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利.柏克級飛彈驅逐艦 

阿利.柏克級飛彈驅逐艦的首艦阿利.柏克號(USS Arleigh Burke DDG-51),這是美國海軍建造的第一艘神盾驅逐艦。

柏克號是柏克級中唯一一艘Flight 1規格。此照片攝於2003年3月。

 

提康德羅加級飛彈巡洋艦的蓋茨堡號(USS Gettysburg CG-64)在1989年7月2日於BIW船廠舉行

命名洗禮與下水儀式,背後就是正在建造中的阿利.柏克號。

阿利.柏克號在1989年9月16日在巴斯鋼鐵(BIW)造船廠舉行洗禮下水儀式的照片

正在BIW船廠艤裝中的阿利.柏克號,攝於1990年。

裝在BIW船廠AFDB-3浮動乾塢的阿利.柏克號,攝於1991年3月。可以清楚看到艦尾的兩個五葉片可變距螺旋槳推進器。 

阿利.柏克號在1991年7月4日舉行成軍典禮,由國防部長迪克.錢尼(Dick Cheney)致詞。

伯克級Flight 1的拉本號(USS Laboon DDG-58)在BIW船台上,攝於命名洗禮儀式前夕。

伯克級Flight 1的拉本號(USS Laboon DDG-58)在1993年2月20日在BIW船廠下水。

(上與下)破浪航行的阿利.柏克號。

從後方看阿利.柏克號,此照片攝於1994年4月

(上與下)停泊於第七艦隊橫須賀基地的柏克Flight 1驅逐艦菲茨杰拉德號(USS Fitzgerald DDG-62 )。

攝於2014年6月14日。 該艦在2017年6月17日凌晨在橫須賀外海與大型貨櫃輪發生衝撞意外,受損嚴重。

停泊於橫須賀海軍基地的柏克Flight 1驅逐艦史蒂森號(USS Stethem DDG-63 )。

攝於2014年6月14日橫須賀海軍基地。

柏克級Flilght 2A的麥克.坎貝爾號(USS McCampbell DDG-85),攝於2014年6月14日橫須賀軍港。

相較於Flihgt 1/1A,柏克Flight 2A增設了機庫,但為了節約成本與重量而不裝拖曳陣列聲納。

 

柏克級Flilght 1A的希金斯號驅逐艦(USS Higgins DDG-76)。攝於2023年10月13日橫須賀軍港。

菲茨杰拉德號的前部船艛。相較於提康德羅加級將四個SPY-1A相位陣列雷達分散在前、後船艛上,

柏克級將四面SPY-1D相位陣列雷達集中在前部船艛並共用單一發射機,以簡化系統並降低成本。

柏克Flight 2A 驅逐艦拉菲.強森號(USS Ralph Johnson DDG-114)前部船樓,攝於2023年10月14日。

柏克Flight 2A因為增設機庫,因此朝後的兩部SPY-1D相位陣列雷達的安裝位置

比前部抬高一些。注意到拉菲.強森號使用較新型的AN/SQL-32(V)6(SWEIP Block 2)電子戰系統。

(上與下)柏克級Flight 2A飛彈驅逐艦的穆斯汀號(USS Mustin DDG-89),攝於2015年5月新加坡。

(上與下三張)柏克級Flight 2A飛彈驅逐艦的威廉.勞倫斯號(USS William P. Lawrence DDG-110),攝於2019年5月新加坡。

(上與下二張)從後方看柏克級Flilght 1A的希金斯號驅逐艦(USS Higgins DDG-76),此時正在橫須賀轉移泊位。

攝於2023年10月13日。

 

(上與下)柏克級Flight 2A的拉菲.強森號(USS Ralph Johnson DDG-114) ,攝於2023年10月13日橫須賀基地。

拉菲.強森號是2010年代美國重啟柏克級飛彈驅逐艦生產線之後完成的第二艘重啟生產型柏克Flight 2A

 

──by captain Picard

艦名/使用國 柏克級飛彈驅逐艦/美國

(Arleigh Burke class)

承造國/承造廠 美國/

DDG-51、54、56、58、60、62、64、66、68、70、72、73、75、76、77、79、81、83、85、87、90、92、94、96、99、101、102、104、106、108、109、111、112──Bath Iron Work,Bath, Maine

DDG-52、53、55、57、59、61、63、65、67、69、71、74、78、80、82、84、86、88、89、91、93、95、97、98、100、103、105、107、110──Ingalls Shipbuilding, Pascagoula, Mississippi

尺寸(公尺) Flight1/1A/2:長153.77 寬20.4 吃水6.3/9.3(含聲納)

Flight2A:長155.29 寬20.4 吃水6.3/9.3(含聲納)

Flight 3:長155.448m  寬20.239

排水量(ton) Flight1(DDG-51):標準6624,滿載8315(8184長噸/9166短噸)

Flight 1A(DDG-52~71):標準6731,滿載8850(短噸)

Flight2(DDG-72~78):標準6914,滿載8400(8300長噸/9300短噸)

Flight2A(DDG-79~124): 滿載9238(9100長噸、10100短噸)

Flight 3(DDG-125) :標準9200,滿載約9800(9600長噸、10800短噸)

動力系統/軸馬力 LM-2500燃氣渦輪*4/100000(Flight 1A後期起,改用四具LM-2500-30燃氣渦輪,總功率105000馬力)

 雙軸CRP 雙舵

航速(節) 31
續航力(海浬) 4200~4400(20節)
偵測/電子戰系統 AN/SPY-1D/(V) 3D相位陣列雷達系統*1(固定式陣列天線*4)(裝備於DDG-51~122)

AN/SPY-6(V) AMDR相位陣列雷達系統*1(固定式陣列天線*4)(裝備於DDG-125~)

AN/SPS-67(V)3平面搜索雷達*1

AN/SPS-64(V)9航海雷達*1(裝備於DDG-51~86)

Decca Bridge Master E航海雷達*1(DDG-87起裝備)

AN/SLQ-32(V)3電子戰系統*1

MK-36 Mod6干擾彈發射器*6(SRBOC)

MK-53 Nulka主動式誘餌發射器*4(2000年代陸續加裝)

MK-59充氣式水面誘餌發射器*4(2013年起陸續加裝)

AN/SLQ-25魚雷反制系統*1

Prairie Masker氣泡幕噪音抑制系統

AN/WLD-1遙控獵雷載具(DDG-91~96)

聲納 AN/SQS-53C 艦首聲納*1

AN/SQR-19拖曳陣列聲納*1(Flight1/2)

AN/SQR-20(TB-37U)拖曳陣列聲納*1(DDG-113起)

射控/作戰系統 神盾(Aegis)作戰系統

AN/SPG-62照射器*3

AN/SPQ-9B X波段對空/對海追蹤雷達*1(DDG-118起。DDG-125起SPQ-9B與AMDR-S雷達由同一控制器控制)

MK-46 Mod0(DDG-51~84)/Mod1(DDG-85~)光電射控儀*1

乘員 Flight1/2:337(軍官22,士官兵315)

Flight2A:380(軍官32,士官兵348)

艦載武裝 MK-45 五吋54倍徑砲*1(DDG-51~80)

MK-45 Mod4 五吋62倍徑砲*1(DDG-81起)

八聯裝MK-41 垂直發射器*12(前四後八)

(裝彈量:Flight1/2:前29枚後61枚

Flight2A:前32枚後64枚

可裝填標準SM-2防空飛彈、戰斧巡航飛彈、垂直發射反潛火箭(VLA),Flight 2A可裝填海麻雀 ESSM短程防空飛彈(DDG-82起))

MK-15方陣近迫武器系統(CIWS)*2( DDG-51~83)/1或無(DDG-84~)

三聯裝324mm MK-32魚雷發射器*2(使用MK-46/50魚雷)

MK-38 Mod1 25mm機砲*2(2000年代起加裝)

M-2 12.7mm機槍*4(2000年代起加裝)

MK-38 Mod2 25mm遙控機砲系統(GWS)*2 (DDG-104~112)

四聯裝MK-141魚叉反艦飛彈發射器*2(Flight1/2)

艦載機 Flight1/2:無

Flight2A:LAMPS-3 SH-60B反潛直昇機*2

姊妹艦 至2002年共訂購62艘,2010年起陸續增購

Flight 1:共21艘 (DDG-51~71)

Flight 2:共7艘(DDG-72~78)

Flight 2A:至2002訂購44艘(DDG-79~112),在2011年以後再增購3艘(DDG-113~115)

Flight 2A技術插入型(TI):10艘(DDG-116~DDG-124、127)

Flight 3──目前預計12艘(DDG-125、126、128~137)

 

主要參考資料──全球防衛雜誌281、282:神盾中堅:柏克級飛彈驅逐艦(張明德著)

軍事連線12:解析伯克級Flight 2A神盾驅逐艦(張明德著)

軍事連線62、63:新世代神盾艦完全解析 美國海軍伯克級Flight III的問世(張明德著)


(1)   (2)   (3)   (4)   (5)  (6)  (7)  柏克級列表

1970年代的護航空母艦艇短缺危機

美國海軍在1960至1964年完成23艘亞當斯級(Adams class)飛彈驅逐艦後,在往後的二十幾年間,竟然沒有推出任何新一級的防空驅逐艦(唯一例外的是1970年代由於伊朗放棄採購,而在1980年代初期加入美國海軍的四艘紀德級飛彈驅逐艦)。這個造艦斷層要歸咎於許多因素:首先,神盾系統計畫之前的颱風(Typhoon)計畫遭到取消,1960至70年代美國又陷入越戰泥沼而無力進行大規模造艦,再者也由於這段期間美國海軍 以李高佛(Hyman Rickover) 上將為首的核子動力派受到國會支持,主張美國海軍接下來較大型的水面艦艇都要採用核子動力,因此在1960年代後期陸續否決幾種傳統動力的防空驅逐艦計畫如1967財年飛彈驅逐艦(FY67 DDG)和DXG飛彈驅逐艦(DX防空驅逐艦的衍生型),只陸續編列建造昂貴的核子動力飛彈巡防艦(DLGN);而在1980年代,原本規劃的神盾驅逐艦(DDG-47)也在建成之前升格為巡洋艦(CG)。

在1970年代後半美國卡特總統執政期間,由於越戰後的軍費緊縮,美國海軍在此時期新購軍艦的數量開始急遽減少 。卡特政府的戰略基調以維持世界局勢和諧為主軸,讓剛剛脫離越戰泥沼的美國獲得喘息;在此概念下,卡特認為美國海軍的主要戰略,就是在北大西洋上防守威脅最大的蘇聯潛艦攻勢,而主要的軍力維持目標就是由SOSUS海底監聽系統、水面護 航空母艦艇、核能潛艦、陸地反潛機與艦載反潛直昇機構成的大西洋反潛網,至於帶有攻勢思想且價格非常昂貴的航空母艦與兩棲攻擊艦,卡特政府則是相當排斥,一來會抵觸卡特節約國防支出的目標,而且這類攻勢性建軍容易造成美蘇關係緊張,這對於1960年代石油危機、越戰以來美國與第三世界國家之間陷入谷底的關係百害而無一益;而在卡特的觀感中,體型龐大的 航空母艦已經過時,早晚成為潛艦與飛彈的靶子。因此,卡特政府拒絕在任內購買任何新航空母艦,如此連帶也使航空母艦護航空母艦隊的規模受到影響。

在1978年7月,美國國防部通過新的海軍兵力規劃,讓海軍維持12個航空母艦戰鬥群(CVBG),加上9個海上整補群(URG)、一個可載運師級陸戰隊單位(MAF)的兩棲艦隊,以及7支船團護航群;其中,只有會遭受高強度空中威脅的 航空母艦戰鬥群中編納當時研發中的神盾巡洋艦,而每個航空母艦戰鬥群將由一艘航空母艦、二艘神盾艦以及六艘其他巡洋艦/驅逐艦。而URG則只以一艘巡洋艦/驅逐艦與3~4艘巡防艦作為護航兵力,至於需要水面艦提供火力支援的兩棲艦隊則編制12艘巡洋艦/驅逐艦與5艘巡防艦;總結以上,此一規模的美國海軍總共需要24艘神盾巡洋艦、100艘巡洋艦/驅逐艦與95~114艘巡防艦,再加上額外的15%兵力餘裕,就成為28艘神盾驅逐艦、116艘巡洋艦/驅逐艦與114艘巡防艦,所有水面艦總數達258艘。然而卡特 政府任內的實際造艦作為遠遠不滿足美國海軍這份需求,只讓美國海軍訂購了第31艘(最後一艘)史普魯恩斯級驅逐艦、4艘提康德羅加級、27艘派里級巡防艦以及4艘「意外」加入美國海軍的紀德級飛彈驅逐艦。由於美國在1960年代建造的防空艦艇(高達58艘)將在1980年代開始陸續除役,而這批艦艇佔當時美國海軍水面防空護 航空母艦兵力的八成以上;依照當時美國的造艦速率,美國海軍根本無法及時填補這些艦艇除役後的空窗,因此在2000年的護航空母艦艇數量會縮減到160艘 。

積極制海戰略與神盾艦艇

在1970年代,美國海軍強烈反對卡特政府縮減海軍的政策,遂提出主動出擊、在戰爭中奪取制海權的理論,稱為制海2000(Sea Plane 2000),試圖證明以航空母艦為主的戰鬥群在現代化海戰中決未過時。在制海2000計畫中,美國海軍打算建構一支規模龐大、戰鬥能力強的海軍艦隊,在戰爭中直接進入蘇聯水域將蘇聯艦隊、潛艦摧毀,而不是像二次大戰的大西洋之戰一樣,放任德國U型潛艦進入大西洋之後才大費周章地組織龐大反潛兵力來護衛船團,這在蘇聯擁有大量潛艦的情況下可說是非常重要,將之摧毀於基地內總比 在茫茫大海中搜索每一艘潛艦事半功倍;當時西方國家強調打不起第二場「大西洋之戰」,北約護 航空母艦的數量不及二次大戰時同盟國的一半,蘇聯潛艦的數量卻比納粹德國在開戰時多得多。以上理論就是1980年代雷根總統執政時期,美國海軍前進戰略的理論基礎。而主動進入蘇聯水域尋找蘇聯艦隊決戰的兵力,就是美國 航空母艦戰鬥群。然而,在蘇聯海軍靠大量反艦飛彈齊射以及陸基轟炸機攜帶反艦飛彈所構成的制海戰力日漸強大,美國海軍航空母艦戰鬥群要深入打擊蘇聯艦隊將面臨極大的風險。美國 航空母艦依賴的防護網由艦載機以及戰鬥群內的防空護航空母艦艇構成,然而在1970年代,美國海軍這個防護網中,只有剛剛進入服役的F-14A雄貓戰鬥機配備鳳凰長程空對空飛彈,能在外圍同時接戰多個目標,但是配備韃靼、小獵犬、護島神(3T)防空飛彈系統的水面護 航空母艦的戰鬥效能就很有限,因為這些1960年代水準的防空飛彈系統無法同時接戰大量目標,低空接戰能力也較為有限,很難指望她們為航空母艦攔下多少飛彈。在攔截能量有限的情況下,蘇聯轟炸機只要能在美國艦載機攔截範圍之外搶先發射飛彈,美國 航空母艦的所有防禦體系(包括F-14A戰鬥機)只能好注意力集中在蘇聯射出的飛彈上;因此就算美國航空母艦戰鬥群能攔截絕大多數飛彈而在一波攻擊中存活,蘇聯的轟炸機還是能確保自己的生存,甚至還有餘力發動第二波攻擊。在這種無法有效殺傷對方的情況下,美國 航空母艦戰鬥群不僅很難取得決定性的勝利,甚至本身更容易受到較大的損傷。

不過,當時即將問世的神盾系統將可改變這種局面。神盾艦載戰鬥系統能同時接戰大量目標,所以只要航空母艦戰鬥群內的神盾艦數量足夠,外圍的F-14A戰鬥機就能將注意力專注在獵殺蘇聯轟炸機上,並且放心地將蘇聯機群射出的飛彈交給後方的神盾艦艇來處理。因此,美國海軍在1970年代末期便開始設法建造大批神盾艦艇,一方面接替1960年代建造的大批防空艦艇,一方面也實質提高 航空母艦戰鬥群的防空能力,以達成前進至敵方水域主動獵殺蘇聯艦隊並奪取制海權的目標。然而當時敲定的DDG-47神盾驅逐艦(後來升格為巡洋艦,即提康德羅加級)由於造價太過昂貴,只能取代部分的老舊防空艦(最後提康德羅加級共建造了27艘),因此美國海軍就尋求一種體型與造價較低,但是戰力仍在水準以上的神盾驅逐艦。為此,美國海軍在1978年5月在海軍作戰部長辦公室(OpNav)底下成立一個未來驅逐艦(DDX)研究小組,以馮坦中將(R.K.Fontaine)為首。

其實早在1972年,美國海軍在發展神盾艦艇時就曾經研究了一種排水量在5000ton以下、造價限制在一億美元左右的神盾驅逐艦,然而由於神盾系統本來就相當複雜龐大,體積縮成這麼小,最後發現艦上只能容納一座裝載16枚防空飛彈的MK-22單臂發射器(MK-13的輕量縮水版)以及SPY-1相位陣列雷達,其他如艦砲、魚叉反艦飛彈、ASROC反潛火箭、聲納、直昇機起降設施與備用的2D對空搜索雷達通通沒法容納,甚至連Link-11資料鏈都得刪除;這樣過份縮水的神盾驅逐艦,根本不可能有像樣的戰鬥力,後來這個計畫遭到取消。也由於這次失敗的教訓,美國海軍提出了以8000ton級史普魯恩斯級的艦體搭載神盾系統的決定,成為提康德羅加級飛彈巡洋艦,是當時所有核能載台神盾艦全軍覆沒後唯一實現的神盾艦種。然而,即便以史普魯恩斯級的艦體規模來搭載神盾系統與足夠的武裝,也是非常勉強,導致早期提康德羅加級面臨嚴重的重心過高問題。

即便提康德羅加級已經是當時美國海軍所能接受的「最小」神盾艦,然而其滿載排水量仍然打破10000ton大關,以致於後來「名正言順」地升格為巡洋艦。顯然,如果欲發展另一種較為嬌小廉價的「神盾驅逐艦」,必須費另一番功夫與割捨。因此,美國海軍大衛.泰勒海軍艦船發展中心(David Taylor Naval Ship Development Center)的格拉翰(Gorky Graham)少校便進行研究,設法以新的設計來解決這個問題。早在1975年,格拉翰姆便對許多有潛力用在新驅逐艦上的新技術展開研究,希望利用一些新的技術,順利地在更小地艦體內容納完整的神盾系統,包括全電力驅動、垂直發射系統、SEAMOD模組化建造概念、分散式戰鬥系統等等。在研究中,格拉翰發現艦體尺寸與建造費用成正比的傳統觀念並不成立,因為真正最昂貴的部分是艦上的關鍵作戰裝備,只是當時高層對這種新觀念尚無法接受。

在前述的研究之中,全電力驅動堪稱最關鍵的技術,首先利用燃氣渦輪機發電,透過配店系統將電力分配給不同的電動馬達,去帶動推進器或供應艦上吃電的系統,因此可以免除減速齒輪、大軸等佔空間的複雜機械,利於縮減艦體尺寸,同時也更能靈活分配艦上主機發出來的功率,滿足現代化艦艇日趨增加與多元的用電需求。然而,由於艦上主機的功率全部要轉換成電力,因此需要數十MW功率的發電機與電動機,這與當時一般軍艦常見的1000~2000kW電機有著極大的差別,而功率足夠的電機又有體積重量過大的問題,無法裝載於驅逐艦的艦體內,此外,由於主/輔機的運轉速率與特性差異很大,很難整合在同一個電力環境內,這在1970年代是一項難以突破的技術障礙(直到1990年代出現透過電腦軟體控制的高壓配電系統才解決這個問題)。

而在分散式戰鬥系統方面,當時美國漢緯公司(Honey Well,後來被休司購併)為美國海軍進行了相關研究,並且實地做出了一套概念展示系統。雖然分散式戰鬥系統具有結構較靈活、升級較容易、生存性較高的優點,在部分電腦失效時能讓其餘電腦分擔失效電腦的功能,使系統繼續運作;然而,將戰鬥系統的機能分散在不同處理器,需要很複雜的軟體與微電子技術並同步運作,這些技術在1970年代都明顯不足,如果硬是使用分散式架構,就會導致系統的處理效能大幅降低。而當時神盾系統的架構已經成形,採用集中式結構,核心的運算機能集中在某些電腦硬體,根本不可能馬上改成分散式結構(神盾系統直到2000年代的Baseline 7才轉型成全分散架構)。後來,漢緯將其分散式系統的架構用來投標台灣海軍(即H-930系列),成為台灣改良陽字號驅逐艦的核心戰鬥系統。

由於以上這些技術都不成熟,因此格拉翰提出的計畫在當年難以實現;雖然如此,格拉翰的這些先期研究仍被OpNav的DDX驅逐艦計畫做為參考。

新一代驅逐艦先期研究──DDX

在1976年度,美國國防部首度編列名為DDX的新一代驅逐艦概念研究案,計畫替代現役的曼漢級、李海級、貝克那普級等28艘飛彈巡洋艦或驅逐艦。

DDX計畫打算取代的艦艇都大多裝置了一門5吋艦砲、65枚以上的防空飛彈與8枚魚叉反艦飛彈,所以DDX被要求至少要擁有同等級的武裝。在1970年代末期,美國政府將節約國防支出視為重要課題,因此任何新艦艇的建造都必須盡力設法降低成本。在當時,美國海軍決策單位將縮減艦體尺寸視為控制造價的手段,因為想當然爾地艦體越小,成本就會越低,而艦體長度就成為壓縮尺寸的最重要指標;然而,縮短艦體長度的後果是使長寬比減低,阻力就會提升,需要花更大的功率才能達到與高長寬比艦體相同的航速,也需要消耗更多燃料。除了艦體長度之外,續航力也被作為控制排水量的指標,當時的換算大約是每1000海里的航程可換取700tom的排水量。

而在控制成本之餘,提高生存性也被視為是DDX的設計重點,1970年代貝克納普號 飛彈巡洋艦與甘迺迪號航空母艦相撞後大火以及1982年皇家海軍艦艇在福克蘭戰爭中的戰損經驗,艦艇防火與生存議題引起造艦界的高度重視。當時的軍艦普遍以易融易燃的鋁合金做為上層結構的建築,雖可減輕上部重量,但是貝克納普號起火事件卻顯示這對軍艦生存是完全不可接受的。除了艦體本身的建材之外,艦內裝潢設置材料是否易燃、電纜材質是否會在火災中產生毒氣或助長火勢、消防損管系統是否完善等都是當時船艦界對生存設計的檢討範圍;而美國海軍也要求艦體結構最好必須能承受3~7psi的爆震超壓。除了上述被擊中後的生存性之外,降低雷達與紅外線訊號、減低船艦被敵方偵知的距離,也是當時DDX研究的方向之一。動力方面,DDX將採用輕便、高度自動化、反應敏捷的燃氣渦輪,取代需要大量人力且笨重、複雜、危險、遲鈍的舊型蒸汽渦輪推進系統。

根據種種需求,DDX小組朝多種方向進行廣泛的研究,防空武器裝備從北約海麻雀短程防空飛彈、當時紀德級預備採用的韃靼D(Tartar D)防空飛彈系統、神盾系統等都列入考慮,艦體尺寸也有多種考量;所有的防空飛彈都將裝載於當時研發中的MK-41垂直發射系統 (VLS),數量從60至120管不等,不過當時推出未久的戰斧巡航飛彈尚未整合入垂直發射器中,而是另外裝填於先前長提號採用的裝甲發射器(ABL)之中。由於當時的每個ABL單元只能容納四枚戰斧飛彈,所以DD小組又試圖引進容量高達20至40枚戰斧飛彈的ABL,不過光是容量20枚的ABL就要佔據相當於60管VLS的空間,並不上算。反潛方面,當時考慮的聲納包括巡防艦等級的SQS-56中頻艦首聲納以及大型艦用的SQS-53低頻艦首聲納等,而比較麻煩的是直昇機庫的配置,因為取消直昇機庫就能降低艦體長度,對壓低成本頗有助益,但是無法讓直昇機駐艦則會導致艦體的獨立反潛能力大打折扣。然而,當時美國海軍的研究顯示一個 航空母艦戰鬥群配置的直昇機數量已經超過任務需求,例如每艘提康德羅加級神盾巡洋艦與史普魯恩斯級驅逐艦都可搭載兩架直昇機,而DDX打算取代的亞當斯級、法拉蓋特級等飛彈驅逐艦都沒有直昇機庫。權衡之下,美國海軍認為DDX不設置機庫不會使艦隊反潛能力大幅降低,但仍保留起降甲板與加油設施,並維持直昇機資料鏈的配置,在降低艦體尺寸之餘仍維持一定水準的直昇機操作能力。
 

在1979年,DDX完成了所有概念規劃,工作小組提出了Baseline 2~12等11種方案,其中Baseline 6~9分別是增購派里級、史普魯恩斯級、紀德級與提康德羅加級這四種現成艦艇,其餘7種都是新的設計,以下便分別簡介之:

Baseline 2:可視為紀德級的簡化與改良版,長163.7m,寬17.6m,吃水5.38m,標準排水量6510ton,滿載排水量8000ton,採用新開發的燃氣渦輪電力推進系統,由二具FT-9A2B燃氣渦輪為主,搭配四具1500kW級發電機,輸出功率73700馬力,最大航速29.5節,續航力4000海里,艦上敷設373ton的防彈裝甲。主要防空系統為經過NTU升級的韃靼D防空飛彈系統,搜索雷達包括SPS-48E三維雷達與SPS-49二維雷達各一,射控系統包括三具SPG-51照明雷達與一座用於指揮艦砲的MK-92系統,艦首聲納為SQS-56,艦首與艦尾各有一座容量60管的VLS,艦砲為一門MK-75 76mm快砲(OTO 76mm快砲的美國版)。首艦造價估計為8.59億美元,後續艦造價估計為每艘5.3億美元,每艘的30年壽命操作維護成本約5.08億美元。此設計如果把主機改為傳統的四具LM-2500燃氣渦輪推進(COGAG),能減輕174ton並降價600萬美元,如果刪除其中一具SPG-51照明雷達系統,可降低103ton並節省1300萬美元,如果放棄韃靼D而改用更便宜的MK-92射控系統,能節省833ton與9100萬美元,但性能也會差得多;如果改用較大較高檔的SQS-53聲納,則會增加634ton以及5300萬美元 。

Baseline 3:可視為提康德羅加級的簡化與VLS化版本,長161.6m,寬18.2m,吃水6.1m,標準排水量7220ton,滿載排水量9060ton,沿用提康德羅加級的COGAG燃氣渦輪推進系統(四具LM-2500燃氣渦輪,雙軸),搭配四具2000kW級發電機,輸出功率90000馬力,最大航速30節,續航力5000海里,艦內敷設348ton的裝甲。艦上配備神盾作戰系統,搜索雷達包括四面天線的SPY-1B相位陣列雷達系統與一座SPS-49二維雷達,射控系統減為兩具SPG-62照射器,艦首聲納為SQS-56,艦首與艦尾各有一座容量60管的VLS,艦砲為一門MK-75 76mm快砲。首艦造價估計為10.89億美元,後續艦造價估計為每艘6.47億美元,每艘的30年壽命操作維護成本約5.43億美元。此設計如果改回原本的MK-45 5吋艦砲以及MK-86艦砲射控系統,會增加333ton以及2500萬美元;如果以一座20管的戰斧ABL發射器取代其中60管VLS,可節省255ton與1800萬美元。

Baseline 4:與Baseline 2一樣衍生自紀德級,刪除其中一組60管VLS以進一步縮減體積,反潛方面則採用SQS-53聲納。長158.6m,寬17.1m,標準排水量6220ton,滿載排水量8690ton,採用與Baseline 2相同的新型燃氣渦輪電力推進系統,最大航速29.6節,艦內裝甲敷設則增為365ton。主要防空飛彈系統為韃靼D,搜索雷達包括SPS-48E三維雷達與SPS-49二維雷達各一,射控系統減為二具SPG-51照明雷達,艦首聲納沿用與紀德級相同的SQS-53,艦首裝有一座容量60管的VLS,艦砲為一門MK-75 76mm快砲。首艦造價估計為8.37億美元,後續艦造價估計為每艘5.17億美元,每艘的30年壽命操作維護成本約4.97億美元。此設計如果改用複合燃氣渦輪或柴油推進(CODOG),可節省141ton以及1900萬美元。

Baseline 5:是DDX之中最低檔的方案,可視為派里級的改良版,保留艦首MK-13發射器,將原本位於上層結構的MK-75 76mm快砲移到艦首MK-13發射器之前,並在上層結構安裝一組52管的VLS。與原版派里級相較,Baseline 5的艦體長寬尺度仍維持相同,艦長137.2m,寬14.3m,吃水 增為5.18m,標準排水量3660ton,滿載排水量4690ton,沿用派里級原有的推進系統,包括兩具LM-2500燃氣渦輪驅動單軸推進,輸出功率40000馬力,最大航速 只有27.8節,續航力4500海里,配備一具1000kW的發電機,艦上僅敷設27ton的防彈裝甲,抵抗爆震超壓的能力也由其他設計的7psi降至3psi。主要防空射控系統仍為派里級原有的MK-92,搜索雷達 也還是一具SPS-49二維雷達,艦首聲納則升級為較大的SQS-53。首艦造價估計為6.59億美元,後續艦造價估計為每艘3.6億美元,每艘的30年壽命操作維護成本約3.78億美元。

Baseline 10:與Baseline 3一樣衍生自提康德羅加級,但進一步壓低成本,刪減了聲納配備與飛彈數量。長150.9m,寬17.1m,吃水5.7,標準排水量5770ton,滿載排水量7270ton,沿用提康德羅加級的COGAG燃氣渦輪推進系統(四具LM-2500燃氣渦輪,雙軸),搭配四具1500kW級發電機,輸出功率90000馬力,最大航速30.4節,續航力5000海里。艦上配備神盾作戰系統,搜索雷達包括四面天線的SPY-1B相位陣列雷達系統與一座SPS-49二維雷達,射控系統維持在與提康德羅加級相同的四具SPG-62照射器,取消聲納與艦砲,艦首與艦尾各有一座容量44管的VLS。首艦造價估計為9.35億美元,後續艦造價估計為每艘5.3億美元,每艘的30年壽命操作維護成本約4.3億美元。

Baseline 11:與Baseline 10一樣算是提康德羅加級的縮水版,不過加裝了戰斧巡航飛彈。長155.5m,寬17.6m,吃水5.7,標準排水量6210ton,滿載排水量7780ton,沿用提康德羅加級的COGAG燃氣渦輪推進系統(四具LM-2500燃氣渦輪,雙軸),搭配四具1500kW級發電機,輸出功率90000馬力,最大航速30.4節,續航力5000海里,艦內敷設313ton裝甲。艦上配備神盾作戰系統,搜索雷達包括四面天線的SPY-1B相位陣列雷達系統與一座SPS-49二維雷達,射控系統為四具SPG-62照射器,取消聲納與艦砲,艦首與艦尾各有一座容量44管的VLS;此外,艦尾直昇機甲板取消,部署七組四聯裝戰斧巡航飛彈ABL,成為與Baseline 10的主要區別。首艦造價估計為9.91億美元,後續艦造價估計為每艘5.66億美元,每艘的30年壽命操作維護成本約4.62億美元。

Baseline 12:與Baseline 10一樣算是提康德羅加級的縮水版,不過裝回了聲納,VLS容量也略有擴大。長154.7m,寬17.53m,吃水5.85,標準排水量6170ton,滿載排水量7770ton,沿用提康德羅加級的COGAG燃氣渦輪推進系統(四具LM-2500燃氣渦輪,雙軸),搭配四具1500kW級發電機,輸出功率90000馬力,最大航速30.4節,續航力5000海里。艦上配備神盾作戰系統,搜索雷達包括四面天線的SPY-1B相位陣列雷達系統與一座SPS-49二維雷達,射控系統維持在與提康德羅加級相同的四具SPG-62照射器,在艦首裝置一座SQS-56聲納,仍未配備艦砲,艦首配備一座容量60管的VLS,艦尾VLS的容量維持在44管。首艦造價估計為9.64億美元,後續艦造價估計為每艘5.46億美元,每艘的30年壽命操作維護成本約4.7億美元。

總結以上設計,去除沿用現有設計的Baseline 6~9,其餘7種新設計分別衍生自紀德級、提康德羅加級與派里級,其中衍生自提康德羅加級的Baseline3/10/11/12都維持原有的動力系統,將四座SPY-1B相位陣列雷達分置於兩個上層結構,Baseline 10~12為了控制成本而犧牲了飛彈數量與艦砲的配置,Baseline 3/12也只配備降一檔的SQS-56中頻聲納,雖然比SQS-53便宜了3000~3500萬美元,但是較低的功率與中頻操作也比較不利於大洋環境 ;而如果要增加SQR-19拖曳陣列聲納,則需追加1000~1500萬美元。Baseline 3將SPG-62照射器的數量減為一半,至於Baseline 11則以犧牲直昇機甲板為代價,加裝戰斧飛彈來充實對地攻擊能力。Baseline 11~13堪稱希望以類似紀德級的價格,換取接近提康德羅加級的能力,為此不惜犧牲聲納與火砲的配置,盡量將排水量用在防空相關設備的裝載。而衍生自紀德級的Baseline 2、4方面,採用全新的電力推進系統以及FT-9A2B燃氣渦輪,並以垂直發射器取代紀德級原本的MK-26雙臂發射器,同時防空系統也升級為經NTU改良的韃靼D飛彈系統,其中Baseline 4堪稱Baseline 2的進一步縮水版本。而Baseline 5這種強化版派里級雖然成本最便宜,但由於VLS僅52管,艦首MK-13雖備有40枚飛彈但發射速率太低,加上射控系統是最低檔的MK-92以及一座STIR照明雷達,射控頻道數沒有增加,所以整體戰力在所有設計中敬陪末座。雖然美國海軍DDX的成本控制要求十分嚴格,但是這些初步研究也顯示真正影響造價最多的因素並不是艦體尺寸,而是艦上的感測器、武裝等配備,反觀艦體尺寸主要與鋼價有關,但相對之下鋼價比艦上關鍵裝備便宜得多。

新一代飛彈驅逐艦──DDGX

在1979年8月,美國海軍作戰部長(CNO)湯瑪斯.哈沃德(Thomas Hayward)下令以前述DDX研究報告為基礎,展開新一代飛彈驅逐艦──DDGX的可行性研究,並計畫從1984至1985財年建造第一艘。

DDGX預計作為提康德羅加級的輔助兵力,在中/低強度戰場上則有足夠的能力獨自遂行作戰。雖然哈沃德並未明確要求DDGX配備神盾系統,但特別指定必須裝備以「低風險、技術成熟的相位陣列雷達」為主的戰鬥系統,當時也只有剛研發完成的神盾系統符合此一要求,所以這等於是指定DDGX配備神盾系統。此外,哈沃德還要求DDGX必須搭載戰斧飛彈、一架反潛直昇機與長程聲納,排水量範圍可在3600~7800ton之間,尤其以5500~6500ton最為理想,最大持續航速至少在29節以上,以18節速率航行時,需具備5000海里的續航力 。更重要的是,DDGX必須滿足大量建造的經濟性。如同過去的所有計畫,DDGX的可行性研究仍由海上系統司令部(NAVSEA)預備設計分部(Preliminary Design Branch)負責。

DDGX的可行性研究朝著五個初步方向出發,其中Ship 1採用巡洋艦的艦體規格(Cruiser like),Ship 2為採用先進電力推進系統的驅逐艦(Advanced electric Drive),Ship 3為中型驅逐 艦(Mid-size Desotryer),Ship 4為小型驅逐艦(Small size Destoryer),Ship 5則為搭載VLS的小型巡防艦(VLS Frigate)。最後Ship 1、3、5被納入討論方案,隨後衍生出五個不同的系列:

Variant 1:是一種尺寸接近巡洋艦的高性能艦艇,基本型Varient 1A艦長161.3m,寬14.94m,標準排水量6554ton,滿載排水量8134ton,動力為四具LM-2500燃氣渦輪,輸出80000馬力,雙軸推進。艦上配備簡化後的神盾系統與SPY-1相位陣列雷達,射控裝置為兩具照明雷達,聲納為SQS-53,主武裝為前、後各一組61管的VLS(與提康德羅加級的VLS版相同)。

以Varient 1A為基礎,Variant 1又有許多衍生提案:Varient 1B以艦首減少32管VLS的代價,加裝一門5吋艦砲;Varient 1D將照明雷達增為4具;Varient 1E改用較輕較便宜的SQS-56聲納;Varient 1G改用完整版的SPY-1A相位陣列雷達;Varient 1H以1A為基礎再增加額外的任務模組;Varient 1I以1A為基礎增設Level 3的破片防護能力;Varient 1J具有Level 1的破片防護能力;Varient 1K具備抵抗爆震波的能力;Varient 1L相當於1A省略整合式NBC防護系統;Varient 1M在艦體增設可提高航行性能的主動滾轉穩定鰭;Varient 1O增設可變距螺旋槳;至於Varient 1P則降低了操作與維護的人力需求。

Variant 3:屬於犧牲部分能力的中階驅逐艦,基本型Varient 3A艦長146m,寬18.3m,滿載排水量7400ton,主機為三具LM-2500燃氣渦輪,搭配新開發的RACER能量回收系統來提昇效率,艦上的電力供應由三具柴油發電機提供。RACER系統是一個蒸汽推進系統,利用LM-2500產生的廢熱來燒鍋爐,產生蒸汽後推動蒸汽渦輪,再將動力傳遞給推進軸,在20節以下的航速時,理論上可節省33%的燃油消耗。艦上配備新開發的簡化版神盾系統與SPY-1雷達,稱為神盾II(Aegis II,詳見下文),照明雷達為2具,飛彈系統為前32管、後64管的VLS,此外還有兩組四聯裝魚叉反艦飛彈發射器以及兩套MK-15方陣近迫武器系統,此外捨棄了艦砲。

Variant 3同樣有許多不同的次型,Varient 3B採用較便宜的韃靼D防空飛彈系統,可視為紀德級的升級版;Varient  3C以3A為基礎增,設第三具照明雷達;Varient 3D增設起降LAMPS III反潛直昇機的設施;Varient 3E以當時正在開發的RAM滾轉體防空飛彈取代方陣系統;Varient 3F採用先進的整合電力推進系統。此外,還有Variant 3G與ariant 3H。

Variant 5:採用巡防艦等級的艦體,堪稱派里級的放大衍生版,並沿用派里級原有的動力系統、雖然此方案價格最便宜,但明顯難以同時滿足各種需求,必須以不同的艦型分別負擔不同的任務。Variant 5的基本型5A艦長137m,寬14.91m,吃水5.39m,標準排水量4058ton,滿載排水量5084ton,主機為兩具LM-2500燃氣渦輪驅動單軸推進,輸出40000馬力。此系列的武裝配置與先前DDX的Baseline 5類似,艦首配備一座MK-13單臂發射器,上層結構後段配備45管VLS。

Variant 5系列中,Variant 5A強調反潛與打擊功能,沿用與派里級相同的射控系統,包括MK-92射控系統與一座STIR照明雷達,艦首聲納為大型的SQS-53;Variant 5B著重防空與打擊功能,並改用一套X波段的小型相位陣列雷達,聲納為SQS-56。 此外,還有Variant 5C。

NAVSEA在1979年12月完成了DDGX的研究,並在1980年1月向軍備司令部提報。軍備司令部最後建議以折衷的Variant 3A作為概念設計的基本艦型,除了首艦之外,後續艦預估造價為每艘5.5億美元。作戰部長哈沃德也同意此一發展方向,但是將後續艦的單價降至5億美元(1980年幣值),並要求強化生存設計。為了配合這種簡化版神盾驅逐艦,當時神盾系統推出了輕量簡化版的衍生型,四面相位陣列天線採用單一發射機 (功率降為2MW),故可整合於單一上層結構,比起提康德羅加級的雙發射機、四面天線分散於兩個船艛結構的設計,將可大幅縮短艦體長度;此外,由於減少了許多電子元件數量(包括SPY-1雷達以及神盾戰鬥系統架構的簡化),也有益於降低建造成本。原本Variant 3A取消了艦砲,但由於美國海軍內部對於完全取消艦砲仍充滿疑慮,認為這將大幅縮減艦艇的任務彈性,因此在1979年,負責水面作戰的作戰副部長(DCNO)宣布DDGX仍將裝備艦砲;稍後美國海軍提供給國會聽證會的DDGX草圖中,也至少將配備一門MK-75 3吋艦砲。

根據NAVSEA的DDGX初步方案,美國海軍在1980年11月提出新一代驅逐艦的首要需求(Top Level Requirement,TLR)框架。DDGX原訂於1981年2月進入概念設計階段,不過在此前夕,美國海軍對DDGX的基本需求又有更動;為了節約成本,美國海軍要求設計小組以Variant 3A為基礎,再刪減1000ton的排水量,同時艦體垂間長度需降至140m以下。依照新的要求,NAVSEA重新評估了設計需求,在1981年1月推出兩種方案,主要區別在動力系統:第一種排水量7800ton,使用整合電力推進系統,主機為三具配合RACER能量回收系統的LM-2500燃氣渦輪,並搭配兩具Pielstick PA6V280 16汽缸柴油機;第二種排水量6710ton,採用傳統的燃氣渦輪推進,主機為三具LM-2500搭配RACER系統,直接透過減速齒輪與大軸驅動推進器。在1981年2月,NAVSEA像CNO執行委員會(CEB)建議使用第一種電力推進的方案,雖然排水量稍高於預期,但仍在可接受範圍內。然而,艦體長度140m很快就被證明不切實際;NAVSEA早在1981年5月就表示,如想容納神盾系統、四具相位陣列雷達、兩座VLS與一座直昇機甲板等必要的任務裝備,艦體垂間長度起碼必須在142m以上。

在DDGX進行同時,一向是美國海軍水面艦艇製造重鎮之一的英格斯(Ingalls)造船廠在1980年自行提出另一種DDX的預備方案,稱為飛彈驅逐艦(Destoryer,Missile,DDM),由該廠先前承造的史普魯恩斯級衍生而來,艦體長度171.6m,寬16.76m,吃水4.57m,輕載排水量5859ton,滿載排水量7145ton,主機為三具LM-2500燃氣渦輪,武裝為前後各一組61管垂直發射系統,搭載116枚標準SM-2防空飛彈與16枚發展中的戰斧巡航飛彈,艦首裝備一門三吋艦砲,艦尾裝備一門五吋艦砲,上層結構後段的兩側各裝一門MK-15方陣近迫武器系統,並配備兩組三聯裝MK-32 324mm魚雷發射器,艦首裝有SQS-53聲納;艦尾設置直昇機甲板,但無直昇機庫。艦體由鋼材製造,並採用全封閉式船艛;為了增加生存性,艦內設有80ton的HY-80裝甲,同時將戰情室埋在主甲板以下的艦體中以增強生存性,整體而言具有比史普魯恩斯級更好的被動防護能力。相較於史普魯恩斯級,DDM的艦艏艛高度降低,頂部加裝一個裝有四具SPY-1相位陣列雷達的塔狀結構物,而四面照明雷達則分別設置於相位陣列雷達容納塔的前、後、左、右側。DDM的許多特徵都與當時DDGX的著眼點類似,包括設法將四面相位陣列雷達塞入一座上層結構物,以節省艦體長度,或者只裝三具燃氣渦輪降低成本,以及追求艦艇被動防護生存能力等等。

1981年的「1990年代海軍水面船艦可能性」評估報告

算辦公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CBO)在1981年4月出版的「1990年代海軍水面船艦可能性」

報告中四種1990年代水面船艦的構想,分別是設計已經定案的CGN-42核子動力神盾巡洋艦與

CG-47傳統動力神盾巡洋艦,以及仍在初步規劃的DDGX簡化型神盾防空驅逐艦、DDGY驅逐艦。

此時DDGX設定的噸位只有6000噸,配備類似SPY-1的多功能相位陣列雷達(但更輕量化)

以及兩套防空飛彈射控系統,配備90管垂直發射器,沒有艦砲。

依照1981年4月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Congressional Budget Office,CBO)出版的一份「1990年代海軍水面船艦可能性」(Naval Surface Combatants in the 1990s: Prospects and Possibilities)評估報告,評估1986到1995財年的十年水面艦隊更新計畫,總預算規模約330億美元(以1982財年幣值為準。在這份計畫中,打算建造的水面作戰艦艇分成四種,並根據這四種船艦探討不同的艦隊組成方案;四種船艦包括方案CGN-42核子動力神盾巡洋艦、傳統動力的CG-47神盾巡洋艦(前兩者方案已經大致確定),以及兩種衍生自DDGX的船型。這四種船艦分別是:

1.CGN-42核子動力神盾巡洋艦:發展自維吉尼亞級核子動力飛彈巡洋艦(CGN-38),此種方案先前在1979年1月被國防部長布朗(Harold Brown)正式否決,但美國海軍在這份報告中仍將CGN-42納入,希望有機會能使之敗部復活。能有效擔負海軍各種不同作戰任務,其排水量12000噸,最大航速30節以上,防空作戰裝備包括SPY-1相位陣列雷達、四部MK-99飛彈射控系統、122管垂直發射器以及標準SM-2防空飛彈;反潛作戰裝備包括SQS-53艦首大型聲納、SQR-19拖曳陣列聲納、ASROC反潛火箭與MK-32輕型魚雷發射器、兩架反潛直昇機;對水面、對地武器包括兩座MK-45五吋54倍徑艦砲與戰斧巡航飛彈。依照1982財年幣值,預估每艘造價1.34億美元。

2.CG-47神盾巡洋艦:就是提康德羅加級(首艦已經在1980年1月安放龍骨),採用傳統動力,搭載與CGN-42相同的作戰裝備,排水量9100噸,最大航速30節,巡航速率20節,所有防空、反潛、反水面裝備都與CGN-42相同。依照1982財年幣值,預估每艘造價1.018億美元。

3.DDGX戰鬥群驅逐艦(Battle Group Destroyer):美國海軍正在初步研究的新型水面作戰艦艇,主要配合航母戰鬥群作業,著重於防空(AAW)與反潛(ASW)作戰,防空系統並未註明採用神盾,排水量、戰力與造價低於CG-47。此時DDGX的設計尚未定案,依照這份報告,其排水量設定為6000噸,船艦垂線間長度(LBP)為466英尺(142m),最大航速29節,巡航速率18節。艦上防空系統並未註明採用神盾,但規格類似以神盾為基礎的輕量簡化版本,包括類似SPY-1的多功能相位陣列雷達(MFAR)、兩座MK-99飛彈射控系統或兩部用於終端接戰射控的敏捷波束(Agile Beam)雷達,擁有90管垂直發射器與SM-2防空飛彈;對地、水面攻擊方面,此種版本的DDGX並沒有裝備艦砲,但可發射戰斧巡航飛彈(裝在垂直發射器內);反潛方面,DDGX做了較多妥協,配備SQS-53艦首大型聲納、ASROC反潛火箭與MK-32輕型魚雷發射器,但沒有拖曳陣列聲納,船艦具有直昇機起降甲板但沒有機庫,不能讓反潛直昇機駐艦。每艘DDGX造價預估5.5億美元。此處DDGX的規格,比較類似前述DDGX概念設計的Variant 3。

4.DDGY遠洋驅逐艦(Ocean Going Destroyer):一種以水面作戰為主要任務的通用艦艇,可以與航母戰鬥群一起編隊作業。相較於DDGX,DDGY排水量更小,防空作戰裝備的檔次較低,也沒有特別針對特定的任務進行優化,可獨立於編隊以外執行廣泛的任務。DDGY排水量只有4900至5000噸,最大航速30節,巡航速率約20節。為了節省成本,DDGY並沒有配備與DDGX同級的高功率多功能相位陣列雷達,但仍配備某種3D對空搜索雷達以及兩部敏捷波束(Agile Beam)雷達;反潛方面,DDGY也省略了大型的SQS-53艦首聲納,改配備小得多的SQS-56中頻艦首聲納以及SQS-19拖曳陣列聲納,此外也擁有ASROC反潛火箭與MK-32輕型魚雷發射器。DDGY仍配備90管垂直發射器,可裝填標準SM-2防空飛彈與戰斧巡航飛彈。此外,為了加強岸轟能力,DDGY配備一座MK-71 8吋(203mm)艦砲。DDGY的成本低於DDGX,每艘設定為3.75億美元。此處DDGY的規格,比較類似前述DDGX概念設計的Variant 5。

在CBO這份報告中,針對上述四種不同艦型,在總預算規模330億美元的情況下,總共探討了四種不同的建造數量組合:

選項一(Option I):強調作戰能力(Emphasize Capability),到1995年打算建成20艘CGN-42與24艘CG-47,總計44艘。此方案純粹基於攻勢作戰、配合航母戰鬥群直接抵進敵方海域進行掃蕩;由於會遇到最強烈的抵抗,因此所有的船艦都是規格最高、作戰能力與生存性最強的艦艇。當然,這種方案將資源集中建造檔次最高的艦艇,整體數量自然也最少,使得美國海軍水面艦隊規模顯著降低,恐無法兼顧其他各方面任務(如支援兩棲登陸、船團護航、反潛作戰等)。

選項二(Option II):強調戰鬥群作戰(Emphasize Battle Group Operation),到1995年打算建成24艘CG-47與50艘DDGX,總數74艘。此種組合是在維持攻勢作戰的高端戰力時,同時相對兼顧水面艦數量。為此,「選項二」放棄了最昂貴的CGN-42核子動力巡洋艦,改用紙面戰力與CGN-42完全相同但較為便宜的CG-47傳統動力神盾巡洋艦作為骨幹,同時以數量較多、檔次相對較低但仍然是針對防空而設計的的DDGX作為補充。在1980年,美國海軍作戰部長(Chief of Naval Operation,CNO)在眾議院聽證會中表示青睞這個方案。

選項三(Option III):在戰鬥群與其他任務中取得平衡(Balance Battle Group and other Mission Emphasis),到1995年打算建成24艘CG-47、30艘DDGX與29艘DDGY,總數83艘。相較於選項二,選項三在維持相同數量高檔攻勢性CG-47的同時,以將近1:1的比例來配置DDGX與DDGY。由於DDGY造價比DDGX更低廉一些,因此作為補充性質的DDGX與DDGY總共可以建造59艘,比選項二的50艘還多一些,更好地兼顧了美國海軍的整體任務能力。

選項四(Opiton IV):強調更廣泛地涵蓋(Emphasize Broad-Ocean Distributed-Force Operation),到1995年打算建成18艘CG-47、26艘DDGX與51艘DDGY,總數95艘。此種配置把高端的CG-47的數量減少1/4,而其餘的經費則大致以1:2的比例建造DDGX與DDGY。由於DDGY成本最低,因此這種組合總共能建造77艘DDG與DDGY,是四種方案中造艦總數最多的。這樣的配置使美國海軍有較充裕的水面船艦在全球各處海域維持存在,執行廣泛的任務;當然,由於相對犧牲了CG-47與DDGX等防空艦艇的數量,所以執行攻勢作戰時的能力也遭到削弱。

當然,隨後CGN-42核子動力巡洋艦仍然遭到否決,而DDGX繼續演進,也不再是此階段規劃的6000噸級艦艇,而是逐漸放大到9000噸以上、接近提康德羅加級的水平。


雷根政府時代的DDGX

進入1980年代以後,外在環境的變化使得美國海軍較被允許建造更大的水面艦艇 。在政府方面,隨著1981年 鼓吹重建美國強大武裝的雷根政府上台,美國開始支持擴大海軍建軍的資源,因此在經濟與資源挹注上不再像1970年代節衣縮食的卡特政府般的嚴苛;而由於同時間蘇聯軍事武力的急速成長,美國國會已經從1970年代的「越戰症候群」中走出,開始願意加大軍備投資以制衡蘇聯 ,並開始實踐前述美國海軍「制海2000」的攻勢理論(即前進戰略);再加上美國國會對海軍前一種以「經費導向」的派里級飛彈巡防艦非常不滿,認為該型艦為了節省成本而犧牲太多性能,而眾議院武裝部隊委員會更明確表示不會再支持經濟性重於性能的造艦設計。以上諸多有利因素,都使得DDGX能擁有較合理充裕的設計因素。

在1981年2月,新任海軍部長李曼(John Lehman)接掌海軍部。原本卡特政府時代美國海軍建軍的主軸,是以北大西洋反潛護航戰略為主;然而新上任的雷根總統則以在全球各地對抗蘇聯,所以美國海軍的艦隊規模顯然不足。此外,卡特政府任內訂購的艦艇數量實在不足,別說是雷根的積極戰略主軸,就連能否即時替換1950、60年代建造的大批防空驅逐艦都大有問題。在1984年,李曼制訂了著名的「600艘艦艇」大海軍計畫,以15個 航空母艦戰鬥群、四個各由一艘愛荷華級戰鬥艦領軍的水面戰鬥群、10個補給群、7個戰時護航群與一支兩棲艦隊構成美國海軍的核心 。在此計畫中,承平時期每個航空母艦戰鬥群由一艘超級航空母艦、1~2艘神盾巡洋艦、2~3艘飛彈驅逐艦與2~3艘反潛驅逐艦構成,戰時則將數個航空母艦戰鬥群合併為特遣艦隊,以包含2~4艘 航空母艦的特遣艦隊而言,總共需要4~8艘神盾巡洋艦、4~8艘飛彈驅逐艦與4~8艘反潛驅逐艦 ;至於以愛荷華級戰鬥艦為核心的水面戰鬥群則以一艘神盾巡洋艦護航,並打算納入三艘神盾驅逐艦。總計以上,這樣的大規模海軍總共需要45艘巡洋艦、70艘驅逐艦與100~110艘巡防艦,才能滿足 航空母艦戰鬥群與水面戰鬥群的護航需求;然而在同個時期,美國海軍現役的 防空巡洋艦也只有27艘。

卡特政府的第二任期內,在水面艦艇方面只訂購了四艘提康德羅加級神盾艦,雖然李曼在雷根政府任內的1982至1988年陸續訂購23艘搭載垂直發射器的提康德羅加級,但數量仍無法滿足 海軍的建軍規劃;情況最吃緊的莫過於防空驅逐艦的替換,雖然先前卡特政府任內訂購31艘大型的史普魯恩斯級反潛驅逐艦,同時也完成了提康德羅加級神盾巡洋艦的研發,但新一代防空驅逐艦則完全沒有動作,要不是伊朗在1970年代末期發生革命,使原本為伊朗建造的四艘大型飛彈驅逐艦被美國海軍接手(紀德級),則美國海軍在整個1970年代的防空驅逐艦規劃將完全掛零;如果美國海軍不在1980年代中期就開始推出新一代飛彈驅逐艦,則之後美國海軍現役的老舊飛彈驅逐艦將大舉退役,艦隊護航兵力隨時準備開天窗。於是李曼決定先在1985年度訂購第一艘DDGX驅逐艦,然後在1987財年訂購2艘,1988財年 再購買1艘,接著從1989至1994財年以每年4~5艘的速率訂購,初步規劃決定建造5艘。 在1981財年中,還正式簽署了DDGX所需的多功能相位陣列雷達的初步研發合約,稱為SPY-1D;此外,開始編制不同作戰部門的系統規格書,並展開作戰系統的設計和軟硬體開發。

DDGX第一次概念設計的否決

就在李曼新官上任的1981年2月,仍在任的海軍軍令部長湯哈沃德批准DDGX進入概念設計階段,並依照前述1980年11月完成的DDGX首要需求架構(TLR)來執行。不過哈沃德認為前述兩種DDGX方案都引進過多新技術,面臨風險過高的潛在危機,所以任命一個由海軍退役中將薩爾澤(R.S. Salzer)與數位資深軍官組成的審查小組對DDGX初步設計方案進行評估,結果將之否決。此一小組不喜歡方案一的全電力推進系統,也不喜歡為了節省成本與排水量而採用三具燃氣渦輪、但使傳動系統變得很複雜的方案二(因為三具渦輪的出力要分配給兩具推進器)。此小組希望將動力系統回復到史普魯恩斯級的四具燃氣渦輪推進,並採用傳統的傳動系統,同時希望能部署更多飛彈。關於電力系統而言,審查小組表示雖然全電力驅動具有很高的吸引力,但建議另行發展,而不要讓具有時效迫切需求的新驅逐艦來承擔風險。 依照薩爾澤審查小組的建議,哈沃德在1981年4月下令重新進行DDGX的概念設計。

DDGX第二次概念設計

受到薩爾澤小組的影響,美國海軍開始轉向排水量更大、設計較保守的方案,首先將排水量上限提高為8700ton,首艦以外的後續艦的單價也調整到6~6.5億美元,設計變更包括將SPY-1D相位陣列雷達的功率由2MW提高到與SPY-1A相仿的4MW,增加航程,加裝拖曳陣列聲納,以維持與現役巡防艦同級的反潛能力,此外分別為軍官與船員設置獨立的廚房。經過此翻修改,DDGX的滿載排水量預估達8500ton。

在1981年6月30日,軍令部長辦公室(OpNav)批准以新設計為準的首要需求架構:其中,提高戰鬥能力與限制成本被列為最高優先,人力削減與提高燃油運用效率、被動生存能力、未來改進潛力被列為中高優先,而主動生存能力則被列為中度優先;而由於OpNav認為艦體本身的鋼板費用佔整體成本比例不高,因此排水量控制僅被列為中度優先,至於人員適居性則為最低優先。然而在後續的設計階段時,原先被列為中高優先的被動生存性被調整到最高優先,適居性的優先順序也被升高,這兩個調整意味更堅實的艦殼與更寬廣的艙間,所以燃油效率的優先順序遭到降低。此外,美國海軍也決定DDGX需具備安裝LAMPS III反潛直昇機的相關系統。由於當時美國海軍正考慮引進海射(Seafire)雷射導引砲彈技術,而5吋砲彈是搭配雷射導引系統的最低限制,因此又把DDGX的艦砲從早期規劃的三吋升級為五吋,並安裝在艦尾主甲板上。

在第二次概念設計以後,DDGX於艦尾設置一門MK-45 5吋艦砲。

在設計過程中,美國海軍又啟動重量削減計畫,以刪減200ton的排水量,作為抑制造價的手段。為了在不影響結構強度的前提下減輕重量,美國海軍最初打算以HY-80高張力鋼板取代普通的HTS鋼板作為01甲板的材質,前者能以較低的厚度維持與HTS鋼板相當的強度,但是施工難度與成本較大;最後設計小組決定使用新開發完成的HSLA-80高強度-低合金(High Strength Low Alloy,HSLA)鋼板來建造01甲板。HSLA-80的整體性能表現接近HY-80,但由於含碳量極低,焊接前預熱需求低很多(有時甚至不需要預熱),因此加工作業更為方便且便宜;此外,由於HSLA-80的含碳當量低於HA-80,低溫衝擊韌性以及冷裂敏感性都低於HY-80。而其他降低上部重量的措施包括上層結構與煙囪以鋁合金作為建材,並引進輕量化、高強度的凱夫勒 (Kevlar)裝甲板替代HY-80鋼材作為破片防護材質。在此同時,NAVSEA也在不影像穩定性為前提下,重新評估艦型與尺寸,試圖進一步刪減排水量,最後決定水線長度維持不變,但削減1.5呎的寬度與2吋的殼體高度,連帶使上層結構甲板高度也稍有縮減。預備設計階段結束之際,新設計將戰鬥系統性能、排水量控制、燃油效率與被動防護列為最高優先,主動防護能力、適居性列為次高優先,操作性列為中度優先,而人力精簡、未來成長餘裕與標準化等項目則為低優先,以減少開發風險。

在1981年11月,NAVSEA根據第二次概念設計的結果推出四種DDGX方案,其中一種為8000ton方案,兩種為8500ton方案,第四種為9100ton;然而,前三種方案都無法滿足美國海軍對航速與續航力的需求,為一符合所有標準的的9100ton方案又超出噸位上限。因此在1981年12月一次包括負責水面作戰的副軍令部長、海軍軍備司令、負責造艦與後勤的助理海軍部長等高層列席的會議中,決議再度否決此案,重新進行第三次概念設計。

DDGX第三次概念設計

在第三次概念設計階段,NAVSEA提出三種新的DDGX方案,主要差異在於輔機的選擇,其中一種採用四具2500kW級燃氣渦輪發電機,另外兩種採用柴油發電機。在1982年2月,OpNav選擇採用燃氣渦輪發電機的方案作為後續發展的基準艦型,其排水量為8500ton,水線長度142m,水線寬18.89m,持續航速為29.6節,最大航速30.7節,航速20節時續航力4900海里,進一步降低航速時可獲得5350海里的續航力;而OpNav還希望進一步提高航速、續航力,並縮減艦體寬度來降低成本與阻力。在第三次概念設計中,戰鬥系統、航速/續航力、生存性、居住性與未來發展餘裕都被 提高為優先需求。這個方案經過水面戰副軍令部長、軍備部司令與NAVSEA司令審核後,上呈給軍令部長哈沃德;最後哈沃德於1982年3月26日正式批准此方案,同時將DDGX更名為DDG 51,代表此計畫的概念已經確立。

 

(1)   (2)   (3)   (4)   (5)  (6)  (7)   柏克級列表