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Su-24擊劍手式戰鬥攻擊機

Su-24是蘇聯蘇霍伊設計局設計的雙座雙發變後掠翼戰鬥攻擊機,北約組織給予它的綽號為“擊劍手”(Fencer)。

Su-24是蘇聯為了加強前線航空兵的對地攻擊能力而研製的,也是二次大戰後蘇聯第一種專門為執行對地攻擊任務而設計的戰鬥機。該機具有高速突防能力和全天候能力,可以攜帶制導和非制導武器對敵方500∼1300公里縱深的目標實施遮斷攻擊,也可帶小型核彈進行戰術核轟炸。其續航時間長,航程遠,加速性好,從鬆開煞車爬升到12200米高度只需1分30秒,高空性能好。

Su-24於1964年開始研製,1967年6月代號為T-6-1的原型機試飛。該機裝三角翼,翼尖下垂。機身下裝4個垂直向下噴射的火箭助推器,以改善起飛性能。1970年1月代號為T-6-2IG的變後掠翼原型機首次試飛。初始生產型編號為Su-19,於1974年進入服役,後改編號為Su-24。截止1992年,共生產了900多架Su-24,還出口伊拉克(24架,大部分於海灣戰爭中逃到了伊朗)、利比亞(15架)、敘利亞(訂購了12架)。

Su-24有以下幾種型別:
Su-19(“擊劍手”A) 裝發動機的後機身為方形,只少量生產,主要用於試飛。
Su-24(“擊劍手”B) 第一種作戰型,1976年開始服役,後機身兩台發動機之間的底部蒙皮凹陷進去,減速傘艙加大。
Su-24(“擊劍手”C) 於1981年出現,重要的設備更換了,機頭的多種探測裝置代替了以前簡單的空速管,在兩側翼根及尾翼的兩側有三角形的整流罩。
Su-24M(“擊劍手”D) 主要的攻擊型,1977年首次試飛,1983年開始服役。估計用地形跟隨雷達取代了早期的地形回避系統。增加了空中加油能力,在風擋前方中央裝有可伸縮的受油探管。風擋前的機頭部分加長了約0.75米,在雷達罩與座艙之間增加了電子設備艙,垂尾下部弦長增大,使前緣更彎曲。垂尾前緣增裝了一個新天線。機翼的外翼翼刀加大,翼套下的掛架延長,可掛帶幾乎所有的前蘇制標準戰術空-地飛彈和火箭巢。前起落架艙之後安裝了帶有激光照射/測距儀的新型電-光系統。機頭有一根較長的空速管。出口型的編號為Su-24Mk。
Su-24MR(“擊劍手”E) “擊劍手”D派生出的偵察/電子戰型。基本的探測設備掛於機腹掛架上,為長6米的圓形吊艙。另外可換掛長4米的吊艙,該吊艙側面扁平,估計內裝側視雷達。機翼右外側掛架帶小型設備吊艙。機翼內側掛架一般掛副油箱。保留了空中加油及攜帶空-地飛彈的能力。機頭罩縮短,在每側發動機進氣道的前段下方有“曲棍球棒”天線。1985年開始裝備波羅的海艦隊,取代圖-16。
Su-24MP(“擊劍手”F) 偵察型,用於取代雅克-28“陰謀家”E。介電質機頭罩不同于Su-24MR,機頭底部增加了小整流罩。


設計特點

Su-24的機身輪廓、進氣道和垂直尾翼與Su-15有許多相同之處。整個外形與美國的變後掠翼戰鬥機F-111相似,採用兩側進氣,座椅並排安裝,發動機並排裝在機身後部。

機翼:懸臂式上單翼,變後掠翼的形狀與米格-23的相似。機翼從翼根開始有下反角,機翼包括三角形的固定翼盒與活動翼段,活動翼的轉軸點比Su-17/-20和“逆火”轟炸機的更靠近機身。外翼段為全金屬結構,可掠動三個角度:16°、45°、68°。機翼有全翼展前緣縫翼及分兩段的後緣雙縫襟翼,襟翼的外側是後退式副翼。襟翼前面是差動擾流板,低速時可控制橫滾,著陸時可作升力阻尼板。

尾翼:全動式平尾,兩塊平尾差動和對稱活動可起副翼和升降舵的作用。當機翼後掠角變大時,飛機橫滾靠差動平尾來控制;當機翼後掠角變小時,位於後緣襟翼前面的擾流板(也是減速板)與差動平尾一起控制飛機橫滾。垂尾是蘇霍伊設計局的典型形式,後掠角大,垂尾離地高度達5.50米,重尾邊緣裝有各種天線,底部與減速傘艙相連。

機身:全金屬半硬殼式結構,外形細長乾淨,用了一定數量的鈦合金。機身兩側的進氣道截面積較小,進氣口處有向前延伸的附面層隔板和激波板。另外,進氣道斜板可調節,進氣口處有輔助進氣門,低速飛行時打開。中機身下兩側有減速板。後機身的側下方有一對腹鰭,用於保證航向穩定性。

起落架:可收放前三點式,起落架均裝雙輪。前起落架向後收入機身,前輪有擋泥板,主起落架與米格-23類似,是新穎的八字形起落架,向前向內收起。起落架上有一個關節,收起時機輪能傾斜貼放在體積較小的起落架艙內。主起落架採用連杆式減震器,低壓輪胎,能在一般的機場起落。

動力裝置:裝兩台P-29-300雙轉子加力渦噴發動機,11級壓氣機,2級渦輪,最大不加力推力81.34千牛(8300公斤),最大加力推力122.5千牛(12500公斤)。全加力耗油率0.204千克/牛頓·小時(2公斤/公斤·小時),額定狀態耗油率0.085千克/牛頓·小時(0.83公斤/公斤·小時)。內部油箱裝在發動機之前,內部燃油量約9000千克。帶可伸縮的錐套軟管系統,除可正常空中加油外,還可用作夥伴加油機。機身及翼套下掛架可帶4個1250升副油箱。

座艙:並列雙座,兩名飛行員均獲得良好的前方視界。座艙寬1.65米,裝K-36彈射座椅。艙蓋從中間一分為二,均向後開啟。彈射前先拋蓋。

機載設備:機頭有大型雷達,前機身下方有激光測距/目標標識器。發動機進氣道兩側及垂尾上有雷達告警接收機,中機身上方有飛彈告警接收機。中機身及垂尾前緣下部還有熱交換器的衝壓進氣口。該機還裝有反輻射主動壓制設備。

武器:前機身下右側裝一門23毫米GSH-6-23M 6管機炮,使用爆破、穿甲彈丸。另一側裝攝像設備。共有9個武器掛點:機身下5個,內翼翼套下2個,外翼下2個,採用複式掛架。總載彈量8000千克,可掛各種普通炸彈(從100∼1000千克級)、凝固汽油彈、穿甲彈、高爆炸彈和子母彈等,也可帶核武器。可攜帶的空對地飛彈有AS-7、AS-9、AS-10、AS-11、AS-12、AS-13、AS-14、AS-17,還可帶AA-8空對空飛彈和23毫米機炮炮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