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海軍
12.7cm五十倍徑(5吋)
五十口徑三年式十二點七公分砲
驅逐艦白露型海風號上的5吋連裝砲塔
這種五十口徑三年式十二點七公分砲是二次大戰日本海軍驅逐艦中使用最廣的中口徑砲.從特型驅逐艦吹雪級,到後來的初春型,白露型,朝潮型,陽炎型,夕雲型,到島風型,除了大正時代建造的,幾乎所有驅逐艦都是搭載此種砲種的家族系列.裝載三年式五吋砲的砲塔是一項劃時代的革新,出現之初給予世界海軍列強一個強大的震撼,首先,這是世界上首次出現的連裝驅逐艦主砲,其次,這種砲塔是世界上第一種考慮到防護天氣及波浪的砲塔,為了保護砲塔內部和人員安全,這種砲擁有一個完整的"砲塔",相對於此,同時期或舊型的驅逐艦的主砲往往只有一層"前盾".另外,這種砲系列中的大部分都能以較高角度射擊,也是有別於當時其他砲種的一點. 三年式五吋砲塔的家族繁雜,大致上可以分作A型,B型,C型三大類,以上分類是以連裝來說,另外,還有少數砲是以單裝型式搭載於初春型和白露型驅逐艦上. A型砲塔是最初的砲塔型,他搭載於特型驅逐艦吹雪型四種構型中的I型和I型改,他的砲塔構造較簡單,兩門砲同時裝置在一個砲鞍上,也就是說只能同時俯仰動作.B型搭載於吹雪型構型中的II型和III型,B型砲塔擁有較複雜的構造,兩門砲身能分開單獨俯仰,而且仰角從40度增加到75度,可以對空射擊,但是因為機械結構增加的關係,重量也從A型的25.4噸躍升到32噸. B型改是為了因應B型薄弱的外殼結構而生,因為此種砲塔外殼的試製目的是防浪防雨而非防彈,所以只要撐的住就好了,但是日本海軍後來發現結構強度仍不夠,在大量拍打下也有可能變形,所以在B型改加強了他的結構強度,在外殼上加上了補強骨條,向上延伸到75度的對空射擊照準孔也因此取消,改成一般對艦照準孔.最大仰角只有55度. C型主要搭載於其後的白露型,朝潮型,和新世代驅逐艦基本型陽炎型上,是搭載用最廣的一種構型,在外型上和B型相去不遠,是日本海軍為了給特型驅逐艦後建造的新驅逐艦製作的砲塔.D型則搭載於更新的夕雲型和島風型上,他們的最高仰角從C型的55度提高到75度,足以對空射擊.但是在實戰上似乎沒有很明顯的戰果. |
彈砲諸元
使用船艦 | 驅逐艦吹雪型,初春型 白露型,朝潮型,陽炎型 夕雲型,島風型 |
設計年代 | 1914 |
服役年代 | 1931 |
砲重 | 4.18噸 |
砲長 | 6.483m |
膛長 | 6.350m |
旋紋數 | 36 |
容積 | 16 dm3 |
射速 | 每分10發 |
彈種與重量 | 高爆彈-23kg |
推進藥所需 | 7.7kg |
砲口初速 | 915m/s |
工作壓力 | 2840kg/cm2 |
壽命 | 500~700次 |
每砲攜帶彈數 | 300發 |
射程諸元
射角(度) | 23kg高爆彈之射程(m) |
40 | 17600 |
45 | 18380 |
75 | 12200 |
砲塔諸元
裝數 | 單裝,聯裝 |
配置 | 連裝:A,B,C,D型 吹雪型I型,I型改:A型三基 吹雪型II型,III型:B型三基 初春型:B型改兩基,單裝一基 白露型:C型二基,單裝一基 朝潮型:C型三基 陽炎型:C型三基 夕雲型:D型三基 島風型:D型三基 |
重量 | A型:25.4噸 其他連裝:32噸 單裝:18.4噸 |
俯仰 | A型:-5~+40度 B型:-5~+75度 B型改:-5~+55度 C型:-7~+55度 D型:-7~+75度 |
俯仰速率 | 每秒6~12度 |
旋轉 | +150/-150度 |
轉速 | 每秒4~6度 |
裝填角度 | +5或+10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