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維埃社會主義聯邦陸軍BT-7輕戰車

BT-7 Light Tank

大批行進中的BT-7

 

諸元(BT-7 / BT-7M)

全長 5.66m
全幅 2.23m / 2.29m
全高 2.42m / 2.45m
全備重 13.8噸 / 14.6噸
乘員 3名
引擎 M-17 V型12汽缸液冷柴油引擎 / V-2型12汽缸液冷材油引擎
最大出力 450HP / 500HP
最高速度 52km/h(履帶)、72km/h(路輪) / 62kn/h、86km/h
武裝 45mm M1934型戰車炮一門,備彈量132/172*發    (*未配備無線電) BT-7

45mm M1934型戰車炮一門,備彈量146/188*發    (*未配備無線電)    BT-7M

7.62mm DT機關槍二挺(同軸/砲塔後部) ,備彈量2394發

7.62mm DT機關槍二挺(同軸/砲塔後部) ,備彈量2331發

 

裝甲資料

裝甲部位 厚度(mm) 裝甲角度(degree)
砲塔前部 15 圓弧
砲塔側部 15 78
砲塔後部 15 78
砲塔頂部 10 0
車體上部前面 22 72
車體上部側面 13 90
車體上部後面 13 32
車體上部頂面 6-10 0
車體下部前面 22 圓弧
車體下部側面 13 90
車體下部後面 13 90

 

主砲諸元(M1932型45mm/L46 戰車砲)
*針對傾角零度/30度之裝甲

距離(m) 穿甲彈裝甲貫通力(mm)
100 70 / 55
200 68 / 53
300 65 / 51
400 63 / 49
500 60 / 47
600 58 / 45
700 56 / 43
800 53 / 41
900 51 / 40
1000 48 / 38
1100 46 / 37
1200 43 / 36

 

  

 

   當1933年一月KhPZ完成了了BT-5的開發工作後,隨即被指示設計一款新戰車,這種新戰車必須要改進先前戰車(BT-5)的缺點,於是採用了一些新的設計;這些設計有全焊接車身,配有76.2mm主砲的新砲塔;引擎的部分,則是採用了比先前用在BT-2及BT-5上的M-5引擎更可靠且更有力的M-17引擎,燃油的攜帶量也增加了。於是一款長程輪履兩用戰車的研發工作開始了。

 

以路輪行駛中的BT-7注意它的第三路輪不見了

  1934年初,開始著手製造原型,隨後這款新型戰車也得到了BT-7的編號。第一輛戰車,完成於1934年五月一號,第二輛則是11月七號。BT-7最初的原型擁有同軸機槍以及一個特別的砲塔(車頂傾斜的錐狀外型)。之後,這砲塔應該會裝備一門76.2mmKT或PS-3主砲。

  在1934年的夏秋之際,第一輛原型車通過了一連串的測試。根據這些測試,同軸機槍被認為是不必要的,於是整個砲塔做了些微的修改,並且把機槍移除。至於在BT-7上裝置76.2mm主砲的構想,則由於ABTU*指示KhPZ,將T-26輕戰車的砲塔安裝在BT-7上,而被迫放棄。 

         BT-7的生產工作開始於1936年,而從1937開始砲塔的設計變更了;採用防護力更佳的錐狀砲塔,武裝則依然不變,不過增加了44發的彈藥攜行量;為了增強夜間射擊的能力,兩個特別的頭燈安裝在砲盾上,隨後,先前生產的戰車也增加了這些頭燈;四速齒輪箱則由更先進的三速齒輪箱所取代,底盤也做了改進。

    在此同時,有154輛BT-7A被製造了出來("A"表示artillery,砲兵之意),這些火力支援戰車擁有一個較大的砲塔,裝配有一門短砲身的76.2mm KT砲,總共攜帶了50發砲彈,或是40發砲彈以及無線電,重量則增加到了14.5噸;另外還有一款常見的衍生型,BT-7TU指揮戰車,與標準型的BT-7差別在於,多了無線電以及彈藥攜行量減少為132發;其中,較舊型的BT-7TU,為圓柱型砲塔以及環型天線,新型的,則改為錐形跑塔和,一般常見的線型天線了。

 


 
BT-7TU指揮戰車。砲塔周圍的環型條狀物,是它的無線電天線。

       在1938年,4輛最新的BT戰車被製造出來。這批裝有V-2柴油引擎的戰車,被稱為BT-7M或是BT-8。在通過了1940年的測試之後,BT-7M開始生產,這一型最後生產的BT-7,總共只生產了700輛(1941年底結束生產)。從1935年開始BT-7系列總共生產了5328輛(BT-7A不包括在內)。

     BT-7最初的戰鬥,是在諾蒙罕事件的時候拿來對抗日軍;在1939年,入侵波蘭的行動當中,也有見到BT-7。而在冬季戰爭的時候,由於芬蘭不發達的道路網以及冬天的影響,使得BT-7的速度及機動性派不上用場,而且雖然比其他的BT戰車強化了裝甲,但是仍然很容易被芬蘭的反戰車武器給擊毀。

    在1941年,德國入侵蘇聯時,大量的BT-7被送往西線,阻止德國部隊的前進。在一次又一次的戰鬥中,BT-7被認為和三號戰車具有相同實力,但是由於蘇練戰車部隊往往缺乏經驗和訓練,使得德國部隊佔了優勢,到了1941年後期,大部分的BT-7不是被俘就是被摧毀。BT-7所參與的最後戰鬥,是在1945年對抗在蒙古和中國的日軍。

    BT-7的設計思想,是用來突破敵人的戰線並且清除敵人的後方。一但突破到達敵人的後方,便能解決敵人的砲兵、補給部隊和指揮所。不過這只有在對抗日軍的諾蒙罕事件中成功過。

    裝甲與速度是BT-7的優點,加強的裝甲與焊接車身使得BT-7在與先前的BT系列相比,有更高的生存性;它同時也是採用傾斜裝甲、錐形砲塔與材油引擎的先驅。

 

註:ABTU=Avto-Brone-tankovoe Upravlenie / the Truck-Armor-Tank Directorate

By冷凍芭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