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荷華級戰鬥艦

愛荷華級戰鬥艦的密蘇里號(USS Missouri BB-63,左)與愛荷華號(USS Iowa BB-61,右)在日本外海航行,

攝於1945年8月20日,此時日本已經宣布無條件投降。

四艘愛荷華級戰鬥艦編隊航行的畫面。

愛荷華級戰鬥艦新澤西號(USS New Jercy BB-62),攝於1968年越戰期間,此時該艦大致維持建造時的面貌。

馬丁.馬里塔公司(Martin Marietta)提出針對愛荷華級的改裝概念,將後部主砲撤除,艦尾架設機庫與飛行甲板

可操作12架AV-8B獵鷹STOVL戰鬥機。此案並未獲得美國海軍考慮。

新澤西號(USS New Jersey,BB-62)戰鬥艦在加州長堤海軍船塢(Long Beach Naval Shipyard)進行現代化與啟封工程

,攝於1982年2月5日。這是新澤西號第四次重新服役的啟封工程,該艦在1983年12月28日恢復現役。

愛荷華級首艦愛荷華號(USS Iowa BB-61)九門主砲齊射的壯觀景象。此時該艦已經經過現代化改良。

(上與下)在1986年,愛荷華號在挪威外海進行演習的畫面。

在1986年12月14日,愛荷華號的16吋主砲進行了重新服役後的第1000次發射。

一艘愛荷華級在夜間發射16吋艦砲的瞬間。

新澤西號在拖船協助下正通過巴拿馬運河。愛荷華級的艦體規模以能通過巴拿馬運河為上限,以利於

在太平洋、大西洋之間調動。

愛荷華號與一艘派里級飛彈巡防艦哈利伯頓號(USS Halyburton FFG-40)並排航行。

愛荷華級戰鬥艦 密蘇里號(USS Missouri BB-63),此時已經經過現代化改良。

由企業號(USS Enterprise CVN-65)航空母艦上拍攝的編隊,最前方是新澤西號戰鬥艦,其後為密蘇里號;

其後還有長堤號(USS Long Beach CGN-9)核子動力飛彈巡洋艦、史普魯恩斯級驅逐艦、諾克斯級巡防艦等。

新澤西號正發射一枚戰斧巡航飛彈。

從艦橋俯瞰愛荷華級的艦首,此時該艦正穿過大浪。

愛荷華級正為諾克斯級巡防艦USS Moinester (FF-1097) 進行海上燃油補給,攝於1986年8月1日。

新澤西號(USS New Jersey BB-62)即將通過企業號(USS Enterprise CVN-65)核子動力航空母艦

,攝於舊金山灣。兩艦準備參與1985年8月14日日本投降40週年紀念活動。

1980年代美國海軍大編隊,畫面中央為愛荷華級率領的水面編隊,左右兩側各有一支航空母艦編隊。

兩艘愛荷華級發射主砲的壯觀畫面。

在1985年北約BALTOPS '85演習中,愛荷華號的第一、第二號主砲塔進行齊射;

一旁可以看到皇家海軍Type 42飛彈驅逐艦(右上)以及一艘美軍提康德羅加級神盾巡洋艦(右下)

1986年10月1日進入澳洲雪梨港的密蘇里號(USS Missouri BB-63)

1989年4月19日上午9時51分,愛荷華號二號主砲塔中間砲的裝藥發生爆炸,二號砲塔陷入燃燒。

此意外造成二號砲塔內47人喪生。 

愛荷華號(USS Iowa BB-61)與中途島號航空母艦(USS Midway CV-41)並排航行,攝於1987年;

此時兩艦都編入阿爾法戰鬥群(Battle Group Alpha ),由中途島號為旗艦,負責保護通過波斯灣的油輪

免於遭受兩伊戰火波及。 

(上與下二張)在1991年1月14日沙漠風暴作戰期間,愛荷華級的威斯康辛號(USS Wisconsin BB-64,前)、密蘇里號

(USS Missouri BB-63,後)正同時接受沙加緬度號(USS Sacramento AOE-1)快速戰鬥支援艦的補給。

值得一提的是,沙加緬度級快速戰鬥支援艦的蒸汽渦輪主機來自於中途取消的愛荷華級六號肯塔基號

(USS Kentucky BB-66),因此畫面中三艘船艦都使用相同的蒸汽推進系統。

在1991年6月於紐約舉行的艦隊週(Fleet Week)活動中的威斯康辛號(USS Wisconsin BB-64)戰鬥艦

,一旁是一艘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聖胡安號(USS San Jacinto CG-56)。

1991年新澤西號戰鬥艦的除役典禮。

新澤西號戰鬥艦除役後,先停放於美國海軍位於普吉灣(Puget Sound)的海軍基地。

一旁停靠了七艘除役的諾克斯級。

 

──by captain Picard

艦名/使用國 愛荷華級戰鬥艦/美國(Iowa  class)
承造國/承造廠 美國/ 

BB-61、63:New York Naval Yard, Brooklyn, New York

BB-62、64、65:Philadelphia Naval Shipyard, Philadelphia, Pennsylvania

BB-66:Norfolk Naval Shipyard

尺寸(公尺) 長270.4 寬33 吃水11.6
排水量(ton) 最初:標準45231 滿載55710
動力系統/軸馬力 600PSI鍋爐*8 蒸汽渦輪*4/212000 四軸
航速(節) 最初:33

現代化改裝後:35

續航力(海浬) 15900/17節

4830/33節

偵測/電子戰系統

AN/SPS-49 2D對空搜索雷達*1

(1980年代復役時加裝)

AN/SPS-64航海雷達*4

(1980年代復役時加裝)

AN/SPS-67平面搜索雷達*1

(1980年代復役時加裝)

AN/SLQ-32(V)3電子戰系統*1

(1980年代復役時加裝)

WSC-30衛星導航系統*2

(1980年代復役時加裝)

MK-36 干擾彈發射器*2(SRBOC)

(1980年代復役時加裝)

AN/SLQ-25魚雷反制系統*1

聲納
射控/作戰系統

Mk-37 防空射控系統*4

Mk-38 艦砲射控系統*2

Mk-40 艦砲射控系統*1

SPQ-9平面追蹤射控雷達*1(BB-61)(1980年代復役時加裝)

乘員 二次大戰期間:2365

第一次復役(越戰期間):1626

最後一次復役:1518  外加陸戰隊44人

艦載武裝

MK-7 16吋50倍徑主砲*9(分別裝於三門三聯裝砲塔內)

MK-12 38倍徑五吋高射砲*20(分別裝於十座MK-28雙聯裝砲塔內,最初狀態)/12(分別裝於六座MK-28 Mod2雙聯裝砲塔內,1980年代復役時的狀態)

四聯裝Bofors 40mm 56倍徑防空機砲*20

單管20mm 70倍徑Oerlikons防空機砲*60

NK-15方陣近迫武器系統(CIWS)*4

(1980年代復役時加裝)

四聯裝MK-141魚叉反艦飛彈發射器*4

(1980年代復役時加裝)

四聯裝MK-44戰斧巡航飛彈發射器*8

(1980年代復役時加裝)

艦載機
姊妹艦 原訂六艘,只有四艘(BB-61~64)完工──

BB-61 Iowa

BB-62 New Jersey

BB-63 Missouri

BB-64 Wisconsin

BB-65 Illinois

BB-66 Kentucky

備註

BB-61──

1939年7月1日簽約訂購,1940年6月27日安放龍骨,1942年8月27日下水,1943年2月22日首度服役,1949年3月24日首度除役封存;1951年8月25日第二度服役,於1958年2月22日第二度除役封存;1982至1984年進行現代化改裝工程,於1984年4月28日第三度服役;1990年10月26日最後一次除役 。2006年3月17日除籍。2012年4月30日轉移給太平洋戰艦中心(Pacific Battleship Center,PBC)作為永久紀念艦,7月7日在洛杉磯聖皮特羅(San Pedro)開放參觀。

BB-62──

1939年7月1日簽約訂購,1940年9月16日安放龍骨,1942年12月7日下水,1943年5月23日首度服役,1948年6月30日首度除役封存;1950年11月21日第二度服役,於1957年8月21日第二度除役封存;1968年4月6日第三度服役,於1969年12月7日第三度除役封存;1982年12月28日完成現代化改裝工程並第四度服役,於1991年2月8日最後一次除役 ,1999年1月4日除籍。2000年1月20日,美國海軍部長宣布將新澤西號贈予新澤西坎登母港聯盟(Home Port Alliance of Camden, N.J.),作為新澤西號海軍紀念艦(Battleship New Jersey Museum and Memorial),展示於新澤西康登(Camden, New Jersey ),2001年10月起開放參觀。

BB-63──

1940年6月12日簽約訂購,1941年1月6日安放龍骨,1944年1月29日下水,1944年6月11日首度服役,1955年2月26日首度除役封存;1984至1986年進行現代化改中工程,1986年5月10日第二度服役,於1992年3月31日最後一次除役。1995年1月12日 除籍,1998年5月4日轉移給密蘇理號紀念艦協會(USS Missouri Memorial Association ,MMA),成為永久紀念艦,1999年1月29日起在珍珠港開放參觀。

BB-64──

1940年6月12日簽約訂購,1941年1月25日安放龍骨,1943年12月7日下水,1944年4月16日首度服役,1948年7月1日首度除役封存;1951年3月3日第二度服役,於1958年3月8日第二度除役封存;1986至1988年 進行現代化改裝工程,1988年10月22日第三度服役,於1991年9月30日最後一次除役。2000年被移至諾福克,成為諾福克國際海事中心(National Maritime Center, Norfolk)的展品,於2001年4月16日開放。  2006年3月17日除籍,2009年12月14日轉移給諾福克市。

BB-65──

1940年9月9日訂購,1942年12月6日安放龍骨,1945年8月11日取消建造,1945年8月12日除籍,1958年9月開始拆解。

BB-66──

1940年9月9日訂購,1944年6月12日安放龍骨,1950年1月20日永久停工,1958年6月9日除籍,1958年10月1日出售拆解。

 

 


 

前言

在噴射戰機已經超過二馬赫、飛彈已經能精準命中幾百公里外的目標的年代, 曾經還是有一群舊時代的龐然大物,不服宿命地在海上馳騁著。雖然昔日作為艦隊王牌的風光不再,但是她們尺寸驚人的身軀、高聳雄偉的上層結構、沈穩的船舷,以及令人望而生畏的巨砲,讓敵人目睹時仍不由得畏懼三分。她們,就是美國海軍的愛荷華級(Iowa class)戰鬥艦,也是整個戰鬥艦歷史的尾聲。從第二次世界大戰到二十世紀末,他們見證了人類海戰紀元的改朝換代。

起源

在1937年2月6日,由英、美、日、法、義等五大海軍國在15年前(1922年2月6日)簽署的華盛頓海軍裁軍條約正式失效。到了1937年下旬,美國的情報來源已經確信日本正在建造三艘強大的新型戰鬥艦(即大和級);但由於日本保密周詳,美國無從得知其噸位與主砲口徑。雖然美國海軍先前也規劃諸如配備12門16吋(406mm)艦砲或9門460mm艦砲的龐大戰鬥艦,但由於缺乏對手資料,難以說服國會撥款建造;最後,美國國會批准一種以先前南達科他級(South Dakota class BB-57~60)戰鬥艦(華盛頓條約時代美國推出的第二種條約型戰艦)為基礎 放大改良的快速戰鬥艦,維持三座三聯裝16吋(406mm)主砲塔(當時美國推測大和級只配備16吋主砲),加長艦體 並提高航速至30節以上(以配合航空母艦運用),艦體寬度維持在通過巴拿馬運河的極限寬度,標準排水量45000噸級,這就是愛荷華級

美國原本打算在愛荷華級之後建造六萬噸級、配備12門16吋艦砲的蒙大拿級戰鬥艦,

不過隨著戰局演變而取消。

美國海軍在1939與1940年各訂購了兩艘愛荷華級,然後繼續規劃建造一種標準排水量61471ton、具備四座三聯裝16吋艦砲砲塔 、裝甲更為厚實但航速不如愛荷華級的新型戰鬥艦 ,比較偏向傳統的戰鬥艦性質;原訂前兩艘新型戰鬥艦是伊利諾號(USS Illinois BB-65)與肯塔基號(USS Kentucky BB-66);然而,由於歐洲戰事吃緊,太平洋方面美國與日本也瀕臨決裂,美國遂在1940年7月19日局定將伊利諾號與肯塔基號改為第五與第六艘愛荷華級,並授權建造五艘前述新型六萬噸戰鬥艦,分別是蒙大拿號(USS Monatana BB-67)俄亥俄號(USS Ohio BB-68)緬因號(USS Maine BB-69)新漢普夏號(USS New Hampshire BB-70)路易斯安納號USS Louisiana BB-71),故新的六萬噸級戰鬥艦稱為蒙大拿級。在1940年9月9日,美國海軍正式下達伊利諾號與肯塔基號的訂單。相較於前四艘愛荷華級,伊利諾號與肯塔基號 使用新的全焊接建造方式來取代前四艘的傳統鉚丁/焊接工法,可節省不少重量;此外,原本美國海軍造艦單位還打算在兩艦上使用新的魚雷/水雷防護層設計,能增加20%的防護能力,不過由於時間緊迫,美國海軍最後決定兩艦完全依照前四艘姊妹艦的設計。

然而,在1941年12月7日日本聯合艦隊偷襲珍珠港,以海軍航空兵力重創珍珠港內的太平洋艦隊,美國赫然發現航空母艦才是未來海戰的主力 。隨著戰局演進,美國海軍優先訂購大批艾賽克斯級(Essex class)艦隊型航空母艦。因此 ,雖然蒙大拿級的設計在1942年5月正式完成,但由於排定建造的船廠正在趕工建造艾賽克斯級,而使蒙大拿級的建造工作無法展開。在1943年7月,蒙大拿級的建造計畫完全取消。

未完的伊利諾號與肯塔基號

1942年中的珊瑚海與中途島海戰以後,太平洋戰爭的海戰局勢演變成以航空母艦相互交戰為主,昔日的戰鬥艦對決已經成為歷史,所以不僅蒙大拿級戰鬥艦完全遭到取消,最後兩艘愛荷華級的優先順序也被大幅延後。

伊利諾號在1942年12月6日安放了龍骨,然而工程進度十分緩慢。伊利諾號的建造工作在1945年8月11日取消(此時美國已經在日本投擲兩枚原子彈,四天後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並在8月12日從美國海軍艦艇序列中 除籍,而建造到一半的艦體於1958年9月開始拆解。

肯塔基號未完成的艦體在1950年1月20日下水,將船塢空間讓給密蘇里號進行維修,

此後肯塔基號就再也沒有復工過。

美國海軍一度提議將肯塔基號改成飛彈戰鬥艦(BBG-1),此為

其中一種構想,撤除肯塔基號艦尾主砲塔,改裝防空飛彈發射器。

至於肯塔基號的建造工作在1942年就已經展開,然而建造工作卻多次被更優先的項目打斷;在1942年6月6日,正在船塢建造的肯塔基號底部結構遭到放棄,以便騰出空間建造準備用於反攻的LST戰車登陸艦。直到1944年12月,肯塔基號才重新安放龍骨,但建造進度緩慢;二次大戰結束後的1947年2月17日,肯塔基號的工程第二度終止;雖然在1948年8月17日一度恢復工程,但在1950年1月20日被迫將未完成的艦體下水,空出船塢讓姊妹艦密蘇里號進行整修,而此時艦體完工程度約73%的肯塔基號,就再也沒有復工過。隨後,肯塔基號的船體停放於費城海軍造船廠(Philadelphia Naval Shipyard)的封存艦隊之中;在此期間,美國海軍曾提出將肯塔基號改成飛彈戰鬥艦(BBG)的計畫,取消艦尾16吋主砲、改裝兩座長程防空飛彈發射器,舷號也改成BBG-1。在1956年6月,肯塔基號的艦首部位被拆下,用於修復碰撞事故中艦首受創的姊妹艦威斯康辛號(見下文);雖然美國海軍又為肯塔基號造了一個新艦首,但直到肯塔基號被拖去拆解前,這個艦首都存放在船塢中。在1958年6月9日,美國海軍將肯塔基號從 後備艦隊除籍,隨後在10月1日出售拆解;而肯塔基號已經完成的主機則被拆卸存放,日後挪用作為沙加緬度級(Sacramento class AOE-1~4)快速戰鬥支援艦的動力系統。

基本設計

愛荷華級的基本設計改良自稍南達科他級(1942年服役參戰),艦體加長但是裝甲厚度基本相同。愛荷華級長270.4m,寬33,標準排水量約45722ton,滿載排水量55710ton。愛荷華級戰鬥艦則是的艦體規模,是能通過巴拿馬運河的最大極限;這是美國戰鬥艦先天設計上的一大限制,考慮到大規模戰爭爆發時美國艦隊在太平洋與大西洋之間的調動,美國軍艦的尺寸都必須受制於巴拿馬運河,否則只能從南非好望角繞一大圈;因此,美國戰鬥艦的舷寬上限,只能抵達33m左右。日本在設計大和級時,便考量到萬一日後美國企圖跟進建造同等級以上的巨型戰鬥艦時,便因為艦體規模超出巴拿馬運河能承載的範圍,使得艦隊在兩洋之間調動變得異常困難。

也由於巴拿馬運河的限制,日本判斷美國不可能造出攻/守均針對18吋主砲的戰鬥艦,因此估計美國新造戰鬥艦的標準排水量最大約45000ton,配備16吋主砲,顯示日方對愛荷華級做出了極準確的預估;而美國同樣以類似的數據估計大和級的噸位與火力,但由於日方保密到家,使得美國低估了大和級的尺寸與主砲口徑。反之,日本則仍透過通過巴拿馬運河的極限尺度,準確地推算出美國新造戰鬥艦的噸位與主砲口徑。

裝甲配置

依照當時戰鬥艦的主流,愛荷華級的裝甲配置採用「集中配置」(All or nothing),也就是在第一座砲塔至最後一座砲塔的艦長之間做出一個名為「關鍵部位」(vital part)的「裝甲方框」,以保護所有主砲塔、彈藥庫、燃油艙、輪機、煙囪、指揮塔等戰艦的關鍵設施 ;因此,「關鍵部位」集結了幾乎全艦所有的裝甲噸位,不僅擁有厚實的側舷裝甲,水平的甲板平面裝甲(含主砲塔裝甲)以及「關鍵部位」前/後的裝甲隔艙,都擁有高於非「關鍵部位」的對等部位的強度及厚度,形成一個全艦防禦最完備的區塊。而在「關鍵部位」以外的艦首與艦尾,則什麼裝甲都不配置,單靠水密隔艙、吸震緩衝設計以及較高的預備浮力來降低損壞。第一種啟用集中配置概念的戰鬥艦是1912年的美國內華達級;在此之前的主力艦除了艦體中段的主裝甲帶之外,艦首與艦尾同樣以中厚度裝甲保護,艦上大部分區域至少也有薄裝甲,以抵擋高爆彈的攻擊。這種全面性的防護配置在戰艦主砲口徑、性能日益增加後出現問題,由於全艦大部分部位或多或少都需要裝甲保護,但是戰鬥艦的體積與尺寸卻有限度,使得保護關鍵部位的主裝甲帶無法分得足夠的厚度。早先在1905年日俄戰爭的時代,前無畏艦交戰距離在3000至6000m,此時主砲彈道平直(仰角10渡以內),多半是直接攻擊敵艦船舷造成進水沈沒,因此各國設計戰艦時,最重視側舷水線附近的裝甲防禦;然而到1916年5月的日德蘭海戰,由於無畏艦主砲口徑與射控系統的進步,使雙方交戰距離拉大到10000至15000m,主砲射擊仰角提高到20度以上,因此砲塔往往由上而下命中戰艦的水平甲板。由於當時對於水平甲板、砲塔頂的裝甲防禦尚不重視,英國海軍在日德蘭海戰中,多艘戰鬥巡洋艦遭到德軍砲彈大角度擊穿上部,然後進入主砲彈藥庫引爆,造成慘重的損失。因此,戰後新設計的艦艇也不得不著重水平甲板與砲塔的防禦,然而整個水平甲板的面積比側舷大得多,如何在有限的排水量內滿足防禦需求,成為一大頭痛難題。因此,日後的戰艦才會改用集中配置,使得一艘戰艦的裝甲重量全部集中在關鍵部位,包含側舷與平面,而毫無裝甲防護的非關鍵部位,鋼板厚度則不足以讓敵方主力艦的穿甲彈引爆,有很大的機率會貫穿艦體落入海中,因而將破壞降至最低。

然而,集中配置是因應主力艦對決的產物,不設防的部位或許不會引爆主力艦的穿甲彈,但面對敵方巡洋艦、驅逐艦較小口徑的穿甲彈、高爆彈,乃至敵方飛機的空投炸彈或魚雷等其他武器,就顯得一無是處;如果集中防禦過了頭,導致不設防區域面積過大,遭遇敵方以飛機實施魚雷攻擊時,可能會發生不設防區域嚴重受損、大量進水,在關鍵部位被攻破之前就把整艘船拖進海底。以日本大和級戰鬥艦為例,其設計就被人質疑過度地集中防禦,主裝甲帶只佔全艦長度的53%,而兩艘大和級最後都在美軍大量的轟炸機、魚雷機攻勢中沈沒。

以下是愛荷華級與大和級的裝甲配置比較表:

愛荷華級/大和級裝甲防護配置(厚度單位:mm)

 

大和級

愛荷華級

vital part側舷裝甲帶(Belt)

409

內傾20度

310 STS+38(外層)

內傾19度

vital part隔艙(Bulkhead)

300

285 (BB-61、62) 368(BB-63、64)

vital part平面甲板(Deck)

231

127 class B+31.8 STS

主砲塔正面(Turret face)

650

432+68.6(外層)

主砲座(Barbette)

最大546

最大439

指揮塔(Conning Tower)

最大500

最大445

免疫區(Immunity Zone)

20116~30175(m)/對抗18吋45倍徑砲

17000~32000m/對抗16吋50倍徑砲

16040~28435/對抗1016kg/初速768m/sec之動能穿甲彈 

3657m以內/對抗726kg穿甲彈

所謂的免疫區Immunity Zone,IZ)是探討一艘戰艦主裝甲帶抗擊能力的指標性參考數據,以特定火砲對抗命中艦裝甲配置的測試資料來決定。IZ由兩個數據組成: 下限是戰艦水平裝甲(包括側舷、砲塔正/側面等)抵抗該型砲彈的最短平射距離,上限代表水平裝甲抵擋大角度落下的砲彈的最大距離(所謂的成功防禦是指不會被擊穿,但一定有損傷)。以表中大和級的IZ數據為例,代表該艦的主裝甲在與本身18吋45倍徑艦砲轟擊時,於20116公尺22000碼)的距離以外不會被以平射方式擊穿,在30175m(33000碼)的距離以內不會被此砲以大角度彈道攻破 (當然,以上所謂「不被擊穿」是指在大部分的情況下,不代表絕對有效);換而言之,在20116至30175m的範圍之間,就是大和級戰艦對抗46cm45倍徑主砲的IZ,太近就會有被水平射穿的危險,太遠就會遭敵方以大角度命中彈攻破頂層裝甲。遭遇不同的對手時,對應到的IZ自然不同;一般而言,一艘戰艦的IZ基準值都是用自身的主砲去實驗、訂定,以求戰鬥艦 設計在火力與防護力上的均衡;而在遭遇敵艦時,指揮官需得知本身戰艦對敵方火砲的IZ,進而將自己的位置保持在IZ以內,避免遭受致命傷害。因此在 那個戰鬥艦當道的年代,對敵方戰鬥艦火砲威力的情報是十分重要的。

包括北卡羅萊納級、南達科他級與愛荷華級這三種美國在二戰期間投入的新戰艦,都採用兩層式側舷主裝甲帶設計,除了主裝甲帶本身以外,外層再增加一道1.5吋的STS均質裝甲,用於將穿甲彈前方的被帽截斷。根據盟軍在二次大戰期間的實驗顯示,如果要在大部分的機率下讓穿甲彈的被帽脫落,所需要的表層裝甲厚度約為彈頭彈徑X0.0805。在愛荷華級之前,南達科他級的外層裝甲厚度約31.8mm,主要是針對16吋砲彈進行防禦;而愛荷華級的外層裝甲厚度約38mm,以460mm砲彈計算,所需要的防禦厚度約為37.03mm,因此愛荷華級的裝甲正好滿足這個要求。水平裝甲方面,美國戰鬥艦向來重視對大角度來襲砲彈的水平防禦,北卡羅萊納級、南達科他級採用兩層式設計,愛荷華級更增加為三層,進一步強化抵禦大角度命中彈的能力。除了裝甲之外,美國新造戰鬥艦的艦內隔艙既多且細緻,可以增強吸震能力;戰鬥艦的非集中防禦區域自然必須依靠隔艙的緩衝效果來減少並隔離損害,即便對集中防禦區而言,如果沒有良好的吸震設計,即便敵方主砲彈、炸彈、魚雷沒能直接貫穿裝甲帶,強大的震動若無法有效吸收,仍能造成可觀的損壞。例如在1944年10月雷伊泰灣海戰中,日本海軍大和級戰艦的武藏號遭到魚雷攻擊時,中雷爆炸後產生的震動便造成水下結構出乎意料的損傷,導致大量進水。

雖然愛荷華級的裝甲厚度自然不如日本大和級 ,但由於愛荷華級較晚建造,加上英、美的裝甲冶金技術在當時領先日本,所以單位厚度下的裝甲效能應以愛荷華級稍優。大和級的關鍵部位使用VH Face-Harden高硬度裝甲板製造,乃是日本以英製KC-Type為基處改良而來,而KC-Type裝甲則是在1913年跟著向英國購買的金剛號巡洋戰艦而引進日本的,這種裝甲技術1930年代以後的英、美、德裝甲相比自然遜色一籌;根據戰後的 射擊測試結果,美國人認為日本的VH Face-Harden裝甲板強度比美國戰艦用於關鍵部位的class-A裝甲板低10%。

在魚雷防禦方面,考量到將裝甲優先布置在水線以上以承受敵方戰艦主砲攻擊,戰鬥艦的水下防禦通常無法做到與水面以上裝甲的水準。因此,戰鬥艦對魚雷的水下防禦,多倚靠靠著吸震結構或水密隔艙來控制、降低損害 ,或者以抽水泵浦來調整艦內進水以消弭傾斜,如此即便能控制災情,大量的進水也是免不了的;雖然有些戰鬥艦的主裝甲帶會延伸至水線以下幾層甲板,但主要也是防備在水線附近或以下命中的敵方大口徑砲彈,而不是魚雷。例如,大和級的主裝甲帶沒有保護到水線以下,雖然為了防止日本最擔心的水下彈道砲彈攻擊(諷刺的是,日本當時十分重視此類砲彈的開發,就是針對戰鬥艦水下以下防護不足的弱點),而把STS裝甲延伸至艦底,但這層裝甲卻是在隔艙內部,無法阻擋魚雷攻破外層隔艙 ,結果就是中雷後照樣大量進水。加上大和級的隔艙設計過於簡單,吸震能力不良,面對魚雷爆震威力時可說雪上加霜。結果在歷史上,大和號與武藏號就是因為中了太多空投魚雷,導致大量進水而沈沒。美國戰鬥艦的情況也差不多,主裝甲帶保護範圍到不了艦底,仍是依靠水密隔艙來控制災情。例如,北卡羅萊納號戰鬥艦 曾被日本潛艦以一枚魚雷擊中後大量進水。雖然如此,美國船艦的隔艙設計、損管設施與人員訓練都屬於世界頂級水準,遙遙領先於日本;而愛荷華級為了強化水下防禦,更是全球唯一採用三層艦底設計的戰鬥艦 (大和級的艦底只有兩層)。

火力

主砲方面,愛荷華級沿用與北卡羅萊納級、南達科他級相同的配置,採用三座三聯裝16吋(406mm)主砲塔,配置方式為前二、後一,這也是二次大戰中較新型戰鬥艦(包括美國條約型以後的戰艦與日本大和級等)的主流設計。相較於較早期無畏艦四座(甚至更多)雙聯裝砲塔的配置,三聯裝砲塔的好處是在維持相同火砲數量的前提下縮減砲塔數,使得用來布置砲塔的「集中防禦區」的艦體長度縮短,進而增加集中防禦區的裝甲厚度;缺點則是一旦一座砲塔損壞或失效,就會一口氣失去三門主砲,而不是過去的兩門。雖然主砲口徑維持不變,但愛荷華級以1939年開發的MK-7型16吋50倍徑主砲,取代北卡羅萊納級、南達科他級的MK-6型16吋45倍徑主砲,而50倍徑也是二次大戰期間16吋以上艦砲中,最大的倍徑數。倍徑數增大,砲管變長,砲彈射程自然比較遠;然而砲管越長,也需要更好的冶金製造技術來增加強度,抵抗砲管因自身重量而產生的變形。由於愛荷華級主砲倍徑數增加,使其最大射程接近日本大和級的18吋(460mm 45倍徑艦砲。值得一提的是,早期大和級曾計畫使用46cm 50倍徑砲身,但考量到日本的大塊物體鍛造技術不足,只好退求其次使用45倍徑砲身;結果讓美國愛荷華級的MK-7長倍徑艦砲取得「越級挑戰」大和級戰艦的資格。

在當時,美國海軍戰鬥艦十分重視遠距離砲戰(Out Range),也就是以大仰角發射穿甲彈,讓砲彈以陡峭角度落下,攻擊敵方戰鬥艦的平面裝甲(甲板、砲塔頂、艦面等);因為 即便採用集中防禦,戰鬥艦的平面裝甲厚度還是不如側面(側舷、砲塔側面等)裝甲帶,如果砲彈能攻破平面裝甲,就很有機會直接鑽入砲塔、主砲彈藥庫、輪機等關鍵部位,給對手造成致命的損害。此外,遠距離砲戰能在較遠的距離打擊敵人,不僅本身能位於IZ安全區內,遭敵方命中的機率也降低了。為了配合遠距離砲戰,美國還為他們的新型戰鬥艦的16吋主砲開發出MK-8超重磅穿甲彈,專門針對敵艦較薄的平面裝甲。除了MK-8以外,愛荷華級的主砲還有MK-13高爆彈可用。

以下是MK-7主砲與主要彈種的諸元:

M-7 16吋50倍徑主砲/砲塔諸元

砲身重(ton) 121.52
砲身長(m) 20.726
砲膛長(m) 20.320
單砲射速(發/分) 2
砲塔形式 三聯裝
砲塔重量(ton) 1701~1708
俯仰範圍(度) -5~+45
俯仰速度(度/秒) 12
旋轉範圍(度) -150~+150
旋轉速度(度/秒) 4
彈種/重量 MK-8穿甲彈/2700磅(1225kg)

MK-13高爆彈/1900磅(862kg)

推進藥量(kg) 301.5
砲口初速(m/s) MK-8穿甲彈:762

MK-13高爆彈:820

工作膛壓(kg/cm2) 2910
砲身壽命 290~350次射擊

 

砲彈射程諸元

射擊仰角(度)

彈種

MK-8穿甲彈(m) M-13高爆彈(m)
10 16139 16642
15 21854 22.37
20 26518 26335
25 30450 29901
30 33558 32918
35 36119 35342
40 37884 37163
45 38720 38059

 

MK-8砲彈穿甲力

目標距離

穿甲力

接觸速度 落下角(度)
垂直(側面)裝甲 水平(甲板)裝甲
0m 32.62"(829mm) / 762m/s 0
4572m 29.39"(747mm) 0.67"(17mm) 695m/s 2.5
9144m 26.16"(664mm) 1.71"(43mm) 632m/s 5.7
13716m 23.04"(585mm) 2.79"(71mm) 577m/s 9.8
18288m 20.04"(509m) 3.90"(99mm) 530m/s 14.9
22860m 17.36"(441mm) 5.17"(131mm) 497m/s 21.1
27432m 14.97"(380mm) 6.65"(169mm) 478m/s 28.25
32004m 12.97"(329mm) 8.48"(215mm) 474m/s 36
36576m 11.02"(280mm) 11.26"(286mm) 490m/s 45.47
38720m 9.51"(241mm) 14.05"(357mm) 514m/s 53.25

 

至於大和級戰鬥艦,雖然同樣十分重視遠距離砲戰,但是當時日本還有一種獨特的思維:將砲彈以較淺平的彈道打入水中,攻擊敵方戰鬥艦薄弱的水下部位;如同前述,水線以下是沒有主裝甲帶可以保護的,快速地進水將迅速終結敵方的主力艦。大和級戰鬥艦使用的主砲彈包括:

零式普通彈:一種搭載時鐘型定時引信的防空高爆彈,讓砲彈飛行一定時間後在空中炸開,以破片殺傷敵機;此外,此型砲彈也能換用普通觸發引信,用來對付敵方水面艦艇。

三式普通彈:又稱為三式燒夷彈,彈頭內裝有996個次彈頭,每個次彈頭裝有易燃橡膠。此型砲彈主要用於防空,砲彈的定時引信在發射一段時間後引爆,將易燃的次彈頭散出,以大面積高熱破片殺傷敵機。除了防空之外,三式普通彈也能用於攻擊大範圍的軟性目標(例如機場轟擊)。

九一式穿甲彈:大和號在戰鬥艦交戰中的主要武器。此型砲彈針對水下攻擊進行了特別設計,在落水後彈頭披帽會自動脫落,成為平頭彈繼續在水中前進,在敵方艦底打出一個大洞。在水中前進時,此砲彈仍能維持穩定的航向,不會大幅度偏折。不過當時平頭彈有著強度不足以及貫穿力弱等問題,例如妙高號重巡洋艦曾以這類水下平頭穿甲彈射擊對5in厚度的老舊裝甲板試射,結果彈頭完全碎裂,裝甲板卻沒被擊穿。此外,由於九一式穿甲彈過份注重水下彈道性能,反而影響到一般彈道性能。

一式穿甲彈:九一式砲彈的改良型,性能與射程均有所增加。

以下為大和級的主砲與砲彈諸元

九四式45口徑46cm主砲/砲塔諸元

砲身重量(ton) 162.4
砲身長(m) 21.13
砲膛長(m) 20.7
單砲射速(發/分) 1.5~1.8
砲塔形式 三聯裝
砲塔重量(ton) 2730
俯仰範圍(度) -5~+45
俯仰速率(度/秒) 10
旋轉範圍(度) +150/-150
轉速速率(度/秒) 2
裝填角度 +3度
每砲預備彈數 100發
彈種/重量(kg) 九一式穿甲彈:1460

零式普通彈:1360

三式普通彈:1360

推進藥量(kg) 360
砲口初速 九一式穿甲彈:780m/s

高爆彈:805m/s

三式彈:805m/s

工作膛壓 3,000-3,200 kg/cm2
砲身壽命 150~250次射擊

 

九一式穿甲彈彈道諸元

射角(度) 距離(m) 接觸速度(m/s) 落角(度)
2.4 5000 690 3.3
5.4 10000 620 7.2
8.6 15000 562 11.5
12.6 20000 521 16.5
17.2 25000 490 23.0
23.2 30000 475 31.4
30.0 35830 / /
40.0 40700 / /
45(最大) 42030 / /

 

九一式穿甲彈穿甲力諸元

距離(m) 水平貫穿力 垂直貫穿力
0 34.01"(864mm) /
20000 19.43"(494mm) 4.30"(109mm)
30000 14.19"(360mm) 7.43"(189mm)

 

總結以上,當雙方在較遠距離展開砲戰時,愛荷華級的MK-7主砲射程並不輸給對手,而MK-8超重彈所著重的大角度下落攻擊方式,使其威力在遠距離砲戰上也是直追大和級的18吋主砲。然而當距離拉近以後,大和號主砲展現的平射威力就明顯優於MK-7了,距離越近領先越大。以下數據可印證兩種主砲的威力差別:大和級對抗本身18吋45倍徑主砲的IZ是20116~30175公尺,對抗愛荷華級的16吋50倍徑艦砲時IZ則為17000~32000公尺,顯示愛荷華級主砲以大角度彈道射擊時的破壞力不輸給大和級太多,IZ上限僅增加不到2000m;然而雙方的平射威力差距就比較大了,IZ下限由20116m大幅拉開至17000m。

在單位時間內火力投射量方面,大和級擁有九門主砲,每砲射速介於1.5~1.8發/分,一枚九一式穿甲彈重1460kg,因此大和級在每分鐘的平均火力投射量介於19710~23652kg之間。愛荷華級同樣擁有九門主砲,單砲射速2發/分,一枚MK-8穿甲彈重1225kg,故每分鐘火力投射量為22050kg。這顯示縱然單枚砲彈威力遜於對手,愛荷華級仍靠著較高的射速,達成了與大和級相仿的單位時間投射量。

除了火砲本身之外,由於愛荷華級砲塔比大和級輕,且美國的砲塔動力伺服技術等基礎條件優於日本,因此愛荷華級的主砲俯仰、迴旋速率都優於大和級,在搶佔開火先機以及彈道修正速度方面稍佔優勢。

主砲射控

火砲射控方面,得益於雷達與控制技術等,美國與英國擁有二戰時代領先其他對手的科技水平;因此,美國在二戰期間最晚投入的愛荷華級 ,自然擁有當時最先進的戰艦射控系統。

愛荷華級的主砲由MK-38艦砲射控系統(Gun Fire Control System,GFCS)控制,這是當時全世界最先進的戰鬥艦主砲射控系統。MK-38由以下部件組成:MK-36指揮儀、光學測距儀、MK-8射控雷達、機械/類比式彈道計算機、縱向穩定陀螺儀、船速計、氣象感測單元(風向、風速等) 等,整套系統的自動化、實用性與整合程度在當時都屬世界頂級水準。彈道計算機堪稱整個射控系統的關鍵,其運作如下:一開始,根據戰情中心(CIC)傳來的目標方位、航向等初步粗估資料,並以人力輸入風向、風速、砲彈裝藥等資料,便完成了系統的初始。接著,測距系統開始自動接收來自指揮儀、射控雷達、船速計、陀螺儀、大氣感測單元的資料,包括目標距離、方位、傾斜量、本艦航速與航跡等等;當這些資料齊備時(主要取決於測距雷達是否捕獲目標),射控計算機便計算角速率、距離改變率等,推斷目標維持航向航行一段時間後未來的位置,然後根據彈道資料求出射擊解算。整個計算過程持續不斷地自動進行著,因為目標與本身的方位都在改變,所以需要隨時產生新的射擊解算。在射控計算機的主面板上,顯示器隨時提供最新的敵我雙方的航跡、速度以及射擊解算資料。整個艦砲射控系統是採用人工迴授的閉迴路運作(closed loop),射控儀操作人員將計算機求出的射擊解算輸入指揮儀與砲塔的直接瞄準鏡,如果瞄準鏡的十字線正對目標就表示解算值無誤;如果有誤差,射控人員便修正瞄準鏡角度以對準目標,修正的信號也在同時經由電路自動回饋至彈道計算機,再由計算機操作人員檢查調整,直到射擊解算與實測值一致才告知指揮官完成射擊準備;而在射擊後,射控人員觀測彈著點的水花,並將誤差值輸入計算機,完成修正解算 。當然,前述人工回饋修正需在視線良好的情況下才能有效進行。愛荷華級等美國新型戰艦一大技術優勢,就是擁有動力遙控砲塔(Remote Power Control RPC)與砲身伺服(selsyn)技術。較早建造的 北卡羅萊納級戰鬥艦只有砲管俯仰才有自動伺服功能,而愛荷華級則是擁有完整的RPC(水平迴旋/砲身俯仰)。此外,愛荷華級等美國新型戰艦還擁有 垂直穩定儀(stable vertical),內含精密的多軸陀螺儀,與艦砲射控系統連結,能隨時回傳艦體的傾斜、搖晃程度,並隨時以以人工或自動伺服方式連動修正砲身仰角與水平方位, 即便砲手扣下扳機,垂直穩定儀還是會等到艦身恢復水平或進入計算機可修正的範圍,才自動接通主砲控制電路允許擊發;這是因為主砲射擊解算是建立在砲座處於絕對水平位置的前提上,但這在海上航行時根本不可能。由於整合程度高且設計良好,愛荷華級等美國新型戰艦的射控計算機只需要二至三名操作人員。 除了供本身射擊之外,射控系統也能指揮友艦的火砲進行接戰。

在太平洋上,美國海軍的雷達技術始終遙遙領先於日本,除了用於目標預警之外,更用於精確度更高的射擊控制。相較於傳統的光學測距,雷達測量方位的有效工作範圍普遍較遠,作業速率與目標更新速率也比較快,而且較不受天候或人為失誤而影響。先前美國北卡羅萊納級、南達科他級戰鬥艦上的MK-3射控雷達性能較差,無法分辨島嶼與船隻,又容易受到地形雜波干擾,導致虛警率過高;而愛荷華級的MK-8在這方面則有長足的進步。MK-8雷達能精準且快速地獲得目標方位、距離等資料 ,方向誤差為2密位(例如,對20km外的誤差是20X2=40m,這個精確度只比當時的光學測距儀稍差),在20km外對驅逐艦大小的目標偵測誤差約+/- 5m,並且不斷地自動將目標資料餽送至射控計算機。由於射控雷達提供的精確度頗高,使得愛荷華級 等美國新型戰鬥艦在第一波射擊時就能朝目標發動齊射。改良後的MK-8 Mod3雷達還能回傳彈群落水濺起的水花位置,計算機再根據水花位置與目標的差距,進而修正射擊解算。當然,當年的雷達解析度不比今天,當時美國海軍教範建議MK-8 Mod3這項能力在近距離才使用,遠距離仍靠目視觀察彈著點才夠準確。

至於大和級戰鬥艦就沒有如此精準的射控雷達與自動化射控系統,整個射控機制落後於愛荷華級整整一個世代。一開始,大和級需依賴位於艦橋頂部的九八式方位儀(光學觀瞄儀)或者其他部位瞭望員以望遠鏡搜索海平面來尋找目標。雖然大和級在1944年加裝了二號 二型電探(雷達),但這種雷達方位誤差高達3度(53.3密位),只適合用於早期預警以及提供距離資料與粗略的目標方位 資料,精確度不足以獨立進行射控。在作戰中,大和號的二號二型電探將目標大致方位距離參數告知射擊指揮所,以語音通知九八式方位儀的操作人員將望遠鏡轉至目標方位。搜獲目標後,艦橋頂端的射擊指揮所旋轉以對準目標,用方位盤測量角度,並以 全世界基線最長的四八式15.5m光學測距儀測定目標距離;而二號二型電探也能與光學測距儀同步使用,一同進行測距。同一時間,射擊指揮所也將目標方位傳給主砲塔,讓砲塔對準目標,以砲塔上的三九式光學測距儀(基線長度同為15.5m)對目標展開測距。緊接著,艦上七人射控小組,射控小組 獲得各項參考資訊,包括從射擊指揮所傳來的方位與距離,主砲塔回報的目標距離,艦底測程儀回報的船速,或者是電信室與友艦的回報等等,先將所有的測距值以人工輸入 距離平均儀以求得平均測距值,再將平均距離連同艦體搖晃、風向等資料輸入九八式射擊盤(機械式計算機)來求出射擊解算,所有資料輸入程序都以手動完成,然後以電報方式傳至各砲塔 。為了預防主射擊指揮所中彈失去功能,或者是因應多目標射擊的需求,後部艦橋上方的預備指揮所也開始啟動;預備指揮所除了測距儀瞄準基線僅10m長之外,其餘構造、裝備大致與主射擊指揮所相同。砲手依照射擊指揮所提供的射擊解算來修正主砲的方位與俯仰角,等待位於射擊指揮所內的砲術長的射擊命令;指令一旦下達,砲長憑藉肉眼判斷艦體搖晃程度,等艦體恢復至水平程度再開火──日本可沒有類似於愛荷華級的傾斜感應裝置。整個運算過程十分耗費人力,四八式測距儀需要水平迴旋手、俯仰手以及三名測距手,計算機需要七人操作,從測距作業到主砲開火需要好幾分鐘才能搞定。

相較於愛荷華級,大和級的射控系統能提供的解算精確度同樣停留在上一個世代;面對較遠距離目標(如20km以上)時,大和級還是需先進行試射 (使用單一砲塔或全左/全右主砲,或者各砲塔輪流交叉試射),待觀測儀觀測到大批彈著點後修正射擊資料,求出約兩組修正量,並分別依照修正量各進行一次試射;等到測試出理想參數,就展開全砲齊射 。在較為理想的狀況下,第一次射擊之後修正彈著,第二次射擊後修正散佈界,第三次射擊可能出現至近彈,第四次射擊可能命中。

美軍的雷達技術領先日本,固然帶來極大的整體戰術優勢,但是當時雷達仍有精確度遜於光學瞄準、易受沿岸雜波干擾以及難以識別敵我的問題;而光靠單一雷達技術優勢,也無法取代整體戰術與訓練的優劣。日本海軍水面艦艇依照戰前預定對抗美國太平洋艦隊的「九段作戰」準備已久,其中通過夜戰來削弱美軍艦隊是重要一環,因此日本從魚雷艇、驅逐艦、巡洋艦到戰鬥艦,都極端重視夜戰訓練,無論在暗夜的觀察、協調、編隊航行與射擊技術都遠在盟軍之上,此外日軍也有效運用了射程驚人的九五式酸素魚雷的優勢。從1942年8月8日夜間薩沃島海戰痛宰美國水面艦隊開始,日本水面艦隊在接下來瓜島作戰期間面對美軍水面艦隊時,多半能取得戰術上的優勢;然而隨後美軍加強訓練,並精進雷達的技術與運用,終於在幾場關鍵海戰中扭轉劣勢戰勝日軍,尤其是1942年11月中旬第三次所羅門海戰中,美國華盛頓號戰鬥艦(USS Washington,BB-56)以雷達導引的砲火迅速摧毀日本霧島號戰鬥艦,後者正忙著攻擊南達科他號而根本沒發現華盛頓號的存在。1943年美國海軍夜戰訓練展現成效且雷達逐漸精進成熟後,也曾兩度締造夜襲日本驅逐艦隊取得大勝、本身無損失的戰例。

防空火力

拜雷達射控與雷達感應近炸信管(VT)等由英、美兩國獨走的關鍵技術,加上設計理念的不同,二戰時代美國水面艦艇的火砲防空能力幾乎是壓倒性地勝過同等級的日本艦艇,這種趨勢也反應在戰鬥艦上。

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時,其所有戰鬥艦、巡洋艦、驅逐艦都以傳統型態的砲戰、魚雷戰思維進行設計,對防空與反潛都不甚重視;結果,當時日本水面艦艇的防空火砲數量與性能,普遍都不足以應付太平洋戰爭時代成為主流的航空戰。以大和級戰鬥艦的初期狀態為例,艦上除了布置18吋主砲之外,另外刻意配置四座巡洋艦用的三聯裝150mm副砲以對付可能接近的敵方巡洋艦、驅逐艦,對於防空火砲則甚不重視。直到戰爭後期因應時勢所趨,大和號才在改裝時撤除位於側舷的兩門150mm副砲,改裝大量防空火砲。

反觀美國,南達科他級、北卡羅萊納級以及愛荷華級這三種戰爭期間投入的戰鬥艦,都配置10座與美國驅逐艦相同的雙聯裝五吋(127mm)38倍徑高/平兩用快砲(左右兩舷各裝五座),完全捨棄相當於巡洋艦主砲等級的副砲,明顯已經為防空作戰以及協同航空母艦作戰而做好了準備。愛荷華級的五吋38倍徑高/平兩用快砲型號為MK-12,砲塔型號為MK-28。

美國五吋38倍徑高/平兩用砲的防空性能在二戰艦載防空火砲中名列前茅,而戰爭中期投入投入使用的VT雷達感應空炸引信砲彈 更使其如虎添翼(砲彈引信感應到物體進入設定範圍就引爆,大幅強化殺傷攔截概率),成為當時全球最有效的艦載防空武器 。愛荷華級以MK-37防空射控雷達指揮導控與遙控帶砲,也是美製五吋快砲防空效能領先群雄的關鍵;反觀當時日本水面艦艇的防空火砲,都由傳統光學指揮儀指揮,也沒有射控系統帶砲,反應速率與精準度差了一截。除了五吋砲之外,愛荷華還裝備20座四聯裝Bofors 40mm 56倍徑防空機砲,這種武器同樣以雷達指揮,電力迴旋;此外,艦上還有60門單管20mm 70倍徑Oerlikon防空機砲。Bofors 40mm快砲在戰爭期間裝艦,而Oerlikon 20mm防空機砲一開戰就是美軍艦艇防空武器,兩者都是當時太平洋戰場上效能卓越的防空火砲,給來襲的日機造成重大損失。以1942年10月的聖塔克魯茲海戰為例,當時保衛企業號(USS Enterprise CV-6)航空母艦的南達科他號,以當時最先進的防空雷達射控系統與火砲群,擊落26架來襲日機,成為二戰時代單一戰艦防空作戰的經典戰例,這還是在VT引信砲彈裝備之前締造的戰果;而較晚推出的愛荷華級的防空系統先進程度自然是更勝一籌。

拿日本大和號戰鬥艦對照,在戰爭後期因應趨勢裝上了為數驚人的防空火砲──在最終的沖繩特攻之際,大和級帶著12座雙聯裝八九式5吋高射砲、52座三聯裝九六式25mm防空機砲、六座單裝九六式25mm防空機砲,以及兩座雙聯裝九三式13mm防空機槍,這些都是當時日本常見的艦載防空武器,但實戰結果卻顯示成效不彰;在大和號最後的菊水特功之中,整個第二艦隊只打下了10架美機。大和級戰鬥艦的防空射控仍仰賴基線長4.5m的九四式光學防空射控儀,每三座5吋砲塔使用一具。艦上的二號一型以及一號三型防空電探首先偵測敵方來襲機群方位與距離,並回報防空指揮所通知各射控指揮儀做準備,但實際射控瞄準仍由光學指揮儀負責。九四式防空射控儀根據敵機方位、距離、本身航速、風力、空氣密度、艦體搖晃等資訊求出射擊解算,以電報方式通知各5吋砲塔。三聯裝與單裝的九六式25mm防空機砲都完全靠人力迴旋/俯仰,每三座九六式機砲由一個「機砲射擊裝置」指揮,這是一種簡單的人力操作光學指揮站

與美軍的雷達導控5吋快砲相較,日本八九式5吋高射砲不僅彈道性能較為遜色,光學射控指揮的精準度與反應速率也不如美國的雷達射控;而日本只有傳統的接觸引信可用,殺傷概率與美國5吋VT信管砲彈天差地別。而九六式25mm機砲則號稱「二次大戰期間最爛艦載防空機砲」之一,射速緩慢、震動大導致準確度奇差、彈道特性低劣、易卡彈、靠人力進行迴旋俯仰,與對等的美軍Bofors 40mm機砲根本無法相比;戰爭後期美國艦載F-6F戰鬥機在空襲日本艦隊時往往擔任防空壓制任務,低飛掃射日本艦艇的防空砲位與上層指揮部位,而九六式防空機砲的投射火力根本敵不過F-6F機上六挺五零機槍(12.7mm)的彈雨。戰爭後期面對美國艦載機撲天蓋地而來的大規模空襲,配合九六式機砲的射擊裝置已經無法應付這麼多目標,所以在大和號最後幾場防空作戰中,九六式防空砲只能由各砲位自行以本身的的環狀瞄準器,配合曳光彈來測距與瞄準。綜觀以上,大戰期間日本水面艦艇的防空火力效能並不出色,縱然把砲彈打得滿天都是,成效卻沒有美國艦載防空火力顯著;加上美國以堅固耐打而火力強大的格魯曼製戰鬥機進行防空壓制來殺傷日艦防空砲位,使得日本水面艦艇的整體防空作戰成效遠不及美國海軍的同行。

動力系統

相較於北卡羅萊納級與南達科他級,愛荷華級 的火力與裝甲厚度都維持相當水準,但是艦體長度明顯增加;相較於北卡羅萊納級,愛荷華級長度增加50m之多,排水量因而增加一萬噸,是人類 艦體最長的戰鬥艦。愛荷華級增加長度,主要是用來容納戰鬥艦史上最大功率的動力系統:由八具600PSI高壓鍋爐、四具蒸汽渦輪帶動四具螺旋槳,產生驚人的212000匹軸馬力 (南達科他級僅130000匹馬力)。此外,修長艦體使航行阻力降低,不僅增加了最大速度,也降低了燃油消耗。因此,愛荷華級擁有33節的最高速度,是戰鬥艦史上最快的速度(甚至超過以往的戰鬥巡洋艦),以17節速度航行時則擁有15900海浬的續航力。之所以大幅增加愛荷華級的航速,是考慮到伴隨航速超過30節的美軍艦隊型航空母艦;先前北卡羅萊納級為28節,而更重視集中防禦而縮短艦體的南達科他級則降為27節。

不過愛荷華級修長的艦體設計也無可避免帶來一些副作用,首先是長寬比增大,艦體穩定性就會降低,影響適航性能以及砲戰時的火砲精準度;反觀日本大和級的艦體設計完全圍繞著那九門18吋艦砲,為了維持穩定性與集中防禦,採用極低的長寬比,雖然最大航速是較低的27節,但航行穩定性顯然會優於愛荷華級。有趣的是,愛荷華級相較於前期的南達科他級等戰鬥艦,主要的排水量增幅都用在增加速度與續航力上,而主砲口徑與裝甲厚度都沒有提升;而由於強化動力系統、增加鍋爐數量而使機艙長度增加,也延長了需要保護的集中防禦區長度,沒能將增加的排水量用來增加主裝甲帶厚度,這些在戰鬥艦發展史都堪稱「違背常理」的特例,足見愛荷華級的設計改進主要是考量伴隨美國航空母艦戰鬥群,而不是強化傳統海戰型態下的戰鬥艦作戰能力(當然巴拿馬運河寬度也是重要因素之一),側面反應戰鬥艦作為「海戰王者」的地位開始動搖。事實上,以當時最強大戰鬥艦的火砲射程,航速30節的戰鬥艦相較於航速27至28節,並不能產生明顯優勢

為了避免四軸螺旋槳在高速航行時產生共振,愛荷華級較外側的兩具螺旋槳採用四葉片設計,內側兩具則為五葉片。由於航速較高,為了避免艦首經常遭受海浪沖擊,愛俄華級遂擁有與其他美國戰鬥艦不同的艦首設計,不僅前端較高,也擁有比較長的擋浪板來加強破浪能力。

擦身而過的兩大高手

二次大戰期間,愛荷華級與大和級分別是美國與日本最精銳強大的戰鬥艦;然而在航空作戰成為主宰的太平洋戰爭中,兩種戰鬥艦從來沒有正面一較高下的機會。雙方最有可能交戰的契機,僅僅發生在1944年底的雷伊泰灣大海戰;當時,包括愛荷華級戰艦在內的美軍TF-34機動艦隊把守聖伯納地奴海峽,對千里迢迢趕來的栗田艦隊發動多次大空襲,擊沈了大和號的姊妹艦武藏號;如果栗田艦隊繼續頑強前進,而美國艦隊繼續嚴陣以待,美日雙方的戰鬥艦隊就可能會遭遇(不過最可能的情況是栗田艦隊繼續遭美軍航艦接力式空襲,遭到毀滅性的打擊)。然而,栗田艦隊隨後的迂迴退避讓美國TF-34指揮官海爾賽上將以為其知難而退,隨後便率領整支TF-34艦隊北上攔截日方航空母艦部隊(實際上是作為誘餌),放任栗田艦隊通過海峽,差點讓雷伊泰灣的美軍登陸艦隊陷入危機。而在栗田艦隊返航撤退途中,解決小澤艦隊的海爾賽艦隊同樣南下急馳,不過並未截住日本艦隊。而在1945年4月大和號率領日本最後一支艦隊向沖繩發動特攻時,美國海軍壓倒性的戰鬥艦部隊也嚴陣以待,只是日本艦隊還在路上,就遭到美國航艦艦載機部隊的猛烈空襲,大和號連同其他五艘艦艇遭到擊沈。

這兩種未能交手的美日最精銳戰鬥艦,設計與性能各有所長,但設計理念所反應的趨勢卻有很大的不同。大和級的設計專注奉行傳統的戰鬥艦對轟作戰,配備全世界最大的18吋巨砲,為了強化防禦而貫徹集中防禦,艦體盡可能縮短以減少集中防禦區的長度,使裝甲厚度最大化,並造就很低的長寬比,增加了射擊穩定性但不利於高速航行(唯球鼻型艦首顯著減少了阻力,彌補不少問題),27節的航速在當時戰鬥艦中堪稱一流但不及日後的新型艦隊型航空母艦。過於集中防禦導致非防護區長度過大,不利於航空作戰時代來臨的魚雷防禦問題,而且專注傳統水面戰而不重視防空能力,寧可把空間拿來裝置副砲而不是防空的高射砲,也根本違背了日後太平洋戰爭的趨勢。

至於愛荷華級的主砲口徑與裝甲厚度等典型用來衡量戰鬥艦的「指標」都不如大和級,但靠著美國較為先進的科技工藝(先進雷達射控與砲控系統、較先進的裝甲與結構設計、長倍徑的16吋主砲),使之在大部分情況下都能與大和級正面交戰,甚至可能靠著先進的射控與砲控系統而取得部分戰術優勢。然而,愛荷華級的真正設計特色,包括延長艦體以提高航速以及強大的高射砲火力等,卻配合以航空母艦作戰的特徵,甚至不惜為了延長艦體而做出增加集中防禦區長度以及長寬比過大而降低艦體穩定性等「違反原則」的事,這就注定讓愛荷華級成為在航空母艦時代下仍能發揮所長的一型戰鬥艦,雖然無緣成為海戰主力,但仍在伴護航空母艦與兩棲火力支援等角色上充分發揮所長。

反觀大和級被日本海軍當作艦隊決戰的王牌,始終不輕易動用,雖然日本自己用攻擊珍珠港證實航空母艦已經成為未來海戰的主角,但這卻未能立刻反映到日本聯合艦隊的用兵思想與編組運用上(反而是喪失戰鬥艦的美國太平洋艦隊立刻採取以航空母艦為核心的編制)。因此,大和級在1942年前半日本戰爭順利期間都沒有登場機會,1942年下半開始美日在瓜島拉鋸時,日本也捨不得動用大和級作為岸轟之用(只出動最老舊的金剛級戰鬥艦以及巡洋艦、驅逐艦)。1943年美軍整頓完畢發動浩大的反攻,經過休養的日本海軍終於啟用以航空母艦為核心的編組方式,將包括大和級在內的主力艦隊作為航空母艦的屏衛,然而日本艦隊卻因為敵我實力相差過大而在1944年6月的馬里亞納海戰慘敗。諷刺的是,當1944年10月美軍進攻菲律賓時,以戰鬥艦為首的日本水面艦隊終於作為進攻主力,但這卻是日本航空母艦部隊艦載機隊已經全軍覆沒而不得不使用的下策,航空母艦部隊只能當作調虎離山的誘餌而全數犧牲。雷伊泰灣大海戰之中,大和級的武藏號遭到美國艦載機擊沈(其18吋主砲從沒有機會對敵方艦艇開火),損失慘重的聯合艦隊型同瓦解,而大和號也在1945年4月美軍進攻沖繩期間,率領日本最後一支可動的艦隊發動毫無意義的自殺特攻,自然是被壓倒性的美國航艦艦載機給消滅。對照於戰前日本設計建造大和級的目的與期待,與實戰中抑鬱的歷程,完全是一種極端諷刺的註解。

二戰經歷

愛荷華級從1943年才開始服役並投入太平洋戰場,錯過了形勢危急、美日犬牙交錯的1942年。在此時,日方相對於美軍已經呈現極大的物質劣勢,每場海、空大戰與兩棲作戰都由美軍取得壓倒性的勝利;威脅美國海軍最甚的不再是日本聯合艦隊與其空中力量,而是抱著絕望孤注一擲的神風特攻隊自殺攻擊。因此,新銳的愛荷華級只能忠實地伴隨美國航艦部隊攻城掠地,與美國其他戰鬥艦一道,在航艦交戰與支援兩棲登陸作戰時為航空母艦提供防空保護,在兩棲登陸進行前則以威力強大的主砲轟擊岸上的防禦工事,削弱日本守軍的戰力。四艘愛荷華級都沒有在正規的海空作戰中留下顯著戰績或遭到較重的創傷,密蘇里號在1945年沖繩戰役中曾被一架日本神風自殺機撞擊側舷,但這架飛機撞在厚實的主裝甲帶上,當場彈開,只留下輕微的擦痕。

四艦愛荷華級戰艦中,唯一在太平洋戰爭中留下歷史性紀錄的,只有密蘇里號(USS Missouri BB-63)。1945年8月15日日本帝國宣布無條件投降,9月2日五同盟國於停泊在日本東京灣的密蘇里號接受日本外相重光葵呈遞的降書,當時密蘇里號為美國第三艦隊司令海爾賽上將的旗艦。作為二次大戰的終點,密蘇里號完成任務後,隨即趕往中東海域,以遏止戰後美國的新對手──蘇聯在中東地區的擴張企圖。

延續戰鬥艦的時代

第二次世界大戰證明了戰鬥艦的時代已經終結,而且其人力編制與維持費用過於龐大,因此英、美等國在戰後紛紛將戰鬥艦除役封存或解體。除了密蘇里號外,其餘三艘愛荷華級在1940年代末期陸續除役封存。1950年韓戰爆發,除了仍在現役的密蘇里號立刻隨著美國海軍開往朝鮮半島之外,美國海軍緊急將 其餘三艘愛荷華級啟封重新服役,並從1951年5月起陸續投入戰場,與密蘇里號一道編入美軍太平洋第七艦隊,在朝鮮水域砲轟北韓的補給線。在1952年3月15日,威斯康新號在執行砲轟鐵路線任務,在下午被共產集團的一枚150mm砲彈命中右舷40mm砲位,三名人員受傷,這是該艦服役以來第一次遭受戰損,不過不影響該艦的作戰能力。韓戰結束後,四艘本級艦再度陷入無用武之地,於1950年代中期以後陸續除役封存 。

威斯康辛號在1956年5月6日與友軍驅逐艦發生碰撞事故,艦首毀損。

為了修復威斯康辛號,美國海軍卸下肯塔基號的艦首部位來替換;

此為艦首部位透過海上駁船輸送的過程。

在1956年5月6日,威斯康辛號在美國東岸卻薩皮克灣(Chesapeake Bay)航行時,於濃霧中與美軍驅逐艦愛頓號(USS Eaton DD-510))相撞,威斯康辛號艦艏撞上愛頓號艦首右舷,愛頓號嚴重損壞,龍骨破裂,新澤西號的艦首也缺了一角,事後愛頓號的艦長被判定有所疏失;之後,美國海軍動用停工的本級艦肯塔基號(USS Kentucky BB-66)仍存留在諾福克船廠的艦首部位,來替換威斯康辛號受損的艦首。1968年由於越戰需要,本級艦新澤西號(USS New Jersey BB-62)經過部分現代化改裝後復役,負責沿岸火力支援,在為期110天的戰鬥過程中總共向北越沿岸陣地投射北越5688枚16吋砲彈以及15000發12.7cm砲彈,強大的支援火力深受美國陸戰隊的歡迎,給予其「Big J」的稱號。新澤西號畢竟是前一個時代的產物,在飛彈、飛機當道的年代裡作用有限,加上開支龐大,很快地於1969年再度除役封存。值得一提的是,在二次大戰後的改裝中,雖然愛荷華級的主砲與類比式射控計算機不予更動,但是在每個砲座加裝DR-810雷達以偵測砲彈初速,並搭配MK-160射控系統以及改良後的推進藥包,使射擊精確度增加,還能投射W23型戰術核子砲彈。

越戰導致美軍士氣低落,1980年雷根上任美國總統,便設法重振軍威。美國海軍以建立一支擁有600艘艦艇的兵力為目標,在此前提下,決定將四艘愛荷華級戰鬥艦復役,並進行現代化改良工程使之適應現代戰場。這個決定在當年引起軒然大波,連美國海軍內也有極高的反彈聲浪,認為此種讓恐龍復活的舉動不僅要浪擲大筆經費於維持其老舊的船身裝備,但最後只會徒然在海上增加四個龐大的飛彈靶。美國海軍這樣決定的重要原因之一,恐怕是當時蘇聯建造了號稱人類史上最後大型水面戰艦的基洛夫級(Kirov  class)飛彈巡洋艦;在「重振軍威」的前提下,美國遂決定讓威儀堂堂的愛荷華級重出江湖壓陣,以免氣勢上先輸掉一截。

美國海軍最初計畫為愛荷華級進行兩階段改良,使之具有充分的現代制海能力。第一階段改良在復役工程時便進行,包括將原本十座MK-28雙聯裝五吋副砲塔裁減至六座,並將砲塔升級為MK-28 Mod2(電動機構等有所改良);而拆除四座MK-28副砲塔後騰出的艦舯空間就用來加裝八組四聯裝MK-44戰斧巡航飛彈發射器。此外,在後部上層結構加裝四組四聯裝MK-141魚叉反艦飛彈發射器 ,船艛四周裝設四座MK-15 CIWS,艦上還新增SPS-49對空搜索雷達、SPS-67平面搜索雷達、SLQ-32電子戰系統 、MK-36 SRBOC干擾火箭發射器、SLQ-25魚雷反制系統等現代美國海軍常見的制式電子裝備。艦尾甲板空間被改為直昇機甲板,可供三架SH-3反潛直昇機停放(後來改成SH-60B),但無機庫設施;此外,第二階段改良可能會裝置更多攻擊性飛彈以及區域防空飛彈發射器。但估計第二階段改裝工作耗資相當於購買一艘全新派里級巡防艦,不符合成本效益,美國海軍遂於1984年將第二階段改良取消。除此之外,還曾出現過許多頗具「創意」的愛荷華級改裝方案,例如馬丁.馬里塔公司(Martin Marietta後來與Lockheed合併)提出「航空戰艦」方案,將後方16吋主砲塔拆除,利用整個艦尾空間加蓋一個供AV-8B獵鷹式STOVL攻擊機操作的機庫與飛行甲板,理論上能搭載12架AV-8B;當然,此案並未獲得美國海軍認真考慮。

密蘇里號的主砲同時朝兩個方向開火。

美國海軍以愛荷華級為核心組成水面戰鬥群,平時部署於低危險的重要水域,戰時便開往衝突地區,擔任近岸火力支援並協助兩棲登陸作戰。由於身為旗艦,艦上常駐海軍陸戰隊員44人(其中軍官2人),專供旗艦指揮官與艦長差遣調用。這批陸戰隊員中,部分接受過五吋副砲操作訓練,備戰時可以充當砲手。由於未進行第二階段改良,愛荷華級的現代化制海能力有限,但是美國海軍啟封這批戰鬥艦的目的,主要在於運用其巨艦大砲的形象展現美國海軍威容與決心,並以其巨砲威力讓敵人喪膽,並不一定要實際參與制海。經過一番浩大工程,四艘愛荷華級從1982至1988年陸續完成改良,重新服役。

新澤西號在1983年12月以16吋主砲射擊貝魯特地面敘利亞軍據點的畫面。

在1983年黎巴嫩爆發內戰,戰火隨即波及境內的美國設施;美國大使館在1983年4月19日被炸毀,美國海軍陸戰隊在貝魯特機場的據點也在6月遭到攻擊並造成傷亡。於是,美國立刻出動海軍艦艇作為回應,而新澤西號在9月25日抵達貝魯特外海。在10月23日,美軍空襲貝魯特,而新澤西號則在貝魯特外海15海浬處朝岸上開火,只經兩次射擊、發射11枚406mm砲彈,岸上達魯茲(Druze )/敘利亞的防禦掩體就被徹底摧毀,這是新澤西號主砲在越戰之後首度甦醒。在1984年2月8日,新澤西號對貝卡山谷的達魯茲/敘利亞據點發射300枚砲彈,摧毀了這個據點並擊斃敘利亞軍隊的指揮官與若干高階人員,這是韓戰以來美國戰鬥艦發動的最大規模岸轟;然而,這次攻擊也波及到附近平民,造成不少傷亡,因而引來爭議。事後調查,新澤西號許多砲彈偏離目標約1萬碼(約9410公尺),調查結果顯示是美國海軍更改了原本16吋砲彈的裝藥配方。

(上與下)1991年沙漠風暴戰役期間部署在威斯康欣號的以色列製RQ-2先鋒式無人飛行載具

(UAV),從艦尾甲板以火箭助升,回收時由艦尾架設的攔截網捕捉。

愛荷華號的16吋主砲裝填砲彈的畫面,攝於1986年12月14日的復役後第1000次射擊。

在1986年12月14日,愛荷華號進行了恢復服役以來16吋主砲的第1000次發射。1986年密蘇里號復役後,立刻進行環球航行任務,航線與1907∼1909年老羅斯福時代美國主力艦隊(即大白艦隊)的環球航行任務相同。1989年4月19日上午,愛荷華號(USS Iowa BB-61)在大西洋上進行主砲射擊時,第二號主砲塔的中間砲在上午9時51分時發生裝藥爆炸意外,砲塔內部被嚴重破壞,造成47人死亡。

1989年4月19日上午9時51分,愛荷華號二號主砲塔中間砲的裝藥爆炸的瞬間。

此意外造成二號砲塔內47人喪生。

1990年隨著蘇聯的解體,愛荷華號新澤西號退出現役,這也是她們的最後一次除役。同年波斯灣戰爭爆發,本級艦密蘇里號威斯康欣號前往波斯灣與美國艦隊會師,在1991年的沙漠風暴行動擔任火力支援。此時,美國海軍在威斯康辛號艦尾加裝以色列製RQ-2先鋒 式(Pioneer)無人遙控飛行載具(UAV),其上裝有一具晝間黑白攝影機,在岸轟作業時可提供16吋艦砲射擊的目標標定 、彈著點觀測與戰果評估,作用與二次大戰時期戰鬥艦上部署的水上偵察機類似。使用時,先鋒者UAV以助升火箭升空自威斯康辛號的艦尾甲板滑行升空,返航時則由艦尾架設的攔截網回收。在1991年1月15日沙漠風暴行動展開的前幾天,威斯康辛號與密蘇里號向伊拉克境內目標發射戰斧飛彈。從2月3日夜間起連續三天,密蘇里號砲轟伊拉克軍在科威特海岸的防禦工事,共射擊112發16吋砲彈,隨後由威斯康辛號接手;隨後,密蘇里號又在2月11至12日在法拉卡島( Faylaka Island)北方發射60發16吋砲彈。在2月21日,威斯康辛號的先鋒者UAV發現岸上有伊拉克軍方卡車活動跡象,遂展開砲擊,摧毀10棟建築。而從2月23日起,密蘇里號與威斯康辛號又轟擊卡拉法島附近的海岸,當天伊拉克岸房單位朝這支聯軍艦隊發射兩枚中國製海鷹二型反艦飛彈,結果一枚落海,一枚被密蘇里號編隊的英國驅逐艦格拉斯哥號(HMS Gloucester D-96)以海鏢防空飛彈擊落。這些岸轟動作都是製造美軍將進行兩棲登陸的假象,以掩護美國陸軍從沙烏地阿拉伯沙漠地帶發動的主力鉗形攻勢。總計在波灣戰爭期間,密蘇里號發射759枚16吋砲彈以及28枚戰斧飛彈,同時在清除水雷的砲擊行動中至少摧毀15枚伊拉克用來封鎖海面的水雷。而威斯康辛號則發射319發16吋砲彈、881發五吋砲彈、5200發方陣快砲的20mm砲彈、24枚戰斧巡航飛彈,並發射348架次的UAV。波灣戰爭結束後,威斯康辛號離開波灣返回美國,正式結束美國海軍戰鬥艦史上的最後一次海外部署,該艦在同年9月除役。 在1992年3月,數十年前曾是日本投降地點的密蘇里號正式退役,也宣告戰鬥艦在橫行海上三百年後,終於完全退出歷史舞台。

新澤西號(BB-62)正發射戰斧巡航飛彈。

值得一提的是,曾經參與二次大戰、韓戰與越戰的新澤西號,是美國海軍史上獲得最多次表揚的戰鬥艦,歷年總共獲得19枚戰星獎章(Battle Star),其中九枚於二次大戰期間獲得,四枚於韓戰獲得,二枚於越戰獲得,四枚於黎巴嫩與波灣戰事中獲得,並曾因韓戰勤務而獲得南韓總統表揚(Presidential Unit Citation),越戰值勤期間獲得美國海軍表揚( Navy Unit Commendation),以及菲律賓總統表揚(Presidential Unit Citation)。

雖然早已喪失支配海戰的能力,但愛荷華級戰鬥艦的巨砲──一種在現代已經銷聲匿跡的武器──卻在沿岸火力支援方面展現了相當的價值,她們的除役也使美國海軍頓感失去一項利器。因此,美國海軍在21世紀新一代的DDG-1000驅逐艦上,也增加了擁有昔日「大艦巨砲」影子的155mm先進艦砲系統(AGS),射擊傳統構成砲彈即有40km以上的射程(以往只有16吋以上的艦砲才有此種資格),使用LRLAP增程導向砲彈時更有著185km的射程,足見科技的進步。即便如此,還是有人認為考量到火力密度、灑佈面積、成本等因素後,美國海軍近年大力推展的導向陸攻砲彈,整體效能仍不如愛荷華級這類低成本的傳統式陸攻火砲。

尾聲

這四艘人類史上最後的戰鬥艦除役之後,由於深具歷史價值而且見證了海軍時代的轉變,因此 全部四艘姊妹艦均獲得永久保存,供後人瞻仰。

密蘇里號在1995年1月12日從海軍後備艦隊除名,並在1998年5月4日轉移給密蘇理號紀念艦協會(USS Missouri Memorial Association ,MMA),由華勝頓州布雷米頓港拖到夏威夷珍珠港,進行永久保存工程後成為永久紀念艦,1999年1月29日起在珍珠港開放參觀,停泊在一旁的亞歷桑那號戰艦紀念館 旁。二號艦新澤西號在1999年從備役艦隊除名;在2000年1月20日,美國海軍部長李查.旦辛(Richchard Danzing)宣布將新澤西號贈予新澤西坎登母港聯盟(Home Port Alliance of Camden, N.J.),作為永久紀念艦,永久展示於新澤西康登(Camden, New Jersey ),2001年10月起開放參觀。而威斯康辛號在2000年被移至諾福克,成為諾福克國際海事中心(National Maritime Center, Norfolk)的展品,於2001年4月16日對外開放參觀,不過此時該艦仍然屬於美國海軍後備艦隊。

在2006年3月17日,愛荷華號與威斯康辛號一同從後備艦隊除名;然而美國國會對於至此喪失所有的巨砲型戰艦表達「深刻疑律」(deeply concerned),並強調這兩艘戰艦將完全沒有替代品。因此,美國國會在當時特別註明,愛荷華號與威斯康辛號必須繼續保持在可以重回現役的狀態(也就是原本在備役艦隊封存的狀態),艦體必須持續使用廣泛的保存措施,重要系統需以除濕裝備保存,各型特殊裝備(例如16吋艦砲的砲管與但要)都必須保存一定數量,而美國海軍還必須擬定啟封與重新服役的計畫。不過,往後這兩艦似乎還是不會保持在封存狀態,威斯康辛號在2009年12月14日正式轉移給諾福克市,而公開的轉移儀式則在2010年4月16日進行,至此該艦成為純粹的紀念艦 ;此時,愛荷華號仍停留在蘇珊灣(Suisan Bay)的預備艦隊。在2010年初,來自加州的太平洋戰艦中心(Pacific Battleship Center,PBC)開始爭取將愛荷華號停泊於洛杉磯作為永久紀念艦,經過兩年各項協調與作業,美國海軍在2012年4月30日正式將愛荷華號捐贈給PBC,並在2012年5月底拖抵洛杉磯,同年6月9日起停永久泊於聖皮特洛(San Pedro)的87號泊地,並在7月7日公開展出。

歷經了海戰時代的革命性演變,愛荷華級縱有雄厚的裝甲、駭人的巨砲,但在飛機、飛彈、電子科技當道的現代依舊是力不從心,雖然經過某種程度的現代化提升,但是終究無法 再度成為現代美國海軍的主力。當這批舊時代產物退出歷史舞台,後人便僅能從模糊的黑白照片與紀錄片、以及這些紀念艦的身軀,遙想當年這些船舷低沈、構造雄偉、主砲射擊時驚天動地的巨獸在萬頃怒濤上破浪而行的景象,以及曾經屬於他們的風光歲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