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鵝反艦飛彈

挪威開發的企鵝反艦飛彈,在西方反艦飛彈之中獨樹一格。

──by Captain Picard


 

前言

在二次大戰以後,蘇聯率先大力發展各式反艦飛彈,以抗衡美國強大的航空母艦部隊;同一時期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對反艦飛彈則並不重視,仍以實力強大、攻擊距離深遠的美國航空母艦作為攻擊敵方遠洋艦隊的主力,而反艦飛彈在他們眼中只是一種近岸防禦性武器。直到1967年,以色列的艾拉特號驅逐艦遭到埃及以蘇聯製冥河反艦飛彈擊沈,才引發西方國家對反艦飛彈的關注;此時,西方國家最接近完成的反艦飛彈,除了法國的飛魚(Exocet)之外,當屬挪威自行開發的企鵝(Penguin)輕型反艦飛彈。

位於北歐斯堪地半島西側的挪威,西南方瀕臨大西洋,西北方緊鄰北海,其海岸多為峽灣和島嶼地形,異常曲折破碎。由於這樣的地理環境,挪威一向重視在近岸、峽灣、島嶼之間的淺水近海防禦作戰,與英美領導的大洋深海作戰思想大異其趣。在1960年代初期,當西方國家對反艦飛彈十分冷漠之際,挪威康斯堡防衛
公司(Kongsberg Defense)就已經開始發展企鵝反艦飛彈,在1972年投入服役,隨後也吸引包含美國在內的許多西方國家採用;此後,企鵝族系先後推出企鵝一型、二型、三型等後續改良,並從最初的艦射反艦飛彈演變成包含艦載、空載(含戰機與直昇機)與岸基反艦飛彈族系。對於挪威這樣一個在國防事務上並非主流的北歐國家而言,企鵝飛彈的創意與成就值得喝采。

企鵝MK-1

與日後西方普遍使用的法製飛魚、美製魚叉反艦飛彈相較,企鵝無論在導引系統或結構上都有許多特點。企鵝的彈體為圓柱剖面,由於配備紅外線影像尋標器,飛彈尖端呈鈍圓狀;彈體有兩組控制面,第一組箭羽式十字控制面設置在靠近飛彈頭部之處,第二組梯形十字控制面體積較大,位於彈體中段。企鵝飛彈內部採用模組化結構,由前到後分為導引頭艙、戰鬥部艙與火箭發動機艙。

由於挪威沿岸多島嶼、峽灣,飛彈在其間發射時,雷達尋標器極易受到強烈的地貌干擾而錯失目標,因此企鵝採用各國反艦飛彈極少見的配置──捨棄主動雷達而採用被動紅外線熱影像尋標器,開了西方反艦飛彈的先河。雖然紅外線熱影像尋標器的有效距離比雷達短,但對於近岸防守、在峽灣內進行攔截的挪威軍隊而言,使用距離顯然不是重要問題。企鵝飛彈的紅外線影像尋標器有寬、窄兩種視野,搜索階段使用寬視場以增大搜索範圍,進入追蹤特定目標階段則改用窄視場來增強精確度。此一紅外線尋標器採用凝視焦平面陣列技術,並不是直接跟蹤目標最熱點(此種方式容易遭到熱焰彈干擾),而是根據標與背景輻射的對比度來進行鎖定;如此,企鵝飛彈能分辨目標輪廓, 選擇特定目標並過濾低價值目標與誘餌,還能輕易鎖定影像對比度最為明顯的艦體吃水線附近,對敵艦產生最大的殺傷效果。紅外線影像尋標器的另一個優點就是不會釋放電磁波信號,增加敵方先期偵知預警的難度,更容易收到奇襲效果。

由於企鵝的尋標器作用距離較短,飛行中途係依靠自動駕駛儀配合慣性導航來維持航道,在接近目標區域才打開尋標器;由於紅外線尋標器在接近目標時才打開,此時目標輪廓更為清晰,意味著目標更難透過熱焰彈等手段進行干擾。企鵝的慣性導引系統在飛行25km時,誤差在200m以內。

企鵝的動力系統為固態火箭發動機,由,包括助升火箭以及一具由羅佛斯和大西洋研究中心設計的無煙固態火箭主發動機。第一代的企鵝-1最大航速約0.9馬赫,最大射程20km,配備一個與美國小牛飛彈相同的MK-19半穿甲高爆戰鬥部,重120kg,裝藥50kg,配備延時接觸引信。

作戰時,艦上的雷達或被動截收裝備偵測到目標信號,然後將目標與本身艦艇的相對位置與運動參數輸入射控計算機,進而生成射擊參數。操作人員依照射控計算機產生的參數,選定目標、飛行彈道和導引頭工作模式,待艦艇進入發射位置時,就進行發射工作;由於企鵝MK-1完全是射後不理,發射後船艦就可立刻掉頭撤退、迴避反擊。發射前期,助推火箭將企鵝飛彈帶到40~60m的巡航高度後脫落,然後啟動主發動機。飛彈依照慣性導航系統預先輸入的航道飛行,並以雷射高度計維持高度。飛行至預定地點後,便開啟紅外線尋標器,以寬視場對目標區域展開搜索,選擇特定目標後轉入窄視場模式進行鎖定與攻擊。

企鵝MK-1在1972年進入挪威海軍服役,同年立刻獲得土耳其採用。

企鵝MK-2

一架美國SH-60B正在發射企鵝MK-2反艦飛彈,美國海軍稱之為AGM-119B。

企鵝MK-2在企鵝MK-1的基礎上進行改良,雖然結構佈局與尺寸都與企鵝MK-1完全相同,但在導引與推進系統作了諸多改良。企鵝MK-2使用能量密度更高的新型推進器,最大射程提高到30km。企鵝MK-2的導引系統也經過改良,採用發射前可預先編程的自動駕駛儀,飛彈發射後能依照預置程序選擇左轉或右轉,或者在彈道終端採用直線或迂迴飛行模式。

企鵝MK-2也推出了由直昇機搭載的版本,稱為企鵝MK-2/7,射程可達到34km。為了裝載於直昇機兩側的掛架,企鵝MK-2/7的中段主彈翼改為可折疊式。

艦載的企鵝MK-2在1980年代初期獲得挪威、希臘、瑞典、土耳其等海軍採用;空射的企鵝MK-2/7則被美國、希臘、澳洲等國引進。美國海軍稱企鵝MK-2/7為AGM-119B,1994年開始服役,由SH-60B反潛直昇機搭載;而希臘海軍也由同系列的S-70C反潛直昇機搭載,澳洲海軍則由超級大山貓、Bell AB-412P作為載台。AGM-119B全重385g,戰鬥部重120kg,彈長2.96m,直徑28cm,翼展1.42m。

企鵝MK-3

企鵝MK-3是供戰機使用的改良版本,主要用於攻擊正進行兩棲登陸的敵方艦隊,或者封鎖特定海域,必要時甚至可攻擊地面目標。企鵝MK-3的整體佈局仍與企鵝MK-2/7相近,主要區別在於彈體加長至3.18m,翼展減至1m以降低阻力,省略助推火箭,整體重量也減為370kg。由於戰鬥機本身已經有充足的高度和速度,因此企鵝MK-3省略了艦射版或直昇機版本需要的助推器,將省下的空間用來延長主彈體的火箭推進器,最大射程增至55km,最小射程約7km。為了加強攻擊敵方大型登陸艦的效果,企鵝MK-3的戰鬥部重量增為140kg。

由於企鵝MK-3是一種射後不理飛彈,不需要許多額外支援,因此可輕易相容於各種輕型戰鬥機上;以F-16為例,要搭載企鵝MK-3,只需把1553B資料匯流排線路延伸到武器外掛位置,重編 機上武器管理裝置的程式,使得相關指令能傳輸給 掛架上的飛彈;而飛彈本身則透過簡單的適配器與戰機原有掛架結合,無須進行改裝。企鵝MK-3能在廣泛的高度發射,包括較高空層或50m的低空,發射時戰機的飛行速度可為0.5~0.96馬赫,飛彈發射後在慣性導航系統的控制下轉彎,並進入初始航道,然後慢慢下滑至預定高度。到達海面上空 之後,企鵝MK-3飛彈再次下降,在預定的導航點轉入終端攻擊彈道。飛彈導引系統在發射前預置了兩種掠海高度,進入終端彈道時選擇其一;接近目標時,飛彈爬升到兩個預置掠海高度中的較高高度, 然後啟動紅外線尋標器進行搜索,發現目標後便進入追蹤模式,最後在敵艦水線附近引爆。

相較於魚叉飛彈,企鵝MK-3重量輕巧,價格便宜(相當於魚叉的1/4),一架F-16戰鬥機能攜帶二至四枚,可讓每一枚飛彈攻擊不同目標或對單一目標齊射。此外,企鵝MK-3也能由P-3反潛巡邏機或直昇機上發射。

結語

到目前為止,總共有挪威、土耳其、希臘、瑞典、美國、澳大利亞、西班牙、南韓等國使用企鵝系列反艦飛彈,裝備於戰機、直昇機或小型艦艇上。企鵝飛彈具有輕巧、能攻擊隱蔽在島嶼海灣地形的船艦、不發射雷達信號的特徵,十分適合小國海軍用來遂行防禦作戰。此外,紅外線導引也讓企鵝具備分辨目標輪廓的能力,能攻擊地面上的固定目標。

從1996年開始,康斯堡航太又進一步研發新的紅外線導引反艦飛彈,最初稱為企鵝四型,不過隨後被改稱為海軍打擊飛彈(Naval Strike Missile,NSM)。與企鵝相較,NSM完完全全是一枚嶄新的飛彈,2000年代後期開始陸續取代挪威現役的企鵝飛彈。由於另有專文介紹NSM,在此便不予贅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