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海艦與垂直/短場起降支援艦

美國海軍在1972年初推出的制海艦(SCS)設計草圖。這是一種可以搭載AV-8A STOVL戰機與反潛直昇機的小型航空母艦,

原訂取代由艾塞克斯級(Essex class)轉任的反潛航母(CVS)。

1972年初版本的制海艦線圖,配置兩個甲板升降機。

官方的制海艦模型,攝於1973~1974年。此模型中,制海艦採用單軸推進,

甲板上有海王反潛直昇機與AV-8獵鷹STOVL戰機。

一張制海艦想像圖

西班牙在1970年代末引進美國制海艦的設計並予以修改,建成亞斯都里亞親王號(Principe de Asturias R-11)

輕型航空母艦。與原版制海艦相較,亞斯都里亞親王號最大的區別是引進滑跳甲板來增加STOVL戰機的

起飛籌載。

美國海軍超級航空母艦、兩棲攻擊艦與北約盟國反潛航母的合影。由左而右分别是:美國塔拉瓦級兩棲攻擊艦

賽班號(USS  Saipan LHA-2)、西班牙亞斯都里亞親王號(Principe de Asturias R-11)輕型航母、一艘美國尼米茲級

核子動力航空母艦、義大利加里波底號(Giuseppe Garibaldi class)輕型航母、一艘英國無敵級(Invincible class)

輕型航母。雖然美國海軍最後沒有採納制海艦,但前述幾種1980年代陸續服役的歐洲反潛航母的任務與能力指標,

基本上都與制海艦十分類似(主要區別是又納入STOVL戰機的起降操作能力)。其中,西班牙亞斯都里亞親王號

是獲得美國直接輸出制海艦的設計再加以修改而成。而即便是圖中的美國海軍四萬噸級塔拉瓦級兩棲攻擊艦,

其四萬噸級的排水量,也超過圖中三艘歐洲輕型航母(滿載兩萬噸以內)甚多,足見美國海軍實力之強。

 

──by captain Picard

制海艦(Sea Control Ship)諸元

(以1972年1月為準)

尺寸(公尺) 全長185.9 水線長178.3

寬24.38 型深20.57  吃水6.59

排水量(ton) 輕載9773

滿載13736

動力系統/軸馬力 LM-2500燃氣渦輪*2/45000

單軸

航速(節) 最大26

持續24.5

續航力(海里)
偵測/電子戰系統
聲納
射控/作戰系統  
乘員 700
艦載武裝 MK-15方陣近迫武器系統*2
艦載機 SH-3反潛直昇機*11

SH-2F LAMPS-1直昇機*3

AV-8A STOVL攻擊機*3

主要參考資料──軍事連線雜誌29期:反潛航空母艦與反潛直昇機(張明德著)

全球防衛雜誌209期:美國海軍艾塞克斯級航空母艦(王鼎鈞著)


 

 反潛航母的發展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英、美海軍以大型艦隊型航空母艦(Fleet Carrier,CV),作為與敵方艦隊決戰、對敵方領土目標發動攻擊或支援兩棲作戰的主力。此外,這兩國還大量小型的護航航空母艦(Escort Carrier,CVE),為盟軍的運輸補給船團提供對空與反潛掩護、主動獵殺納粹德國的潛艦狼群,同時也負責兩棲登陸作戰時的巡邏與火力支援。由於反潛護航的兵力需求龐大,這些護航航空母艦遂以「低成本、可損耗、利於大量建造」為基礎,多半採用商船船型,滿載排水量不到萬噸,自衛火力與搭載機數量有限,航速緩慢(通常只有18節),沒有防護裝甲與完善損害控制措施,唯一的長處是利於大量建造來補充戰損。在「大西洋戰爭」後期,盟軍憑藉美國豐沛的物資,配備大量的護航航母、反潛飛機與護 航母艇,最後終於壓倒了一度猖獗於大西洋的納粹德國潛艦部隊。

二次大戰結束後,自然不可能繼續維持戰爭期間的龐大艦隊規模英、美;然而蘇聯取代軸心國,成為西方世界的最新威脅。由於蘇聯也仿效納粹德國,開始組建龐大的潛艦部隊,而西方國家更擔心納粹德國戰敗前開發的新型XXI潛艦的技術被蘇聯取得,使得反潛繼續成為北約國家在冷戰期間的海上戰略核心。

戰後隨著潛艦與反潛科技的持續進步,艦載反潛機的體積越來越大,二戰護航航母有限的空間與甲板強度實在難以操作運用。為此,美國海軍考量過幾個方案:第一是新造能配合時下S-2反潛機的大型反潛航母,第二是將艦隊裁減之後多餘的二戰型艾賽克斯級(Essex class)艦隊型航母(滿載排水量超過三萬噸)改裝成專用反潛航母,第三則是修改二戰型護航航母,使其能操作S-2反潛機。由於新造大型反潛航母太過昂貴,戰後相對緊縮的國防預算勢必不允許,而二戰型航母的先天限制也很難做到理想的改裝;因此,美國選擇了改裝現成艾賽克斯級的方案。

從1948年起,美國海軍陸續對其中9艘艾賽克斯級(CV-9、10、12、15、18、20、33、34、39)實施SCB-27A改良,包括拆除原本的五吋(127mm)砲塔與20、40mm防空機砲群,改在右舷加裝四門單管5吋38倍徑快砲,並另外加裝14座雙聯裝3吋(76mm)快砲,同時強化飛行甲板、加大航空燃料儲存槽、撤除水線裝甲、更換更強力的H-8液壓彈射器與籌載力更大的前後甲板升降機來容納噴射艦載機、加裝新式雷達(部分艦艇增設核武儲存設施),滿載排水量來到39700噸。從1951年起,美國海軍決定分別對兩批各三艘未進行SCB-27A的艾賽克斯級進行SCB-27C改良工程(第一批為CV-11、14、19,第二批為CV-16、31、38),主要項目包括加裝英國開發並轉移技術給美國的C-11蒸汽彈射器、加裝英國發明的斜角飛行甲板(由於時程關係,只有第二批三艘加裝斜角甲板)並補強飛行甲板強度,使用封閉式艦首(改裝斜角甲板者),拆除艦尾中央升降機,改在右舷後方設置一座舷外增降機以搭載體型更大的噴射艦載機,此外還增加核武儲存設施, 同樣也拆除了原有的防空砲群(只配備五座雙聯裝三吋快砲)。而九艘接受SCB-27A改裝的艾賽克斯級中,除了CV-39之外,都在1950年代又進行SCB-125改良計畫,包括加裝斜角飛行甲板並補強飛行甲板強度、加大前升降機、加裝C-11蒸汽彈射器;隨後第一批三艘沒有斜角甲板的SCB-27C艦也進行了SCB-125改良 ,使之能有效操作戰後的艦載噴射機。

從1953年至1955年,美國海軍陸續將七艘未接受SCB-27A/C與SCB-125改良的艾賽克斯級 (CV-21、32、36、37、40、45、47)改為反潛航空母艦(CVS),因此原本艦上的戰鬥機中隊(VF)與攻擊機中隊(VA)就改變成反潛機中隊(VS)與反潛直昇機中隊(HS)。至於一般的艦隊型航空母艦就改稱為攻擊型航空母艦(CVA),故美國海軍便邁入CVA與CVS並存的時代。在當時,這些改成反潛航母的艾賽克斯級都編制一個反潛艦載機大隊,下轄兩個VS與一個HS;其中,VS使用的機型一開始是AF守護者(Guardian)反潛機,稍後則換成S-2追蹤者(Tracker)反潛機,兩者都是活塞引擎螺旋槳機;至於反潛直昇機則為HSS-1海蝙蝠(Seabat)。

1950年代下半,隨著新一代六萬噸級佛瑞斯塔級(Forrestal class)艦隊航空母艦陸續服役,美國海軍便陸續將先前經過SCB-27A/C與SCB-125改裝的艾賽克斯級攻擊型航空母艦轉為反潛航空母艦,陸續取代最早的七艘反潛型艾賽克斯級;首先在1950年代後期「下放」為CVS的是八艘經SCB-27A(CV-9、10、12、15、18、20、33、39)改良者,在1960年代則有四艘經SCB-27C改良者轉任為反潛航母,包括1962年的CV-11、16,以及1969年的CV-14、38。隨後,七艘經SCB-27A改良的艾賽克斯級(CV-9、10、12、15、18、20、33)以及經SCB-27C改良的CV-11也進行了SCB-144反潛改良工程,加裝AN/SQS-23艦首主/被動聲納。而在艦隊現代化重整(FRAM)等改良工程中,這些艾賽克斯級航空母艦還加裝了新的電子設備與資料鏈、翻新戰情中心的裝備等。

總計美國海軍先後有19艘艾賽克斯級轉任為反潛航母,最多曾經有10艘同時在服役;然而,考量到蘇聯日益龐大的潛艦數量,美國海軍這樣的反潛航母兵力規模仍遠不足以應付反潛護航任務的需求。由於蘇聯核能潛艦兵力質量日益精進,美國海軍以SOSUS海底被動監聽聲納為基礎的大西洋反潛網已經飽受壓力。更重要的是,到1960年代,美國海軍仍仰賴二次大戰時代設計建造的艾賽克斯級以及基靈級、亞倫桑納級艦隊型驅逐艦作為反潛護航主力,然而這些艦艇在1970年代初就陸續屆齡除役殆盡,而由於越戰導致美軍經費吃緊,根本不可能新造等量的艦艇來彌補,讓美國海軍的大西洋反潛體系雪上加霜。為了因應反潛艦艇的日益短少,美國海軍從1960年代後期便開始討論日後的替代兵力以及新的反潛戰術;其中,就包括設法替代這些即將汰除的反潛航母。

 

制海艦起源

在1969年,美國海軍的長程目標(LRO)小組提出LRO-81研究報告,研議以新的反潛航母來取代艾賽克斯級。LRO-81中提出兩種構想,第一種是12000~14000噸級直昇機獵潛航母(DHK),可搭載12架新一代反潛直昇機,航速高達30節;另一種則是以二戰結束後陸續服役的科芒斯曼特灣級(Commencement Bay class)護航航空母艦(滿載排水量24500ton,總共19艘建成,1945年起陸續服役)的設計為基礎,修改成直昇機護航航母(CVHE)。LRO小組建議,美國海軍能建造14艘DHK與15艘CVHE,擔負船團護航與支援兩棲作戰任務;依照此規劃,兩型直昇機航母可以取代艾賽克斯級,至於原本艾賽克斯級操作的的固定翼反潛機則改為岸基部署。由於這些直昇機航母理論上能持續保持2架直昇機滯空值勤,每艘直昇機航母就相等於2至3艘經過FRAM改良的二戰型驅逐艦,因此能彌補二戰型驅逐艦大量除役之後護 航母數量不足的問題。

在1970年7月,艾默.松華特上將(Elmo R. "Bud" Zumwalt)出任美國海軍作戰部長(CNO),隨即展開美國海軍在二次大戰之後第一波大規模兵力整建計畫。面對越戰造成的國防預算短缺,松華特決定二次大戰建造的老舊艦艇不繼續延壽而直接退役,把有限的經費保留給新造艦與新武器系統;然而,這也讓美國海軍在1970至1974年間,艦隊規模從900艘降到500艘以下,縮減幅度高達45%。因應資源不足造成的戰略性收縮現實,並且盡可能兼顧美國海軍艦隊的質量需求,松華特擬定了「Project 60」計畫,以「高低混合」的概念來構築「後二戰型艦艇時代」來到的新美國海軍。為了在艦隊質量達成平衡,「Project-60」以價格昂貴、數量較少的高端艦艇為骨幹,搭配價格相對便宜、較能大量建造的低端艦艇;其中,「高端」部分包括尼米茲級(Nimitz class)核能攻擊型航空母艦、擁有全通直昇機甲板的塔拉瓦級(Tarawa class)兩棲攻擊艦、維吉尼亞級(Virginia class)核能飛彈巡洋艦、史普魯恩斯級(Spruance class)大型驅逐艦與洛杉磯級(Los Angeles calss)核能攻擊潛艦等五種。而 堪稱Project 60核心的「低端艦艇」,則包括以下五種:

1.巡邏巡防艦(Patrol Frigate,PF),後來的派里級(Perry class)

2.大型水翼飛彈巡邏艦(Patrol Hydrofoil Missile,PHM),後來 的飛馬級(Pegasys class)

3.一種成本較低、配合神盾(Aegis)作戰系統的DG/Aegis防空驅逐艦(詳見神盾作戰系統一文)

4.一種四萬噸級、價格不超過5.5億美元的傳統動力中型航空母艦稱為實驗性概念基線(Tentative Conceptual Base Line,T-CBL,詳見尼米茲級核子動力航空母艦一文)

5.一種搭載反潛直昇機的直昇機驅逐艦(DH),在1971年演變成制海艦(Sea Control Ship,SCS) ,航空武力包括AV-8A垂直/短場起降(STOVL)攻擊機與SH-3海王反潛直昇機。「制海艦」就是Project-60中,用來作為艾賽克斯級反潛航母的替代品,並且作為「高端」尼米茲級核能航母的「低端」搭檔。

制海艦的初始構想來自於美國海軍副參謀長戴維斯少將(Tom Davies),當時他提議建造以類似驅逐艦的艦體,發展一種專用的反潛航空平台,操作搭配反潛護航母艇的SH-2F LAMPS-1有人反潛直昇機,為整個船團提供空中掩護。稍後,太平洋艦隊反潛部隊指揮官歐蘭德中將(E.P.Aurand)則進一步建議,這類反潛直昇機作業必須能持續維持至少1架(最好是2架)直昇機持續滯空值勤 。依照美國海軍當時的研究,如果要持續不間斷地保持一架直昇機在空中作業,艦上至少要搭載6架反潛直昇機;如果需要持續維持1至2架直昇機在空,每艘反潛航空艦就需要搭載6至12架直昇機, 如此便需要約15000噸的艦體來搭載12架直昇機。稍後,這項需求擴充為12至14架直昇機,並搭配3到4架英國最新開發、美國決定引進的AV-8A垂直/短場起降 (V/STOL)攻擊機,使其不僅能執行反潛巡邏,還能在北大西洋的低威脅區域,執行低強度防空任務(即對抗蘇聯長程偵察機或飛彈中繼導引機,如Tu-95或Tu-142等)。此時,這種新艦艇戰時稱為直昇機驅逐艦(DH)。

在1970年9月,上任未久的松華特便責成作戰部長辦公室(OpNav)的研究小組對DH進行概念設計研究。OpNav規劃了多種排水量與載機量不同的方案,並在1970年11月正式歸納出四種基本構型:

 

1.最陽春的方案,排水量8400噸,搭載10架SH-3D(無AV-8A),使用15000軸馬力的單軸推進系統 ,武裝包括兩組魚叉反艦飛彈發射器與一組海麻雀短程防空飛彈。

2.排水量11230噸,搭載6架SH-3D與6架AV-8A,使用70000軸馬力的蒸汽渦輪,武裝包括兩組魚叉反艦飛彈發射器、一組海麻雀短程防空飛彈以及一門3吋快砲。

3.排水量15160噸,搭載15架SH-3D與6架AV-8A,使用69000噸軸馬力的蒸汽渦輪,武裝包括兩組魚叉反艦飛彈發射器與一組海麻雀短程防空飛彈。

4.排水量21850噸,具備兩棲垂直打擊能力,搭載20架CH-53重型運輸直昇機、四架SH-3D與5架AV-8A,配備46000馬力的蒸汽渦輪,武裝包括兩組魚叉反艦飛彈與兩組海麻雀防空飛彈發射器。

在這個階段,這些DH都使用傳統的蒸汽渦輪推進系統。 最後,美國海軍選定了11230噸的方案2作為母型來進一步發展。此種船型配備兩座升降機,一座位於右舷艦島的甲板中央,一座位於艦尾右側;全通飛行甲板下方是一層封閉式機庫,由艦島前緣附近延伸到艦尾。為了節省成本,此方案的艦艇並未設置任何防護裝甲,但是主機艙採取隔艙設計並配置滅火系統,以增加遭遇水下攻擊時的存活率。

 

制海艦成形

以前述OpNav的研究為基礎,美國海軍在1971年5月正式提出制海艦(SCS)計畫,並在1972年1月完成了基本設計。 此時制海艦輕載排水量9773噸,滿載排水量13767噸;與原本OpNav研究階段相較,制海艦最大的不同,就是改以兩座新推出的LM-2500燃氣渦輪取代原本的蒸汽渦輪,並仍使用單軸推進,輸出功率為45000軸馬力,最大持續航速24.5節,最大航速26節;而艦上的電力則由三具2500KW的柴油發電機來供應。

細部設計完成度更高的制海艦。

制海艦採用長方形全通飛行甲板、右側艦島等類似航母的設計,下甲板設有一層機庫,機庫長166.12m,寬32m,高5.79m;艦上設有兩座升降機,一座位於艦島前方靠近右舷處(長18.3m,寬9.15m),另一座設置在飛行甲板末端中央(長15.24m,寬10.7m),兩個升降機的承載力都是27噸。艦上沒有彈射器與攔截索等設施,因此只能起降STOVL戰機與直昇機。艦上編制11架SH-3反潛直昇機、3架 負責空中警戒的SH-2F LAMPS-1直昇機以及3架AV-8A STOVL攻擊機,艦上人員編制為76名軍官與624名士兵。制海艦上總共能攜帶950噸的JP-5航空機然由,以及180噸的航空機用武器彈藥。為了節約成本,制海艦的設計相當陽春,艦體沒有防護裝甲,偵測與指管通情裝備也相當精簡,武器方面也只打算兩座新開發的方陣近迫武器系統提供基本自衛能力,不裝備魚叉反艦飛彈。依照松華特的設定,每艘制海艦造價為1億美元(1973年幣值),在當時只有尼米茲級核能航母的1/8。

依照松華特的構想,制海艦能與艦隊中其他護航母艇編組,替沒有大型航母支援的二線運補船團或兩棲船團提供防空與反潛掩護。制海艦可以搭載容納一整個反潛直昇機中隊,故可提供廣大的反潛偵測範圍;此外,制海艦搭載的反潛預警直昇機也能為整個船團提供相當範圍的空中預警,而AV-8A則能擔負有限度的艦隊防空、防禦反艦飛彈(攻擊敵方負責中繼導引反艦飛彈的在空機)以及攻擊水面目標等任務。由於以搭載直昇機為主,且採用全通飛行甲板構型,制海艦與當時在役的硫磺島級(Iwo Jima class)兩棲直昇機攻擊艦比較相似,只是兩者搭載的機隊截然不同(硫磺島級搭載供兩棲作戰垂直突擊使用的運輸直昇機),而且制海艦使用新型燃氣渦輪動力,航速更快一些。

不過,相較於原本艾賽克斯級部署的固定翼反潛機,反潛直昇機的速度與大範圍搜索能力都差了一大截,因此後者只適合伴隨船團的被動直接護航;以往艾賽克斯級反潛航母能與驅逐艦編組為獵潛戰鬥群(Hunter-Killer,HUK),根據SOSUS海底聲納指示的敵方潛艦方位,派遣S-2反潛機前往搜索,實施主動獵殺。而制海艦由於欠缺固定翼反潛機的長距離反潛搜索能力,因此其他方式來彌補。由於長距離偵測的艦載低頻拖曳陣列聲納逐漸成熟,因此松華特規劃由一艘制海艦與三到四艘派里級編組,組成獵潛戰鬥群,由派里級配備的SQR-19拖曳陣列聲納(偵測範圍可達第三匯聲區)提供長程水下搜索能力,發現目標後再派遣反潛直昇機前往獵殺,如此就能彌補沒有固定翼反潛機的缺憾,對敵方潛艦實施主動獵殺。在這樣的反潛編組之下,制海艦持續維持2架反潛直昇機與1架LAMPS直昇機在空中作業,甲板上則有1架AV-8A戰機與2架反潛直昇機待命,AV-8A用來攻擊接近的敵機或水面艦艇,而反潛直昇機則對可能發現的敵方潛艦嚴陣以待。AV-8A使制海艦的戰鬥群具備半徑100海里的有限度防空掩護,此外派里級上射程46km的標準SM-1防空飛彈也能提供防空護衛。由於派里級與制海艦的推進系統完全相同(都是兩座LM-2500燃氣渦輪與單軸推進),能為共同作業時的戰術動作以及後勤整補帶來很大的便利。

此外,松華特進一步指出,在承平時代,廉價的制海艦與派里級編隊可以部署在地中海與西太平洋當作旗艦,避免把昂貴的大型航母戰鬥群部署在這些距離美國基地遙遠、瀕臨敵方陸地範圍的狹窄海域,以免開戰之初遭敵方第一波襲擊而釀成重大損失;等到戰爭爆發、美國海軍相關作戰部署動員完成,再將制海艦從前線抽回並開始執行反潛護航勤務,由大型航母頂上火線前緣。而在戰時,考量到艦隊型航母數量相對稀少,可能有多達20支的船團在艦隊型航母戰鬥群的值勤範圍之外,需要其他來源的空中掩護,此時就能派遣制海艦上陣,充當類似二戰時代護航航空母艦的角色。一艘大型核能艦隊型航母的價格相當於八艘制海艦,但一艘核能航母只能部署在一處,而八艘制海艦則能同時為八支不同的船團提供護航;此外,相對簡單價廉的制海艦,也比較容易快速補充建造。

 

過渡性制海艦計畫(ISCS)

為了驗證制海艦編組的概念,在松華特的大力推動下,美國海軍在1971年中啟動名為「過渡性制海艦」計畫(Interim Sea Control Ship,ISCS),以現有的艦艇充當制海艦來進行作戰評估,為日後制海艦的操作運用收集必要參數,並衡量整個系統的運作效能。在當時,美國海軍原本最青睞使用已經全數除役的科芒斯曼特灣級護航航空母艦來進行改裝,不過評估顯示需要花費7300萬美元的整修費用,才能讓這些保存狀況不佳的除役老船恢復適航性,最後只好作罷;其次的方案則是將現役硫磺島級兩棲直昇機突擊艦的關島號(USS Guam LPH-9)從作戰序列中抽出,指派為制海艦實驗艦。為此,關島號在1971年10月28日進入樸次茅茲(Portsmouth)海軍船廠進行必要改裝,包括加裝用於分析反潛感測器資訊的戰術支援中心(TSC) 、空中與水面目標鑑定中心(ASCAC)、增設搭配AV-8A的航空管制與導引設備,並改進艦上的航空機維護設施。同時,美國海軍也新成立裝備SH-3H反潛直昇機的第15反潛直昇機中隊(HS-15),以及配備AV-8A的陸戰隊VMA-513中隊,搭載於關島號上進行制海艦試驗 ,總兵力為14架SH-3H反潛直昇機、4架SH-2F LAMPS直昇機與3架AV-8A。

關島號的改裝作業在1972年1月18日完成,該艦與配置的艦載機單位隨即展開相關測試評估作業。在1974年初,關島號與賈西亞級(Garcia class)護航驅逐艦的麥克唐納號(USS Edward McDonnell FF-1043)以及諾克斯級(Knox class)護航驅逐艦的麥坎德斯號(USS McCandless FF-1084)在大西洋進行聯合部署操作,驗證由制海艦與護航母艇組成的獵潛戰鬥群的效能。在1972年4月,整個過渡性制海艦計畫完成,而關島號則在7月1日 (松華特離開海軍軍令部長一職的第三天)恢復原本的兩棲任務。

美國海軍對過渡制海艦計畫的測試結果相當滿意;在作戰測評部隊指揮官的總結之中,認為制海艦能在船團周圍持續維持兩個由直昇機空投聲納浮標構成的反潛阻柵,並持續對船團周圍海域的海面目標實施監視,此外也能有效支援艦上 的獵鷹以及直昇機機隊。在過渡性制海艦測試期間,美國海軍也進行一系列關於AV-8A STOVL攻擊機的操作測試,研究如何將整個機隊運作效率提升至最高;在實驗期間,AV-8A以較為節省能量(能獲得部分機翼產生的升力)的短場起飛方式升空,而非垂直起飛,返航時油料耗盡使得重量減輕時,再以垂直降落,如此便能有效增加AV-8A起飛時的任務籌載量,並減少起飛階段的燃料消耗。但是,作戰測評部隊仍懷疑制海艦是否有能力在持續15天的作戰中,不間斷維持兩個由聲納浮標構成的反潛阻柵。

 

制海艦的結局

當過渡性制海艦計畫測試尚未結束時,美國海軍作戰部長辦公室已經打算在1974預算年度中編列2940萬美元,作為制海艦計畫的先期作業費用。依照作戰部長辦公室的規劃,首批制海艦數量暫訂為8艘,打算在1975預算年度訂購第一艘制海艦,在1976年度訂購三艘,然後在1977與1978年度各訂購2艘,大致上以等比例取代原本的艾賽 克斯級反潛航母。

然而,美國海軍本身之中,對於制海艦這樣的廉價「小型航母」就有很大的阻力,主要分為兩派:一派是掌管美國海軍核能動力發展計畫、有「核能潛艦之父」、「核子動力獨裁者」 稱號的海曼.李高佛(Hyman Rickover)上將,另一派則是出身海軍航空單位、力主建造大型航空母艦的「航空派」。李高佛擔心傳統動力的制海艦會排擠美國海軍的「航母核能化」的政策,而「航空派」同樣也擔心一旦出現了這樣的「廉價航母」,某些想要裁減海軍支出的國會議員,可能就會主張建造較多廉價小型航母,縮減大型核能航母的產量(與美國海軍極力反對在美國境內保有柴電潛艦生產能量、以免國會要求海軍購買柴電潛艦、進而排擠核能潛艦,有異曲同工之妙);由於越戰戰後美國軍費緊縮,「航空派」認為更應該將不多的資源集中投資在具備遠程打擊能力的大型航母之上。於是這兩派人馬一同投入抵制制海艦的行動 。雖然松華特等制海艦支持者一再強調制海艦只是在少數特定任務範疇(以反潛為主)內,對大型航空母艦進行支援補充,而非取代其角色,使美國海軍在「質」與「量」之間達到最佳的勤務效率,然而這種說明不能解除反對派對於制海艦可能造成排擠的疑慮。

除此之外,李高佛反對SCS,可能相當一部份原因是他跟松華特在理念上的諸多衝突;松華特曾說過「美國海軍有三個敵人:蘇聯、美國空軍以及李高佛」。在1972年底,松華特取消李高佛積極規劃的先進效能高速核能攻擊潛艦(APHNAS),以及配套的STAM/ACM遠程巡航飛彈(直徑大於現有潛艦的533mm魚雷發射器,必須專門設計垂直發射器並建造新的大型潛艦,而不能用於現役潛艦);APHNAS是一種潛航排水量13000噸、配備20個STAM/ACM遠程巡航飛彈的垂直發射管的大型核能攻擊潛艦,因此李高佛勢必也不會讓松華特推動的案子好過。

「制海艦」的確獲得若干國會議員的支持;在編列1974年度預算時,制海艦的2940萬美元先期作業費用一度獲得參議院批准,然而在海軍反對派的運作下,美國國會還是凍結了這筆經費,等待總審計署(GAO)的評估報告完成後再做定奪。然而,當松華特在1974年6月29日卸下美國海軍作戰部長職務後,制海艦頓時失去最主要的推手與靠山。稍後,美國國會就以制海艦性能不足(搭載機有限)、航速太慢等理由,否決了在1975預算年度編列建造首艘制海艦(1.41億美元)的預算要求。至此,制海艦計畫遭到封殺。

綜觀松華特Project-60計畫「高/低混合」的艦艇之中,五種低檔船艦裡只有派里級巡防艦在數量上獲得落實(建造51艘,一度是美國海軍建造數量最多的水面艦艇),PHM飛馬級飛彈快艇由於成本失控、盟國全數退出計畫而只建造6艘,其餘三種包括制海艦、四萬噸T-CBL航母設計以及DG/Aegis廉價神盾艦全部遭到封殺。然而,「高/低混合」的所有高檔艦艇都順利執行,並構成1980年代以後美國海軍的主力。因此,松華特所倡導的「高低搭配」,可說是遭到徹底推翻;在經費吃緊的前提下,美國海軍寧可把有限的資源集中投注在高價值的高檔艦艇部分,而不是分出部分資源建造廉價低檔艦艇來充實艦隊規模。

 

反潛航母時代的終結

由於制海艦遭到封殺,使得艾賽克斯級反潛航母在1970年代陸續除役時,面臨後繼無人的窘境;由於經濟上的限制,美國不可能再專門分別建造獨立的CVA與CVS。為此,美國海軍在1972至1973年將四艘攻擊型航母(CVA)改為「多用途航母」(CV),把原本配置在反潛航母上的固定翼反潛機與反潛直昇機單位移到原本的CVA上,使大型航母集遠程打擊、艦隊防空與反潛任務於一身。總計在1972至1975年,美國海軍把16艘CVA改為CV,新造的尼米茲級也全部以CV的名目問世(頭兩艘編列預算時以CVAN的名目問世,建造途中就改為CV)。至此,美國海軍結束了CVA、CVS並存的時代,航母統一成了CV。

雖然原本CVS的航空反潛單位得以繼續在CV上操作,但這只能解決CVS消失後的一部份問題。誠如前述,大型艦隊型航母數量有限,不可能涵蓋所有的重要二線船團護航任務。新的大型航母體積越來越大,採購數量自然只會減少。此外,大型航母原本就有繁重的遠程打擊與艦隊防空任務,即便增加反潛機單位,也只能確保 航母戰鬥群本身作戰範圍內的反潛作業,根本不可能將昂貴的大型航母抽出,專門執行船團護航或主動反潛獵殺。因此整體而言,美國海軍從1970年代以後,由於艦隊規模巨幅裁減、專職反潛的CVS與大量二戰型驅逐艦完全退役,反潛能量呈現明顯衰退,根本沒有足夠兵力遂行二次大戰大西洋上的船團直接護航,或者是主動反潛獵殺。在此同時,蘇聯潛艦實力則因為潛射反艦飛彈的出現,以及勝利-III級(Victory-III)等靜音化核能潛艦的出現而繼續成長,使得西方國家原本長距離水下感知與靜音優勢急速消逝。

然而另一方面,1960年代以來美國的反潛作戰思想隨著擁有遠程偵測能力的SOSUS海底固定式聲納陣列(利用低頻聲噪在大洋深水傳播的特性,能再1000海里以外就捕捉嘈雜的早期型蘇聯核能潛艦)以及固定翼反潛機的演進,逐漸朝向「攻勢反潛」的路線;既然能遠程發現蘇聯潛艦,就直接派遣高速的固定翼反潛機前往標定並獵殺,或者派遣獨立作業的核能攻擊潛艦前去,使得被動的直接護航被認為日趨落伍。尤其是1970年代擁有極大航程、具備定位能力的聲納浮標以及更精密機載後端處理設備(開始具備LOFAR低頻分析和測距能力)的P-3C固定翼反潛巡邏機問世,且用來接替S-2成為新一代 航母反潛機的S-3的機載系統也具備LOFAR能力,反潛機的獨立偵測、分析與獵殺能力遽增(過去S-2反潛機本身沒有LOFAR後端能力,需用資料鏈將資料傳回母艦處理,嚴重限制了S-2距離母艦的作業範圍),大幅強化了攻擊型 航母的反潛能力。

既然美國日趨衰退的反潛實力已經不足以執行傳統的直接護航反潛戰略,從1980年代雷根時代起,美國海軍便提出「前進戰略」,以積極壓迫、主動出擊的態勢來取代原本消極的護航、獵潛戰術。既然西方已經沒有足夠的力量等蘇聯潛艦蜂擁進入大西洋後再予以獵殺,就只好趁著蘇聯潛艦還來不及進入大西洋之前就將之消滅在基地或內海裡。於是美國海軍便將大型航母與核能攻擊潛艦等茅頭,往前推進到蘇聯海軍進入大西洋的入口(如巴倫支海)附近,對蘇聯水面艦隊與潛艦隊實施積極壓迫,同時封鎖蘇聯潛艦進入大西洋的出海口。此外,美國核能攻擊潛艦也直接深入靠近蘇聯海軍基地的水域,當地蘇聯潛艦密度較高,比在大西洋搜尋潛艦相對容易;此外,前進部署的美國艦隊與核能攻擊潛艦還能對蘇聯彈道飛彈潛艦形成嚴重威嚇,迫使蘇聯海軍抽出更多攻擊潛艦來保護彈道飛彈潛艦,進而減少蘇聯能派到大西洋封鎖西方國家海運的潛艦數量。

在1980年代,美國海軍繼續奉行將主要資源集中在高價值艦艇上,包括建造更多尼米茲級核能航母、胡蜂級兩棲突擊艦、神盾巡洋艦、洛杉磯級/海狼級核能攻擊潛艦與俄亥俄級核能彈道飛彈潛艦等等;顯然地,積極性的「前進戰略」使美國海軍必須在接近蘇聯勢力強大地區進行作業,自然需要性能最優秀的武器裝備來提高任務成功率。

 

制海艦的後續:垂直/短場起降支援艦(VSS)

雖然制海艦在1974年被美國國會否決,然而美國海軍內部仍有人繼續支持這類操作STOVL戰機與反潛直昇機的輕型航母概念。接替松華特的美國海軍作戰部長哈洛威三世(James Holloway III)是STOVL戰機的積極支持者,曾構想讓美國海軍在21世紀初轉換成完全操作STOVL戰機;當時美國已經有幾個新一代先進超音速STOVL戰機的計畫在進行,因此自然有人預估進入21世紀時,各項性能接近傳統戰機的STOVL作戰機種終將出現。在哈洛威三世的主導下,美國海軍又規劃一種比制海艦更大、可操作更大型STOVL機型的小型航母,稱為垂直/短場起降支援艦(VSTOL Support Ship,VSS)。

依照哈洛威的要求,美國海軍船艦工程中心從1974年11月開始進行相關概念研究,到1975年12月為止,總共提出50種尺寸、能力不一的VSS概念設計,包括只操作STOVL戰機與直昇機的輕型航母,以及配備彈射器與攔截索、接近傳統起降航母。依照這些研究結果,美國海軍在1976年1月確認了VSS的一般需求,然後在同年1到6月間進行了基本概念設計。鑑於先前美國國會以尺寸過小、戰力有限與航速太慢等理由而否決制海艦,因此VSS特別針對航速、搭載機數量等著手進行強化,能搭載更多數量與種類的航空器。

另一方面,當時美國海軍陸戰隊也籌畫以AV-8系列STOVL戰機作為支援兩棲作戰的空中攻擊主力,但現役的硫磺島級直昇機突擊艦卻無法配合;因此,後來VSS也納入海軍陸戰隊航空單位的完整操作能力,包括重型運兵/突擊直昇機、攻擊直昇機等,加上原本就已經具備的AV-8操作能力,使得VSS的功能演變得更為多元,如此便能「拉攏」海軍陸戰隊對VSS加以支持,增加在國會闖關的勝算。

從1976到1978年,美國海軍先後推出三種不同構型的VSS設計,滿載排水量介於2.2至2.9萬噸之間,以下便分別簡介:

1.VSS I:

VSS I的構型草圖,功能與構型都與制海艦類似,只不過艦體尺寸、動力系統與搭載機數量

都經過強化。

推出於1976年中,是VSS的最早構型,基本上是制海艦的放大版,功能範疇相同(主要是反潛與護航),兩者構型與飛行甲板佈局類似,不過VSS I擁有更強的動力、更高的航速與更多的搭載機數量。其輕載排水量15210噸,滿載排水量22490噸,水線長度210.3m,最大寬度40.7m(水線寬30m),艦體深度22.4m,吃水7.08m,採用四具LM-2500燃氣渦輪與雙軸推進系統(與史普魯恩斯級驅逐艦相同),總功率90000軸馬力,最大持續航速28節,最大航速29節,艦上電力由五具2500KW發電機提供。艦上武裝包括兩座方陣近迫武器系統與兩組魚叉反艦飛彈,並配備管制防空作戰的NTDS海軍戰術資料系統。艦上搭載機包括16架SH-53大型反潛直昇機(並非SH-3中型反潛直昇機)、六架LAMPS反潛直昇機、4架AV-8A攻擊機,艦上能攜帶1140噸JP-5航空燃油。下甲板機庫長199.64m,寬40.69m,高5.79m;艦上配備兩座升降機,布置與制海艦基本相同,一部位於艦島前方偏左處(長18.3m,寬9.15m),另一座位於飛行甲板末端正中央(長15m,寬10.69m),兩者承載能力皆為27噸。艦上人員編制包括476名航海人員(30名軍官,446名士兵)以及571名航空人員(79名軍官,492名士兵)。

2.VSS II:

在1977年中,美國海軍作戰部長辦公室要求提高VSS的航空搭載能力,不僅要能攜帶更多STOVL戰機,還要能配合海軍陸戰隊的空中突擊單位,使VSS的艦載機編組選擇更為多元。以原本的反潛/預警編組為例,包括16架反潛直昇機、4架預警直昇機與4架STOVL戰機;如果是標準的海軍陸戰隊空中突擊單位,則包括12架VH-53運輸/突擊直昇機、6架AH-1T攻擊直昇機、4架CH-53D/F運輸直昇機與兩架UH-1N中型直昇機等;而另一種修改後的陸戰隊突擊編組則是16架CH-53突擊/運輸直昇機、6架LAMPS支援/管制直昇機與4架AV-8A攻擊機。

因應新的要求,美國海軍在1978年推出VSS II,主要差別是進一步放大排水量,艦體寬度增加,機庫挑高增為6.13m,以容納CH-53運輸/突擊直昇機,同時也擴大JP-5航空燃油的攜帶量;此外,VSS II也將兩具升降機改為側舷配置,能進一步改善起降甲板的運作效率,而升降機的承載力也進一步提高。至於VSS II的推進、發電系統與艦載武器系統則與VSS I相同。為了配合容納陸戰隊兵力,VSS II也增加住艙容量,能容納500名海軍陸戰隊士兵。

VSS II的功能比先前制海艦與VSS I更為多元,等於是制海艦與硫磺島級兩棲直昇機攻擊艦的結合體,功能涵蓋反潛/護航、兩棲突擊所需的運兵與密接空中支援以及空中掃雷功能等;由於STOVL機的搭載數量增加,也有助於強化VSS II的低強度防空作戰支援。依照VSS II的設計,只需要極短的時間,就能在反潛/護航與兩棲突擊之間進行轉換。

VSS II輕載排水量17380噸,滿載排水量26334噸,全長218.54m(水線長210.3m),最大寬度50.7m(水線寬度32.22m),艦體深度23.5m,吃水7.47m,採用四具LM-2500燃氣渦輪與雙軸推進系統,總功率90000軸馬力,艦上電力由五具2500KW發電機提供,武裝包括兩座方陣近迫武器系統與兩組魚叉反艦飛彈。艦上配備兩座完全相同的舷外升降機,尺寸為13.72m X 13.72m,承載能力為38.25噸。艦上能攜帶2791噸的JP-5航空燃油,以及292噸的航空機用武器彈藥。艦上人員編制包括680名航海人員(44名軍官,636名士兵)以及571名航空人員(79名軍官,492名士兵)。

雖然比制海艦強化不少,但VSS I預估造價仍只有2.7億美元(1976年幣值),在當時相當於尼米茲級核能航母的1/3到1/4。

3.VSS III

與制海艦相似,VSS I與VSS II都沒有任何防護裝甲,僅將彈藥庫設置在水線下方,降低蒙受戰損的機率。由於VSS逐漸朝向大型化、功能多元化發展,價值也相對比制海艦更高,因此有必要提高基本的生存能力。在1977年11月,美國海軍部副部長伍爾賽(James Woolsey)要求提高VSS的防護能力;美國海軍隨後便以VSS II為基礎進行修改,最後在1978年7月正式推出VSS III。

VSS III的航空搭載能量與VSS II相同,主要強化在於增設艦體防護裝甲,並追加AN/SQL-25 Nixie魚雷反制誘餌。由於防護裝甲導致排水量增加,進而降低乾舷高度、增加吃水、使航速減低,因此美國海軍又對VSS III的船型稍事修改,修改後雖然進一步導致乾舷降低,但能增加0.8節的航速。最後,VSS III又追加英國推出的滑跳艦首甲板,能大幅提高AV-8A短場起飛的效率,有效增加任務籌載量並減少燃料消耗。此外,VSS III的船員與航空人員編制也進一步增加。

VSS III輕載排水量20116噸,滿載排水量29130噸,全長218.54m(水線長210.3m),最大寬度59.33m(水線寬度33.28m),艦體深度23.5m,吃水7.71m,採用四具LM-2500燃氣渦輪與雙軸推進系統,總功率90000軸馬力,艦上電力由五具2500KW發電機提供,武裝包括兩座方陣近迫武器系統與兩組魚叉反艦飛彈。艦上人員編制包括9590名航海人員(49名軍官,910名士兵)以及628名航空人員(87名軍官,541名士兵)。

4.VSS(CTOL)

除了前述三種VSS標準構型外,美國海軍也曾研究一種納入操作傳統起降(CTOL)機種的VSS版本,滿載排水量進一步提高到32800噸,全長237.74m,水線寬30.48m,艦上能搭載約50架固定翼/旋翼機 ,包括35架左右的F/A-18戰鬥機、A-7海盜式輕型攻擊機與S-3反潛機等固定翼機。艦上配備兩座C-13蒸汽彈射器與攔截索,使其具備有限度操作CTOL機種的能力,在必要情況下能支援傳統起降航空母艦 作戰。由於四具LM-2500燃氣渦輪的總功率不足以支持33000噸級的艦體,因此改用傳統的蒸汽渦輪與雙軸推進,輸出功率10000軸馬力,不過航速仍然只有到26節。艦上武裝至少為兩座方陣近迫武器系統,其餘不詳。

VSS的再度敗北

為了讓制海艦這樣的輕航母概念能付諸實現,VSS加入了兩棲直昇機突擊艦的元素,希望能增加獲勝的本錢。然而,早在松華特任內制訂的Project-60中,就規劃建造的塔拉瓦級LHA,則是完全以陸戰隊需求而打造。LHA擁有類似制海艦或VSS的全通式航空甲板與類似航母的艦島構型,更在艦內設置停放海軍陸戰隊車輛裝備所需的庫房空間,以及操作登陸載具所需的艦尾泛水船塢,等於是兩棲直昇機攻擊艦(LPH)、船塢登陸艦(LSD)、LCD與兩棲貨運艦(LKA)的結合體;相形之下,VSS只有增加LPH的空中突擊能力,而無法使用兩棲登陸載具或裝載陸戰隊的各型車輛。在運用上,VSS還要擔負船團反潛護航工作,需要經過任務與機隊轉換,才能進行陸戰隊所需的空中突擊、密接支援作戰,等於要跟海軍艦隊「爭奪資源」。因此,海軍陸戰隊自然更願意支持專門為其量身打造的LHA,結果是VSS並沒有討到太多便宜。 而在美國海軍本身,VSS當然更不受青睞,例如VSS(CTOL)已經成為可操作傳統固定翼機的三萬噸級小型航空母艦,對於大型航空母艦的威脅自然不在話下。據說在1970年代後期,美國海軍內部曾有人提議建造三艘VSS(CTOL)來取代三艘老舊的中途島級航空母艦,不過這個計畫也被美國海軍否決,選擇替其中兩艘中途島級進行現代化升級工程,另一艘(小羅斯福號,司USS Franklin D. Roosevelt CV-43)則在1977年除役。

1979年,美國海軍首度編列將一艘現役兩棲直昇機艦艇改造為制海艦模式、以及設計全新VSS的預算;在美國參議院武裝部隊委員會對1979年度國防預算的審查中,通過將改裝直昇機艦為制海艦的4000萬美元、設計VSS的2500萬美元,此外還通過7000萬美元作為第六艘塔拉瓦級兩棲攻擊艦的先期經費;不過,這些項目都被卡特總統由1979年度國防預算中刪除,卡特政府選擇訂購第四艘尼米茲級核能航母(後來的老羅斯福號,USS Theodore Roosevelt CVN-71),而塔拉瓦級最後也只建造了五艘。

原本美國海軍打算在1980預算年度編列首艘VSS的建造預算,並在接下來10年內建造多達12艘。然而等到1980年代雷根政府上台之後,雖然其大力支持整建海軍(尤其是當時海軍部長李曼提出的「六百艘艦艇」大海軍計畫),對VSS這樣的「次等航母」卻興趣缺缺。在審查1982預算年度預算的聽證會上,美國海軍指出VSS的設計已經成熟,但是雷根政府卻不買帳;相反地,以塔拉瓦級LHA為基礎進一步改良擴充、原始設計就能操作AV-8B與LCAC氣墊登陸載具的胡蜂級(Wasp calss)直昇機船塢登陸艦(LHD),才是雷根對「六百艘艦艇」大海軍計畫的優先支持項目。總計在雷根任內,訂購了四艘尼米茲級核能航母與四艘胡蜂級,而VSS這樣的「廉價航母」再度乏人問津。

在一般人觀感中,LHD與VSS有相當程度的任務重疊,LHD同樣可操作大批兩棲突擊直昇機與AV-8B攻擊機,此外也能配合整補起降反潛任務的SH-60 LAMPS-3反潛直昇機;然而如同前述,LHD擁有VSS不具備的兩棲登陸載具與車輛運輸能力,但是LHD的指管通情設施以指揮兩棲登陸戰役為主,缺乏反潛作戰所需的反潛戰術中心、LAMPS-3直昇機資料鏈與聲納信號處理器等。因此,即便胡蜂級的運用構想包括將艦載機轉換成「制海艦模式」,然而依舊缺乏完整的反潛作戰能力;實際上,胡蜂級的「制海艦」模式,編制多達20架AV-8B,但只有4到6架SH-60B反潛直昇機,性質比較偏向「小型航母」,主要是執行空中打擊或艦隊防空作戰,與先前制海艦/VSS的「反潛護航」仍有一段差距。 不過,VSS本身有限的航空搭載能力主要只能用來攜帶反潛直昇機,無法攜帶足夠的AV-8 STOVL戰機
提供足夠的戰鬥空中巡邏能力;1982年英阿福克蘭戰爭顯示皇家海軍無敵級(Invincible class)輕型航空母艦的獵鷹機隊數量與能力捉襟見肘,而VSS搭載的AV-8數量甚至比無敵級更少,在蘇聯的海空威脅下甚至難以自保。

當然,以「後見之明」的眼光面,如果當時美國建造了類似制海艦、單純用來反潛護航的VSS,面對1990年代初蘇聯解體後的全新世界局面,其整體價值就會遠遠遜於能用多種手段朝陸地投送力量與物資的兩棲直昇機母艦。

值得一提的是,大約在1970年代末期,美國也曾出現以史普魯恩斯級(Spruance class)驅逐艦衍生航空搭載艦的構想,可操作STOVL戰機與直昇機;而這類構想也曾引起澳洲、西德、荷蘭、日本等國的興趣。當然,與制海艦、VSS類似,這些史普魯恩斯級的變形最後也沒有機會實現。

 

西方盟國的反潛獵殺編隊

從制海艦到垂直/短場起降支援艦,美國海軍由於內部理念的歧見,始終不願意建造這種以護航、反潛為主的「純種廉價航母」,只同意建造依照兩棲戰役為導向的兩棲突擊艦。因此,美國海軍逐漸無力執行的反潛獵殺與護航工作,便更多地交在其他北約盟國手裡。

從1970年代後期開始,類似於制海艦、操作STOVL機種與直昇機的小型航母,逐漸在其他幾個北約成員國之中展開。例如,英國海軍在1970年代開始建造的新一代全通甲板直昇機艦艇,在建造途中納入操作獵鷹STOVL戰機的能力(包括滑跳甲板),最後在1980年代建成三艘無敵級(Invincible class)輕型航空母艦,搭配擁有2031Z低頻長程拖曳陣列聲納的Type-22/23反潛巡防艦,使英國海軍能同時在大西洋上維持兩個反潛航母編組,能遂行船團護航或反潛獵殺,功能與松華特最初構想的「制海艦、派里級搭配拖曳聲納」十分接近。此外,位於地中海的義大利,也在1980年代仿效無敵級的概念,建造一艘能操作AV-8B與直昇機的加里波底號(Giuseppe Garibaldi class)輕型航母,搭配義大利海軍的反潛護航母艇,能在地中海執行反潛獵殺。

西班牙方面,其在1970年代下半直接向美國購入業已完成的制海艦設計資料,並在1977年由西班牙本土的海軍船廠開工建造,成為亞斯都里亞親王號(Principe de Asturias R-11)輕型航母;與原版制海艦相較,亞斯都里亞親王號又依照西班牙海軍的需要進行許多修改,最主要的變更就是在艦首增設一座英國發明的滑跳甲板,來強化AV-8B的操作效率,此外也延長艦體長度來增加航空機的裝載量。有趣的是,西班牙海軍也獲得美國轉移派里級的技術,自行建造了聖塔瑪莉級(Stnta Maria class)飛彈巡防艦(有配備SQR-19拖曳陣列聲納);而西班牙便以亞斯都里亞親王號為基礎,搭配2至3艘聖塔瑪莉級,1至3艘巴里納斯級(Baleares class,美國授權西班牙生產的修改型諾克斯級)組成「A戰鬥群」(Group A),這個編組完全實現了松華特最初「制海艦搭配派里級」的構想。

在西太平洋上,日本海自早在1959年就曾草擬一種滿載排水量14000噸、最多容納18架反潛直昇機的直昇機輕型航空母艦(CVH),後來由於敏感性過高與預算不足等因素而胎死腹中。在1970年代,日本退而求其次,建成兩艘滿載排水量6800噸、能搭載三架反潛直昇機的榛名級直昇機驅逐艦(DDH),作為水面反潛獵殺艦隊的核心。隨後,日本又在1970年代末期規劃與制海艦類似的12000~16000噸級輕型航空母艦(DDVL,每艘搭載8架AV-8A戰機與3架反潛直昇機),不過考量政治敏感性、日本財政能力之後,仍決定建造兩艘改良自榛名級、同樣搭載三架直昇機的白根級DDH,在1980年代初服役。隨後,海自決定以八架反潛直昇機作為一個反潛編隊的基數,不過由於榛名級與白根級各只能攜帶三架,其餘五架就必須靠反潛編隊的其他水面艦艇來攜帶。因此,海自從1980年代推出的出雪級通用驅逐艦(DD),便首度納入操作大型反潛直昇機的機庫與起降甲板;隨著出雪級的陸續完成,海自便手頭上四艘DDH為基礎,陸續組成四個名為「八八護衛群」的反潛獵殺編隊,每個護衛群以一艘DDH為核心,搭配五艘各載一架直昇機的DD以及二艘提供防空護衛的飛彈驅逐艦(DDG),總共包含八艘艦艇與八架反潛直昇機,且DDH與DD都配備了拖曳陣列聲納。除了不能操作AV-8之外,這樣的反潛編編能力與前述其他西方國家的輕 航母相近,而且各DDH、DD上都有配置ASROC反潛火箭進行支援,主要區別只是日本把8架直昇機分散在好幾艘水面艦艇上。

如此,到1990年代初期,前述英、義、西、日分別在北大西洋、地中海與西太平洋組成了九個結合水面艦艇、拖曳陣列聲納與反潛直昇機的獵潛編隊,大幅舒緩了美國海軍對反潛/護航任務的負擔,也部分填補了美國海軍反潛 航母除役後遺留的戰力空白。當然,隨著蘇聯在1990年代初期的解體,另西方國家在冷戰期間寢食難安的大規模大洋反潛作戰也成為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