、配重改變也使得雪梨號的航行性能有所降低 。除了艦體工程問題之外,PUP計畫的新作戰系統與問題重重,包括電力供應系統、反飛彈自衛或反魚雷偵測功能的整合都發生許多問題。 經過多次折騰後,改裝完的雪梨號在2006年12月15日終於完成 所有修正工程,於2007年內完成海試,包括該年8月進行的本級艦首度ESSM防空飛彈測試以及在10月於夏威夷美軍測試場完成作戰評估測試(Operational Test and Evaluation firings),證實新的ADACS戰鬥系統與SPS-49(A)1雷達能夠正常工作;不過在2007年,澳洲海軍司令Russ Shalders中將仍表示拒絕接收雪梨號,因為艦上系統整合結果仍未達標準。第二艘接受改良的墨爾本號則在2007年10月號完成改裝工程展開測試。

與柯林斯級潛艦的情況類似,阿德萊德級升級計畫的不順,也成為澳洲政壇拿來炒作攻擊的議題之一。在2008年1月,一位不具名的澳洲政府人士批評SEA 1390計畫的大量問題,包括艦載聲納與拖曳陣列聲納無法整合工作,包括長程誘餌、船艦與S-70B反潛直昇機的資料鏈、電子支援系統(ESM)等都無法正常工作,並指責艦上雷達性能不合格。對此,澳洲國防物資局(Australian Defence Materiel Organization)回應表示,現階段SEA 1390的問題都是可以解決的,此計畫最終可以讓阿德萊德級應付現代化威脅;然而,2007年澳洲大選之後上任的澳洲國防部長(工黨)Joel Fitzgibbon似乎不相信這樣的說詞。Joel Fitzgibbon批評阿德萊德級的升級計畫是前朝遺留下來的爛帳,想在一種1970年代水平、只有20至25年壽命的艦艇上構建21世紀的能力,根本是個錯誤;而這類批評在澳洲國會與媒體輿論也持續發酵。還有人宣稱,當時阿德萊德級的人員大量辭職,因為這些船艦由於升級作業落後無法部署,影響到艦上人員的績效與前途。

在2008年11月20日,皇家澳洲海軍宣布接收前兩艘完成改裝的雪梨號與達爾文號(HMAS Darwin F-04),在2008年年底接收墨爾本號;而最後接受改良的紐卡斯特號(HMAS Newcastle F-06)則在2009年9月17日重新交付皇家澳洲海軍(此後發現任何問題或者繼續改進達到合約需求,變成澳洲政府方面的責任而非承包商)。在2010年1月27日,澳洲海軍宣布四艘完成升級的阿德萊德級都進入服役。

最後一艘完成升級的阿德萊德級在2011年交付,但由於一些子系統的整合問題,導致最終資材發佈(Final Materiel Release,FMR)延遲到2014年3月。依照澳洲政府審計辦公室(Australia’s National Audit Office,ANAO)在2013年12月17日發佈的報告,船艦自衛系統是PUP計畫中相對較弱的一環;澳洲海軍對升級後的阿德萊德級的電子支援系統 (ESM)、長程誘餌( Long Range Chaff Rocket,LRCR)PIRATE紅外線誘餌、光電追蹤系統都設下操作限制,LES CUT水下誘餌也由於魚雷探測與識別系統問題的連累,無法正常工作;此外,直到2014年之前,澳洲海軍都不會為阿德萊德級規劃水雷與障礙迴避系統( Mine and Obstacle Avoidance System)。

SEA 1390 Phase 4B標準SM-2換裝工作原本應該在2012年9月通過的最終資材發佈(Final Materiel Release,FMR),但由於射控系統、船艦操作等問題,導致FMR延遲到2014年1月,使得達到最終作戰能力(Final Operational Capability,FOC)的期程延遲到2014年3月以後。到2013年12月,PUP的船艦升級工程(SEA 1390 Phase 2.1)已經耗費14.501億澳幣預算額度的13.521億,比最初預算規模上漲了將近五成,到2014年12月12月之前只剩9800萬澳幣的預算。有報導指出PUP計畫最終總花費14.6億澳幣(換算成2004年6月幣值約10.1億澳幣),進度落後了四年以上。在總花費超過16億澳幣之後,澳洲海軍只能升級四艘阿德萊德級,以反潛作戰為主,只能在中低威脅強度環境下執行各種作戰任務,無法在高威脅環境之下部署。

澳洲國防協會(Australian Defence Association,ADA)與皇家澳洲海軍都屢屢抱怨當年澳洲政府捨棄紀德級、轉而升級阿德萊德級的決策 (不過實際上,操作紀德級需要更多人力,向來人手短缺的皇家澳洲海軍能否有效負荷,恐怕是未知數);ADA負責人Neil James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SEA 1390的簽約與執行問題固然是自由黨Howard政府的責任,但更早的工黨Whitlam政府決定大費周章升級阿德萊德級,「一開始就選錯了船」。甚至有人批評,當初推動SEA 1390計畫的部份原因,是基於國營ADI(之後賣給法國Thales)的利益。PUP改良計畫最後耗資超過15億澳幣(約13億美元)來改良四艘阿德萊德級,與購買四艘二手紀德級與SM-2防空飛彈相當,然而PUP的 防空能力卻相差甚遠(紀德級能同時接戰至少十數個個空中目標,戰場空域指揮管制能力也強得多)。當時皇家澳洲海軍甚至有人提議取消PUP計畫,轉而向美國購買三艘配備最新規格MK-92 Mod6射控系統的二手改良型派里級飛彈巡防艦,認為如此還比較符合效益,不過此一方案並未獲得實行。

雖然 過程並不順遂,然而PUP計畫也讓澳洲與美國國防業界獲得一系列針對派里級的升級方案,可用來打入各個派里級使用國(土耳其、台灣等)的升級市場 ;例如土耳其海軍派里級的G-GCMP升級案的第二階段,就仿效澳洲,在艦首加裝一座八聯裝MK-41垂直發射器。改裝完成後,艦齡較高的雪梨號與達爾文號將為 皇家澳洲海軍效力到2015年左右,屆時由澳洲目前規劃、配備神盾系統的SEA-4000防空艦艇(AWD)來取代 ;而達爾文號、新堡號在完成改裝後將一直服役到2021年左右才會交棒。

完成PUP之後的升級

完成PUP改良後,皇家澳洲海軍繼續為阿德萊德級籌畫若干進一步的改良項目,包括以法/義開發的MU90反潛魚雷取代MK-46 Mod5、換裝改良後的魚叉Block 2反艦飛彈以及強化對付近距離小型船隻的能力,包括加裝TopLite光電瞄準儀以及以色列Rafael的迷你颱風(Mini-Typhoon)遙控武器站(搭配12.7mm機槍)等。

由於經費限制,一開始PUP的ADACS並未實現原本預計納入的標準SM-2射控能力, 也就是加裝可以執行WDS MK-14武器指揮系統軟體的UYK-44模擬卡(美國原廠可以提供此方案) 。當時皇家澳洲海軍雖然向美國訂購一批SM-2MR供改良後的本級艦使用(在SEA 1390 Phase 4B執行) ,並且對MK-92射控系統進行相對應升級,但只能以原本導引SM-1MR的全程半主動雷達照射方式來導引SM-2MR(相當於降級使用)。在2009年12月18日,阿德萊德級的墨爾本號(HMAS Melbourne F05)進行了皇家澳洲海軍第一次的標準SM-2MR飛彈試射,其射控導引過程與原本SM-1完全相同。在2010年PUP計畫以經全部完成之後,皇家澳洲海軍才決定進一步為阿德萊德級追加支援SM-2中途慣性導航與指令更新/終端半主動雷達導引的模式 (能使用拋物線彈道、發揮SM-2的最大射程)。

在2011年6月,雪梨號在美國海軍夏威夷附近的太平洋飛彈靶場(Pacific Missile Range Facility)進行一系列標準SM-2防空飛彈試射,測試升級後的射控系統能否發揮SM-2防空飛彈的完整能力;其中,一枚SM-2是依照與SM-1相同的全程照射方式導引,而其他SM-2則分別測試各種不同的接戰模式,並測試SM-2的各項性能極限;例如在幾次試射項目中,雪梨號發射SM-2飛彈升空之後,目標刻意執行劇烈機動,測試雪梨號的射控系統能否精確追蹤目標,並持續將修正後的預測攔截點(Predicted Intercept Point,PIP)上鏈傳給飛行中的SM-2飛彈;某些試射則是故意模擬發生幾項系統錯誤,測試標準SM-2系統幾個冗餘的機制是否能繼續完成接戰。此外,還有測試項目是在標準SM-2的極限射程上(約90海里)攔截目標。這些試射的結果用來持續改進阿德萊德級巡防艦升級項目的軟體系統,並應用到四艘接受升級的同型艦上。 

SEA 1390 Phase 4B(SM-2防空飛彈相關項目)到2013年12月底共花費了3.27億澳幣(總預算4.002億澳幣),會在預算之內結案,但進度延後16個月。在2013年6月30日截止,購置標準SM-2MR Block 3A防空飛彈共耗資2.583億澳幣,其他相關工作包括BAE Systems修改MK-13飛彈發射器、洛馬集團修改工程MK-92的STIR照射器等。SEA 1390 Phase 4B原本應該在2012年9月通過的最終資材發佈(Final Materiel Release,FMR),但由於一些子系統的整合問題如魚雷防禦系統(Torpedo Defense System)等,導致FMR延遲到2014年1月,使得達到最終作戰能力(Final Operational Capability,FOC)的期程延遲到2014年3月。

 

除役

未經改良的頭兩艘阿德萊德級巡防艦率先汰除,二號艦坎培拉號(HMAS Canberra F-02)於2005年11月12日除役,一號艦阿德萊德號(HMAS Adelaide F-01)則於2008年1月19日除役 ,兩艦都海沈做為人工漁礁。

在2015年2月27日,雪梨號完成最後一次航行任務並停靠在雪梨花園島海軍基地,在2015年底除役前就作為靜態訓練設施。

在2019年10月26日,最後一艘在役的墨爾本號(HMAS Melbourne F-05)在雪梨除役,至此六艘阿德萊德級全數除役。

在2019年12月27日,澳大利亞人報(The Australian)報導,澳洲將出售兩艘已除役的阿德萊德級巡防艦墨爾本號(HMAS Melbourne FFG-05)與紐卡素號(HMAS Newcastle FFG-06)給智利,相關協議在2019年結束前完成。由於這兩艦艦齡相對較新而且經過PUP升級,技術狀態較好,因此波蘭、希臘等國都曾表達興趣,最後由智利購得。墨爾本號與紐卡素號在2020年4月15日正式移交給智利海軍,分別被命名為Almirante Latorre(FFG14)與Capt Prat(FFG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