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克斯級巡防艦

諾克斯級首艦諾克斯號(USS Knox FF-1052),此時為早期構型,艦尾安裝MK-25 BPDMS

基本點防禦防空飛彈發射器 ,在1980年代被MK-15方陣近迫武器系統取代。

諾克斯級三號艦蓋瑞號(USS Gray FF-1054),此為早期構型。甲板上停著一架SH-2F海妖反潛直昇機。

諾克斯級的卡普達諾號(USS Capodanno DE-1093)於1972年10月11日在紐奧良的

阿爾方代(Avondale)造船廠下水的畫面;此時該廠使用側滑下水。

諾克斯級的梅耶科爾號(USS Meyerkord FF-1058)與愛荷華級戰鬥艦新澤西號(USS New Jersey BB-62)

一同航行,攝於1983年4月15日。

諾克斯級的特里皮號(USS Trippe DE-1075),攝於1970年9月9日成軍當天,拍攝時該艦正駛離紐澳爾良

諾克斯級的愛爾文號(USS Aylwin DE-1081)在波多黎各外海的St. Croix靶場射擊ASROC反潛火箭,攝於1972年1月22日。

正通過舊金山灣區的諾克斯級的羅伯.派里號(USS Robert E. Perry FF-1073 ex-DE-1073),

甲板上有一架SH-2F反潛直昇機。此艦在1992年移交台灣,成為濟陽號(FF-932)。

諾克斯級的麥可.康德列斯號(USS McCandless DE-1084)。該艦在2002年移交土耳其,成為Trakya(F-257)。

(上與下)諾克斯級的達昂斯號(USS Dowens FF-1070 ex DE-1070)在1975年1月加裝改良點防禦防空系統

(IPDMS)工程發展原型以及配套的MK-23目標獲得系統(TAS)原型進行測試。因此,艦尾改裝一座

輕量化MK-29八聯裝發射器,主桅杆原AN/SPS-40對空搜索雷達被MK-23 TAS的搜索天線取代,艦橋頂部MK-68

艦砲射控儀後方增設一個平台,加裝MK-95 X波段照射器來導引海麻雀防空飛彈。達昂斯號也是唯一曾裝備IPDMS

的諾克斯級。在1980年代以後,諾克斯級各艦陸續以MK-15方陣近迫武器系統取代BPDMS,達昂斯號之後同樣拆除

IPDMS而裝置MK-15。

(上與下)諾克斯級的布里瓦頓號(USS Brewton FF-1086),艦尾已經換裝方陣快砲。

該艦在1992年移交台灣,成為鳳陽號(FF-933)。注意上圖中,艦尾正在施放SQS─35可變深度聲納(VDS)

諾克斯級的科克號(USS Kirk FF-1087),此時艦尾直昇機甲板上方正有一架CH-46直昇機進行垂直整補作業。

從後方看科克號。

一艘轉賣給土耳其的諾克斯級正在發射ASROC反潛火箭。

──by captain Picard

艦名/使用國 諾克斯級巡防艦/美國(Knox class)、西班牙
承造國/承造廠

美國/

FF-1052~1054、1062、1066、1070、1071──Todd Pacific Shipyards, Seattle, Washington

FF-1055、1058、1060、1067、1074、1076 ──Todd Pacific Shipyards Los Angeles Division, San Pedro, California

FF-1057、1063、1065、1069、1073──Lockheed Shipbuilding and Construction Company, Seattle, Washington

FF-1056、1059、1061、1072、1068、1075、 1077~1097

──Avondale Shipyard, Westwego, Louisiana

西班牙──由Bazan廠承造

尺寸(公尺) 長133.5 寬14.3 吃水4.6
排水量(ton) 標準3075 滿載4260
動力系統/軸馬力 Combustion Engineering V2M 1200psi鍋爐*2

Westinghouse蒸汽渦輪 *1/35000 

單軸 單舵

航速(節) 27
續航力(海里) 4200(20節)
偵測/電子戰系統 AN/SPS-40B 對空搜索雷達*1

AN/SPS-10/67平面搜索雷達*1

AN/LN66導航雷達*1

AN/WLR-1電子截收裝置(初期裝備,1980年代拆除)

AN/ULQ-6電子反制裝置(初期裝備,1980年代拆除)

AN/SLQ-32(V)2電子戰系統*1(1980年代換裝)

MK-36干擾彈發射器*2(SRBOC)

聲納 AN/SQS-26CX艦首聲納*1

AN/SQS-35變深聲納(VDS)*1(部分艦隻才有)

AN/SQR-18拖曳陣列聲納*1(部分艦隻才有)

射控/作戰系統

MK-68艦砲射控系統(含SPG-53射控雷達)*1

ASWTDS反潛戰術資料系統

MK-114水下射控系統

MK-71飛彈射控系統(含MK-115射控雷達)

乘員 267
艦載武裝 MK-42 Mod9 54倍徑五吋艦砲*1

MK-16 ASROC反潛火箭發射器*1 (裝填8枚ASROC反潛火箭,可再裝填,也可發射魚叉反艦飛彈)

雙聯裝324mm MK-32 Mod9魚雷發射器*2(使用MK-46魚雷)

MK-25海麻雀基本點防禦飛彈系統(BPDMS)*1(裝備於FF1052~1069、1071~1083。1980年代拆除)

MK-29海麻雀改良點防禦飛彈系統(IPDMS)*1(DE-1070在1975年1月加裝,作為工程測試。1980年代拆除)

MK-15方陣近迫武器系統(CIWS)*1(1980年代後 加裝)

艦載機 LAMPS-1 SH-2F反潛直昇機*1
姊妹艦 共46艘(FF-1052~1097)
備註

1969年至1974年服役,最初歸類為護航驅逐艦(DE),1975年6月30日改歸類為巡防艦(FF)。1991年至1994年除役完畢。

 

除役後提供給盟國:

希臘:3艘(F-1056、1068、1075)

土耳其:作戰用9艘(FF-1063、1076、1079、1080、1084、1085、1090、1092、1093) ,備料4艘:(FF-1059、1080、1082、1091

墨西哥:4艘(FF-1062、1065、1066、1094等四艘)

泰國:2艘(FF-1077、1095)

埃及:2艘(FF-1089、1097)

台灣:8艘(FF-1073、1086、1087、1078、1083、1088、1081、1096)

諾克斯級清單

 

主要參考資料:全球防衛雜誌374、375:諾克斯級巡防艦誕生與演進──張明德著


 

起源

在1960年代,美國海軍陸續建造賈西亞級(Garcia class)護航驅逐艦(SCB 199A)以及以相同設計改裝靼韃防空飛彈系統的布魯克級(Brooke class,設計代號SCB 199B)。原本美國海軍打算以兼具防空與反潛能力的布魯克級為二線船團的主力護航艦艇,打算建造多達19艘(賈西亞級只建造10艘);然而 ,布魯克級在保留完整反潛作戰能力之餘又同時設置靼韃區域防空飛彈,連帶配套的射控系統和SPS-52E三維雷達 ,導致造價太過昂貴,結果美國國防部長麥納馬拉在1963年1月終止飛彈護航驅逐艦計畫,布魯克級 僅建造六艘。而接替設計的SCB 199C就回歸單純以反潛為主的護航驅逐艦(DE),成為賈西亞級的後續艦。

SCB 199C的設計與建造

 

雖然不再裝備具備區域防空能力的靼韃防空飛彈系統,美國海軍仍在SCB 199C上裝備自衛用的點防禦防空飛彈系統,這是美國海軍加入陸軍撕裂者(Sea Mauler)防空飛彈計畫的艦載衍生型,稱為點防禦飛彈系統(Point Defense Missile System,PDMS),又稱海撕裂者(Sea Mauler),飛彈型號為RIM-46 ;因此,SCB 199C的防空自衛能力仍勝過只有艦砲的賈西亞級。

SCB 199C的另一大改進重點,就是加裝1950年代起開發的可變深度聲納;這種聲納可以部署在不同的深度,如此就能克服過去艦體固定式聲納受到海中變溫層折射聲波造成的困擾。在1953年,美國海軍首先在一艘佛萊契級(Flectcher class)驅逐艦沙佛利號(USS Saufley DD-465)上測試SQS-9可變深度聲納,此種聲納可以部署在水面以下40英尺(約12.2m)的深度,設置在艦體側面,為此沙佛利號還需要拆除部分上層結構來安裝部署聲納用的絞車;不過SQS-9的測試結果不盡理想。在1955年,大西洋艦隊進一步在一些二戰型驅逐艦、護航驅逐艦上測試SQA-5變深聲納系統,絞車改設置在艦尾,可以部署在水面以下120英尺深度(約36.58m)。在1958年,美國海軍開始測試SQA-8與SQA-10兩種可變深度聲納,最後決定選用測試結果較為良好的SQA-10(聲納換能器沿用SQS-4),在1960年代艦隊重整與現代化第二階段(Fleet Rehabilitation and Modernization,FRAM II)中部署於二次大戰建造的桑納級(Sumner class)艦隊驅逐艦上。SQA-10基本上是附屬於SQS-4艦首聲納(或其改良型SQS-29/31/32),等於是為SQS-4提供了另一套可以在不同深度部署的聲納音鼓/換能器,但仍與SQS-4共用一套後端處理設備,因此艦首聲納與變深聲納在同時間只能擇一使用,操作上並不便利。因此,接下來美國海軍就發展擁有獨立後端處理設備的SQA-13/SQS-35可變深度聲納(SQA-13是絞車系統型號,SQS-35是聲納系統型號),用來裝備SCB 199C。

SCB 199C延續布魯克級只使用一座5吋艦砲的設計,但選擇裝備與第一線新造飛彈巡防艦、驅逐艦相同的最新型MK-42 5吋54倍徑快砲。SCB 199C設計上一大重點,就是控制人力的成長;二次大戰後美國海軍建造的首種護航驅逐艦狄萊級(Dealey clas)編制170人,隨後首度配備SQS-26大型聲納、DASH遙控反潛直昇機與ASROC反潛火箭的布朗斯坦級(Bronstein class)就達到217人,隨後賈西亞級進一步來到240人以上,配備靼韃防空飛彈的布魯克級已經接近250人。由於美國海軍的人力資源逐漸衰減,如果每艘新型護航驅逐艦需要編制250人以上,勢將無法負擔。因此,SCB 199C透過一些設計來盡可能節約所需的人力,這主要是透過重新布置艦上的電子系統、輪機設備,增加集中程度與效率,使得需要值勤的艙室減少,進而降低值班所需的人力。SCB 199C也打算以柴油發電機組取代過去的蒸氣輪機組,除了柴油發電機組比較好安裝(蒸氣渦輪發電機組與主推進系統聯動,兩者需要一起安裝)之外,也可以合併安裝在艦內通信室一起的機艙,降低值班所需人力。 為了避免船錨撞擊艦首龐大的聲納音鼓,SCB 199C把艦首錨從布魯克級/賈西亞級的艦首位置改到艦首左側。原本SCB 199C也打算比賈西亞級/照布魯克級,在艦尾設置兩組MK-25 533mm魚雷發射管,可發射潛射的MK-37魚雷;不同於賈西亞級/照布魯克級將兩組MK-25發射器並列設置在艦尾右側或中央,SCB 199C打算將兩組MK-25魚雷發射器分置於艦尾左右兩側,中間留給可變深度聲納(VDS),而將兩邊MK-25魚雷發射器分開也可避免兩者的導線互相干擾,可同時發射。

到了1963年SCB 199C進入細部設計階段時,出現了一些重要變化:原本SCB 199C打算繼續沿用賈西亞級/布魯克級上較複雜的微正壓鍋爐(pressure-fired boiler),然而在1963年12月,吉布斯.考克斯(Gibbs & Cox)公司創始人之一,美國著名艦艇設計師威廉.法蘭西斯.吉布斯(William Francis Gibbs)致函美國海軍船艦局,認為微正壓鍋爐結構複雜且工作壓力大,長久下來各項部件的可靠度將十分堪慮,故反對SCB 199C繼續使用微正壓鍋爐。由於吉布斯.考克斯在美國海軍內部有龐大的影響力,因此美國海軍在1964年1月修改了SCB 199C的主要規格,改用傳統式的1200psi鍋爐。由於傳統式鍋爐的體積較大,不可能像先前賈西亞/布魯克級一樣採用橫列配置,因此鍋爐改為一前、一後配置,整個艦體中段的動力艙都重新設計。也因此,SCB 199C的艦體尺寸又比賈西亞級攀升不少;最初美國海軍只想將SCB 199C的水線長度略為增加5英尺(賈西亞級約390英尺,因此最初SCB 199C的水線長為395英尺),使得船型更修長,使續航力提高到4500海里;然而由於推進系統的變更,導致SCB 199C最後水線長度達到415英尺(126.49m),水線寬增加約3英尺而達到47英尺(約14.33m。賈西亞級為43.7英尺),全長達438英尺(133.5m),滿載排水量來到3947噸 (之後實際上突破4000噸)。另外,由於改回傳統式蒸氣鍋爐,SCB 199C又繼續使用傳統的重油,而不像賈西亞級/布魯克級的微正壓鍋爐必須使用專用油(柴油或蒸餾油);而變更推進系統之餘,美國海軍也變更SCB 199C的發電機設計,從原訂的柴油發電機改回三部傳統的蒸氣渦輪發電機(另有一具備用的緊急柴油發電機)。決定變更推進系統之後的一年,在1965年1月,SCB 199C的細部設計工作終於完成。

另外,在1964年,美國海軍也曾以SCB 199C的設計為基礎,搭配亞當斯級飛彈驅逐艦(Adams class)的推進系統(總功率70000馬力,約52.2MW),推出一種能伴隨攻擊型航空母艦作戰的快速護航驅逐艦;此種快速護航驅逐艦長度比SCB 199C增加約4m,全長137.16m,寬 14.94m,吃水4.97m,標準排水量4247噸,滿載排水量5578噸,最大航速30節以上,航速20節時續航力4500海里,主要反潛裝備仍包括SQS-26艦首聲納、SQS-35可變深度聲納(VDS)等,使用BPDMS短程防空飛彈,並配備一座雙聯裝三吋50倍徑快砲;此種快速護航驅逐艦預估首艦造價5800萬美元,後續艦平均每艘3700萬美元,由於比SCB 199C貴得多,這個計畫沒有付諸實行。

原本賈西亞級、布魯克級是由伯利恆鋼鐵(Bethlehem Steel)造船廠負責細部設計,不過SCB 199C由於牽涉到變更推進系統,改由經驗較豐富的吉布斯.考克斯(Gibbs & Cox)負責細部設計。在1964財年,美國政府授權訂購10艘諾克斯級(DE-1052~1061,在1964年7月22日簽約, 此時SCB 199C細部設計尚未完成),1965財年16艘 (DE-1062~1077),1966至1968財年則為每年各10艘(1966財年為DE-1078~1087,1967財年為DE-1088~1097)。SCB 199C首艦諾克斯號(USS Knox FF-1052)於1965年10月開工,1966年11月下水,1969年4月成軍。

依照美國海軍建造護航驅逐艦的慣例,前26艘諾克斯級的訂單分配給四家造船廠,然而從第27號艦(DE-1078)起的20艘諾克斯級(DE-1078~1097)則全部由Avondale造船廠承包,以降低單位成本 。在1966年以前,美國海軍預計1967至1972財年繼續增購諾克斯級,使總數最後達到70艘;但由於美國國防部在1966年啟動新的DX/DXG驅逐艦計畫(後來的史普魯恩斯級),使得諾克斯級的後續採購數量持續刪減。美國海軍 打算在1968財年訂購最後10艘諾克斯級(DE-1098~1107),使之總數達到56艘;不過隨著美國海軍將注意力集中到DX/DXG驅逐艦計畫,因此在1968年,最後六艘諾克斯級(DE-1102~1107)的訂單被轉為DX,隨後1969年2月24日另外三艘(DE-1098~1110)也遭到取消;原本美國海軍打算在DE-1101上測試燃氣渦輪推進系統(以兩具P&W FT-4A燃氣渦輪取代原本的蒸汽渦輪推進系統 ),但沒有實施,而DE-1101也在1969年4月9日被取消,使得最後諾克斯級的總數 從56艘減為46艘。雖然如此,當時諾克斯級是二次大戰後美國海軍建造數量最多的一型護航艦艇,直到派里級(Perry class)飛彈巡防艦出現為止。依照1974財年的報告,全部諾克斯級的總花費為14.25億美元,平均每艘花費3100萬美元,帳面上高於賈西亞級與布魯克級(賈西亞級平均每艘造價約2110萬美元,布魯克級為2710萬美元),但如果扣除通貨膨脹,諾克斯級的成本比布魯克級低一些。

諾克斯級的排水量已經與同時期的美軍驅逐艦相近(1950年代美國建造的薛曼級驅逐艦滿載排水量只有3800噸,隨後建造的亞當斯級飛彈驅逐艦滿載約4600噸級) ,艦砲與射控系統也與當時美軍驅逐艦相同;因此服役之後,有時諾克斯級也被當作驅逐艦來運用 。然而,諾克斯級仍使用護航驅逐艦的單軸配置,27節的最大航速也還是不及艦隊型驅逐艦(超過30節)的水平,因此被當時美國海軍驅逐艦人員譏笑為「麥克諾曼幹的蠢事」(McNamara's Folly,Robert McNamara在1961至1968年擔任美國國防部長,建造諾克斯級就是在他任內) ;不過考量到諾克斯級先天上是反潛護航驅逐艦,因此這類指責並不公允,而諾克斯級也的確是一種性能成熟均衡的護航驅逐艦 。

一部份的諾克斯級的艙室設計略有不同,可容納艦隊指揮官與參謀人員,作為編隊旗艦,此種次型有時被私下稱為豪威斯級(Hewes class),因為約瑟夫.豪威斯號(Joseph Hewes FF-1078)是第一艘擁有這樣特徵的諾克斯級;這些修改包括在01甲板停放小艇的位置之間增設一個指揮官艙室,艦橋下方左側的艙室用來作為艦隊指揮參謀的作業室。

依據1975年6月30日實行的艦隊新分類標準, 諾克斯級被改劃為巡防艦(FF)。

基本構型

由上方俯瞰諾克斯級首艦諾克斯號(USS Knox FF-1052)

冷戰時期的諾克斯級編隊。

 

諾克斯級配備從布雷斯頓/賈西亞級以來,美國戰後第二代護航驅逐艦的各式標準配備,包括大型的SQS-26艦首聲納以及ASROC反潛火箭發射器。諾克斯級採用強化船艦電子系統設計(Consolidate Ship Electronic Deisgn,CSED),過去賈西亞級、布魯克級將煙囪與主桅杆結合在單一結構來節省空間,而SCB 199C除了繼續將煙囪整合在桅杆結構上之外,還在桅杆頂部圍了一圈平台,在平台上布置各種電子截收或UHF通信天線,盡可能將艦上各種偵測、截收、通信天線集中布置,如此可降低上層結構複雜度,增加艙面與艦內可用空間。

諾克斯級以兩具Combustion Engineering V2M 1200psi蒸汽鍋爐帶動一具西屋(Westinghouse)蒸汽渦輪,驅動單軸推進,最大功率35000,最大航速約27節,航速20節時續航力4200海里,艦上燃油攜帶量750ton, 平時艦上的電力由三具功率各750KW(1203A)的蒸汽渦輪發電機提供,它們所需的蒸汽亦是由主鍋爐提供;此外,還有一組750KW/1203A的SSDG緊急用交流柴油發電機組, 由兩部12汽缸二行程柴油機與一具發電機組成,具備自動啟動器,專門用於點爐或在緊急狀況下(如海上 緊急停爐後的重啟或者主發電機故障)供應電力。艦上的空調系統包含三部制冷壓縮機,航行時保持兩部運作、一部待機,而靠港時只需一部就足夠。諾克斯級配備計算機控制的減搖鰭,能減輕船艦在海上航行時受波浪影響的縱搖。諾克斯級艦底也設有氣泡幕系統來屏蔽主機和螺旋槳空蝕噪音,在航速8節以下使用時能顯著降低船艦的整體聲噪。

與先前的布朗斯坦級、賈西亞級類似,早期諾克斯級被詬病乾舷過低,艦面甲板太容易上浪,許多甲板都是濕的。在1972年2月,諾克斯級的特里皮號(USS Trippe DE-1075)在南卡羅萊納哈特拉斯角(Cape Hatteras)遭遇嚴重的風暴,巨浪將該艦的ASROC反潛火箭發射器直接扯離基座;隨後美國海軍船艦局(Bureau of Ships)命令所有諾克斯級加裝艦首舷牆(稱為「暴風首」,hurricane bow)與艦體側邊擋浪板,避免海浪越過艦首直接衝擊甲板上的武器裝備,為此船身重量增加了9ton;這項改裝從1979年起實施,首先安裝的諾克斯級是貝格利號(USS Bagley FF-1069)。

諾克斯級的主要裝備是SQS-26CX艦首低頻主/被動聲納,操作頻率為為3200~3500kHz,有多種操作模式來適應不同的水文環境。此外,美國海軍 陸續在大部分本級艦(FF-1052、1056、1064~1069、1071、1073~1076、1078~1097)上安裝 位於紐約的EDO Corporation of College Point生產的SQS-35主/被動變深聲納 (VDS),並配合雙平面位置指示器(Planned Position Indicator,PPI)。SQS-35的聲納陣列以及負責標定方位的羅經、陀螺儀,都安裝於一個玻璃纖維整流罩內(由於外型之故,被暱稱為「fish」 ,總重2噸),由一個13V的吊臂進行收放操作,最大操作深度600英尺(180m),其聲納陣列的工作頻率為13kHZ,入水後能設定工作深度,具有12個旋轉定向發射波束以及24個接收頻道,發射功率十分強大 ;由於變深聲納能指定操作深度,因此能避免受到變溫層的干擾,或者選定在特定的水層操作,能在20000碼以內(18000m)的距離進行追蹤與水下射控 。此外,部分諾克斯級日後也追加了SQR-18A(V)1被動拖曳陣列聲納, 拖行在艦尾數百公尺外,監聽水中的低頻聲噪,利用聽音陣列上的放大器接收、放大海中的訊號,並將潛艦的聲音從中過濾出來。

諾克斯級原始設計的航空操作設施是配合DASH無人反潛直昇機,機庫與起降區都十分狹小;由於DASH由於妥善率過差、失事率高,美國海軍在1968財年否決了補充訂購DASH的預算,隨後美國國防部長麥納馬拉在1970年決定取消DASH的後續發展,改用LAMPS-1有人駕駛輕載多用途反潛系統 ,這導致諾克斯級服役時沒有可以搭配的反潛航空器。為了容納LAMPS-1,諾克斯級也進行相對應的更動,包括強化飛行甲板強度、擴大面積,以操作尺寸與重量更大的SH-2F反潛直昇機,改裝更大型的伸縮式機庫來增加容積(因為艦體無法加長,只能透過伸縮式機庫,在有限的空間來收容SH-2F);此外,增加配合LAMPS-1的SKR-4聲納浮標資料鏈與AN/SQR-17聲納浮標信號處理器。AN/SQR-17在發展過程中不斷擴充功能,(V)1只能處理直昇機聲納浮標,(V)2則增加處理SQR-18艦載拖曳陣列聲納的能力,隨後又納入UYS-1信號處理器來擴展處理能力(此種版本為SQR-17A,(V)1與(V)2對應的升級版分別是A(V)1與A(V)2)。所有的諾克斯級在1972至1976財年完成了配合LAMPS-1反潛直昇機的相關改裝作業。 在1980年代使用SH-60B直昇機的LAMPS-3反潛系統服役後,諾克斯級的起降甲板尺寸就無法容納;由於諾克斯級設計較老,改裝不合效益,因此美國海軍並未將本級艦納入運用LAMPS-3的範圍,而是持續使用LAMPS-1/SH-2F直到除役。1960年代中期美國海軍曾開發NTDS數位化作戰系統的反潛版:反潛作戰船艦指揮控制系統(ASW Ships Command & Control System,ASWSC&CS),並曾在兩艘賈西亞級(DE-1047、1049)進行測試;不過ASWSC&CS過於昂貴,最後並未實際部署,而諾克斯級 也未能將水下感測器資料整合、航跡整合等工作予以數位化和自動化,整個接戰流程仍依賴人工作業,聲納獲得的參數由人工輸入類比式的MK-114反潛射控計算機,產生射擊解算後輸入ASROC反潛火箭或 魚雷發射器進行接戰。

諾克斯級的武器裝備比賈西亞級更先進一個世代。艦艏配備一門MK-42 5吋54倍徑快砲,;這是美國海軍第一種實用化的自動型127mm艦砲,射速高達40發/分,比賈西亞級兩座舊型的MK-30單管五吋砲還高。最初美國海軍打算在SCB 199C上配備型號較舊的MK-37射控系統,雖然不如MK-53先進,但比較適合攻擊水面目標;不過最後決定使用最新型、結合射控電腦的MK-68射控系統。MK-68系統搭配的射控雷達為SPG-53,能鎖定30km以外的目標。諾克斯級也是美國海軍在二次大戰後,第一種只配備一門火砲的護航驅逐艦。不過,MK-42服役後,在高射速情況下故障頻仍,可靠度並不理想。

諾克斯級 的MK-42主砲後方是一個MK-16八聯裝ASROC反潛火箭發射器,是先前MK-112八聯裝發射器再加上自動裝填設備的型號,備用彈儲存於艦橋結構下方 ;訂購諾克斯級時,美國海軍也決定為後五艘賈西亞級(DE-1047~1051)和後三艘布魯克級(DEG-4~6)追加自動化的ASROC再裝填設備。值得一提的是,諾克斯級使用的MK-32魚雷發射器是固定式的Mod9,而非廣泛被北約艦艇採用的三聯裝旋轉式發射器;艦上共有四個MK-32 Mod9魚雷管,以兩個為一組分別固定於兩舷艙門內,各以中間偏45度夾角對準斜前方。由於MK-32 Mod9魚雷管的後方就是魚雷室,人員能在艙室內進行裝填作業,在魚雷艙內有吊車等機械來輔助裝填工作(一般三聯裝MK-32設置在甲板上,需由人工將魚雷抬至露天甲板進行裝填),接戰時也省略三聯裝發射器的手搖轉向工作,因此整體操作比三聯裝MK-32發射器簡便迅速得多。另外,原本諾克斯級打算在艦尾設置兩個MK-25 533mm魚雷發射器,但實際上由於認為此種武器實用性不高,加上當時新開發的MK-48 533mm重型魚雷所費不貲、最後海軍決定僅裝備於潛艦上而不裝備水面艦。因此,諾克斯級從未安裝過後向的MK-25魚雷管(僅保留空間),而較早建造的賈西亞/布魯克級日後也將朝後的MK-25魚雷發射器移除。

防空方面,原本諾克斯級打算使用的海撕裂者(Sea Mauler)點防禦防空飛彈系統由於技術困難而在1965年取消,導致諾克斯級一服役就面臨沒有防空飛彈的窘境。稍後,諾克斯級改用美國海軍以麻雀空對空飛彈衍生而來的應急系統──基本點防禦防空飛彈系統 (Basic Point Defence Missle System,BPDMS)。裝有海麻雀基本點防禦飛彈系統(BPDMS) ,八聯裝的MK-25飛彈發射器設置於艦尾;從1971到1975年,許多諾克斯級(DE-1052~1069以及DE-1071~1083)裝備了BPDMS,而達昂斯號(USS Dowens FF-1070 ex DE-1070)則在1975年1月安裝新開發的改良型點防禦飛彈系統(IPDMS)Block 1工程原型 以及配套的MK-23目標獲得系統(Target Acquisition System,TAS)進行測試,因此艦尾裝置的是MK-29八聯裝發射器 ,發射改進後的北約海麻雀防空飛彈(NSSM);不過達昂斯號也是唯一曾經裝備IPDMS的諾克斯級,美國海軍也沒有經費為眾多的諾克斯級換裝比BPDMS更高檔而昂貴的IPDMS系統。未安裝BPDMS的諾克斯級(DE-1084起)原本打算安裝更便宜、由陸軍檞樹(Chaparral)衍生而來的海檞樹(Sea Chaparral)防空飛彈(使用衍生自AIM-9響尾蛇空對空飛彈的MIM-72飛彈),不過由於預算因素而始終沒有安裝,導致這些較後建造的諾克斯級在一段時間內都沒有專用防空武器;在1980年代以後,諾克斯級 陸續以MK-15方陣近迫武器取代BPDMS(達昂斯號也拆除IPDMS換成MK-15),而原本沒裝防空飛彈的本級艦也在此時一併加裝MK-15。

在1980年代 ,諾克斯級陸續進行改良。反潛系統方面,部分諾克斯級加裝SQR-18拖曳聲納(未加裝SQS-35的本級艦大多追加SQR-18)。為了應付現代化的空中威脅,在1980年代後期諾克斯級陸續以SLQ-32電子戰系統取代原本的WLR-1電子截收裝置/ULQ-6電子反制裝置的組合,並以MK-15方陣近迫武器系統(CIWS)取代BPDMS(包括達昂斯號),此外以SPS-67雷達取代SPS-10。此外,諾克斯級的多用途性也經過強化,ASROC發射器 經過修改,右邊的兩管能裝填魚叉反艦飛彈,艦上也配合加裝魚叉飛彈的控制系統。由於預算緣故,提升SQS-26CX聲納以及MK-114反潛作戰系統的計畫遭到取消 。另外,在裝備魚叉反艦飛彈之前,曾有5艘諾克斯級裝備SM-1 Block 5防空飛彈(裝備於ASROC發射器的其中兩個發射管),由MK-68艦砲射控系統中的SPG-53D照明雷達導引(此雷達具備連續波照明器),專門用來攻擊水面目標,稱為「過渡性攻船飛彈」能力。

 在1980年代後期,部分諾克斯級加裝運用商規科技的快速巡防艦整合艦載戰術系統(Fast Frigate Integrated Shipboard Tactical System,FFISTS),改善反潛作戰流程的自動化與整合程度。第一代的FFISTS-1由四部Terra公司發展的DCT 1電腦組成,而DCT-1電腦是以惠普(HP)的HP9020商規工作站為基礎再依軍用需求加固的電腦;四部DCT-1透過HP-1B介面,連接一具稱為─共享資源監視器(SRM)的硬碟。四部DCT-1電腦中,一部用於處理單向Link 14以及衛星通信系統等資料鏈傳來的數據,一部用於處理雙向的Link 11艦載資料鏈的通信以及接收來自SPA-25G雷達顯空台的信息,用於追蹤管理角色;一部DCT 1作為艦上SQS-26與SQR-18A等聲納系統的信號介面,進行聲納效能預測、聲噪監視等工作;此外,第四部DCT 1則專門處理SQR-18拖曳陣列聲納的信號來進行自動化目標動態分析(Target Motion Analysis,TMA)工作。FFISTS-1首先在1985年安裝於諾克斯級的哈羅德.霍爾特號(USS Harold E. Holt FF-1074)上進行測試,隨後陸續裝備於9艘諾克斯級(FF-1078、1079、1084、1085、1089、1090、1095、1097)上;在部分諾克斯級的升級工作中,以「反潛戰術資料系統」(ASW Tatical Data System,ASWTDS)來稱呼FFISTS-1,例如在FF1056、1075的換裝工程。第二代的FFISTS-2以更新型的DCT-2工作站取代DCT-1,每部DCT-2是C3公司以昇陽(Sun)的SUN-4/110 SPARC工作站為基礎而成,運算速率比DCT-1提高4至5倍。FFISTS-2由三部DCT-2組成一個分散式架構系統,由FDDI光纖資料匯流排或Thicknet區域網路彼此連結;其中,一部雙顯示器構型的DCT-2負責監視聲納系統運作,一部單顯示器構型的DCT-2作為Link 11資料鏈的處理介面,另一部單顯示器的DCT-2則用於資料整合,可融合艦上感測器以及透過Link 11/14資料鏈、衛星通信系統傳來的友軍戰術資料。第一代FFISTS-1只能用於反潛,而FFISTS-2除了反潛之外還兼具支援反艦作戰功能。在1980年代後期,諾克斯級的哈羅德.霍爾特號首先加裝FFIST-2進行測試,取代該艦原本的FFISTS-1;爾後FFISTS-2陸續安裝在部分諾克斯級上,依照詹氏海軍武器系統(Jane's Naval Weapon System)的記載,除了首先安裝的哈羅德.霍爾特號之外,共有16艘諾克斯級換裝了FFISTS-2(FF-1052、1057~1060、1062、1064~1066、1069、1071、1072、1080、1082、1083、1088)。隨後美國海軍在1990年代進一步為諾克斯級加裝戰鬥系統追蹤評估與管理系統(C-STEMS)來輔助FFISTS;以往有計算機輔助的目標動態分析(TMA)作業是在戰術顯示支援系統(Tactical Display Support System,TDSS,具有垂直式顯控台,使用Sony的37吋CRT顯示器)進行,而C-STEMS的引進則提供了另一個選項。C-STEMS使用1992年威出的TAC-3加固工作站作為計算單元,其核心是一組新型電子繪圖桌,取代老式的NC-2反潛描跡桌(Dead Reckoning Tracer,DRT)。TAC-3由休斯資料系統(Hughes Data System)與BTG公司合作開發,以惠普(HP)的HP 9000 Model 700系列商規工作站為基礎加固而成。在C-STEMS系統中,TAC-3工作站負責提供主動聲納效能預測(AIMS)以及被動聲納效能預估(STOPS),利用當前水文資料分別預估主動與被動聲納操作性能。除了美國海軍自己採用之外,據信加拿大與土耳其也各引進了一套C-STEMS系統。

在1980年代後期,美國海軍曾規劃為諾克斯級進行大規模翻修改裝,以兩具LM-2500燃氣渦輪來替換現有的蒸汽推進系統,使其服役年限延長;而這個計畫是雷根總統提出的「六百艦大海軍」政策的一部份,使美國海軍能保有數量足夠的水面艦艇。然而,由於1990年代初期蘇聯瓦解、冷戰結束,美國國防預算遭到大幅刪減,這個計畫遂束之高閣,而艦齡相對較高的諾克斯級陸續撤退。 雖然如此,為了確保戰時能立刻動員數量足夠的護航艦,諾克斯級在1990年代中期以前是美國海軍預備訓練計畫革新(Innovative Concept Reserve Training Program,ICRTP)的骨幹,只保留8艘諾克斯級(FF-1078、1079、1084、1085、1089、1090、1095、1097)留在現役艦隊進行日常訓練勤務,稱為第二類預備訓練巡防艦(Type II Reserve Training Frigates,FFT),另外將32艘封存作為預備艦(稱為Type III Reserve狀態);封存的各艦仍指派專屬的預備人員,包含四名核心組員(nucleus crews),如有必要能在6個月時間內完成啟封作業回到現役。不過由於爆發大戰的機率已經微乎其微,加上1994財年柯林頓政府的國防部大砍國防預算(海軍預算比前一財年刪減高達38%),美國各軍種都只能儘速裁汰操作與維護成本高的武器平台;包括諾克斯級以及李海級、貝克納普級飛彈巡洋艦等船艦使用1200psi高壓蒸氣推進系統,維護成本高,需要操作的人力也多,成為美國海軍優先汰除的船艦。在1994年,美國海軍將最後8艘作為FFT的諾克斯級除役。1990年代隨著諾克斯級大量除役,許多同型艦透過海外援助計畫(Security Assistance Program,SAP)等方案,以租借或轉售的方式供應給盟邦。

除了美國海軍本身使用之外,西班牙Bazan旗下的Ferrol造船廠也在1970年代初期獲美國授權生產5艘諾克斯級巡防艦供西班牙海軍使用,西班牙海軍稱之為巴里阿利級(Baleares class)。與原版諾克斯級相較,巴里阿利級以防空作為主要任務,配備與布魯克級(Brooke class)同級的防空偵測、武器系統。巴里阿利級取消直昇機庫,將直昇機甲板的空間用來安裝一座美製MK-22單臂飛彈發射器,此為MK-13的輕量化版,彈艙只能裝填16枚標準SM-1防空飛彈。

諾克斯級除役之後,不少同級艦租借或售予美國海軍友邦, 包括希臘三艘(F-1056、1068、1075)、土耳其九艘(FF-1063、1076、1079、1080、1084、1085、1090、1092、1093)、墨西哥 四艘(FF-1062、1065、1066、1094)、泰國兩艘(FF-1077、1095)、埃及兩艘(FF-1089、1097)、台灣八艘(FF-1073、1086、1087、1078、1083、1088、1081、1096)等 ;此外還有四艘(FF-1059、1080、1082、1091)在拆解後以備料的形式售予土耳其 。其中,1992年6月30日移交埃及的維禮蘭號(USS Vreeland FF-1068)在返國的航程中,在北大西洋上發生輪機室火災,艦上人員以引進海水進入機艙的方式進行搶救;最後該艦雖然受損相當嚴重,不過仍得以拖曳回到希臘。或許由於這次火傷,這艘艦艇只在希臘服役到1999年1月就除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