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海軍  特二式內火艇

 

擁有流線型浮舟艇身的兩棲戰車-特二式內火艇

 

 

特二式內火艇諸元:

全長 7.5m
全幅 2.8m
全高 2.3m
重量 12.5噸
乘員 6名
動力 氣冷式內燃機110馬力一具
行動距離 140km
武裝 九八式37mm戰車砲x1

九七式7.7m車載重機槍x1

速度 陸上37km/h

水中9.5km/h

裝甲 正面12mm

 

 

  日本海軍陸戰隊在上海事變的實戰經驗裡體認到需要一種兩棲裝甲車輛遂藉由陸軍的協力著手開發本車為計畫在南洋諸島使用於登陸作戰時的舟艇能以己身之力航行補充陸戰隊第一線火力為目的而著手開發的兩棲裝甲戰鬥車輛95式輕戰車為基礎來開發許多組件配備像機關部和變速箱等基本部分都直接沿用以減少開發時間而計畫當初是打算用潛艇搭載的(外掛在艇身)。本車雖然本質上是兩棲戰車,但是日本海軍卻樣樣要跟陸軍不一樣,所以就硬把他稱為特二式內火艇,所謂的內火艇就是日語中裝備內燃發動機的小艇之意。

  對陸軍而言物資和人員的登陸工作可由船舶工兵分擔相對的海軍無法調用這支兵力也就有供給根據地隊和陸戰隊兩棲戰車的必要本車為了要可用潛艦搬運特別設計成把發動機電機配件部位外取收容於艦內等到要登陸時再加以組裝(30分鐘)發動前進,這樣在潛航時,外掛於潛艦外的本車就不必擔心浸水而導致登陸時動力失靈的危險。又本車各零組件和95式輕戰車有共通性在生產上和維修運用上都有較大的靈活性水上航行時由變速箱連接起動輪而來對兩軸的推進槳作動力切換在那同時也驅動抽水泵將車內漏水排出位在砲塔的車長一面操作方向盤一面控制兩個方向舵的動作本車約生產了180輛左右,並配備於實戰前期型的車身前部助浮物為一體成形後期型的車身前部助浮物被分為二部分靠近中央的部分改為可拆卸式的

特二式內火艇拆去兩棲裝備後的樣子,圖中虛線為浮舟以及兩棲裝備的位置

  

  1942年開始配備到部隊的特二式內火艇是日本唯一被量產的兩棲戰車除了參加硫磺島和塞班島菲律賓等戰役外本土大約配備了20輛用於防衛橫須賀軍港但是當本車配備到實戰部隊時日軍敗相已露原本應該作為攻擊用兵器現在就只能和輕戰車一樣當作單純的戰術性防禦角色來運用配屬在各島嶼的守備隊中在這樣的任務裡其水陸兩用的看家本領完全沒有發揮的餘地相對的薄弱的裝甲貧乏的火力等缺失反而全都表露無疑另外本車為了獲得較大的浮力將車內容積做得比輕戰車來得大較大的車身尺寸卻反而不如輕戰車來得靈活這些都是本車在實戰中曝露的弱點使得特二式內火艇在後世的世人眼中得不到正面的評價

  戰術而言如果純粹用於奇襲登陸作戰相信特二式內火艇應該是一項有效的兵器首先,機關部的內燃機有一半是沉在海平面下,如果又考慮到時間和天候選擇時機在登陸時是可以有效隱蔽其航跡和聲音的上陸之後附加在車身上的浮舟也可以交給後續的部隊利用在建立和確保了橋頭堡之後後續的追擊和擴大再交給正規的中戰車去做這才是特二式內火艇原本計畫的用法.


  

殘留在硫磺島的特二式內火艇遺跡。

By 小步兵 

增補by安國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