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DX-1廣開土大王級驅逐艦

KDX-1廣開土大王級的首艦廣開土大王號(DDH-973)。廣開土大王級是 韓國第一種超過三千噸的自製水面作戰艦艇。

廣開土大王號的主砲正在射擊。

由後方看廣開土大王號

廣開土大王號的艦橋與各操控台。攝於2000年。

廣開土大王號艦橋,近處是舵手席。攝於2000年。 

廣開土大王號的機庫

廣開土大王號艦首近照,可以看到OTO 127mm艦砲,以及後方B砲位的16管MK-48 Mod.2海麻雀防空飛彈垂直發射器。

 

(上與下)KDX-1廣開土大王級的三號艦楊萬春號(DDH-973)。

俯瞰楊萬春號。

正離開澳洲雪梨花園島海軍基地的萬春號,背景是雪梨大橋與雪梨歌劇院。

 

──by captain Picard

艦名/使用國 廣開土大王級驅逐艦/大韓民國

(Kwanggaeto the Great class)

承造國/承造廠 大韓民國/大宇造船與海洋輪機(Daewoo Shipbuilding & Marine Engineering Co. ltd.)
排水量(ton) 標準3200

滿載3900

尺寸(公尺) 長135.5公尺 寬14.2公尺 吃水4.2公尺
動力系統/軸馬力 CODOG

LM-2500燃氣渦輪*2/58200

MTU 20V 956 TB-92柴油機*2/8000

雙軸

航速(節) 30
續航力(海浬) 4500(18節)
偵測/電子戰系統 AN/SPS-49 2D長程對空搜索雷達*1

Signnal MW.08 3D C頻中程對空監視雷達*1

Daewoo SPS-95K導航雷達*1

AN/UPX-27K敵我識別系統

ARGOSystems AR-700電子反制系統

ARGOSystems APECS-2電子支援系統

CSEE DAGAIE MK.2干擾彈發射器*4

AN/SLQ-25A魚雷反制系統*1

聲納 ATLAS DSQS-21BZ主/被動艦首聲納*1

SQR-220K被動式拖曳陣列聲納*1

射控/作戰系統 KDcom-1作戰系統

MK-91 Mod 3海麻雀防空飛彈射控系統(包含兩具Signaal STIR-180射控雷達)

資料鍊 Link-11
乘員 286
艦載武裝 OTO-Breda 五吋54倍徑艦砲*1

MK-48 Mod2垂直發射系統(VLS)*1(共16管,裝填16枚RIM-7P海麻雀防空飛彈)

30mm門將近迫武器系統(CIWS)*2

四聯裝魚叉或SSM-700K反艦飛彈發射器*2

三聯裝324mm MK-32 Mod5魚雷發射器*2

(使用MK-46魚雷)

艦載機 超級大山貓MK.99反潛直昇機*1
姊妹艦

最初預計10艘,後來減至三艘─

艦名 下水時間 服役時間
DDH-971 廣開土大王(Kwanggaeto the Great) 1996/10/28 1998/7/24
DDH-972 乙支文德(Ulchimundok) 1997/10/16 1999/9
DDH-973 楊萬春(Yangmanchun) 1998/9/30 2000/7

 


  

韓國國產主戰水面艦艇計畫:KDX系列

早在1980年代,韓國海軍亟思如何汰換當時韓國海軍日益老舊的主戰艦艇──美國在二戰時代建造的桑納級(Sumner class)與基靈級(Gearing class)驅逐艦,韓國海軍歸類為忠北級(7艘)、大邱級(2艘)、忠武級(3艘)等。這些老舊驅逐艦在服役生涯中雖然歷經多次翻修升級,但畢竟年事已高,只是時間問題。

在1981年第一代國產中型作戰艦艇蔚山級開始服役時,韓國就開始為建造國產驅逐艦進行相關的基礎研究。在1983年11月,韓國海軍正式在1984 Yulgok計畫中提出「韓國驅逐艦實驗」(Korean Destroyer Experimental,KDX)的雛形;依照當時的規劃,第一艘KDX原訂在1990年12月開始建造。在1985年9月,韓國當局開始為KDX驅逐艦規劃配套的武器系統,並在同年12月決定由 韓國本國整合研發。在1989年,大宇重工的造船與海洋輪機(Daewoo Shipbuilding & Marine Engineering Co. ltd.)被選為建造廠商;原訂首艘KDX-1在1989年開始建造,但隨後KDX造艦計畫因種種因素,一在地被延後。

原本KDX計畫打算建造一種標準排水量3500ton的驅逐艦,先建造一艘原型艦進行測試(計畫於1997年服役),經過驗證修改後再建造10~16艘同型艦,從1999年起全面汰換桑納級與基靈級。但日後KDX便修改為一個分為三個階段的造艦計畫,先後建造三種艦型,排水量與作戰能力逐漸提高。第一階段的KDX-1是3800ton級中型反潛、反水面驅逐艦,於1998年起達成初始作戰能力(IOC),最初打算建造10艘,但最後只造了3艘;第二階段的KDX-2則是5000ton級的飛彈驅逐艦,配備垂直發射的標準區域防空飛彈,並引進匿蹤艦體設計,將建造6至12艘,從2003年起服役,就是忠武公.李瞬臣級;至於最終的KDX-3則是標準排水量7000ton級的大型高性能防空驅逐艦,引進先進艦載戰鬥系統、相位陣列雷達、垂直發射防空飛彈等裝備,並具有反彈道飛彈能力,共建造三艘,當時計畫在2007/2008年陸續服役。

KDX第一階段──廣開土大王級

1994年,KDX-1首艦廣開土大王號(DDH-971)在大宇重工的船塢開工 (比最初預定延遲了四年),1996年10月下水。KDX-1首艦是紀念14世紀朝鮮高句麗王朝著名的廣開土大王,他四處征伐,擴大了高句麗王朝的領土;至於用於KDX-1二、三號艦的乙支文德與楊萬春也是高句麗王朝的名將,曾率軍奮力抵抗中國的入侵。

KDX-1創下了 韓國造艦史上的多項第一:自行設計的第一種300ton級以上的主戰艦艇、第一種能搭載艦載直昇機的艦艇,此外也是首種裝備垂直發射系統的自製艦艇,堪稱韓國海軍邁向大洋海軍的第一步。廣開土大王級大量採用了歐洲與美國船艦使用的科技與裝備,其中又以歐系裝備居多。不過,作為韓國第一種自行設計的驅逐艦等級主戰艦艇,KDX-1設計上難免有不成熟之處。

推進系統方面,KDX-1採用現代西方船艦常見的複合燃氣渦輪與柴油機(CODOG)系統,由兩具美國GE的LM-2500燃氣渦輪與兩具德國MTU授權三星重工(註)生產的MTU 20V 956 TB-92柴油機組成,最大航速可達30節。艦體設計方面,本級艦擁有核生化防護能力,但是艦體造型並未大量考慮雷達匿蹤設計。

KDX-1二號艦乙支文德號(DDH-972)

KDX-1三號艦楊萬春號(DDH-973)發射一枚魚叉反艦飛彈。攝於2017年。

廣開土大王級的偵測、射控、通信、電子戰等電子裝備結合歐洲與美國廠商產品。戰鬥系統方面,韓國決定引進歐洲現成戰鬥系統再予以國產化;經過激烈競爭後,英國航太系統(BAE System)的SSCS MK.7系統(與英國Type-23巡防艦同系列)擊敗德國STN Atlas電子公司的COSYS 200K1系統,與韓國簽署價值8848萬美元的合約;BAE將SSCS MK.7授權韓國三星(註)生產再予以修改,成為KDX-1使用KDCom-I戰鬥系統。KDCom1採用分散式架構,擁有八個多功能顯控台與一百多個分散式處理器,透過光纖區域網路連結各顯控台與艦上各種偵蒐、射控、武器系統,並整合美規Link-11資料鏈;戰系的軟體採用美國軍規ADA語言編寫,程式總共有100萬行左右。該系統的顯示戰術資訊的8個多功能分散式控制臺由光纖網域聯接,採用了100個分散式處理器。KDX-1首艦的戰系軟硬體仍由英國原裝進口,三星公司則在二號艦以後參與KDCom1作戰系統的軟體整合與研改 ,並應用三星電子生產的硬體組件。

雷達方面,廣開土大王級擁有美製SPS-49(V)5 2D C頻長程對空搜索雷達以及荷蘭Signnal的MW.08 3D G頻中程對空/平面搜索雷達各一,五吋艦砲與海麻雀飛彈的射控則由前後各一的荷蘭Signnal製STIR 180照明雷達負責。MW.08是Signnal的多波束獲得/追蹤雷達((Signal Multibeam Acquisition Radar for Tracking,SMART)系列的輕型版本,採用波長較短的G頻,其E/F頻的衍生型就是SMART-S/SMART-S Mk2,D頻的衍生型就是SMART-L。MW.08尖峰功率50KW,天線由12個接收波束排列(2X6)而成,夾角12度,波束垂直範圍0至70度,波束水平誤差0.25度、垂直誤差1.2度,誤差距離40m,具備自動偵測與追蹤(Automatic Detection and Tracking,ADT)能力,對雷達截面積2平方公尺目標的偵測距離32km,對雷達截面積1平方公尺目標的偵測距離27km,對雷達截面積0.1平方公尺目標的偵測距離17km。MW.08具有搜索、追蹤與射控能力,可同時追蹤20個空中目標或8個水面目標,並以同時追蹤掃描(Track-While-Scan)模式導引火砲同時接戰2至3個目標,不過不能為防空飛彈提供上鏈(up-link)傳輸(廣開土大王級只配備短程的海麻雀防空飛彈,無須中途上鏈)。在1996年2月,詹氏國際防衛機構(JanesInternational Defence )曾報導Thales集團不再生產MW.08,銷售主力改為法國Thales(原Thomson-CSF)新開發的MRR三維雷達,然而後來Thales集團仍改變初衷繼續保留MW.08。

聲納方面,廣開土大王級服役之初僅 裝有德國Atlas DSQS-21BZ艦首聲納, 之後再於艦尾追加SQR-220K被動式拖曳陣列聲納(應為SQR-19的韓國版),成為韓國海軍第一種擁有拖曳陣列聲納的艦艇,使韓國艦隊的反潛能力大增。電子戰方面,KDX-1配備韓國國防科學研究所(ADD)整合的SLQ-200(V)5K電戰系統,其下包含幾種來自 歐美的子系統,包括美國ARGO Systems的AR-700電子支援/反制系統與APECS-2電子支援系統,以及四具法國CSEE DAGAIE MK.2干擾彈發射器,此外艦上還有美製SLQ-25拖曳式魚雷反制系統(爾後韓國獲得授權生產,型號為SLQ-261K)。ARGO AR-700是一種非搜索/比振幅式電子支援裝置,測向精度4~5度(rms),並可選擇性加裝比相位式干涉測量套件,將測向精確度提高到1度(rms)。KDX-1的資料鏈系統為KNTDS,整合有美規Link-4/11/14資料鏈。

 

廣開土大王級B砲位的MK-48 Mod2垂直發射系統,裝填16枚海麻雀短程防空飛彈。

廣開土大王級的主要防空自衛武裝是設置在B砲位的一組MK-48 Mod2垂直發射系統,共計16管,裝填RIM-7P海麻雀點防禦防空飛彈;此外,艦橋頂端與機庫上方各有一座荷蘭Signnal授權 韓國製造的門將(Goal Keeper) 30mm近迫武器系統。反艦方面,廣開土大王級艦體中段配備兩組美製MK-141四聯裝魚叉反艦飛彈發射器(日後應被 韓國製SSM-700K反艦飛彈取代,性能大致與魚叉飛彈同級),艦首裝有一門OTO 五吋54倍徑艦砲,此種艦砲射速超過美製MK-45五吋54倍徑艦砲的兩倍,在亞洲亦被日本海自的金剛級與高波級驅逐艦採用。反潛方面,廣開土大王級本身擁有兩組三聯裝美製MK-32魚雷發射器,艦尾設有直昇機庫與直昇機甲板,操作一架英 國偉斯特蘭生產的超級大山貓(Super Lynx)MK.99反潛直昇機。

韓國在1988年正式向英國韋斯特蘭(Westland)公司訂購12架超級大山貓(Super Lynx)Mk.99,從1991年開始交機,取代原有的法製SA-316峰鳥直昇機。韓國的大山貓Mk.99配備CEC Ferranti的海沫三型(Sea Spray 3)雷達,設置在機鼻下方,機首前方設置FLIR前視紅外線,機上並攜帶AN/AQS-18沈吊放聲納、Racal電子支援系統,可攜帶兩枚武器,包括美製MK-46魚雷或英製海賊鷗(Sea Skua)輕型反艦飛彈。機載海沫三型雷達主要功能包括洋面搜索、為海賊鷗反艦飛彈提供先期標定,並未半主動雷達歸向的海賊鷗飛彈提供照射。在1999年,韓國進一步訂購12架改良的超級大山貓Mk.99A(使用改良後的主旋翼),其中部分就是配屬於廣開土大王級上。英國在超級大山貓Mk.99案提供不少工業互惠,機上許多設備是在韓國製造,包括雷達、光電偵測儀、電戰警告、射控系統、飛控設備與起落架等。

 

服役經歷

廣開土大王級服役後,有消息傳出韓國海軍對其設計和品質並不滿意,導致此型艦產量減為三艘(1998至2000年服役);相關問題包括吃水深度不夠,使得遠洋航行穩定度不佳,且設計上的升級餘裕不足。

在2004年10月上旬,一則新聞指出,韓國海軍向韓國國會提交的一份資料顯示,1998年開始實戰部署的KDX-1因頻發故障,最長有半年的時間不能執行防禦領海的作戰任務;韓國開放國民黨議員、韓國會國防委員會委員金成坤在對韓國海軍本部進行監察時表示,目前韓國現役三艘KDX-I級驅逐艦經過了一年的保固期後,每艘艦艇每年平均要進行4.3次有償維修,維修費用高達2億7千萬韓元(當時1150韓元約合1美元);而在故障維修期間,KDX-I級驅逐艦每年最短有2.9個月、最長有6.2個月不能執行戰備任務,這使得韓國的領海防禦出現了一定程度的「戰力真空」。韓國海軍對此則回應,KDX-I型驅逐艦上總共共搭載717種裝備,這麼多裝備中難免有部分出現故障,但一般而言,發生故障的裝備都會在2至3個工作日內得到維修或更換;韓國海軍舉例稱,在去年(2003年)一年裡,廣開土大王號驅逐艦的對海索雷達出現了故障,當時訂購同型產品需要4個月的時間才能到貨,但這段期間該艦透過以遠程對空雷達來搜索海面目標的方式來彌補,因此這段期間仍能正常執行作戰勤務,不受到任何影響。

在2018年12月底,大宇船舶與海事工程(DSME)獲得韓國國防採辦局(Defense Acquisition Program Administration,DAPA)一份價值2.3億美元的合約,為3艘KDX-1驅逐艦實施翻修升級作業,在2021年底完成改裝;相關項目包括艦上各項主要裝備的維護與升級,更新作戰管理系統(包括整合Link 16資料鏈),換裝的新設備都由本國廠商開發。依照DAPA的資料,經過升級後,廣開土大王級同時處理的目標資料量達到原本的三倍,資料傳輸速率提高100倍。其他升級包括換裝新型拖曳陣列聲納系統、換裝 LIG Nex1的改進版AN/SLQ-261K魚雷誘餌系統。在2020年9月上旬,廣開土大王級三號艦楊萬春號(DDH-973)完成升級作業交付韓國海軍,是第一艘完成這個項目的同型艦。

   

三星集團旗下的主要國防事業群包括三星Techwin(三星電子與關係企業持股32.4%)與三星Thales(三星Techwin持股50%)。三星Techwin的業務涵蓋陸軍戰甲車輛(包括K-9自走砲等)、飛機與直升機渦輪引擎、半導體設備及數位相機等;而三星Thales則是三星Techwin與法國Thales集團合資成立,主要業務包括軍用通信裝備、衛星通信設備、海軍水面艦艇及潛艦的戰鬥管理系統等。在2014年5月,時年72歲的三星電子董事長李健熙因心臟疾病住院後,長子李在鎔就成為三星集團的實質最高領導人;為了提高三星集團的經營績效,李在鎔決定對集團進行瘦身,出售集團內軍火、化工與石油等重工業事業體,包括三星Techwin與三星Thales。在2014年11月,三星電子與韓國另一大財閥韓華集團簽約,以1.8兆韓元的價格,將三星旗下總共四家石化與國防事業體賣給韓華集團,包括三星Techwin與三星Thales。此案在2015年6月底完成交易,三星集團就此結束30年來對軍工領域的經營。被韓華買下之後,三星Techwin改名為韓華Techwin(Hanwha Techwin),三星Thales則改名為韓華Thales,並在2016年10月10日更名為韓華系統(Hanwha Syste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