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仇者級水雷反制艦

復仇者級水雷反制艦首艦復仇者號(USS Avenger MCM-1)

復仇者號在1988年進行全船抗衝擊測試(full-ship shock trials)時的畫面。

建造中的復仇者級蹂躪者號(USS Devastator MCM-6)的木質船體內部,攝於1988年6月。

在2012年9月20日的美日聯合掃雷演習(IMCMEX 12)中, 日本海自浦賀號(MST 463)掃海母艦與美國

復仇者級水雷反制艦先驅號(USS Pioneer MCM-9)與熱烈號(USS Ardent MCM-12)一同作業。

復仇者級水雷反制艦的保護者號(USS Guardian MCM-5),背景是日本富士山。

復仇者級的斥候號(USS Scout MCM-8)在水雷作戰演習中的畫面,一枚水雷在附近引爆。

復仇者級的熱情號(USS Ardent MCM-12)。

復仇者級的靈巧號(USS Dextrous MCM-13),船樓頂部搭起的帆布棚作為臨時的食堂以及

就寢床位。從二次大戰以來,美國海軍水雷反制艦進行掃/獵雷作業時,人員除了值班之外,

就寢以及用餐都暫時移到船樓頂部。萬一觸雷,艦上的人員會被爆震拋起,如在艦內很容易

猛烈撞上艙頂或艙壁而受重傷,或者被困在封閉的艦體裡;而如果人員在船樓頂開放空間,不僅

受重傷機率相對較低,也比較容易逃生。

 

保護者號在2013年1月17日於菲律賓蘇祿海域珊瑚礁處擱淺,照片顯示這艘船完全坐在珊瑚礁上而無法脫困。

最後美軍只能將保護者號拆解運走,該艦也就此報銷。

在2013年3月中旬,擱淺的保護者號的上層結構以經全數拆解運走,而艦體則在3月30日全數運走。

──by captain Picard

艦名/使用國 復仇者級水雷反制艦/美國 (Avenger class)
承造國/承造廠 美國/

MCM-1、3、5、6、8~14──Peterson Builders Inc., Sturgeon Bay, Wisconsin

MCM-2、4、7──Marinette Marine, Marinette, Wisconsin

尺寸(公尺)

長68.3 寬11.9 吃水3.7

排水量(ton) 標準1195 滿載1312
動力系統/軸馬力 Isotta Fraschini ID 36SS6V柴油機*4/2400

Hansome Electric電動機*2/394 

低速推進電動機*2/400

雙軸 

Omnithruster艦首輔助推進器*1/350

航速(節) 13.5
電子系統

AN/SPS-55/66/73平面搜索雷達*1

AN/SSQ-94訓練儀

Nautis-M整合指揮/控制/導航系統

JMCIS聯合海事指揮資訊系統

AN/SSN-2精確整合導航系統(PINS)

SRR-1衛星通訊系統

WSC-3超高頻(UHF)通訊系統

獵雷裝備 AN/SQQ-30深水偵雷聲納*1(最初裝備於MCM-1~9,爾後被AN/SQQ-32取代)

AN/SQQ-32獵雷聲納*1(最初裝備於MCM-10~12,爾後MCM-1~9也追加此一裝備以取代SQQ-30)

AN/SLQ-37(V)2磁性/音響掃雷陣列

AN/SLQ-38機械掃雷系統

EDATS掃雷具

AN/SLQ-48水雷癱瘓系統(MNE)*2

EX-116 Mod 0遙控獵雷載具(ROV)

AN/SLQ-60海狐(Sea Fox)單次獵雷載具(2012年起裝備)

乘員 84
艦載武裝

MK-26 Mod8 0.5吋機槍*2

姊妹艦

共十四艘

艦名 簽約時間 安放龍骨 下水時間 服役時間 除役時間 除籍時間 備註
MCM-1 AVENGER 1982/6/29 1983/6/3 1985/6/15 1987/9/12 2014/9/30
MCM-2 DEFENDER  1983/12/11 1987/4/4 1989/9/30 2014/10/1
MCM-3 SENTRY  1983/12/23 1984/10/3 1986/9/20 1989/9/2  
MCM-4 CHAMPION  1983/12/23 1984/6/28 1989/4/15 1991/2/8 2020/8/25
MCM-5 GUARDIAN  1985/5/8 1987/6/20 1989/12/16 2013/2/15 2013/2/15 2013年1月17日擱淺,拆解除役
MCM-6 DEVASTATOR  1986/8/20 1987/2/9 1988/6/11 1990/10/6  
MCM-7 PATRIOT  1987/3/31 1990/5/15 1991/10/18
MCM-8 SCOUT 1986/8/20 1987/6/8 1989/5/20 1990/12/15 2020/8/26
MCM-9 PIONEER  1989/6/5 1990/8/25 1992/12/7
MCM-10 WARRIOR  1989/9/15 1990/12/8 1993/4/7
MCM-11 GLADIATOR  1989/2/14 1990/5/7 1991/6/29 1993/9/18  
MCM-12 ARDENT  1989/12/12 1990/10/22 1991/11/16 1994/2/18 2020/8/27

MCM-13 DEXTROUS 

1989/12/12 1991/3/11 1992/6/20 1994/7/9  
MCM-14 CHIEF 1989/12/12 1991/8/19 1993/6/21 1994/11/5

 


 

美國自從1950年代建造進取級(Aggressive class)、極致級(Acme class)、能力級(Ability class)等一系列遠洋掃雷艦(MSO)之後,有很長的一段時間未曾建造新的水雷反制艦艇。在1960年代,美國也否決了若干進一步建造遠洋掃雷艦的計畫;例如在1960年代末期,美國海軍曾推動Nimord計畫,發展一系列獵雷技術用於將來的獵雷艦,包括遙控獵雷載具等,但隨後就被1970年上任的美國海軍部長艾爾默·松華特(Elmo Zumwalt)上將否決;這是因為松華特認為利用直昇機掃雷比起傳統掃/獵雷艦艇更為快速安全,這才是海軍水雷反制作戰的趨勢,因此取消了當時美國海軍各種關於掃雷船艦的發展。

地理位置上,美國位於形勢孤立的美洲大陸,除了古巴之外都是美國與其盟邦的勢力範圍,因此幾乎不用擔心蘇聯海軍在美國近海航道佈放水雷,所以防禦性掃雷的需求較低 。離蘇聯本土鄰近的歐洲大陸以及西太平洋沿海的水雷反制任務,則分別由當地各盟國海軍的掃雷艦隊擔任。而美國海軍本身由於多為攻勢作戰,需要排除敵方阻止美國海軍艦隊、兩棲登陸部隊所佈放的水雷,這種情況下掃雷直昇機由於能跟著艦隊快速部署至戰區,作業時也安全得多;而傳統掃雷艦艇航速極慢、遠洋機動能力差,甚至需要半潛舉升船舶載運到交戰區域,顯然不適合攻勢作戰。

直到1979年,美國海軍才正式決定發展新的遠洋水雷反制艦(MCM),成為復仇者級(Avenger class)。由於美國造艦產業在反水雷艦艇領域已有二十年空窗,復仇者級在設計船隻以及建造時遇到許多問題,建造進度落後且預算超支。因此1987年美國決定為行經波斯灣的美國船隻提供護航以免遭受兩伊油輪戰的池魚之殃時,還得 動用部分老舊進取級、極致級趕赴戰場。復仇者級在建造時碰到的問題包括:船身穩定性不佳(後來將船身加長1.8m以解決問題)、柴油機減速齒輪產量不足、齒輪箱要如何讓柴油機反轉,以及無法通過對電子干擾的要求等。在1990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復仇者級首艦復仇者號(USS Avenger MCM-1)與兩艘進取級(USS Impervious MSO-449以及USS Leader MSO-490)、極致級的機伶號(USS Adroit MSO-509)被派遣前往波灣地區支援掃雷作業。

復仇者級滿載排水量高達1312ton,是全世界大型的專業型水雷反制艦艇,能有效勝任遠洋水雷反制任務,在洋上事先清掃美國艦隊準備通過的航路。除了水雷反制作戰之外,復仇者級也能擔負海底地形繪測、水文導航資料蒐集的任務,在戰時也可引導其他船隻沿著事先清掃過的航道安全通過雷區。建材方面,雖然1970年代以來歐洲逐漸出現採用強化玻璃纖維(FRP)材料製造的水雷反制艦艇, 但當時美國海軍測試之後認為FRP材料太脆而韌性不足,無法承受水雷爆震的衝擊,所以復仇者級 仍採用傳統的木質船殼,並以浸入環氧樹脂的玻璃纖維強化塑膠覆蓋船殼表面;上層結構則採用玻璃纖維強化塑膠建造,盡量降低艦隻磁性以防引爆磁性感應水雷。為了降低噪音並在作業中維持精確的船位,復仇者級採用柴油電動推進系統,主機為四具義大利Isotta Fraschini的ID 36SS6V低磁、低噪訊柴油機,帶動兩具Hansome Electric電動機驅動雙軸螺旋槳前進;而在低速進行掃/獵雷時則使用另外兩具各200馬力的電動機來直接驅動螺旋槳,可降低輪機的噪音。艦上的電力來源則為三具各375kw的柴油發電機,另外還有兩具掃雷專用發電機。此外,艦首裝有一具350馬力的Omnithruster輔助推進器,能更精確地控制船位。

復仇者級主要的指揮與導航系統包括英國普來西(British Plessey,現為Alenia Marconi Systems,AMS)的Nautis-M整合指揮/控制/導航系統以及JMCIS聯合海事指揮資訊系統;其中Nautis-M整合艦上各項導航、偵測與作戰相關裝備,用於擬定任務計畫、航道擬定 、水雷標定與識別、水雷反制作業的以及任務狀況回報等,其最主要的導航次系統是AN/SSN-2精確導航定位系統(Precise Integrated Navigation System,PINS),整合艦上的SATNAV/GPS導航定位系統、AN/WSN-2電羅經(Loran C)、導航雷達、都卜勒聲納等裝備,提供精確的船位與水雷方位資訊,進行獵雷作業時可精確地控制低速電機驅動的螺旋槳以及艦首推進器,將船位誤差控制在數公尺內以利水雷偵測作業;而JMCIS則具有強大的指揮、控制與資訊整合能力,能顯示友軍與敵軍的位置。本級艦最初配備SPS-55平面搜索雷達,爾後則加裝加拿大馬可尼(Canadian Marconi Company)的LN-66或雷松AN/SPS-66導航雷達,不過最後被SPS-73平面搜索雷達取代。

水雷偵測方面,前九艘復仇者級(MCM-1~9)一開始配備通用電機(General Electric)的AN/SQQ-30深水偵雷聲納)(AN/SQQ-14的改良版,以數位化組件取代原本的類比組件,並增加操作深度),不過隨後就被雷松與湯松馬可尼 (Thomson Marconi Sonar,現為Thales Underwater Systems)在1982年起合作研發的AN/SQQ-32先進獵雷聲納取代,而最後三艘則在一開始便配備AN/SQQ-32;AN/SQQ-32的初始生產合約在1989年初簽署。SQQ-32是一種由船艦施放的 可變深度聲納系統,外觀上是一個由電纜施放入水的蛋型聲納莢艙,最大作業深度超過200m。SQQ-32的莢艙內整合有兩組聲納,第一是雷松負責開發的水雷搜索/偵測聲納,位於莢艙中段,操作頻率為35kHz,聲納波的波束角為60X3.1度;第二組則是馬可尼的高頻高精確度標定用主動聲納系統,其長條狀的音棒位於莢艙下方,操作頻率為445~650kHz,波束角為12X0.13度。操作時,SQQ-32首先以頻率較低(真測距離較遠)、波束角較寬(範圍較廣)的水雷搜索/偵測聲納進行初步大範圍搜索,發現疑似水雷目標後後,再使用頻率較高(鑑別度高)、波束角窄(波束集中,精確度較高)的標定用聲納來辨識水雷的外型輪廓、種類,並精確標定其位置。平時SQQ-32儲存於艦橋前方的一個艙室內,使用時則透過電纜放入水中,施放/回收系統由由Charles Stark Draper實驗室(位於Cambridge, Massachusetts)設計,備有絞盤與兩組纜繩。艦橋設有兩座AN/UYQ-31顯控台來顯示水雷作戰的相關情資,每座顯控台都有兩具顯示器,分別顯示作戰資訊與各種獵雷感測器獲得的影像(包括艦載獵雷聲納以及遙控載具上的偵測裝置),兩具顯示器可隨時切換功能。如果要進行水雷鑑別作業,則透過兩具UYK-44電腦來處理資料。

復仇者級主要的水雷反制裝備包括AN/SLQ-38機械掃雷器、AN/SLQ-37(V)2磁性/音響掃雷陣列、休斯公司(Hughes,爾後併入Raytheon Naval and Maritime Systems)的AN/SLQ-48水雷癱瘓系統(Mine Neutralization Equipment,MNE,詳見鶚級獵雷艦一文),以及阿利安科技公司(Alliant Techsystems,ATK)與雷松(Raytheon)合力研發的EX-116 Mod 0遙控獵雷載具(Remotely Operated Vehicle,ROV)等等。AN/SLQ-38可對付深度達180m的深海繫留水雷,AN/SLQ-37(V)2磁性/音響掃雷陣列則用於對付音響與磁性感應水雷。AN/SLQ-48水雷癱瘓系統則是一種遙控載具,載具的電力由母艦供應, 透過一條長1070m的電源/訊號纜線 (內含訊號傳輸光纖)連接母艦,並配備四具112馬力的電動推進器(兩具負責前後移動,另外兩具分別控制橫向與縱向移動) ,最大操作深度約600m。SLQ-48是一種遙控獵雷載具,配備高解析度高頻主動偵雷聲納、低光度電視攝影機,並可攜帶MK-26-0(MP-1)機械掃雷刀或一枚10kg的MK-57-0型(MP-2)滅雷炸彈。當復仇者級以SQQ-32獵雷聲那標定水雷位置後,便派出SLQ-48抵達水雷位置後,首先載具前端的攝影機將水雷影像傳回母艦上,供操作人員進行識別和確認;然後,SLQ-48返回船艦,依照水雷的類型來搭載適合的除雷裝備(掃雷刀或滅雷炸彈),回到水雷位置將水雷清除。至於EX-116 Mod0遙控載具則專司獵雷任務,配備掃雷刀,由一條長度約1500m的纜線施放,可在水下100m深處作業。配備前述載具後,復仇者級可在艦體遠離水雷的情況下展開除雷作業,不必擔心被波及。美國海軍在2010年代從德國引進海狐(Seafox)單次毀雷載具(美軍編號AN/SLQ-60),並在2012年2月與洛馬集團簽約,將海狐載具整合在MH-53E掃雷直昇機與復仇者級(Avenger class)水雷反制艦上;這些海狐載具在2013年起交付。

為了避免增加磁訊號,復仇者級只配備兩挺MK-26 Mod8  12.7mm機槍作為自衛武裝,並用來射擊漂雷與被剪斷鐵鍊而浮出水面的繫留雷。此外,復仇者級還配備英國提供的大深度團隊掃雷工作(Extra Deep Armed Team Sweep,EDATS)的掃具,每兩艘為一個基本編隊,共同拖曳一條掃具,用來對付部署在深海的水雷;例如蘇聯的深海火箭助升水雷 (PRAM)(北約代號Cluster Bay 和 Cluster Gulf),只有EDATS能夠清除。

繼復仇者級之後,美國海軍又建造了一批鶚級(Osprey class)獵雷艦(MHC),艦上許多獵雷裝備沿用自復仇者級。由於冷戰末期至今美軍更頻繁地介入地區性衝突或戰爭,敵方便很有可能以水雷來對付美國艦隊。從冷戰末期至今,美國海軍就有不少艦艇觸雷受損的紀錄,例如1988年4月14日在兩伊戰爭中,派里級飛彈巡防艦羅伯斯號(USS B.Ronerts FFG-58)在波斯灣觸雷;波斯灣戰爭時,硫磺島級兩棲突擊艦黎波里號(USS Tripoli LPH-10)與提康德羅加級飛彈巡洋艦普林斯頓號(USS Princeton CG-59)於科威特外海誤觸伊拉克水雷,不僅造成三億美元的總損失,更導致盟國艦艇拒絕進入美國MH-53E掃雷直昇機未進行過除雷的海域。由於未來美國要應付更頻繁的地區性衝突,美國海軍勢必會更頻繁地在敵國近海作業,因此遭遇到敵方水雷的機率就越來越高,因此未來美國海軍勢將更重視水雷反制。

在2012年6月,美國海軍將四艘復仇者級獵雷艦用半潛舉升船M/V Teron號載運至波斯灣,

使部署在波灣地區的復仇者級數量達到8艘,對伊朗可能的佈雷封鎖嚴陣以待。

傳統掃/獵雷艦速度慢且耐海能力差,需要專業承載船舶運送至部署定點,

無法滿足美國海軍的攻勢作戰和快速反應思維。

然而,這不意味美國海軍會像當循傳統模式,建造大批專業水雷反制艦艇;由於武器成本正以驚人的速度逐年飛漲,而全球各地的衝突型態則日趨多元複雜,如果美國海軍繼續依照傳統思維,分門別類地維持多種單一功能的船艦,不僅人力物力上難以負荷,而也難以適應未來多元的任務需求。更重要的是,傳統型水雷反制艦艇 造價極其昂貴,但是航速慢,耐海能力差,遠程部署幾乎都要靠半潛舉升船舶之類的船隻千里迢迢專程運至特定海域才能展開作業,這種模式在戰況緊迫或者是敵方能有效威脅附近海域時將造成很大的不便;而傳統型水雷反制艦艇幾無自衛能力,殼體薄弱,在敵火威脅下十分脆弱。因此對於攻勢作戰 居多、掃雷作業經常在敵國海域進行的美國海軍而言,傳統的水雷反制艦艇已經越來越不符合其需求。 事實上,在1987年兩伊戰爭以及1991年波灣戰爭,美國海軍在波斯灣越來越多掃雷作業仰賴機動性高的MH-53E掃雷直昇機進行空中掃雷。

因此,美國海軍再度領導風潮、開創先河,將未來近海作戰所需的主要機能──包括水雷反制、反艦、近岸巡邏、特種任務等,全部集中在單一的艦體上,並以最大程度的模組化來滿足各種不同的任務需求,這就是美國海軍未來的近岸戰鬥船艦(LCS)。此外,美國也正在研發多種精良的高科技艦載或機載水雷反制裝備,配備於美國海軍的新一代主力作戰艦艇與其反潛直昇機上,讓第一線作戰艦艇本身就能排除水雷。 美國本來就十分重視由直昇機遂行的空中掃雷, 無人的水中/水下自航載具(AUV)也隨著科技進步而成熟,逐漸成為水雷反制任務要角,使得搭載各型載具的艦艇不必親身接近水雷,傳統專業掃獵雷艦艇的各種特殊設計(包括無磁性、降低噪音等)的必要性大幅降低。誠然,一個共通的設計不可能在各個不同的任務領域都達成最佳化,但是武器的設計只不過是影響作戰成敗的其中一環而已。相較於傳統水雷作戰艦艇,LCS不僅能在最短時間內於第一線換上水雷反制模組並高速抵達戰區值勤,也能一併擔負其他任務,而生存自衛能力也較佳。

為了節省資源,美國海軍只保留一型水雷反制艦。復仇者級雖然早於鶚級,但由於體型較大,功能較完整(兼具掃、獵雷能力),遂獲得美國海軍保留。從2006至2008年, 美國海軍將服役僅十年的鶚級獵雷艦 全部汰除並出售友邦;而在LCS的反水雷套件形成作戰能力之前,美國艦隊的反水雷主力,就由14艘復仇者級獨挑大樑。復仇者級從2014年起陸續除役。

在2022年4月20日,美國海軍研究所(USNI)公布該所獲得的2023財年版30年造艦計畫文件,現役剩下八艘復仇者級會在在2025與2027財年全數除役,2025財年打算除役四艘(MCM-3、6、11、13),2027財年除役四艘(MCM-7、9、10、14)。

依照USNI新聞2024年3月19日報導,美國海軍在2025財年預算中申請除役的19艘船艦中,包括四艘復仇者級水雷反制艦(MCM-3、6、11、13),與原先計畫相同。

 

保護者號擱淺事件

復仇者級的保護者號(MCM-5)在2013年1月17日於菲律賓蘇祿海不慎擱淺。

攝於2013年1月26日的保護者號。經過10天的擱淺,艦體左舷油漆已經悉數被海浪打掉。

在2013年1月17日凌晨2時25分,復仇者級的保護者號(USS Guardian MCM-5)在菲律賓巴拉望島(Palawan)東南130海里蘇祿海(Sulu Sea)水域圖巴塔哈環礁(Tubbataha Reef)一帶不慎擱淺,艦首深深地撞進珊瑚礁卡住,隨後艦體受海流方向影響而打橫,整個停在珊瑚礁上,撞擊時龍骨可能以經受損。隨後該艦人員嘗試在漲潮時讓船艦脫困,但 由於擱淺情況過於嚴重而沒有成功, 由於艦體破損進水且當地海象惡劣,艦上人員在1月19日全部撤離到美國海軍救援艦隻上 ;當天菲律賓派遣的兩艘拖船也前來試圖拖走保護者號,但沒有成功,而且損毀了周邊更多珊瑚礁。 美方人員登艦評估,判斷保護者號殼體受損情況嚴重,無法靠拖救回航,因此美國從新加坡調派配備大型起重機的伯尼爾號(SMIT Borneo)起重船來支援;由於起重船航行需要一段時間(2月初才抵達保護者號擱淺現場),美國海軍 在1月24至25日先將保護者號上可能進一步破壞當地生態環境的物質移除,包括艦上殘存的15000加侖燃油、671加侖潤滑油、油漆、溶劑以及艦上儲存的各種固體物資 (食物、醫療物品、遺留在船上的個人物品等)等;此外,美國也刻意讓艦底更多艙間進水,以維持艦體的穩固。 但即便要將保護者號整船吊走,由於擱淺區域實在太淺,救援的起重船與駁船無法接近,因此必須將保護者號硬拖到較深的水域,再由起重船將保護者號吊起放上駁船, 然而硬拖保護者號勢必更進一步毀損周邊珊瑚礁,將嚴重損害美國與菲律賓的關係;因此,美國海軍在1月29日宣布,準備將保護者號就地拆解,分開吊走 ,作業耗時約1個月。此舉能將對周邊珊瑚礁的影響降至最低,然而這也意味保護者號就此報銷,無法繼續使用。隨後在2月15日,保護者號正式從美國海軍除役、除籍。 保護者號的拆除搬運在3月30日全部完成,整個工作總計耗資2.77億美元;隨後菲律賓派遣潛水人員調查珊瑚礁的受損情況,而菲律賓也打算對美國開出500萬美元的罰單。

(上與下) 正進行拆解作業的保護者號,攝於2013年3月8日,此時上層結構以經悉數拆解完畢。

(上與下)在2013年3月底,保護者號的艦首被切割吊走;最後一段艦體於3月30日吊走。

依照初步調查,保護者號觸礁時,完全使用美國國家地理情報中心(National Geospatial-Intelligence Agency,NGA)的沿岸版電子海圖(Coastal Digital Nautical Charts)在蘇祿海域航行;而NGA提供的通用版電子海圖(General Digital Nautical Charts)以及紙本版海圖都正確地標示了該礁石的位置,不巧當時保護者號完全倚賴沿岸版電子海圖航行而未比對紙本海圖。由於圖巴塔哈環礁是菲律賓設立的國家海洋公園生態保護區 ,而且名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自然文化遺產 ,而且保護者號進入該區時並未向菲律賓通報,引發菲律賓政府與民間的強烈不滿,表示會追究美方責任。保護者號擱淺時,損毀了約1000平方公尺的珊瑚礁。

在拆除保護者號的同時,美國海軍也將原本部署在波斯灣、剛結束勤務的同型艦戰士號(USS Warrior MCM-10)以半潛舉升船載運到西太平洋,接替保護者號原本在第七艦隊的任務,並由原本保護者號的人員繼續操作值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