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豚級/超級海豚級傳統動力攻擊潛艦

以色列向德國採購的新型海豚級柴電攻擊潛艦,曾引發阿拉伯國家的高度關注。

一艘剛上浮衝出水面的海豚級。

海豚級浮出水面的瞬間。

由後方看海豚級

(上與下)浮航中的海豚級

兩艘停在海法(Haifa)軍港的海豚級。

海豚級潛艦的控制室。

在德國HDW基爾廠(現屬於TKMS集團)建造的首艘第二批海豚級(稱為超級海豚級)首艦海龍(INS Tannin) 。

(上與下二張)兩艘建造中的超級海豚級,水中的應為首艦海龍號

(上與下二張)由後方看建造中的 超級海豚級 。與海豚級相較,超級海豚級艦體延長,增加燃料電池絕氣推進系統(AIP),

除了全動式X型尾舵之外,還有一組小型十字安定面來增加穩定性。注意龍骨下方增加了 一段構造物,

用來容納燃料電池的貯氫容器,此一設計與214型潛艦相同。

試航中的海龍號 。

(上與下二張)在2014年6月30日,完成測試的海龍號離開HDW船廠所在的基爾港,航向以色列準備服役。

返抵以色列海法軍港的海龍號,在2014年9月投入服役。

在2016年1月12日,超級海豚級潛艦二號艦Rahav在以色列海法(Haifa)軍港停靠。

建造中的第二批超級海豚級潛艦三號艦(第六艘),預定2020年交付。該艦原本預計命名為Dakar,先前用於一艘1968年

失事的以色列海軍T級潛艦;不過在2019年1月9日,以色列海軍司令Eli Sharvit少將宣布,該艦命名改為龍號(Drakon)

,而Dakar則改用於日後新一級潛艦的首艦。

TKMS集團公布的以色列第三批海豚級潛艦想像圖;與第二批相較,第三批海豚級是全新設計,帆罩尺寸大幅增加

,裡面可能有巡航飛彈發射器,或者無人機、特戰裝備等。在2022年1月20日,德國與以色列就第三批海豚級合約細節達成協議。

2023年8月1日,以色列訂購的第三艘超級海豚級Drakon在基爾造船廠準備下水。跟前兩艘超級海豚級相比,Drakon

帆罩體積大幅增加,與以色列後而來訂購的第三批海豚級類似。

 

──by captain Picard

艦名/使用國 海豚級傳統動力攻擊潛艦/以色列

(Dolphin class)

承造國/承造廠 德國/HDW、Thyssen Nordseewerke GmbH(TNSW)
尺寸(公尺) 海豚級:長57.3 寬6.8

超級海豚級:長68.6 寬6.8 吃水6.2

排水量(ton) 海豚級:浮航1450~1640 潛航1840~1900

超級海豚級:浮航2050 潛航2300

動力系統/軸馬力

MTU 16V 396 SE 84柴油機*3/4243

MTU 750kW交流發電機*3

西門子推進電動機*1/3822

燃料電池絕氣推進系統(AIP)( 超級海豚級)

單軸七葉片螺旋槳

航速(節) 水面11~12

水下20(海豚級)/25(超級海豚級)

續航力(海浬) 水面:8000(8節)/14000(4節)

水下:400/8節

最大潛深 350
水面偵測/反制系統 海豚級:

Elta I頻平面搜索雷達*1

Elbit 4CH(V)2 Timnex電子支援系統

Kollmorgen Type-90光電潛望鏡組

水下偵測/反制系統

STN Atlas Elektronik CSU-90主/被動搜索暨攻擊聲納

STN Atlas Elektronik PRS-3被動測距聲納

FAS-3側面被動陣列聲納

DBQS-90FTC拖曳陣列聲納

Kollmorgen搜索/攻擊潛望鏡組

作戰系統 ISUS 90-1 TCS戰術指揮系統
乘員 35(可搭載另外10人)
艦載武裝

533mm魚雷發射器*6

650mm魚雷發射器*4

(艦上總共可攜帶16枚魚雷與飛彈,使用DM-2A3/A4魚雷、魚叉反艦飛彈或水雷。650mm發射管可用來部署SDV載具)

數量

海豚級:共三艘

艦名 下水時間 服役時間
Dolphin 1996/4/15 1998/4
Leviathan   2000
Tkuma 1998/7/9 2001/11
超級海豚級:第一批三艘,第二批三艘
艦名 下水時間 交付時間 服役時間
Tannin 2012/2/19 2012/5/3 2014/9
Rahav 2013/4/29 2015/10/15
Drakon ex-Dakar     原訂2017,實際2023/8
       
       
       

 


起源

為了取代1970年代向西德購買(由英國代造)的三艘海浪級(Gal class)傳統動力攻擊潛艇(西德206型潛艇的衍生型),以色列在1980年代初期便再度向西德洽購更新型的潛艦。與先前的海浪級一樣,以色列在這次新潛艦採購案中還是透過親以的西方強國(這回是美國)居中協調與援助,如此考量應該是基於政治因素,因為德國一向不希望將軍火銷售至衝突地區;由此可見美國長期以來對猶太人幾乎是無條件支持。在1983年底,以色列向美國提出購買四艘新型巡防艦與三艘柴電潛艦的需求,前者成了SAAR-5巡防艦,後者則成了本文介紹的海豚級(Dolphin class)潛艦。

在1982年,以色列就開始評估歐美所有能製造柴電潛艦的廠商,並在1984年下半展開概念設計,由西德呂北克工程事務所(Ingenieurkontor Lubeck,IKL)、荷蘭鹿特丹船塢公司(Rotterdam Drydock campany,RDM)角逐,最後以色列選擇了IKL。為了規避阿拉伯國家的政治壓力,此案係透過美國對以色列軍事援助管道的名義進行,由美國利頓集團(Litton Corporation)旗下的英格斯造船廠(Ingalls Shipbuilding Divi-sion)擔任主承包商,細部設計與建造工作由西德HDW與Thyssen Nordseewerke廠(二廠日後都併入TKMS集團)負責,而美國Litton集團旗下的Ingalls造船廠則領導協調整個計畫,共建造三艘新潛艦。在1988年10月,以色列與西德的廠商在紐約進行相關協商談判,西德代表也訪問以色列,實地考察以色列海軍的需求與操作能力。在1990年初,以色列選擇潛艦使用的戰鬥系統,經過一番爭執之後,確定由勞拉公司與阿特拉斯公司( STN Atlas)的產品出線。以色列原本在1989年7月批准新購潛艦預算,在1990年1月下達訂單;然而在1990年11月30日,以色列國防部基於財政壓力,中止了這項潛艦合約。

在1991年的波灣戰爭中,伊拉克為了將以色列拖入戰事,使阿拉伯陣營轉向支持伊拉克,遂向以色列發射了數十枚海珊戰術飛彈(伊拉克自製的飛毛腿改良版);雖然在美國極力安撫與緊急調派愛國者防空飛彈營等措施下,以色列實現了不介入波灣戰事的諾言,然而戰後以色列與美國的情報機構卻顯示西德曾對伊拉克研發的海珊飛彈提供技術支援。剛在1990年10月3日完成統一的德國,在輿論壓力下承認在波灣戰爭之前一直與伊拉克進行軍事技術合作,包括飛彈與生化武器,違反了1987年西德簽署加入的「飛彈技術管制條約」;鑑於過去納粹屠殺猶太人的陰影,德國願意以某種方式補償以色列。以色列聰明地抓住這個契機,表示以色列不需要賠償,只需要德國排除政治因素,恢復先前遭到擱置的以色列採購潛艦案,並由德國政府提供所需的資金。於是在1991年4月,以色列與德國重新簽約採購兩艘潛艦,所有費用完全由德國政府以經濟援助的名義提供。在1994年,以色列又追加了第三艘此級潛艦的訂單,由德國政府與以色列各出資一半,因此德國政府等於是免費 贈送「兩艘半」高性能潛艦給以色列,平均每艘價格3.4億美元。雖然德國政府在此項潛艦交易中負擔大部分的成本,但對於德國潛艦工業是相當大的助益(美蘇冷戰結束使得德國軍工企業的營運大受影響)。工作分攤方面,HDW負責海豚級船段的建造,造好後將船段運至Thyssen Nordseewerke的恩登廠進行組合。首艦海豚號(INS Dolphin)於1992年在HDW廠開工,第一個船段在1994年運往恩登廠組合,1996年4月15日下水,1998年4月開始服役。二號艦 鯨號(INS Leviathan)在2000年服役,三號艦復活號(INS Tkuma)在1998年7月9日下水,2001年11月抵達海法軍港成軍。

以色列購買海豚級潛艦令周邊的阿拉伯國家相當不安,紛紛謀求對策,例如伊朗在1990年代中期獲得三艘靜音能力頗佳的俄製Kilo 877型柴電潛艦,對以色列與西方世界形成相當程度的水下潛在威脅;而埃及(雖然從1970年代末期起改走親美路線並與以色列簽署和平條約,但仍把以色列視為潛在威脅) 也在2002年向荷蘭申購兩艘荷蘭新研製的海鰻(Moray)攻擊潛艦 以抗衡以色列海豚級(最後沒有下文),就連一向親西方的沙烏地阿拉伯與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隨後也表達出對於擁有柴電潛艦的興趣。

 

技術特性

在船塢中的海豚級潛艦,注意其短胖的構型以及X型尾舵,艇尾另有一對較小的水平安定面。

一艘海豚級潛艦,攝於以色列的軍港。

HDW原廠賦予海豚級的編號為Type-800,以先前HDW的209型潛艦設計為基礎,依照以色列海軍的作戰需求來發展,並納入當時HDW正在為德國海軍設計的212型潛艦的技術特點。以色列潛艦的主要任務包括保護抵抗阿拉伯國家海軍、維護航線暢通、情報蒐集等,並能施放特種部隊進行任務,故本級艦擁有相當強大的續航能力以及電子情報蒐集能力;又,為了增加在水域中持續作戰的能力,海豚級必須搭載較多的武裝,連帶也使本級艦的噸位較HDW的209、212型潛艦都大一些。

海豚級採用葉捲型船型,以單殼結構為主體,並沿著壓力殼上部設置一層非水密上部構造;前方水平翼位於艦首兩側,並採用適合在淺海操作的X型尾翼 (此外另有一對小型的水平安定面來增加穩定性),單軸七葉片螺旋槳推進,艦殼由HY-80高張力鋼板建造 ;與212相同,海豚級由上而下分為三層,上層甲板包括控制中心、作戰情報艙室、生活艙區、餐廳,並設有一個供潛水人員進出的加減壓艙室;第二層甲板設有魚雷發射管與魚雷庫、電子設備、輪機艙室;最底層艙室則設置蓄電池艙和壓水艙 。海豚級艦體的構型十分流線,表面的開口盡量減少,可降低阻力與航行時產生的噪音,而其耐壓殼體的短胖設計能在有限的體積內獲得最大的艦內可用空間,並增加狹窄水域的機動性。為了增加靜音能力,海豚級不僅改善艦體外型的流體特性,艦內所有輪機也安裝在雙層彈性減震基座,以降低輻射至艦外的噪音與振動,而機艙也實現全封閉管理。此外,全艦各處設有許多噪音振動偵測器,隨時檢測潛艦各部位的噪音,一有異常噪音就予以通知(因為自身噪音會影響聲納系統的運作)。海豚級在安全性上也有不少強化,艦殼每個開口都採用雙層密封措施來保障水密性,所有的艙口與閥門都由全艦態勢控制系統監控,操作人員能隨時監控其狀況,必要時介入操作。此外,艦上還安裝了以色列海軍新開發的緊急壓艙水吹除系統,能在最短時間內向艦首主壓載水櫃灌入大量空氣,以最快速度將壓載水櫃吹除,使潛艦快速上浮。

 

海豚級帆罩的特寫。

海豚級的動力系統包括三具總功率3164KW(4243馬力)的MTU 16V 396 SE 84柴油機 (德國212型潛艦使用一具此型柴油機,214型使用兩具)、三具MTU 750kW交流發電機以及一具水下推進用的西門子2.85MW(3822馬力)雙電樞推進電動機,兩組蓄電池向主配電盤供應電力,主配電盤則與蓄電池與主推進用電機連接,主推進電機通過撓性聯軸節螺旋槳軸與單軸螺旋槳直接連接,螺旋槳為大曲度五葉片形式,平均轉速約200轉/分。海豚級的最大水下航速達20節,浮航速率11~12節,以八節速率靠呼吸管可持續航行8000海里,只以四節航速則可航行14000海里 ;依賴電瓶以4節速率潛航時可持續航行400海里,能持續在海上作業30天。海豚級的艦體後段設有維修開口,無須切割壓力殼,就能直接將主機移出。為了遂行特戰任務,海豚級設有一間專供潛水人員收放的艙房,這在柴電潛艦上是較為罕見的設計。而為了在長時間巡航中維持人員士氣,海豚級盡量增加起居空間的舒適度,擁有完善的餐廳、娛樂與衛生設施。

海豚級以西門子製造的全艦態勢控制系統來監控、管理整艘船艦的運轉,具有全自動模式或序列操作(即閉環模式)。整套系統包括10個沿艦體縱向布置的處理單元,透過冗餘的匯流排連接到4具監控計算機上,再與配備高解析度彩色顯示器的中央控制站相連。艦上的操作人員可完全控制平台管理系統的每個程序,並在必要時能中斷程序。態勢控制系統開發工作最大的挑戰在於詳細制定涉及單個技術系統簡單及安全操作的過程。以色列海軍技術人員也參與了這套態勢控制系統的研發工作,向西門子公司與船廠提供以色列海軍多年來操作潛艦的經驗。為了保險起見,艦上的作戰系統和全件態勢控制系統設計中遵循「Man in loop」的原則,也就是除了與安全有關的功能外,控制系統不能自動啟動程序或更改數值。艦上重要設備配置依循至少擁有50%冗餘的原則(即安裝3套設備,其中2套用於最需要的作戰模式,另一套備援),且某系統的工程與監控系統一但失效,運轉態勢控制系統將立刻確認故障部位並將其關閉,同時以預備系統接手其工作。海豚級的作戰與態勢控制系統總共有以下模式:全自動模式或完全順序、局部控制台操作、液壓控制模組集中操作、個別閥門人工操作。在嚴密的安全配置下,使得一切人為錯誤可能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程度。在艦上綜合作戰系統與運轉態勢控制系統高度自動化的情況下,海豚級僅需編制35名人員;必要時艦上可容納另外10名人員如特種作戰人員等。

海豚級的控制室。

海豚級的操縱席。

電子裝備方面,海豚級配備若干以色列國產的水面用電子裝置,包括Elta的I頻平面搜索雷達以及Elbit的4CH(V)2 Timnex電子支援系統(工作範圍為2~18HZ,具有分析、識別的能力,能在天線出水工作後的數秒內偵測出周遭所有威脅輻射來源的態勢,測量角度的精確度1.4至5度),並配備美國Kollmorgen廠提供 的Type-90光電潛望鏡組,整合有前視紅外線偵測儀、雷射測具儀、傳統光學瞄準儀、GPS與電子截收裝置。海豚級的通信系統能同時保證7個波段(含GPS、OMEGA等導航系統)的發射與接收,具有多波段能力的主天線位於搜索潛望鏡上,並擁有二根升降式備用通信天線(以HF為主),而艦內通信系統能將所有頻道的信號分配到各個節點。海豚級的聲納 系統與212/214型類似,包括德國STN Atlas Elektronik的CSU-90主/被動搜索暨攻擊聲納(含DBQS-21DG艦首柱狀被動測距聲納)、STN Atlas Elektronik PRS-3被動測距聲納以及FAS-3側面被動陣列聲納(由布置在艦體外殼兩側的三組天線組成)、DBQS-90FTC拖曳陣列聲納等;另有資料指出海豚級潛艦使用的側舷被動陣列聲納是以色列Rafael 公司製造的Coris-5,每條陣列長度約40m,由48個板條構成,每一板條含有2個壓電陶瓷水聽器。。在2016年10月,消息指出約從兩年前(約2014年)起,以色列的海豚潛艦部隊陸續換裝由以色列國防軍與Rafael Advanced Defense Systems開發的新型聲納系統(開發耗時約三年),與原有的德製聲納系統一同工作(可能是用以色列國產的新後端處理系統結合原有的德製濕端水聲硬體);新的後端處理擁有更新的演算法來過背景雜音(包括潛艦自噪、流體噪音等)的干擾,聲納工作的距離比原本顯著增加。以色列海軍水下作戰系統部門(Underwater Combat Systems Section)首長Schwartzmann表示,升級後的潛艦聲納系統的有效探測距離顯著延長,探測成功率增加40%,而且探測低噪信水中目標的能力大幅強化,在實戰中更有機會先探測到敵方。

海豚級的控制中樞為STN Atlas Elektronik的ISUS 90-1 TCS戰術指揮系統,以3個處理器為核心,與艦上所有的水面與水下感測、通信、電子戰與武器系統整合,只需要9人在控制中心值班就可掌握全艇所有系統狀況。ISUS 90-1採用全數位化技術與分散式系統架構,具有較佳的容損能力。ISUS 90-1可將來自各感測器的資料顯示於指揮中心的大型顯示器上,使艦長清楚瞭解完整的戰場態勢,協助其下達決策,此外還有輔助艦長決策的專家系統,能根據戰術態勢與選擇的接戰模式來提供相對應的戰術建議。戰鬥系統從聲納獲得的資料中計算出目標動態,自動傳給射控系統計算出接戰參數,並依照威脅程度排定接戰的優先順序,同時也掌握艦上武器庫存與發射管內備彈的狀況;一旦選定攻擊目標,便馬上分配適當的武器,將相關導引數據自動輸入選擇的武器中,而武器的發射程序則可選擇自動操作或由人工啟動。海豚級的戰鬥系統最多能同時自動追蹤八個目標,並導控數枚魚雷接戰多個目標。艦上武器的再裝填、實戰裝卸、魚雷管注水等作業,均在作戰系統的指令下由艦首艙的魚雷控制管理系統完成。

武裝方面,海豚級的魚雷管數目是現役全球潛艦之最,多達10管,其中六管為一般的533mm,另外四管則為更大的650mm;這些魚雷管使用HDW設計的液壓機械彈射系統,艦上總共可攜帶16枚魚雷或飛彈,包括STN Atlas Elektronik的DM-2A3 533mm重型魚雷以及潛射魚叉反艦飛彈等。DM-2A3魚雷採用中途線導以及終端主動/被動歸向、電力推進,戰雷頭重260km,航速35節時射程達13km,航速22節時則有25km的射程.。在2000年代以後,以色列繼續向德國訂購更先進的DM-2A4潛射魚雷。650mm魚雷管還具備施放輸泳載具(Swimmer Delivery Vehicles,SDV)的能力;此後,以色列又從德國引進更新的DM-2A4海鱈(Sea Hake)重型魚雷(詳見德國海軍212型潛艦一文)。外界盛傳以色列在海豚級上部署長距離對地攻擊武器,包括裝備核子彈頭的飛彈。2000年,以色列向美國申購50枚戰斧巡航飛彈,雖然在同年3月被美國拒絕,不過也佐證了前述以色列的企圖,引發周邊阿拉伯國家的高度關切。由於海豚級擁有四支特大號的650mm魚雷管,因此未來在部署某些「特殊」對地攻擊武器上頗具潛力,因此「海豚級能配備核武」的傳言未曾止息,也一直讓周遭的阿拉伯國家感到憂慮。根據德國「Der Spiegel」新聞雜志報道,在1999年,德國國會綠黨(green party)議員安格裡卡·比伊爾(Angelika Beer)和溫福萊德·納克特維(Winfried Nachtwei)在質詢德國國防部時,國防部官員也表示「連德國政府都不明白為何海豚級潛艇要安裝650mm口徑的魚雷管」。

第二批海豚級(超級海豚級)

首艘超級海豚級潛艦海龍號(Tannin)艇尾特寫,注意X型尾舵、原有的水平安定面

以及新增的上方垂直安定面。

在港灣迴旋的海龍號

海龍號帆罩特寫

俯瞰一艘超級海豚級。

 一艘浮航中的超級海豚級

由於海豚級性能優異,加上以色列海軍官兵訓練有素,使得以軍此型潛艦經常在北約國家的海上聯合演習中獲勝,令美軍印象深刻。在2004年中,以色列開始向德國TKMS洽商續購兩艘海豚級,一開始德國拒絕再給予任何價格優惠或經費補助,不過在雙方於2006年7月6日正式簽署的合約中,德國政府還是同意出資1/3(3.3億歐元),整筆合約總值約10億歐元 (約12.7億美元);此外,這項合約中還包括增購第三艘的選擇權。

以色列訂購的第二批海豚級(Dolphin II)設計經過不少改良,結合HDW的212與214型潛艦的技術特徵,稱為超級海豚級(Super Dolphin class)。超級海豚級與第一批海豚級最大的不同,在於增設HDW的燃料電池絕氣推進系統(AIP),使其持續潛航能力大增 ;其燃料電池的儲氫容器採用類似214型的設計,安裝於艦體龍骨下方的突出結構內 。由於增加了AIP,超級海豚級艦體比第一批延長11m,浮航排水量增加到2050噸,超過214型而成為HDW建造過的最大型潛艦。 超級海豚級也比照214型的設計,在艦體下方增設一截突出的縱向非耐壓結構來容納燃料電池的貯氫容器。此外,超級海豚級的操控舵面也有所修改,除了用來控制航向的全動式X型尾舵之外, 還增加一組比較小的十字形安定面(固定式)來增加航行穩定性。

 隨後,以色列又向德國要求行使合約中的選擇權,購買第三艘AIP改良型海豚級(價值約5億歐元以上,合7.5億美元),並希望德國政府分擔建造費用。 在2011年5月初,以色列正式宣佈購買第三艘超級海豚級,價值約10億美元;由於此時歐洲正逢嚴重的金融危機,原本德國政府並不願意比照往例給與以色列優惠價格 ,不過經過2011年7月德國國防部長與以色列總理、國防部長的峰會協商後,德國政府還是給第三艘超級海豚級1.35億歐元(約1.89億美元)的補助(總價約5到7億美元)。 然而在2011年11月初,鑑於以色列政府打算在耶路撒冷裡屬於阿拉伯區域的吉羅鎮建造1100個居住點,引發新一波的中東情勢緊張,消息傳出德國可能以暫停向以色列交付潛艦作為制裁手段(此時第四、五艘海豚級仍在建造中)。

 在2012年1月,以色列與德國正式簽署購買第三艘超級海豚級的合約,3月21日完成訂購,以色列從2015開始付款。超級海豚級首艦海龍號(Tannin)在2012年2月19日下水 ,2012年5月3日交付,2014年8月8日返抵以色列服役。二號艦 海怪號(Rahav)在2013年4月29日交付,2014年9月服役;三號艇Drakon原訂在2017年下水,但實際上直到2023年8月才下水。

依照2015年2月底德國媒體披露,超級海豚級首艦海龍號在2014年夏季測試期間發生燃料電池故障的意外;當時海龍號在公海以燃料電池推進航行,燃料電池的300個PEM離子交換膜中的一個被附近聚集的氣體的氣壓弄破,產生一個針孔狀的小洞,使燃料電池立刻停止工作,海龍號 當場失去動力。事故的原因可能是工作人員在安裝燃料電池內的氧氣去除裝置時, 忘記將其設定為啟動狀態,導致燃料電池運作時產生的氧氣無法排除,累積在PEM膜上而將之弄破。

2023年8月1日,第三艘超級海豚級Drakon準備下水。注意其帆罩容積

大幅增加,可能裝備了巡航飛彈。

在2023年8月1日,第三艘超級海豚級Drakon在基爾造船廠裝上升降是浮筏準備下水;根據照片, Drakon與前兩艘超級海豚有所更改,帆罩體積大幅增加,與2022年初TKMS公布、以色列新購的第三批海豚級(見下文)的想像圖類似。這顯示Drakon已經修改了設計,擴大的帆罩裡可能是安裝陸攻飛彈,或者安裝無人機發射器、特戰相關裝備等。原本Drakon預定在2017年下水,最後卻大幅延遲到2023年8月,或許就是因為照以色列要求大幅修改了設計。

第三批海豚級與弊案疑雲

在2016年10月下旬,德國媒體與以色列媒體Ma’ariv披露 ,以色列政府正與德國當局交涉,打算再增購三艘超級海豚型潛艦(用來取代第一批海豚級),同時包括兩艘新型反潛作戰艦艇,作為因應對伊朗核子制裁的條約失效之後提高對伊朗戒備的戰略措施,合約總價值估計18億歐元;此時,以色列與德國正在協商建造方式,而德國政府可能會如同過去一樣為以色列負擔部分經費。 在10月26日,以色列內閣無異議批准了三艘超級海豚型潛艦的增購案,並在11月7日與德國簽署採購意向書。 這項合約價值12億歐元(約13億美元;日後消息指出這次軍購總額為15億歐元),德國政府會負擔其中的30%。

然而在11月15日,以色列第10頻道(Channel 10)卻披露,以色列這次增購三艘超級海豚型潛艦的案子未經過正常招標程序而直接與TKMS接觸,只花了不到一年就敲定。 在2016年5月卸任的前國防部長摩西.亞隆(Moshe Ya’alon)任內一直反對再增購超級海豚型潛艦 ,而是主張開始規劃超越現有設計的全新潛艦並納入剛剛擬定的五年國防計畫中; 此外,也有專家認為增購這批潛艦過於昂貴,應該將國防經費投資在其他項目。 增購這三艘超級海豚型的主要支持者,是以色列總理班傑明.納塔亞胡(Benjamin Netanyahu)。以色列第10頻道宣稱,納塔亞胡的個人委任代理人(attorney)大衛.夏隆(David Shimron),同時也是前以色列海軍軍官、現為德國TKMS集團以色列代理人麥基.加納爾(Micky Ganor)的委任代理人,顯然違反了利益迴避原則。此外,大衛.夏隆也 與納塔亞胡的女性友人Yitzhak Molcho合作經營一間法律事務所。以色列第10頻道宣稱,施姆隆大衛.夏隆與當時國家安全委員會副主席、國防部法務顧問班阿里(Ahaz Ben-Ari)接洽,希望國防部購買 三艘超級海豚級潛艦,並跳過公開招標程序直接簽署合約,隨後班阿里把交談過程電郵給參謀總長丹.哈瑞爾(Dan Harel),而這份在在2014年6月22日寄出的電郵內容遭第10頻道公開,裡面寫道「德商(TKMS)代表大衛.夏隆律師與我(班阿里)洽談,想要我們停止招標程序,改與他的廠商洽談,且是應總理(納塔亞胡)要求」。

對於相關指控,大衛.夏隆在當時表示,「我絕無洽談投標事宜... 我只是向國防部法務顧問請教問題」,並強調一切都符合利益迴避規範。以色列總理納塔亞胡方面聲明 ,購艦程序是參照國家安全委員會、外交部等相關單位的專業決策之下, 依照專業而嚴謹的程序完成,並沒有受到其他外在因素影響;此外, 納塔亞胡辦公室也表示,納塔亞胡是在新聞報導之後才知道大衛.夏隆也是海軍採購方面的相關代理人員 ,而大衛.夏隆也從未與其他客戶討論關於潛艦、船艦或其他海軍軍備相關事務。 而原本強烈反對繼續增購超級海豚型潛艦的前國防部長摩西.亞隆則依舊堅持此次軍購是完全不必要的 ,並認為此事會觸發一系列複雜的調查程序。

在2017年4月中旬,以色列海軍改變立場,支持納塔亞胡總理增購三艘超級海豚級的提案。 不過以色列方面仍持續調查潛艦貪污疑雲,懷疑以色列向德國增購這批潛艦的過程涉及行賄:在2017年7月上旬,德國媒體報導以色列警方已經逮捕7名涉嫌貪污的嫌疑人,包括麥基.加納爾 ,其中三人是在家拘禁。麥基.加納爾被逮捕後轉為污點證人,提供更多內幕與證據,換取將其判刑減為一年併科罰金1000萬舍客勒(約合280萬美元);依照麥基.加納爾的供詞,以色列司法機構在9月3日至4日進一步逮捕與更多官員,包括大衛.夏隆以及數名前任與現任國家安全顧問,前國防部法務顧問班阿里以及前以色列海軍司令艾利澤.馬龍(Elizer Marom)也遭到調查,總理納塔亞胡也成為之後可能調查的對象。

依照德國媒體報導,以色列這批潛艦採購案價值15億歐元,其中德國政府補助5.7億歐元(支付到2027年)。在2017年10月23日,以色列總理納塔亞胡宣布,已經與德國方面簽署關於購買三艘超級海豚級潛艦的長期備忘錄(long-awaited Memorandum of Understanding),總價值18億歐元(約20.5億美元),德國政府補助1/3(約6億歐元或6.79億美元),此價格是依照2016年的估算。超級海豚級預計在2027年開始服役,取代以色列海軍首批三艘海豚級潛艦。

然而到了2021年底,在一項由總理納夫塔利.貝內特(Naftali Bennett)召集、集合了外長亞伊爾.拉皮德(Yair Lapid)、國防部長本尼.甘茨(Benny Gantz)與財政部長阿維格多.李柏曼(Avigdor Lieberman)的秘密會議中,國防部長透露德國方面大幅提高報價至30億歐元(近40億美元),且德國政府不再增加補助(約5.7億歐元);因此,以色列支付的額度從原本12億歐元增加一倍,達到24億歐元。然而,以色列國防部仍堅持必須完成這項潛艦增購;雖然外長亞伊爾.拉皮德反對,以色列政府還是批准了最終的價格。在2022年1月16日,以色列內閣國防採購委員會正式授權,通過採購第三批超級海豚級潛艦的總費用,事先並未告知公眾。

在2022年1月20日,以色列與德國正式簽署第三批三艘海豚級潛艦的合約,總價值30億歐元(約34億美元)。依照TKMS的說明,第三批海豚級是全新設計,完全針對以色列海軍的作戰需求而研製;而這顯然是第三批海豚級成本比2017年10月簽署備忘錄時大幅增加的主因。依照稍後TKMS公布的第三批海豚級的想像圖,相較於第二批海豚級又有重大修改,尤其是帆罩長度大幅增加;推測帆罩內可能藏有垂直發射器,裝置潛射戰術彈道飛彈等武器,此外也有可能是容納無人機發射器或者特戰相關裝備。

在2022年1月23日,以色列內閣批准,針對購買第三批超級海豚潛艦以及其他德國製船艦的爭議,展開國家級調查,主要是針對前總理納塔亞胡時期的利益迴避問題以及納塔亞胡本人跟德國TKMS集團的關係等。在內閣投票過程中,總理納夫塔利.貝內特投棄權票。塔利.貝內特在投票之前的內閣會議中聲明,以色列國防採辦程序會排除外來干預因素,唯一的考量是以色列的國家安全;而另一位閣員以色列衛生部長尼贊.霍羅威茨(Nitzan Horowitz)則表示,政府調查程序是打擊腐敗的關鍵步驟,對於國防採辦程序極為重要。以色列前總理埃胡德.巴瑞克(Ehud Barak)在內閣投票當天稱,這是以色列建國以來最嚴重的貪腐醜聞。此時,納塔亞胡正面臨其他三項貪腐指控,但他本人堅持否認做錯任何事。

潛射UAV

(上與下二張)以色列SpearUAV公司的Ninox 103潛射無人機,膠囊容器從潛艦

3吋誘餌發射器發射,浮到水面等待一段時間後發射升空,可在空中飛行45分

鐘,攜帶1公斤任務籌載。

 

在2022年6月10日,以色列位於特拉維夫(Tel Aviv)的SpearUAV公司公布了該公司研發的Ninox 103小型潛艦用水下無人機(USV),該公司宣稱這是全世界第一種能由潛艦在水下發射的UAV。

此種UAV收容於膠囊容器中,由潛艦的三吋誘餌發射管發射並上浮到水面;容器可以在三級海象下,於海面等待至多24小時才將無人機發射升空,避免暴露潛艦的位置。此種UAV是一種四軸飛行器,具備低信號特徵(包括目視、紅外線、聲噪等),能搭載1公斤(2.2磅)任務籌載,例如日間光電/夜間紅外線攝影機,在空中飛行45分鐘,並透過加密通信無線電,將機上感測器探測的資料傳回10公里範圍內的單位(例如發射UAV的潛艦或其他友軍),能在風速至多20節的情況下飛行;機上的加密通信傳輸可結合第三方的資料整合以及跨領域(cross-domain)連線,能輕易整合到客戶的通信傳輸結構中。Ninox 103無人機能無縫相容於現役潛艦的3吋誘餌發射器等設施,無須任何改裝。相較於潛艦自己的潛望鏡桅杆,Ninox 103無人機可以探測的距離與範圍大幅增加,能大幅增加潛艦的戰場態勢感知能力。

超級海豚級的潛望鏡幕後故事

在2023年5月27日,以色列時報(The Time of Israel)報導,以色列購買的第一批超級海豚級潛艦裝備美製光電潛望鏡,但不符合以色列海軍需求,還需要花費數百萬美元來修改;後續增購的第二批超級海豚級時,就打算採用德國Hensoldt公司的產品,但面對有美國軍援款項額度支持的美國廠商,又花了一番功夫才擺平,得以選擇德國廠商的產品。

此報導原始信息來自於德國媒體Der Spiegel, 該媒體獲得德國Hensoldt公司流出的一系列文件,主要是Hensoldt高階主管與以色列海軍高層和以色列ELTA Systems公司針對潛艦項目採購的電郵往來;歐洲調查合作組織(European Investigative Collaborations,EIC)聯手特派記者整理解讀這份文件。其中一由Hensoldt海事部門業務Harald Hansen寄給該公司總裁特別助理Sabine Hipp的信中提到,以色列海軍就跟多數海軍一樣,必須接受不符合其需求的裝備,而這就發生在以色列超級海豚級潛艦的採購中;當時(採購第一批海豚級潛艦),以色列海軍在美國政治壓力、以色列國防部介入以及船廠利益等因素之下,選擇了美國柯爾摩根(Kollmorgen,後來成為L3Harris KEO)的產品;Hansen提到,以色列每年從美國獲得約38億美元的軍援,這些額度只能用來購買美製產品,因此美製武器在接受美國軍援的國家中經常擁有巨大優勢。然而,等到以色列接收第一批超級海豚級之後,發現這些美製潛望鏡不符合以色列海軍的需求,在2019年左右不得不另外啟動一個項目來升級潛望鏡。Hensoldt在信中指出,原本Hensoldt幾乎要贏得以色列海軍的潛望鏡合約,但最後一刻L3Harris加入戰局,提出了用2000萬美元美援額度來執行的方案,所以以色列海軍不得不選擇L3Harris;然而一年後,這個升級項目從整合到安裝都發生大量問題;這給Hensoldt提供另一個絕佳機會,也就是以色列隨後訂購的第二批三艘超級海豚級。

這些文件指出,因為L3Harris先前表現不佳,以色列海軍尋求選擇Hensoldt來替換,Hensoldt的產品99%符合以色列海軍需求;然而,L3Harris不打算放棄生意,在談判中再度利用美援經費的優勢。以色列海軍為了踢開L3Harris,要求L3Harris提供符合以軍所有作戰需求的方案。而以色列海軍在對Hensoldt的回信中還建議該公司該採取什麼行動,在競爭中取得優勢,例如與以色列業界建立戰略伙伴關係如互惠採辦(reciprocal purchase),可增加在以色列軍事競標中的勝算;以色列海軍在信中甚至具體列出Hensoldt可以爭取的合作伙伴,就是ELTA Systems,因為以色列海軍研發單位與ELTA在潛艦領域有許多合作,包括數位信號處理、天線等。信中也提到Hensoldt已經與以色列公司CONTROP合作,但加分有限。信中提到最後Hensoldt的努力獲得回報,以色列海軍在2022年6月與該公司簽署價值2700萬歐元(約2900萬美元)的合約,為以色列第二批超級海豚級潛艦提供光電潛望鏡。對於這則報導,以色列國防軍以及以色列國防部表示不予評論。

 

服役經歷

在2003年6月18日英國「倫敦星期日報」(London Sunday Times)撰文披露,當年5月初某一天深夜,以色列兩艘海豚級潛艦秘密駛離海法軍港,經地中海、蘇伊士運河、紅海後抵達印度洋上斯里蘭卡附近的海域,並進行了一次巡航飛彈的試射,成功命中1500km外的目標區。 根據外電報導,以色列這種國產潛射巡航飛彈名為Popeye Turbo,射程930英里(約1500km),可配備當量相當於200kt黃色炸藥的核子彈頭(含鈽6公斤)。

一般而言,以色列海軍將潛艦部署在地中海方面的海法(Haifa)軍港,因為以色列南部艾拉特港(Eilat)經阿卡巴灣(Gulf of Aqaba)進入紅海的出口提倫海峽(Straits of Tiran,出口寬度僅10km)兩岸分別是埃及與約旦,戰時極易被埃及封鎖(過去歷次以阿戰爭中,阿卡巴灣都遭到埃及封鎖)。然而在2009年6月,一艘海豚級出現在紅海進行演習,並短暫在艾拉特港停留,不過並不清楚這艘潛艦是經由蘇伊士運河(行蹤必定暴露)或者繞過整個非洲大陸進入紅海。「倫敦星期日報」 曾報導,以色列在2010年5月決定,至少有一艘海豚級值勤時裝備核子飛彈,因應敘利亞將飛毛腿短程彈道飛彈部署到黎巴嫩。外界也懷疑以色列獲得巴林的默許,在位於巴林領海、靠近伊朗的波斯灣海域設置一個秘密的潛艦補給據點;在2012年6月,巴林總司令本.阿哈麥德.阿哈利法(Sheikh bin Ahmad Al-Khalifa)針對此種流言向伊朗大使海珊.阿米爾.阿布都拉(Hossein Amir Abdollahian)澄清,巴林將「猶太復國主義政權」(即以色列)視為巴林以及整個穆斯林世界的敵人,絕不會允許以色列軍事力量出現在其領海內。

在2013年7月5日,以色列以飛彈攻擊已經陷入內戰的敘利亞的拉卡提亞港(Latakia),一開始CNN等國際媒體報導認為飛彈由以色列空軍戰機發射,然而稍後「倫敦星期日報」 則撰文報導這次攻擊的飛彈是由以色列海豚級潛艦所發射,目標是摧毀剛運抵該港口的俄製寶石(Yakhont)長程反艦飛彈,整個攻擊是在與美國的情報協調下完成。

在2020年12月21日,以色列電視台披露,一艘以色列海豚級潛艦在埃及許可之下通過蘇伊士運河,隨後就進入霍姆斯海峽(Strait of Hormuz),顯然是對伊朗進行威懾;前一次以色列潛艦通過蘇伊士運河是2009年的事。在2020年12月24日,美國海軍俄亥俄級核子動力巡航飛彈潛艦喬治亞號(USS Georgia SSGN-729)與皇家港號(USS PortRoyal CG-73)飛彈巡洋艦一同進入霍姆斯海峽。因此,外界推測同時間出現在霍姆斯海峽的美國與以色列潛艦,可能是雙方對伊朗的聯合威懾行動;2021年1月3日是伊朗革命衛隊指揮官卡西姆.蘇雷曼尼(Qasem Soleimani)在伊拉克巴格達國際機場遭美軍以無人機擊殺滿一週年,而2021年1月20日又是美國新任總統喬.拜登(Joe Biden)就職日,情報顯示伊朗很有可能在這段關鍵時間對以色列採取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