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米茲級航空母艦:圖片集(1)

──by captain Picard


(回上頁)

尼米茲號的飛行甲板,攝於1980年代。

尼米茲級航空母艦二號艦艾森豪號(USS Dwight D. Eisenhower CVN-69)率領的戰鬥群,攝於1981年7月。

後方跟隨的艦艇中,第一艘是史普魯恩斯級驅逐艦約翰.漢庫克號(USS John Hancock,DD-981) 。

四架A-6E闖入者攻擊機飛越艾森豪號(USS Dwight D. Eisenhower CVN-69)

皇家海軍第800海軍航空中隊(800NAS)的海獵鷹FRS. Mk1戰鬥機在艾森豪號上,攝於1984年10月22日東大西洋。

高速轉彎中的艾森豪號

兩架F-14戰機飛過喬治.華盛頓號。

(上與下)約翰.史坦尼斯號同時讓兩架F/A-18E戰鬥機彈射升空的畫面。

尼米茲級的三號艦卡爾.文森號(USS Carl Vinson CVN-70)正在接受補給。 

從右舷附近看卡爾.文森號。

卡爾.文森號的艦島,此為經過現代化改裝之後的構型,後桅杆已經更新過。主桅杆頂上是一座AN/SPQ-9B追蹤雷達。 

卡爾.文森號的緊急用柴油機。

尼米茲級的哈利.杜魯門號(USS Harry S. Truman CVN-75)

一艘補給級戰鬥支援艦(居中)正為哈利.杜魯門號以及一艘柏克級飛彈驅逐艦進行補給。

朗努.雷根號(USS Ronald Reagan CVN-76)艦島特寫。 

攝於2015年11月美日聯合海上軍事演習的朗努.雷根號,甲板上排滿艦載機隊。

(上與下)雷根號航空母艦與42000噸級的法國戴高樂號核子動力航空母艦(Charles De Gaulle R91)一同編隊。

編隊中有一艘柏克級飛彈驅逐艦麥克.坎貝爾號(USS McCampbell DDG-85)、一艘提康德羅加級飛彈巡洋艦以及一艘

法國的卡沙級飛彈驅逐艦卡沙號(Cassard D-614)。

在2014年11月間,兩架F-35C戰機在尼米茲號(右下)進行第一輪艦上起降操作測試。

在2016年6月27日,華盛頓號(CVN-73)進行「魔毯」(MAGIC CARPET)輔助降落技術的最終飛行測試。畫面中

配合魔毯系統的三架艦載機(包括兩架F/A-18F超級大黃蜂以及一架EA-18G咆哮者電戰機)正進行起飛作業。

在2016年8月15日,VX-23測評中隊的F-35C在華盛頓號上進行操作測試。

在2018年8月中旬,美國海軍第21測試評估中隊(Air Test and Evaluation Squadron (HX) )21的MV-22傾斜旋翼機在喬治.布希號

(USS George W. Bush CVN-77)上進行起降測試,這是MV-22首次在尼米茲級航空母艦上起降。這是美國海軍為了將來

換裝CMV-22B運輸機所做的準備。在2018年7月初,美國海軍與波音簽署購買一批MV-22系列的合約合約,包括39架

CMV-22B(裝備於美國海軍艦載運輸機隊)、34架MV-22B(裝備於海軍陸戰隊)、一架CV-22B(裝備於美國空軍)

以及四架日本透過海外軍售管道(FMS)訂購的MV-22B,美國海軍訂購的CMV-22B會取代原本的C-2A灰獵犬(Greyhound)

艦載運輸機,執行航空母艦艦上運輸(Carrier Onboard Delivery,COD)任務,預計在2021年達成初始作戰能力

(IOC)。這批新造MV-22B系列會在2024年11月交付完畢。

(上與下三張)2020年9月17日,隸屬於VFA-147艦載戰鬥機中隊的F-35C在卡爾.文森號(USS Carl Vinson CVN-70)

進行飛行甲板(FDC)以及航母空中管制控制中心(CATCC)的資質認證。

在2021年,F-35C艦載戰鬥機會隨著卡爾.文森號進行首次作戰部署。

 

 

在乾塢裡維修的喬治.布希號(USS George H.W. Bush CVN-77)

一架F-35C降落在喬治.華盛頓號(USS George Washington CVN-73)上,攝於2025年7月中旬

澳洲、美國聯合舉行的塔利斯曼軍刀(Talisman Sabre 2025)演習期間。塔利斯曼軍刀2025是

F-35C服役以後首次參與的大規模跨國聯合軍事演習。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