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狼星級戰鬥物資補給艦

英國海軍勤務艦隊British Lyness級整補艦RFA Stromness(A-344),1983年被美國購入,

成為土星號(USNS Saturn T-AFS-10)。注意原本艦尾只有一個直昇機起降平台,並未設置機庫。

進入美國海軍服役的天狼星號(USS SIRIUS T-AFS 8),注意艦尾經過改造,

加裝一個直昇機庫以及一個方形的起降平台。 

──By Captain Picard

艦名/使用國 天狼星級戰鬥物資補給艦/美國 

(Sirius  class)

承造國/承造廠 英國/Swan Hunter & Wigham Richardson廠
尺寸(公尺) 長159.7  寬22 吃水7.9
排水量(ton) 標準10205

滿載16680

動力系統/軸馬力 Wallsend-Sulzer 8RD76柴油機*1/11520 

單軸

航速(節) 19
電子系統

乘員 英國時代:160

美國時代:海軍人員30,航空人員30,民間雇員130

艦載武裝 12.7mm機槍*2

7.62mm機槍*2

艦載機 UH-46中型運輸直昇機*2
物資載運量

姊妹艦

共三艘

艦名 簽約時間(英國) 安放龍骨 下水時間 服役時間(英國) 至美國服役時間 除役時間 除籍時間 備註
T-AFS-8  SIRIUS (ex-RFA Lyness A-339) 1964/12/7 1965/7/7 1966/4/7 1966/12/22 1981/1/18 2005/7/1 2005/7/1 2005/7/1改為德州海事學院訓練船,更名為Texas Clipper III
T-AFS-9  SPICA (ex-RFA Tarbatness A-345) 1964/12/7 1966/4/15 1967/2/28 1967/8/10 1981/11/1 2008/1/26
T-AFS-10  SATURN(ex-RFA Stromness A-344) 1964/12/7 1965/10/5 1966/9/16 1967 1983/1/1 2009/4/6 2009/4/6 2010/10/27作為靶艦擊沈

 


 

美國海軍的艦艇一向都是按照本身的計畫而自行建造,完全自給自足,而這三艘天狼星級戰鬥物資補給艦卻是個例外。這三艘艦艇原本是英國皇家海軍 勤務艦隊(RFA)的British Lyness級整補艦,於1965至1966年建造。1980年11月,美國海軍為彌補本身火星級戰鬥物資補給艦在數量上的不足,向英國皇家海軍勤務艦隊 租借了兩艘現成的萊尼斯級(Lyness class)物資補給艦,其中萊尼斯號(RFA Lyness A-339)在1981年1月開始在美國服役,命名為天狼星號(USNS Sirius T-AFS-8),並在1982年3月1日買斷;塔巴特尼斯號(RFA Tarbatness A-345)在1981年9月30日交付美國,命名為角宿一(USNS Spica T-AFS-9),同年11月1日服役。至於第三艘艦史東尼斯號(RFA Stromness A-344)的移交作業則由於1982年福島戰爭爆發而延後,福島戰爭結束後才重新展開,並於1983年1月1日進入美國海軍服役,命名為土星號(USNS Saturn T-AFS-10)。三艘天狼星級都編入美國軍事海運指揮部(Military Sealift Command,MSC)。

與火星級類似,天狼星級同樣以補給各類乾貨、彈藥、武器、零件為主,並能攜帶少量的油料為艦隊進行補給。天狼星級擁有三具n字形整補架衍 ,能在航行期間同時對左、右各一艘船艦進行橫向整補;原本萊尼斯級僅在艦尾設置一座直昇機起降甲板,而美國則在三艘天狼星級的艦尾重新施工,設置一個直昇機庫,並安裝一個方形的起降平台,可操作兩架UH-46直昇機進行垂直補給作業。 首艦天狼星號服役到2005年7月1日,之後轉交德州A&M大學(Texas A&M University)位於格拉夫斯頓(Galveston)的德州海事學院(Texas Maritime Academy)作為訓練船,並改名為德州快船三號(Texas Clipper III);而其餘兩艦則分別在2008與2009年除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