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盛頓海軍條約及倫敦協定對日本海軍的影響

By Hiryu


 


自從英國推出的第一艘新式近代戰艦Dreadnought於1906年竣工後,
世界各國海軍都受到了巨大的衝擊,
而各國海軍也莫不希望擁有同類型的戰艦,日本海軍自然也不例外。
但是日本自製類似戰艦的道路卻走得很不順利。
無畏號竣工六年後完工的河內級戰艦仍然算不上是完全的新式戰艦,
自行試製的金剛級巡洋戰艦也由於主炮的開發失敗而被迫放棄,
於是決定向英國訂購獅子級(Lion)巡洋戰艦的改良型作為代替。

獅子級改良型首艦金剛號於1913年八月六日在英國竣工,
而從二號艦比叡號開始就轉往日本本土建造,
而藉著建造之後金剛級其他三艘姊妹艦的機會,
日本初步掌握了設計及建造現代戰艦的技術,
而其中最為重要的也許就是大口徑長炮身主炮的製造。
近代的大口徑艦炮炮管並不只是把一根鋼管中間打洞而已,
她牽涉到相當複雜的冶金技巧與技術,所以一般而言都是該國的最高機密,
就像今天的反艦飛彈一樣,軍火市場上多的是成品的販賣,
但極少有人開班授徒教你如何製造一枚反艦飛彈。
但由於當時日本與英國處於相當友好的狀態,
因此英國人將可以說是當時最高工藝結晶的炮管鍛造技巧傾囊相授與日本,
而日本也盡全力學習,
最後日本人交出的成績單就是1915年竣工的扶桑號戰艦,
日本最初自行設計製造的國產戰艦。
扶桑級原本要建造四艘,但是由於是日本第一次設計戰艦,
因此在竣工後的運用過程中發生了不少缺失,
故從第三艘起改良成為伊勢級。

講到這裡,順便解釋一下所謂的八八艦隊計劃。
就日本帝國海軍的八八艦隊計劃基本上是由日俄戰爭前的六六艦隊強化而來的。
當時日本海軍以六艘舊式戰艦及六艘裝甲巡洋艦為主力對抗頭號假想敵帝俄海軍。
日俄戰爭結束後,日本海軍將假想敵改變為美國,
於是隨著假想敵的改變,以及無畏艦的問世,
為了掌握西太平洋的制海權的日本帝國在1917年制定了八四艦隊計劃。
該計劃包括八艘戰艦(扶桑級兩艘,伊勢級兩艘,長門級兩艘,土佐級兩艘)
與四艘巡洋戰艦(金剛級的榛名,霧島,加上天城級兩艘)。

1918年該計劃隨著日本海軍地位的高漲而擴大,
又加上兩艘天城級巡洋戰艦而成為八六艦隊案,但是日本海軍高層仍不滿足,
於是在1919年八六艦隊案大舉修改為八八艦隊計劃。
該計劃與之前的八四艦隊八六艦隊相比顯得過分的野心勃勃,
包括有戰艦長門級長門號,陸奧號,土佐級土佐號,加賀號,
紀伊級紀伊號,尾張號,十一號艦,十二號艦,
巡洋戰艦天城級天城號,赤城號,高雄號,愛宕號,
十三號艦級十三號艦,十四號艦,十五號艦,及十六號艦。
但是由於1921年華盛頓海軍條約的締結,
八八艦隊計劃只有長門級兩艘來得及完工,
另有加賀號和赤城號被改造為航空母艦,其他各艦全部無疾而終。

與一般日本激進派觀念不同,
事實上華盛頓條約與倫敦條約對舊日本帝國海軍來講是利多於弊的。
1922年,英美日法義在華盛頓召開海軍裁軍會議並簽訂裁軍條約。
這個裁軍會議比之於其他裁軍會議有幾個特點。
其一,這個裁軍會議可能是人類有史以來討論效率最高的。
其二,這大概是人類所曾簽訂的裁軍條約中涵蓋範圍最廣,也最有效率的一個。
其三,這個條約要裁的主要對象是建造中或計劃中的新銳兵器,
而非即將報廢的老舊兵器。總之,這個條約的主要目的是維持現狀,
使各國不必為了軍備競賽搞的民不聊生。

嚴格說來,這個條約的簽定美國居功甚偉,因為當時一戰剛剛結束,
英美日法義五國中除了美國及日本以外都在歐戰中元氣大傷。
雖然它們的敵人嚴格說來只有德意志帝國及遠較弱小的奧匈帝國,
而且協約國方面還擁有近四倍的優勢,
但是面對強大的德國陸軍仍是被打的損失慘重,
雖然最後總算靠著美國人的幫忙而獲勝,
但是三個曾經盛極一時的歐洲強權也已無力與美日展開軍備競賽(註一)。

而日本也有自己的問題。日本始終是資源缺乏國家,
而且雖然已有相當的工業基礎,但是與美國相比還是遠遠不如的,
況且日本的人口結構中農民的比例不小,
而這些農民卻始終在貧窮邊緣掙扎,工業化的最大受益者是財閥,
而非窮苦的農民。當時日本的農民和其他工業化國家的農民一樣,
都是被忘記的一群人。工業化奪走他們原先賴以維生的生計,
逼迫他們大批流入都市的工廠中,然後在都市的工廠中掙扎求生,
面對者惡劣的工作環境賺取僅足糊口的微薄工資。
明治維新的日本帝國與其他工業化國家一樣,
由農業化邁向工業化的過程中總是充滿了農民的哭聲,
雖然他們的哭聲總是如此的微弱,而且早已被機器的隆隆巨響所遮蓋。

而且當時的日本是一個年輕的工業化國家,所以雖然日本的城市已經相當發達,
但是廣大的鄉村卻仍然維持幕府時代的面貌,
日本政府雖然已經培養了不少相當優秀的人才,
但是整體人力素質還是無力與歐美國家抗衡。

總之,一戰戰後的世界最強國家非美國莫屬,
而在這種情況下美國願意簽訂限武條約其他國家自然是求之不得,
於是華盛頓條約(註二)的簽訂自然應該功於美利堅合眾國。

但是日本激進分子顯然不是這麼想。
日本的激進分子一如其他國家的激進分子,
都是一些不止患有嚴重近視,而且擅於高估自己,低估別人的人。
不但如此,他們還總是要求地球上的一切事務照著他們的理想運行,
如果國內有人勸阻他們那絕對是賣國賊,
如果國外有人阻止他們那絕對是干涉日本內政的帝國主義行為。
正由於日本激進分子抱著這種態度,
於是華盛頓條約被他們視為阻止他們追求更高榮譽的牆壁,
而簽訂條約的日本代表也就理所當然的被視為賣國賊。
他們似乎沒有發現,八八艦隊成功的最可能結果就是一個財政崩潰,
經濟破產的日本。

不過無論如何,日本政府在被激進人士唾乾口水之後總算簽下字,
而帝國海軍為了克服與第一假想敵,美國,之間的戰力差距,
也隨即展開一連串的內部研究。
當時日本海軍的研究結果就是大量建造在華盛頓條約中未限制數量的軍艦,
諸如巡洋艦,驅逐艦,潛艇等艦種,以求在展開戰爭時發揮小型艦的數量優勢,
在雙方艦隊決戰時盡量消耗美國艦隊,
以求大型艦數量位居劣勢的日本艦隊能擊敗美國艦隊。
但是由於倫敦協定(註三)的締結,日方在中小型艦艇的努力也告觸礁。
於是有鑒於面對面的正面決戰勝算渺茫,日方進一步決定將戰場延伸至中,
東太平洋,在美國艦隊離開母港後立刻展開奇襲攻擊。
這種觀念在不斷修正後的產物就是所謂的九段作戰。

在九段作戰中,日方預測美國太平洋艦隊與大西洋艦隊在開戰後大致將分成兩群,
一群是以輕巡洋艦為主力的亞洲艦隊,應是由菲律賓出發。
對於這隻艦隊日方預定以同樣由輕巡洋艦為主力的第三艦隊應付。

美方另一群艦隊,也就是被大西洋艦隊增援後的太平洋艦隊,
預計將由美國西岸仰或夏威夷出發,而這也是日方最感頭痛的一隻艦隊。
日方預測美方此一艦隊將再分成四群,
一群以潛艇組成的艦隊將投入日本內海行通商破壞戰,
另一群以四至六艘重巡洋艦為主力所組成的艦隊將投入奇襲,騷擾任務,
一群以十四艘重巡洋艦為主力組成的艦隊將擔任主力艦隊的前衛與偵查任務,
最後一群則以十五艘戰艦為主力,擔負對日作戰的主力。

面對排山倒海而來的美國艦隊,
日本人將美國艦隊的航程分為航出美國西部軍港(第一段),
與駐夏威夷艦隊會合(第二段),美國艦隊佔領馬紹爾群島前(第三段),
美艦隊佔領馬紹爾群島(第四段),美艦隊由馬紹爾群島出擊(第五段),
由馬紹爾群島至日方預定決戰區域(第六段),預定決戰前夜(第七段),
預定決戰日黎明(第八段),以及最後的艦隊決戰(第九段),
並在各段中分別以不同兵力打擊美國艦隊。

這個九段作戰在山本五十六上台前大體維持原樣,
只是針對各段中投入的兵力不斷進行強化與修正。
一般而言第一至第五段是由以大型巡洋潛艇以及偵查巡洋艦組成的第六艦隊負責,
第六段由各基地航空隊負責,第七段由以巡洋戰艦以及重巡洋艦,
水雷戰隊所組成的第二艦隊負責夜襲敵艦隊,
第八段由伴隨主力艦隊出擊的機動艦隊負責空襲美國艦隊,
最後由戰艦組成的第一艦隊負責徹底殲滅美國艦隊。

當然這個計劃由於日後日本決定利用航艦艦隊先對珍珠港發動偷襲而從未使用過,
但是以小弟的觀點而言,這個計劃應比山本的計劃更有利。
首先如果美日宣戰,以美國人的老大心態,其袖手任日本來攻的機率不高,
再加上1940年時美國總統是羅斯福。
此公最想做的事就是把美國拖入二戰的漩渦,
既然不論他如何違反中立法希特勒都不願向他宣戰(註四),
那他只好逼身為德國盟國的日本對美宣戰,然後在順勢對德作戰。
而且美國海陸一向對立,換句話說,在美國的戰爭機器完全發動前,
美國海軍有足夠的行動自由,
而他們利用這個行動自由的最有可能作為就是直接打擊日本艦隊。

而對日方而言,他們的潛艇可以先派往預定位置就位後再宣戰,
宣戰後日本主力艦隻大可先完成南洋侵攻的支援任務,然後在土魯克集結,
準備迎接巡航速度不超過20節的美國艦隊,
甚至也可以略過南洋侵攻直接到土魯克集結,
然後開始上映日本人的九段作戰。以小弟個人的推測,
美國艦隊在第一到第五段雖然會有所損失,
但是由於日本潛艇效率不佳因此損失應不大,
但是士氣以及精神上的消耗將頗為可觀。

而在第六段中,小弟認為很有可能美國艦隊就在這裡集體餵魚,
日本海軍的基地航空隊將會一如在南洋對付英國極東艦隊一樣,
極有效率的處理美國艦隊,
而且美國戰艦沉在這裡撈起來修復的機率微乎其微。

而在美國艦隊遭到痛擊後不太可能繼續前進,應該開始往美國本土撤退。
而這時隊形相當可能已經四分五裂,甚至艦列中也有一堆傷殘艦艇,
於是航速也會被拖慢。當然美國艦隊也有可能放棄傷艦進行撤退,
但是這樣作對士氣將有巨大的影響。這時的日方的問題在於要不要追,
以及如果追擊要用什麼追。

這要看美國人決定撤退的時機下的是早還是遲,
以及日方機動艦隊以及第二艦隊的位置。當然第一艦隊也有可能追擊,
但是由於他的速度小弟不認為他追得到太多東西,
了不起擊沉一些被航空隊及第二艦隊略過的目標而已。
如果一切順利,美國艦隊可能在飽嚐一天的空襲後成功逃出戰場,
然後再去面對第一段至第五段的日本潛艇。而如果不順利,
那美國艦隊大部沉屍西太平洋也不是不可能。
而在艦隊大敗後,剩下的問題是政客間的事,
能否達成日本理想中的和平小弟不敢講,
但是小弟認為至少核彈掉到日本頭上的機率會比較低一點。

當然這個計劃和日後山本五十六實際使用的計劃完全不同,
然而日本大多數的艦隻都是在山本上台之前設計建造的,
因此自然也是為了這個九段作戰的用途而建造的。
在加上日本了解他無法和美國拼資源,而且還要加上條約的約束,
所以日本海軍走上兩個建軍方向。其一是極端強調單艦性能,
其二是試圖以加強訓練彌補艦艇性能的不足。

事實上小弟認為這是相當正確方向,
日本海軍面對的戰術環境和英美海軍大不相同。
身為日不落帝國榮光的英國皇家海軍是一隻全球海軍,
其建軍方向必須滿足其全球性活動的要求。
所以可以發現戰間期的英國皇家海軍擁有大批輕巡洋艦。
雖然輕巡洋艦在正式的艦隊的艦隊會戰中無力扮演主要角色,
但是在殖民地警備任務上,驅逐艦由於其大小限制其續航力,
重巡又太貴,於是輕巡洋艦成為最佳選擇。
而甚至於在一般軍艦的設計上,
由於皇家海軍往往必須進行長時間海上巡航,
因此軍艦的續航力,居住性等就極為重要。

而美國海軍也一樣。美國海軍在戰間期是一隻兩洋艦隊,
而已太平洋為例,當其面對日本海軍時,
採取防禦策略防禦策略的日本海軍只要坐著等美國艦隊大駕光臨,
而美國艦隊卻要遠渡重洋好攻擊日本。
事實上原先美國的對日作戰計畫,就預定要先放棄菲律賓,
先期確保馬紹爾群島以東的控制權,然後在珍珠港集結艦隊,
最後在沿著關島,沖繩打到日本。

剛剛好和日本人猜的幾乎一樣。

也由於日本海軍獨特的戰術需求,
所以日本人在設計他們的軍艦時自然也有著一堆特點,
也就可以相當程度的忽略續航力與居住性,
而把這方面的空間重量轉為攻擊之用。
而雖然日本海軍由於訓練過度而發生了美保關雙重撞船事件(註五),
但是日本海軍的強調訓練也不能說錯,
真正錯的也許是過分相信精神可以取代物資。

沒錯,一隻技術劣勢的部隊當然要強調精神至上,士氣克服一切。
但是很冷酷的事情是,士氣高昂不代表就可以刀槍不入,
過分提倡精神因素的重要性反而會降低對於物質的重視,
甚至於忽略武器的研發。這點可能是二戰日本的通病,
唯一的不同可能在於舊日本帝國陸軍病的更重,所以也輸的更慘。

無論如何,日本海軍既然強調單艦性能,於是逐漸走上岔路,
不斷希望能有更強,更強的軍艦,而為了擁有更強的軍艦,
因此軍艦設計上強調火力,速度。而續航力,
居住性甚至於防禦力等則都被犧牲。

不過雖然一般認為日本人犧牲到最後連船身結構與安定性都是被犧牲的對象,
而且友鶴事件(註六)與第四艦隊事件(註七)也被用來證明日本軍艦的脆弱。
不過依目前小弟手上的資料而言,
小弟傾向認為日本艦隊驅逐艦並未配施予過重的武裝,
以吹雪級為例,吹雪級新造時武裝二百八十七噸,
佔公試排水量2099噸的13.67%,美國Fletcher級驅逐艦,
武裝352.6噸,佔公試排水量2875噸的12.26%。
秋月級驅逐艦,武裝381噸,佔公試排水量3468噸的11%。

顯然,武裝方面美日相差不遠,
真正相差甚遠的地方是攜帶油量,
吹雪級攜帶243噸重油,佔公試排水量的11.57%,
Fletcher級攜帶492.3噸重油,佔公試排水量的17%。

故小弟傾向認為日本驅逐艦並未攜帶過多武裝,
所以也沒有安定性不足的問題。
安定性不足的軍艦充其量只有在條約壓力限制下設計的小型艦船,
也就是只有千鳥級水雷艇和初春級驅逐艦而已。
至於較大型艦隻,如重巡洋艦方面,由於日本人幹的是犧牲裝甲而非犧牲安定性,
因此基本上蠻安全的,而防禦上的問題也在開戰前的改裝中修正不少。

而對於第四艦隊事件中受創最重的特型驅逐艦而言,
小弟傾向認為不是設計者的錯,是當時的艦隊司令無能。
小弟相信,就算是現代軍艦,要通過一個瞬間最大陣風十五公尺,
浪高二十公尺的強烈颱風之後還毫髮無傷,基本上,很難。

可以說,這樣的氣候條件已經超出當初設計者的計算範圍,
因此與其將責任歸咎於船艦強度不足,不如說司令低能。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事實上當二戰末期,
美國人也在菲律賓遇到同等級颱風吹襲,
結果美艦隊一樣被吹的七葷八素,
日本人在第四艦隊事件中是船隻多數受損,
美國人除了船隻多數受損,還沉了三艘驅逐艦。
因此小弟傾向認為當二戰爆發時,
日本小型軍艦強度說不定比美國人還高。(註八)

不過無論如何,隨著友鶴事件的發生,
日本海軍在造艦人事方面產生一連串變動。
為滿足軍方要求而設計軍艦的藤本喜久雄造船中將黯然下臺,隨即病逝,
由平賀讓造船中將復起。平賀上台後一反藤本造船中將時代求新求變的風氣,
極端保守的平賀氏對於新技術似乎有著特殊的不信任,
在他領導之下日本的軍艦設計趨於保守,也不再嘗試新科技,
一個小弟認為最明顯的例子就是船身的製造方式。
當大家都逐步往溶接邁進時,
只有平賀氏領導下的日本海軍造艦當局頑強的使用卯釘。

而隨著平賀氏的復出,
日本軍艦設計重點似乎也從性能上的一味突破轉向平凡設計,
於是原先喜好高速艦的日本海軍開始轉往低速重裝艦,
所以長門級的大改裝方案中日本人放棄將長門改裝成航空戰艦或高速戰艦,
放棄把大和建造成高速戰艦(註九),也放棄了驅逐艦的三十六節關卡,
僅以三十五節為滿足。

不過大和級展開建造時,華盛頓條約和倫敦協定都已經失效,
也就是已經邁入所謂的無條約時代,戰間期漫長的海軍休日已經結束,
兩個條約也不在對舊日本帝國海軍聯合艦隊構成太大的影響了。


註一
關於一戰主要參戰國參戰兵力與損失如下:

法國投入八百四十萬人,陣亡一百三十五萬人,四百二十六萬人負傷。
英國投入八百九十萬人,陣亡九十萬八千人,兩百零九六萬人負傷。
俄國投入一千兩百萬人,陣亡一百七十萬人,四百九十五萬人負傷。
義國投入五百六十萬人,陣亡四十六萬人,九十五萬人負傷。
美國投入四百三十五萬人,陣亡五萬人,二十萬人負傷。

德國投入一千一百萬人,陣亡一百八十萬人,四百二十四萬人負傷。
奧國投入七百八十萬人,陣亡九十二萬人,三百六十二萬人負傷。

註二
關於華盛頓條約的內容大致如下:

戰艦,巡洋戰艦單艦排水量不超過三萬五千噸,主炮口徑十六吋以下。
英,美,日,法,義五國總排水量限制分別為五十二萬五千噸,
五十二萬五千噸,三十一萬五千噸,十七萬五千噸,十七萬五千噸。

航空母艦單艦排水量介於一萬噸至兩萬七千噸,主炮口徑八吋以下,
但各國在總排水量限制內各有兩艘排水量可達三萬三千噸。
英,美,日,法,義五國總排水量限制分別為十三萬五千噸,十三萬五千噸,
八萬一千噸,六萬噸,六萬噸。

其他艦艇總數不加限制,但是單艦排水量不得超過一萬噸,
主炮口徑不得大於八吋。

註三
倫敦協定主要是為了補華盛頓條約的不足,但是這次只有英美日參加,
而且一反上次英美聯合的局面,
倫敦協定簽訂期間反而是英日對抗美國。
關於倫敦條約的內容大致如下:

重巡洋艦單艦排水量上限為一萬噸,主炮小於八吋,
英,美,日三國總排水量限制為十四萬六千八百噸,十八萬噸,十萬八千四百噸,
隻數限制為十五艘,十八艘,十二艘。

輕巡洋艦單艦排水量介於一千八百五十噸至一萬噸之間,
或未滿一千八百五十噸但主炮口徑超過五點一吋者。
輕巡洋艦主炮須小於六點一吋。
英,美,日,三國總排水量限制為十九萬兩千兩百噸,十四萬三千五百噸,
十萬零四百五十噸。

驅逐艦單艦排水量小於一千八百五十噸,主炮口徑小於五點一吋。
英,美,日三國總排水量限制為十五萬噸,十五萬噸,十萬五千五百六十噸。

註四
也許是羅斯福年輕時期在德國旅遊時不甚愉快,
總之,當法國完蛋而英國岌岌可危時,
羅斯福就千方百計想把美國拖入戰爭。
例如在敦克爾克大撤退之後立刻運交英國五十萬把步槍,九百門火砲,
五十艘驅逐艦等物資(這連邱吉爾也承認違反中立)。
而等到英國連明顯對他有利的付現自運(Cash-and-Carry)
都因為現金花光而玩不下去時,就乾脆成立租借法案,
直接把英國所需物資送給英國。
之後為了彌補英國反潛戰力不足的缺陷又劃定所謂泛美安全區,
而且這個區域還不斷擴張,到了41年七月連冰島水域也劃入了,
而在這個安全區中由美國海軍負責護航,並驅逐此區域中的德國艦艇。
而對此種種德國方面則是一再忍讓。不過到了九月四日,
一艘美驅逐艦首先攻擊德國潛艇U652,並與隨後趕到之英機發動聯合攻擊,
U652也被迫還擊,但雙方都沒有損失。
不過有趣的是美國人不想是自己先動手,反而因U艇的還擊而大光其火。
不過雖然如此希特勒仍然不准U艇對美軍做出自衛以外的舉動,
直到十二月七日美日開戰後的四天後德國才對美宣戰。五星期後,
第一批五艘德國潛艇才到達美國水域,展開他們所謂的大屠殺時期,
或是狩獵老美季。

註五
1927年八月二十四日深夜,
於美保關外海訓練之蕨號驅逐艦與輕巡洋艦神通號發生撞船意外,
蕨號隨即沉沒。時隨行於神通號後方之輕巡那珂號為避免撞上前方二艦而轉舵,
但不料又撞上驅逐艦葦號,葦號艦尾斷裂,造成海事史上罕見的雙重撞船事件。

註六
1934年三月十二日,剛於二月竣工的千鳥級水雷艇三號艦友鶴號,
在佐世保外海的夜間訓練中遭大浪衝擊翻覆。

註七
1935年九月二十六日,於日本東北海域演習的第四艦隊遭遇颱風,
吹雪級驅逐艦初雪,夕霧遭大浪拍擊導致艦橋前部艦首斷裂喪失,
其他軍艦多數也告受損。

註八
另一個較為。。。沒那麼廣為流傳。。。甚至可以說是異端的說法是,
特型驅逐艦之所以會在第四艦隊事件中發生艦首斷裂的巨大意外,
其原因是肇因於結構體的金屬疲勞,
而之所以會金屬疲勞則是因為平賀讓的修改。
平賀氏認為友鶴事件的發生原因是因為船體重心過高,
所以平賀氏對之前由藤本氏設計的船進行一連串改造,
以特型驅逐艦而言,改造重點放在重心的壓低,
方法則是再船身底部加上重物,甚至於在龍骨灌鉛。
於是一艘排水量一千六百噸,而船體重量七百一十七噸的驅逐艦,
卻必須額外加上數十噸到百餘噸的負載,
結果這些原始設計時未計算到的負載逐漸造成船體的金屬疲勞,
然後終於在第四艦隊事件中因為颱風大浪的吹襲而斷裂。

註九
長門的航空戰艦化其實並未有像伊勢級那樣誇張到拆掉兩座主炮塔,
他其實只是一方面更新輪機設備與延長艦尾,使船可以開到二十九點七節的速度,
然後擴大水上機的搭載數目,使搭載機數增加到九架而已。
雖然說這九架還包含著六架十一試水爆(水上俯衝轟炸機)。
當時這個計劃進行的頗為順利,
甚至於預備給長門的搭載機用的升降機都已經下單製造,
只是當人亡政息後,這兩具升降機也只能躺在日立製作所的倉庫中了。

而且其實當時不只長門,大和級也是預備建造成三十節高速的航空戰艦,
而且這種十一試水爆其實也是為大和量身打造的武器,
而他的主要目標則是敵方的航艦,
也就是先用這種水上俯衝轟炸機奇襲破壞敵航艦的飛行甲板,
然後戰艦就可以在無敵方空母干擾的情況下打艦炮決戰。
只是後來隨著戰術思想的改變,十一式水爆也就無疾而終了。

 

 

回太平洋戰爭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