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德海軍技術交流

整理編譯:安國寺

本文資料來源:日本防衛廳戰史海軍軍戰備(二)



一、前言

  德日兩國在二次大戰時雖為同盟之邦,但是礙於地理位置相隔遙遠,交通十分不便,再加上於戰爭期間正常交流管道多被封鎖切斷,兩國間能互相幫助的程度實在非常有限。不過,由於戰事激烈,兩國間仍以各種方法,盡可能的達到互通有無。相較於盟軍,特別是英美之間交通之方便,物資輸送之容易,德日間要達到如同英美間般的物資技術交流量是難上加難。在當時,位處東北亞的日本與中歐的德國間交通的管道有三:第一,經由空運;第二,經由西伯利亞鐵路;第三,從日本走海路經過印度洋,繞過好望角到達德國佔領下的西歐,或是經蘇彝士運河到達地中海再由義大利陸運到德國。其中,第一項跟兩國空中運輸能力有關,德日雙方雖都有超長距離聯絡機的構想和計劃,但是始終無法實現,加上空運在一定技術水準下,具有運載能力的限制,而且,兩國都無法在戰時擁有大規模的超長程運輸機,所以此一項目完全無法實現。第二項,經由西伯利亞鐵路陸運,在德蘇開戰後也告無法通行。第三項,經由海運,在運載量上較前二者更為余裕,而且也是唯一可行的運輸模式,不過,在英美掌握海權的狀態下,也無法達到成功有效的大規模運輸,其中,經過蘇彝士運河的路線由於德軍遲遲未能攻克埃及而永遠無法實行;繞過非洲南部好望角的路線也因為盟軍的海上勢力,以及對印度洋的控制而危機重重。要在物資上達到量上面的互通有無實在是沒有可能,所以兩國間的交通頂多只能達到在技術上的交換。本文參考日本防衛廳公刊戰史叢書海軍軍戰備(2)中第四章「日獨海軍技術交流」一文,詳細的探討兩國間在海軍部分的技術交流。

二、日德海軍技術交流之經緯

  日本陸軍自從明治十八年將師法對象從法國轉向德國後,在制度、戰術上與德國間都保持著一定程度的交流。相較之下,日本海軍由於經過了長時間的日英同盟,不管是制度、風格或軍備上都跟英國有著密切的關係,與德國間的交流起步就顯的晚的多。日本海軍與德國間在軍備上初次的交流可以推算到明治三十三年,向德國訂造軍艦「八雲」號為始,但是在交易完成後並沒有什麼進一步的來往。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德日兩國間的關係互為交戰敵對國,雖然沒有直接的大規模對戰,戰爭結束後,日本仍以戰勝國的姿態接收了德國在亞洲以及太平洋上不少的殖民地,並且也獲得了相當數量的戰利艦,尤以其中來自德國的七艘潛艦,更是成為日本潛艦建造開發的基本資料。相較於艦艇方面,兩國間在航空方面的技術交流較為明顯,大正十一年,日本以戰利品的德國水上飛機作為相關機種開發研究的資料,自大正十三年起,許多日本航空技術企業開始與德國著名廠商合作,例如愛知時計株式會社與亨克爾公司的合作,三菱與川西也陸續招聘德國的技術工程師來日,這些都是海軍藉由企業間的合作,意圖導入德國的航空技術來提昇日本的技術水準。昭和四年,更就德國齊柏林飛船的技術進行研究與調查,並且在齊柏林飛船環球飛行的時候派遣一名士官隨船同乘見習,後來在到達日本霞之浦著陸時也作了相關的研究。此外,海軍也派遣了技術官,如同對英美一樣的到德國進行技術調查。

  昭和十一年(1936)十一月,德日兩國間簽訂了德日防共協定,更進一步的加強了兩國間的親密度,翌年十一月,義大利加盟,昭和十四年(1939)五月,德義協定成立,九月,德國入侵波蘭,歐戰爆發。在歐戰初期,從脫離國際聯盟以來不斷發展軍備的德國三軍以壓倒性的勝利在歐洲大陸上陸續擊潰了英法盟軍,昭和十五年(1940)九月,德日義三國締結軸心同盟。自此,日本陸海軍為了獲得在歐洲大獲全勝的德國三軍實情,最新的軍事技術以及實戰經驗,各別都編成了遣德軍事視察團派往德國以及義大利。陸軍是以山下奉文中將為團長派遣視察團,海軍則是以日德義混合委員會軍事首席委員,當時派駐在德國的野村直邦中將為團長組成視察團派往德國進行調查。

 

海軍遣德軍事視察團

  日本海軍在昭和十六年(1941)一月十日,以海軍遣德軍事視察團規程為準,挑選了在各術科、技術科方面的熟練士官共十八名任命為軍事視察團團員,再加上當時已經派在德義兩國的駐在武官、駐在員以及監督官等,另外還有書記、技手各兩名,組成了海軍遣德軍事視察團,由日本本土派往德國,對於各區戰線德軍的用兵方略以及兵器技術實施視察。另一方面陸軍也如同前所述的以山下奉文中將為團長派出了視察團,陸海軍獨自編成的視察團間並沒有互相的關聯,但是為了向相對應的技術導入以及對德國兵器的購買,勢必將陸海軍的要求以及購買的項目整合,於是陸海軍大臣在昭和十六年(1941)二月十二日制定了「陸海軍技術(除航空)協調委員會規約」,設立委員會來控制相關的項目。

  海軍遣德軍事視察團在昭和十六年(1941)一月十日編成,其中編成艦政班以及航空班,在一月十五日對於任務接受了相關的訓令。一月十六日,視察團員搭乘特設特務艦淺香丸由橫須賀出發,二十五日,由駐德橫井海軍武官向德國方面提出海軍視察團的要項申請。二月二十日,視察團經由巴拿馬運河到達里斯本,並於二十二日轉搭飛機經由空路抵達柏林。視察團原來的計畫行程時間表是由三月上旬到七月上旬執行考察任務,但是由於後來德蘇之間的緊張情勢而在六月下旬就離開德國回到日本,六月二十二日的德蘇開戰使得一部分預計利用西伯利亞鐵路回國的團員失去這一個機會。

  視察團中艦政班負責的調查項目包括火砲、水雷、光學、航海、電機、電信、輪機製造、造船等,並進一步擴大到德國政府及民間的製造設施與營運系統。航空班則是與陸軍視察團中的航空部份負責者一起行動,對於德國空軍的兵器以及運用方式有所調查。另外,視察團中與軍需有關的團員也參訪了當時位於德國佔領下的各油田與製油廠,與羅馬尼亞的油田。

  視察團在德國的三個月期間,充分的調查了當時德國與義大利兩國在前線以及後方的各種狀況、各種最新的兵器技術、機材以及戰略戰術等。視察團也參訪了當時的德國海軍,其中負責電信的電波兵器專家伊藤庸二造兵中佐發現德國海軍艦艇大多裝備了雷達,隨即進行了關於雷達裝備的調查研究。伊藤中佐一行人認為日本海軍必須即刻大量裝備雷達,即使早一日也希望能趕緊將國內有關雷達裝備的研究完成並且實用化,抱著這樣的心情,他們決定提早歸國投入研究。後來,日本海軍的雷達裝備就是以該中佐為中心完成開發,不過相較於英美仍是有十分大的差距,大大的影響到日後的戰局。

 

德日兩國在經濟方面的協力

  在太平洋戰爭爆發後的昭和十七年(1942)一月,依照德日義軍事協定,成立了「德日義混合委員會」,由分屬三國的一般委員、軍事委員以及經濟委員構成。在軍事委員所掌管的項目中包括了兵器、機材、技術等問題,同時也涵蓋到經濟部分。開戰以來,德日間對於軍需資材的融通交換的希望日顯濃厚,於是經由混合委員會,於昭和十八年(1943)一月二十一日成立德日經濟協定。

  在德國方面,經過了連年的征戰,戰線的擴大規模已經使其資源疲於消耗,事實上歐洲戰場已經是沒有什麼餘力來供給太平洋方面更多的物資補給。另外,由於德日間對於印度洋的戰略始終沒有定論,所以在兩國的交通上也大受影響,雖然已經成立了混合委員會以及經濟協定,卻沒有什麼實質上的物資交流,為了改善此一狀況,又設置了德日軍需品聯絡會議。在德日經濟協定訂定後第一次的軍需品交換始於希特勒指派致贈給日本的兩艘德國潛艦,隨著兩艘潛艦到達日本的還有希特勒對於日本進入印度洋,對於當地日益頻繁的盟軍運輸活動進行通商破壞作戰的濃厚希望,在這之後德日間的軍需物資交換才漸漸活躍起來。

  德日間的輸送船隻由於日本海軍在船舶上面臨的窘況而大多由德國運輸船來執行,在日方通稱之為「柳船」(Ya-na-gi Fu-ne)。但是,在昭和十八年(1943)中期以後,盟軍在大西洋上漸漸獲得全盤的優勢以來,德日間的柳船運輸陷入了極度的困難,物資的運輸量極低,一些重量體積較大的機材、兵器也完全無法運輸,由以能提升軍事工業力量的機械工作母機為甚。德日間的交流此後只能限制於以潛艦運送的少量重要物資交流,兵器技術的交流也只能限於武器的大小,過大的就只能攜帶圖紙交換了。即使以潛艦運輸,也是十分困難,昭和十九年(1944)四月從新加坡出發的日本伊號第五十二潛水艦是兩國實質交流的最後一次,況且這次還是一個失敗的例子,伊五十二號並沒有成功到達德國。

 

德日技術交換與其背景

  德國海軍在戰前原本是以八艘戰艦為中心進行著規模極為龐大的「Z計畫」,但是此一計畫在1939年開戰後只得全盤放棄,將主要生產力量集中在潛艦上,剩下的一點能量則是拿去生產水雷艇、快艇等。因此,德國在開戰後潛艦的數量急遽的增加,在昭和十六年(1941)四月約保有一百艘的數量,並以每月增加十五艘的速度進行擴增兵力。

  太平洋戰爭開戰後的昭和十六年(1941)十二月中旬,德國空軍高層在得知日本於珍珠港攻擊、馬來亞海戰等戰役以航空力量獲得大勝後,訪問了駐德日本野村海軍中將,並且對於日本海軍使用的航空魚雷產生極大興趣,表示希望能得到日本海軍的援助來改善本國空軍所使用的魚雷。為此,日本海軍特別寄贈了航空魚雷到德國,而德國空軍也以新型戰機以及新兵器作為回禮致贈日本。

  德國海軍的主要作戰方針是以潛艦為主力在洋面上執行通商破壞作戰。在進行北非作戰時,德國隆美爾元帥的敵人能夠獲得來自非洲東岸北上的船團補給,對德國北非軍造成嚴重威脅,因此,德國海軍特別希望日本海軍能對印度洋西側進行積極的通商破壞作戰,在交流之時時常提到此事。但是,在日本方面,日本海軍潛艦部隊以攻擊敵人艦隊有生力量為第一目標,執行通商破壞作戰並非當時日軍潛艦用兵政策所熱衷的項目,而且,雖然大本營海軍部在第二段作戰中曾考慮於印度洋以艦隊實施作戰,甚至有進出進度洋,攻佔錫蘭島的提議出現,但是在昭和十七年(1942)六月中途島慘敗以後,日本海軍窮於應付太平洋面上的戰事,根本沒有多餘的力量去關照印度洋,而德國海軍的要望也因此落空。

  因此,德日海軍間的隔閡日漸產生,加上太平洋戰爭開戰引起美國加入對軸心戰爭,德國人民對於日本原本抱有的信賴感以及互相扶持的感激知情全都一掃而空,取而代之的是非難日本的態度。昭和十八年(1943)一月,德國海軍作戰部長(Chef der Operationsabteilung )庫爾特•富利凱(Kurt Fricke)上將向野村中將提出對於日本海軍現行作戰方針的強烈批判,並在闡述了德國海軍的戰略後向野村表明日本海軍應該盡速進攻印度洋,野村中將則是以太平洋面戰事吃緊,無法向印度洋派遣更多兵力回答。同年二月初,德軍在北非戰線失利,德國對於切斷從東非北上的盟軍運輸船團的急迫性升至最高點,為此,希特勒特別安排致贈兩艘潛艦給日本海軍,希望日本能以這兩艘德國潛艦為模型,急速生產大量的潛艦,並在第三階段作戰中強化對於印度洋的通商破壞作戰。這兩艘潛艦中的第一艘由德國海軍軍人操作自德國送至日本吳港,第二艘由日本先以潛艦派出艦員至德國,再由日本艦員操作駛回,卻在從德國出發返航至日本途中遭到盟軍擊沉。

  戰爭後期,在德國四周的國家一個接著一個加入了同盟國,使得德日間的交通只剩下潛艦一途,但是在盟軍強力制壓大西洋的狀況下,每艘擔負交流使命的潛艦都是抱著九死一生的決心,帶著急需交流的重要物資以及最新的科技等來回於德日兩國間。

 

三 德日間的技術提攜對於日本海軍的影響

艦政本部相關事項

(1)、潛艦部分

  昭和十八年(1943)四月日本伊號第二十九潛艦在印度洋執行特別行動時,在洋面上與德國潛艦會合,互相交換人員以及特種兵器,其中日本方面由友永英夫海軍技術少佐帶著他發明的潛艦自動懸吊裝置、油露洩防止泵的設計圖及說明書、甲標的乙型、新中型潛艦(S-53)的設計圖以及計畫書,另外還有一枚九三式氧氣魚雷移行至德國潛艦一同回到德國,而德國方則是提供了小型潛艦的設計圖面,以及反戰車砲的特種砲彈給日本。

  另外就是希特勒致贈給日本的第一艘潛艦,此艦為德國U-IXC型的U-511號,到了日本以後編入日本海軍改稱為呂號第五百潛水艦。在本艦到達吳港後,日本海軍就本艦實物以及帶來的本型艦建造用的設計圖進行了調查研究,在廣島灣以潛水學校相關部門職員為中心成立了調查委員會,在昭和十八年(1943)十一月實施了本艦的能力試驗。在經過了詳細的調查後,日本海軍才發現自己對於主輪機、主電動機、二次電池等部品無法達到跟德國潛艦的水準。希特勒原本要日本以本艦為模型,在短時間內大量仿製生產,大舉進軍印度洋的的夢想始終無法實現。

  不過,隨艦來日的三名德國技術人員卻對於日本潛艦建造技術的提升有很大的功勞,此三人分別是擔任U-IXC型潛艦設計AGWESERBREMEN公司負責船殼設計的Muller技師還有負責艤裝的Heberlein技師,以及專長於電氣焊接的德國海軍技師,施密特(Schmidt)博士。其中尤以施密特博士最為重要,他對於日本的造艦技術部門提供了數次有關潛艦電氣焊接的講習,這對日後許多小型潛艦的製作上大有幫助。

 

(2)大型高速魚雷艇

  昭和十九年(1944)日本海軍向德國買了七十噸以及九十噸兩種的高速魚雷艇的設計圖,但是因為日本無法製作出像戴姆勒•賓士這樣優秀的大出力發動機,以致於仿製的設計上需要大規模的變更,而至戰爭結束都沒有能實用化。附帶一提,當時的造建計畫中,改丸五計畫預計建造七十五噸型十八隻,丸戰計畫中則是預計建造一千五百六十艘。

 

(3)戴姆勒•賓士船舶發動機

  日本遣德的伊號第八潛水艦帶回了向德國購買的戴姆勒•賓士2000匹馬力級魚雷艇用發動機實物一基以及其設計圖,交給三菱重工東京機器製作所仿製同樣的性能規格,但是這種發動機的工藝技術極其精巧,許多部品需要一些專門的工作機械才能製作,而日本政缺乏這些工作母機,所以仿製的計畫也就失敗了。

 

(4)工廠的組織營運法

  德國的精密高級機械生產方法是以同一種類規格的部品在許多的優秀專門工廠製作完成後,再送到大廠統一進行組裝,日本雖想效法,但是一來日本缺少精密的高級工作母機,二來為了怕影響到立即的兵器產能,工廠的營運組織也一時間難以在戰爭期間進行變更,所以關於此項的獲利並不多。

 

航空本部關係事項

  軍事視察團在德期間對於德國空軍的編制、制度、用兵作戰、教育、技術、生產、補給等方面都有所研究,直到德蘇戰爭爆發,原本希望直接獲得德國航空軍備援助的希望因此破滅。所以對於德國先進的航空技術,日本方只能以購買設計圖紙或幾架原型機進行仿製。

(1)戰機量產技術

  試圖導入德國式的飛機量產方式,日立航空機株式會社原本計畫與德國亨克爾公司合作設立高產能的飛機工廠,但是到戰爭結束都未能實現。

(2)戰機製造權的購買

  購入亨克爾、容克斯、梅塞修密特等德國飛機公司的飛機製作權,但是在海軍戰機的設計上較少影響。

(3)航空機用機槍

  在軸心三國同盟成立前,日本就已經向德國訂購航空機用機槍砲,其中萊茵鋼鐵的7.5mm機槍在昭和十六年(1941)20mm機砲在昭和十七年(1942)、萊茵鋼鐵的13mm機槍在昭和十八年(1943)分別抵達日本。這些德國機槍砲構造精細,對於日本來說不可能批量生產,就是在使用以及維護上都有問題產生。

 

以下是德日間技術交流主要事項的整理:

 

技術項目

交換方向

時間

方法及備註

對空射擊指揮裝置的製造技術

to

1941

由遣德視察團員中的兩名習得

雷達設計圖

to

1942

遣德伊三十號潛艦帶回,該潛艦於新加坡近海沉沒,打撈後取得。

潛艦用電池魚雷

to

1943

希特勒致贈的潛艦U-511號攜帶,有益於改善九二式魚雷的資料。

潛水艦用魚雷方位盤、照準角發信裝置、斜進角度自動追從裝置

to

1943

希特勒致贈的潛艦U-511號攜帶,方位盤以及照準角發信器由日本光學株式會社進行研究,方位盤製作二十套裝備於伊號潛艦,照準角發信器製作四十套裝備於伊號、呂號潛艦,射進角度自動追蹤儀由愛知時計株式會社進行研究,沒有實用化。

空氣壓縮泵

to

1943

由德潛攜帶,三井精機、大阪機工、神戶製鋼等各社各一台進行調查研究,獲得部分改善性能資料。

電動式空氣壓縮泵

to

1943

由德潛攜帶,作為參考。

電氣焊接技術

to

1943

U-511號乘艦的技師授與

潛水艦用魚雷方位盤

to

1943

遣德伊三十號潛艦帶回,該艦於新加坡近海沉沒後打撈取得。

魚雷艇用戴姆勒•賓士發動機

to

1943

遣德伊八號前艦帶回

小型潛艦設計圖

to

1943

由德潛艦U-180號移交伊二十九號潛艦帶回。

反戰車砲特殊彈

to

1943

由德潛艦U-180號移交伊二十九號潛艦帶回。

電波探信儀

to

1943

遣德伊八號潛艦帶回。

20mm四連裝機砲

to

1943

遣德伊八號潛艦帶回。

驅逐艦用華爾特輪機及減速機設計圖

to

不明

由海上運輸入手

750噸型德潛艦

(U-IX C)

to

1943

德國U-511號由德國海軍兵員操作航行至日本受領,命名為呂號第五百潛水艦。

750噸型

(U-IX C)

to

1944

德國U-512號潛艦,由日本伊八號潛艦攜帶操艦人員至德國領回,於大西洋失去聯絡。

零式偵察機

to

1942

遣德伊三十號潛艦搭載機,至法國西岸羅利安港後登陸運送至德國。

航空魚雷設計圖

to

1942

由遣德伊三十號潛艦搭載,至法國西岸羅利安港後運送至德國。

對空射擊指揮裝置之製造技術

to

1944

伊二十九號潛艦攜帶學習員一名至德國,戰爭結束前未能歸國,伊五十二號潛艦攜帶民間技術者四名派往德國,但隨該艦沉沒。

大口徑砲砲身製鋼技術

to

1944

伊二十九號潛艦攜帶一名派遣至德國學習,戰爭結束前未能歸國。

音響魚雷

to

1944

從檳榔嶼入港的德國潛艦受領,由吳工廠魚雷實驗部進行調查,製造能力關係無法實用化。

潛艦發射管

to

1944

由德潛艦運輸,至日本途中遭擊沉。

德國高速潛艦設計資料

to

1944

1945

永友技術中佐於德修得技術,同官搭乘德潛返日時由於德國投降,同艦投降於盟軍,永友中佐自殺成仁。

九三式魚雷

to

1943

伊二十九號潛艦於印度洋上交由德U-180號潛艦。

潛艦自動懸吊裝置技術

漏油防止泵設計圖及要領書

甲標的乙型、新中型潛艦設計圖及計畫書。

to

1943

由伊二十九號潛艦於印度洋移交德國U-180號潛艦,友永技術少佐隨行渡德。

九一式航空魚雷

to

1943

由德國商船搭載經海路輸送。

九五式潛水艦用魚雷

to

1943

由檳榔嶼供與德潛艦搭載。

九五式潛水艦用魚雷

to

1944

伊二十九號潛艦搭載技術士渡德技術指導。

水中高速潛艦圖面

to

1943

遣德伊三十四號潛艦搭載,隨艦沉沒。

三式通常彈之技術

to

1944

遣德伊二十九號潛艦實物搭載計畫未能實現,將主砲用以及高角砲用之構造性能以電報通知。

亨謝爾公司多量生產技術特許

to

1941

技師一名招聘。

亨克爾公司飛機製造權

to

1942

製造機械未能抵日。

容克斯Ju-88轟炸機

to

1942

一機海上購入。

亨克爾公司、日立合併會社設立

to

1943

技師一名昭聘。

亨謝爾公司予壓室部品

to

1943

滑翔飛靶圖面

to

1943

Me163Me262製造權

to

1944

由遣德伊二十九號潛艦輸送,同艦於馬尼拉灣沉沒,僅有計畫說明書到著。

戰鬥機用無線電話機

to

1941

海上輸送。

固定航空照相機RMKP-10

to

1941

海上輸送。

萊茵鋼鐵13mm機槍MG131

to

1943

遣德伊八號潛艦帶回,並附有彈藥包通常彈、穿甲彈、演習彈各二十發。

毛瑟20mm機砲與彈藥包

to

1943

由遣德伊八號潛艦帶回。

30mm MK103型機砲

to

1944

未到。

30mm MK108型機砲

to

1944

未到。

50mm機砲

to

1944

情報入手。

轟炸瞄準器

to

1941

海上運輸。

較新型轟炸瞄準器

to

1943

遣德伊八號潛艦帶回。

俯衝轟炸瞄準器PZA1

to

1943

遣德伊八號潛艦帶回。

航空機用方位測定機

to

1942

海上運輸,附屬於Ju88

固定航空照相機RMKP-20

to

1942

海上運輸。

固定航空照相機RB50型、R675

to

1942

海上運輸。

各型火箭彈

to

1943

海上運輸。

子母轟炸機

V-1號兵器

BH滑翔炸彈

亨謝爾無線滑翔炸彈

亨謝爾無線滑翔穿甲彈

三軸自動操控裝置

轉輪式固定機槍射擊瞄準器

to

1944

情報入手。

本文出處:日本防衛廳戰史海軍軍戰備(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