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在台實行募兵與徵兵制概要

By ND001


 

 

 

  台灣人(非日本人士移居台灣者)以軍人身份參與戰爭的淵源可追溯到中日戰爭爆發後。原本在戰前台灣總督府的的說法中,身為被殖民者的台灣人是不需盡服兵役的義務。但隨著中日開戰後,日本為了在中國戰線的日本軍部隊之軍需物資補給。因而在1937年9月開始徵雇台灣人充當不具備正式軍人身份的軍屬與軍夫,第一批台籍軍夫隨即投入上海戰役。這批招募人員稱為「台灣農業義勇團」,在上海附近開農場,種新鮮蔬菜。而後隨著戰局的擴大,台灣總督府又以各種名義招雇台籍軍屬、軍夫到中國戰線擔任物資運輸、佔領區農工業建設等工作,包括:農業指導挺身團、台灣特設勞務奉工團、台灣特設勤勞團、台灣特設建設團等。


  而在1938年發生的事件與日後台籍「軍人」的出現有關。自該年4月起,朝鮮總督府在當地實施「朝鮮特別志願兵制度」,召募朝鮮人以「軍人」身份加入皇軍。這代表日本政策的轉變,開始動員殖民地人民投入正規作戰的行列之中。但是對動員同為漢民族為主幹的台籍軍人到中國大陸與中國軍作戰,日本政府當時仍多少懷有顧忌。不過在朝鮮志願兵的表現獲得日方肯定以及在台皇民化運動的日漸推展後,當時台灣政界一般都認為在台實施志願兵制只是時間的問題。 


  太平洋戰爭爆發之前的1941年6月20日,台灣總督府與台灣軍司令部正式宣布志願兵制度將在次年開始實施。在該政策的宣示後,立即獲得台灣青年的熱烈迴響。據當時媒體報導,自志願兵制宣布日後18日便有743人向台灣軍司令部與各地憲兵隊提交志願書,到8月底更突破3000名,至開戰後的1942年初更達20000人以上!不過實際上當時總督府只是宣布該政策將要施行,詳細的申請方法與施行細則都還未宣布,竟然就出現這麼多有志從軍的青年,可見在當時皇民化運動對台灣人的影響有多大。 


  1942年1月16日,總督府情報部發佈「陸軍志願兵訓練所生徒募集要綱」,正式接受台灣人志願從軍的申請。在該要綱中明訂,年齡17歲以上、無重大犯罪、符合體位標準者均可申請。通過申請後則分前後二期進行訓練,前期在當年6月入訓練所,後期在12月入所,並預定第一期將為現役兵而第二期則充作補充兵。 


  在該要綱公布後,在正式申請期間的2月1日到3月10日,共有425921人提出申請,有學者估計這相當全台成年男性人數的14%!同時在這一段期間,許多台灣青年為了表示對加入皇軍的渴望,甚至以寫血書的方式表達希望以自身的奉獻,換取大東亞戰爭勝利的榮光! 
(根據訪問當年參軍人士的紀錄顯示,雖然少數人的確是在日方有形無形的壓力下「自願」參加志願兵,不過大多數的人士確實是因為發自內心的赤誠而申請加入軍隊) 

  經過3個月的身家調查、學科筆試與口試的重重測驗後,6月9日總督府發表陸軍特別志願兵第一期的合格名單,前期508名,後期512名,分別在同年7月與次年1月入伍受訓,而當時志願兵在受訓時的情形為何呢?據第一期志願兵的回憶:訓練所位在台北的六張犁,訓練課程除各項基本軍事訓練外,也包括了日本史地與宣揚大和精神的思想教育;而訓練所中當然維持了日本軍傳統的嚴苛軍紀,台籍志願兵受到所屬長官鐵拳制裁是家常便飯,服裝儀容等內務的要求更不用說,甚至連餐盤的擺法都有一定規定(這些規定當然為戰後國軍所沿襲)!對從未投入軍伍的台灣人來說自然是前所未有的體驗。結訓後前期生以現役兵的身份而後期生則以第一補充兵的身份,分別在1943年4月與7月派遣至台灣軍所屬各部隊中,其中以加入四十八師團的留守部隊者較多(因該師團戰前為台灣軍司令部所管轄,故留守部隊的根據地為台灣),並在1943年底前往東印度群島中的東帝汶加入當時在島上的四十八師團戰鬥部隊中;另外也有被派遣到爪哇、呂宋、馬來半島者。 


  第一期台籍志願兵實施後,在戰局的演變下對兵力的需求。到了1943年1月總督府又實施第二回陸軍志願兵,這一回申請加入者數量更多,高達601147人,而總督府一如辦理第一回志願兵招募時的高標準,僅檢選了其中1030名進入陸軍之中。另外自該年5月起,日本政府也正式在台灣與朝鮮實施海軍特別志願兵制度,並在7月1日開始在台募集。其申請條件除年齡限制為16到25歲之外,其餘與陸軍志願兵大致相同。而海軍志願兵也有高達316097名提出申請,9月20日海軍公布第一回志願兵的合格名單,前期1千人、後期2千人。除此之外,自1943年11月起,日本更實行專以台灣原住民為招募對象的「高砂特別志願兵」(一般所稱的高砂義勇隊嚴格來說是軍屬而非軍人,雖然實際上高砂義勇隊也曾在軍情緊急下,被日軍派往第一線作戰。),第一批500人編成後,便在新竹州的湖口接受特殊叢林游擊訓練。其中日後再雷伊泰戰役中以飛機迫降方式強襲美軍機場的薰空挺隊,就是從第一回高砂特別志願兵的第一游擊隊中選拔而出的。 


  在戰局的節節惡化下,日本政府終究走上了在台灣實施全面徵兵之路。1943年9月23日,台灣軍司令部、高雄警備府與台灣總督府共同發表聲明,將自1945年起正式在台施行徵兵制度。不過從宣布到正式實行期間,日本在台灣還是募集了各二回陸軍海軍特別志願兵以及三回高砂特別志願兵。因此從1942到1944這三年間,日本共招募了約4200名漢族陸軍志願兵與1800原住民志願兵以及11000名海軍志願兵,合計約17000名。到了戰況極端惡化的1945年1月,台灣開始舉辦徵兵檢查,第一批45726名受檢者中,甲等與乙等一級體位共22070名。同年3月正式實行徵兵,據說到終戰為止共約20萬人以上曾接受徵召,但這數字應該包括曾接受徵兵檢查但並未正式徵召入伍者。另外某些原先在中國大陸、南洋等戰線的台籍軍屬,也曾以補充兵的身份被現地徵召成為軍人。 


  另外根據日本厚生省在1973年的統計資料顯示,自1937年到1945年為止,台灣總督府總共招募了軍屬126750名,從1942到1945年則徵募了軍人80433人,合計共207083名;這20多萬人中有30304人在戰場上陣亡,比例高達15﹪左右! 


附:高砂義勇隊的招募

第一回高砂義勇隊在1941年底徵募時,是以軍屬的身份投入呂宋作戰,原本只負責軍需品的運輸工作;不過日本軍在呂宋戰線時因為作戰環境的需求,因此將在山地與叢林中活動力強的高砂義勇隊賦予正規軍人的作戰任務,因此巴丹戰役與柯里基多要塞攻略戰的勝利,高砂義勇隊付出了相當的貢獻。此外在1941-1943年間,日本軍共招募了8回高砂義勇隊,每回平均人數約500名。 
的確而很多的記載資料中都提到高砂義勇隊被日軍當作第一線部隊使用,我個人還看到有參與第7回高砂義勇隊的原住民回憶:曾在台中機場接受戰鬥操練與傘訓空降!如果上述當事人的說法屬實,小弟個人判斷自最初幾回高砂義勇隊展現了出色的作戰能力後,日本軍方就已經有將該隊視為作戰部隊的傾向。因此越到後面梯次,義勇隊的軍屬性質越淡,而軍人的性質越濃厚。如果上述推測成立的話,1943年11月實施的高砂特別志願兵制度,主要可能是: 
1正式將高砂義勇隊升格至「軍人」的地位(因此自該年後不再招募 
「義勇隊」)。 
2將原住民軍人集中獨立運用(1942年初陸軍特別志願兵實行時,雖 
然也有錄用原住民,但數量極少;且日軍可能發現到將原住民配屬到 
一般野戰部隊中反而是大才小用)。這可以從高砂特別志願兵接受 
游擊戰訓練,以及大本營直轄的薰空挺隊之編成等事看出,到這一 
階段,很可能大本營意圖運用原住民志願兵作特戰部隊之用(不過 
之前招募的高砂義勇隊仍維持軍屬身份)。 

結論:台灣原住民在太平洋戰爭中的軍事動員歷程如下:先是被日軍募集為軍屬擔任後勤工作,而被發現具有第一線作戰潛力而逐漸轉型為作戰部隊,但在形式上仍維持軍屬地位,直到高砂志願兵制實施後徵集的原住民,才算是正式軍人,並轉型為特戰部隊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